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另有几个不想远离家乡的或是有其他什么目的,既然拒绝了去北方,那也没有理由再待在这儿不走,最终也是乖乖的离开。
  这些人一送到北地,再加上那边已经有很多的老退兵,那边的堡垒便就此开始承建。这些人在那边虽然累了一些,但是每天都有一顿肉,冬天还发棉袄,比在家吃不饱穿不暖,那可以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的生活。他们每年到了年底回家过年,都能在家乡带去不少的青壮年过去干活。这倒给那边提供了足够多的壮劳动力,使北地的田地和煤矿的开采都从来没有缺过人,比以前官府又是利导又是强制的还要给力。
  又到了该给草原送茶叶的时候,吴风刚已经被安排了市场开发的事,王守仓和他侄儿王多金这两年一直都帮着传递草原送过境的奶粉、奶酪,但是他们俩还没有独立带队送茶叶到草原去过。虽然每年都会有李镖头带人护送,但是二丫还是觉得应该先带个一两趟,毕竟王守仓和王多金都不及吴风刚有担当的魄力。这要带他们走两趟的任务筛选到最后,还是落到小虎的头上。并且他这一趟还有另一项任务,就是带两辆他们家制造的房车到草原推销给他们有钱的贵族,这车比起他们的帐篷,那可是又省事又安全又能防地面潮湿。
  送走了小虎他们,小龙、安子、武志成以及镇上的秀才和几个聘请的秀才先生也都紧跟着去参加乡试。
  大伯、大伯娘、二叔二婶都是一副焦虑不安的等待着安子他们考试的结果,一心想要他们从科举走出去的二丫反倒没有大伯他们那么紧张。还有一个不紧张的是史馆长,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表面上不紧张还是真的无所谓,反正都没有亲自送考,而是让刘文柱和孙华文几个送的考生们过去,顺带帮着照顾他们。
  乡试一考完,那些还要教书的几个先生便着急回来接着给孩子们上课,其他人都还留在府城,一边跟同年们交流答题心得、一边等着中举名单公布。
  史馆长紧张不紧张只有他自己知道,不过他倒是细细的问了先回来的几个考生,待他们回答了是怎么答题的,重点说了什么,字体是官用字体,就点点头让他们各回各的岗位。
  史馆长交代学生们考试,基本都是很保守的方法。文体格式这些都不用说了,即便是答题特点他也很少像其他先生那样,去引导学生迎合阅卷人的喜好。卷面字体上也是告诉学生最好是使用官用体,如果其他字体确实很出众的可以尝试着用用。他认为在答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中规中矩,只有两种情况可以另说:一种是在自己确定不可能会考中的情况下可以剑走偏锋赌一赌,另一个就是自己确实有把握比中规中矩来的更好,那就发挥自己的独特专长。
  没有过多少天,小龙他们也都回来,自家这些去参加考试的中举名单也抄了一份回来。小龙和安子、武志成分别第二、第九、第二十一,赵老先生的孙女婿小林先生这次也中了,是第一百九十二名。镇上的秀才一共去了十五,得中八个,第一名解元在其中,还有第三、第七、第八、第十。前十名王家考生就包罗了七个,小龙、安子、武志成、小林先生都跟史馆长后面学了一年以上的时间,所以这功劳怎么也该是史馆长得着。
  史馆长这一次是真的没能淡定得了,就连装也没有装过去。听说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当时就晕了过去,好一会儿才被人折腾的醒过来,醒过来就看着儿子痴笑,吓得人又着急忙慌的把大夫给叫了过去。大夫给他扎了好几针才把他扎的清醒过来,据说把他儿子史景轩和闺女吓得大哭。就为这事,二丫还专门跟他说了《范进中举》的故事,史馆长一边擦汗一边给二丫鞠躬:“请东家娘子高抬贵手!饶过小老儿,谢过谢过!”
