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 穿越重生
- 作者:守着鱼的老猫
- 更新入库:04.10
现在北地官府的状况跟当初朝廷迁移人口时要什么没什么的情况又大不同!官府现在有了王家上交的足够多的矿产税收,又有王家的田地出产一半的供给,粮仓、财务都算是比较富足的。要资助这些举家迁移过来的人家一些吃粮、种子、农具什么的,一点儿都不吃力。这样的好处就是那些迁移过来的人家最终因为处处没有缺乏,安安稳稳的开垦了好多的地,一家子的生活有了指望,自然也能踏踏实实的定居下来。比当初朝廷强硬迁移的效果好了不知多少倍!
北地的蓬勃发展,坐在高位上的自然是知道的,这周边的军队当然也能知道。所以,越来越多的退役老兵都想着留在这儿。
来子给小虎传信,说了退役老兵这些事,问有没有为难的地方,要是有,他那边想法子回绝一部分有家可归的老兵。而小虎这边正好缺人呢,怎会为难!立马一边给来子回信说都要,一边给二丫传信说那些老兵加上北地临时过去的人够用了,不用考虑在老家招人过去。
这更好,省下不少的路费。(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零三章 养柞蚕有没有钱途]
聊完了西部开荒人手的事情,史景轩总觉得有件挺重要的事需要跟东家娘子说,只是一时被堵在脑门子里怎么也想不起来。
二丫看史景轩一个劲的用手指敲脑门子,就笑着问道:“你有问题?”
“没有问题,是您和东家走了之后,好几批的人从南方回来,传回来一些事,其中有件重要的想跟您说说。只是我现在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靳老爷子笑着说:“哎呀!我也老是这样越着急的时候,就越想不出要说的事来。景轩别急,想想别的事,没准一会儿就能想起来你这会儿要说的事了!”
史馆长则是生气的责备儿子:“你都干了这么多年的大管家了,怎么做事还这么没个头绪?什么事不都应该一条条的记在记事本上的吗?!你光靠自己的脑子能记住多少事?没得到以后大事都叫你给耽搁了!”
史景轩连忙辩屈:“爹!我有记在记事簿上,只是我来的时候没有带在身上,这会儿才想着或许自己能够想得起来,就不用跑回去拿了!”
二丫见他是懒的回去拿记事簿才在这儿戳脑门子,便笑问:“你不想跑来跑去,就让随从帮你拿啊!不是配给你两个副手两个随从了吗?让他们帮你去拿过来不就得了。”
史景轩听着东家娘子的话,不好意思的挠挠后脑勺,回道:“嘿嘿!那个什么,我的记事簿和一些重要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别人不知道的柜子里。钥匙也只有我自己有。”
众人都点头,认为史景轩多一点戒备是对的。二丫本人都是这种性格,当然不会说史景轩过于谨慎这样的话。
因着话题岔开。史景轩还真的就想起了那件自己要跟东家娘子说的事。
“哎呀!我想起来了!东家娘子!暹罗那边说,您让他们做的那个橡胶底子的帆布鞋倒是能做,就是在暹罗要招会做鞋子的工人不好找。问您能不能将那个鞋厂放到这边?至于橡胶他们在那边做成半成品之后送回来,然后再派两个技术人员回来帮着做橡胶底这一块。”
有了橡胶之后,二丫就一直在打算着做运动鞋。只是因为橡胶的出产一直不够用,所以她就先紧着雨鞋、雨衣、车轮胎这些生活必需品使用。现在之所以开始打算做运动鞋,也是因为暹罗那边又找到了两大块橡树林。工人也增加了很多,每年出产的橡胶足够多。不但能够供得上自家工厂的需求,甚至还能高价提供一点给远洋海商们。
这个运动鞋的厂子放在哪都行。二丫并没有硬性的规定非要就在暹罗。会想到放在暹罗也是因为不想把所有的产业都放在国内,这等于是把自家的底全部都暴露在别人的眼前。每一个生意人手底下都应当握着两张王牌才是正道,这不单单是政治上的顾虑也有商道上的考量。不过既然那边不行,那就回来办厂子吧。海外可以发展的实业还有很多。并不是只有这一件可以做。
“这个没问题,不过工厂要放在南海码头不太远的地方,这样方便橡胶的供给。这事你看交给谁去做好?不过!吴风刚你是别打他的注意了,他现在估计忙的不可开交。”二丫笑着回答。至于把吴风刚剔除在外,也是因为吴风刚太能干了,大家有个什么事都第一个就想到吴风刚。可是吴风刚只是挂着他们王家的名,实际是天下行的人,她作为合作方的主家让他做点事还没什么大说头。要是下面的人也都去使唤吴风刚那可就招人厌恨了。
这个问题可难住了史景轩,他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出个合适的人选:“东家娘子!现在人员配备上。基本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调走哪一个都没有新人补上。不大好调配呢!要么暂时让赵金福带人去张罗吧!他现在没有什么大事要做。”
二丫直接摇头:“他们不行!到时候朝廷的远洋商队说走就走,赵金福必须在家准备好一切等着。只有我们等着朝廷难道还想着让朝廷的人来等着我们不成!你先从那些副手中看看有没有能够胜任的,要么你传信给吴风刚问问他,让他带着学习的那些人有谁能够独立做事了?!”
“是!”
史景轩还想再说事,被二丫抬手止住:“你要是还有事,最好回去把记事簿拿过来,我现在有点事情先跟靳老爷子说说!”
“哎!那我先回去一趟!”
靳老爷子听东家娘子提到有事要跟他说,当下很严肃的静等东家娘子说事。二丫看靳老爷子那么肃穆的样子有些忍不住想笑:“老爷子!不用这么严肃,不是什么大事,挺小一件事。我在那边看到一个很大的榨树林,就想请师傅过去养柞蚕!您对这方面比我们知道的多,您觉得可行么?榨蚕丝、柞蚕布这些可有赚头?”
靳老爷子还真没想到东家娘子问的是这个,南方基本上都是养桑蚕,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有人专养柞蚕的。南方也有柞蚕但是都是野生的,只有穷人才会收集柞蚕茧回去抽丝织布,而且要做衣服也只能做夏天穿的。听说柞蚕布夏天穿的时候吸汗还不扒在身上,非常舒服。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它的丝粗,不像桑蚕丝动不动就毛丝,破坏整体的花纹。
“东家娘子说的柞蚕,小老儿倒是知道一些。南方目前还有没有人专程养那个卖钱的,倒是北方听说有不少专养柞蚕为生的。柞蚕丝比较粗,织出来的布只能在夏天穿。它的好处是透气、凉爽、吸汗、不跟皮肤,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它容易起球。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别地不知道。但是在南方很少有人会花钱买柞蚕丝织的布。有钱人家不肖穿榨蚕丝做的衣服,嫌掉价。没钱的人家只会买粗布做衣服,一年到头都能穿。却不会买那个只能穿一季的柞蚕丝布做衣服。”
“哦!这样啊!”二丫失落的说道,她的一腔热血忽然之间落了个空空荡荡。原本以为她那个世界里只比桑蚕丝稍差一点的柞蚕丝也会很好赚钱的,却原来在这儿如此低贱。只是......二丫又不解的想到:如果真的像靳老爷子说的这么没有市场,那大敏府那个人家花那么大的代价,在西部种榨树林养柞蚕又是为什么?
二丫暗地里摇头,一边惋惜一边又在心里冒出一个预感,养柞蚕不会吃亏。绝对有大赚头。心下暗暗决定到北方去访访养柞蚕的老师傅,要是能够请到一两个过去西部帮忙则更好。
太阳渐渐下山,二丫没有再跟大家聊得太多。差不多的时候,就回了家。
到家的时候,一得到消息的太爷爷、大爷爷、大伯大伯娘、二叔他们都急躁躁的跑了过来。他们虽然也想知道二丫在西部了解荒地的情况,但是更关心的还是小龙在任上做的顺不顺?鹞子能够传过来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纸条。实在满足不了他们的想要知道更多的心思。
听到说小龙做官做的很有一手。也都放了心,这才关心起开荒的事:“你觉得那边的荒地可有开头?要是有的话,族里的大家伙儿都想跟着你们一家也开个几百上千亩的地。到时候每家都有可能会带十来个人过去,你那边可能安排?”
当初在北地开荒的时候,他们王家其他人还没有那个多余钱跟着做。现在家家都存了不少的钱,在本地又买不着田,就都想着跟小虎家一起在西部开荒。一家开个一千亩的地,养熟了一年也能得着不少的出息。他们无形中都相信二丫侍弄土地很有一套。既然她要在西部开荒,不敢指望能有多大赚头。但是相信不会亏。所以,家家当家的都找到太爷爷,想要太爷爷帮着说项,让他们也跟着一起去西部开荒。
王家人自发的要跟着去开荒,不需要二丫动嘴皮子苦劝,二丫当然一千个一万个愿意。开荒的人越多小龙的政绩就越有的说,不过有些话还是要说在前头:“太爷爷!他们想要在那边开荒,当然是好事。只是有些话我还是要说清楚!”
太爷爷点头,“那是!你说说,我再跟大伙儿传传!”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