  笑过就过了,二丫当然也不会一直拿这个笑话史馆长。之前小龙和安子以及镇上的孩子考中秀才二丫没想大办,这次却是躲不过了。报喜的还没有到,他们就已经开始忙着筹备办庆功宴,然后就等着报喜的一到,就开始做饭、烧菜、开宴。
  镇上的孩子,虽然很多填写考生信息时写的是自家原址,但是报喜地址却仍旧是合浦镇,所以所有报喜的全都跑到合浦镇来。一会儿来一队吹吹打打报喜官差、一会儿又来一队吹吹打打的报喜官差、这边还没有端上茶水,红包还没有拿到手,那边又有一对吹吹打打的来了。史馆长忙着发红包和回谢别人的恭喜,嗓子到最后哑的说不了话,手也因为发红包发的酸软。
  因为已经备好喜宴,就等着报喜来的当天开宴,所以这些报喜的官差也都被强留了下来喝杯喜酒。这喜宴不像吃婚宴那么讲究,只要有酒有肉弄的满满一桌子好菜,让大家喝好吃好就可以了。
  之后的三天就是请戏班子唱大戏,但是二丫不想请唱戏的过来这么久。唱戏的来了就唱唱完了就走,对别人没什么影响。怕的就是他们在这儿时间待长了,让孩子们接触一些不好的行为举止。她虽然不歧视唱戏的,但是绝大多数的戏子对于人性的散漫、社会伦理的歪曲、道德和公德的漠视、严重的还有心理病态,这些都是她不能接受的。后来在她的坚持下,只请唱一天的大戏,不过要连办三天宴席,是不管认识与否,都可以上桌吃席的那种。
  要知道,这个是有集市的镇上,正好又赶上了一个集市的日子,可把二丫吃的够惨。她有什么办法?只能是捂着腮帮子、咬着牙认栽!谁让她没想到呢!(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三章 罗家长工的成绩]

  中举人跟中秀才、童生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十个读书人只要不像后世孩子那么厌学,差不多能够有半数可中童生或秀才。但是十个秀才当中却不一定能够有一个得中举人。另外举人除俸禄、免一定田亩的赋税之外,还可以由当地官府安排个什么县丞、主簿、典史这样的职务,虽然继续上升很难,但是至少可以是官身了。
  之前被二丫接回来的孤儿,有些是亲戚、本家真的生活困难没有能力抚养、有的是自私不愿养活别人家的孩子、有的就更恶毒,却是为了霸占别人的财产而恶意孽待。不管是什么原因,那些人得知自家的孩子在外面得中了举人,都一股脑的忘记了曾经的过往,跑过来认亲的、一辈子没听说的宗亲过来续族谱的、填家谱的、接人回去开祠堂拜祖宗的,五花八门,什么魑魅魍魉都跳了出来。
  二丫并不是那么好讲话的人,孩子自己想认亲她就不会多管闲事。如果孩子自己并不想认的话,那她就不让孩子出面,只让史馆长把当初领走孩子时的记录详情拿出来,读给大家都听听,看看还有谁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问心无愧。除了续宗谱、填家谱的这个必须得做的,二丫和史馆长会耐心接待,那些认亲的或是想要把家里的田产挂靠在举人身上以逃避赋税的亲戚就由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接待。
  处理了好几天镇上孩子们的事情之后,二丫才得以想到自家小龙的事。小龙中了举人也是一样的待遇。按照朝廷规定是有百亩农田可以免税的。依照二丫家农田的收入,她也犯不着沾这个便宜,而且在小龙的名下已经有不少田产。芦苇荡就有两千多亩是给小龙的。
  原本说小龙中举之后,就带着全家人一起出去旅游,顺便送小龙去京城参加会试,只是二丫看着还这么小的孩子,心里很矛盾。这孩子连十五岁都没有到,即便考上了进士,又能做什么呢?难道要他小小年纪就去面对职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吗?如果考中进士上面有因为他的年龄太小不派事情给他做。让他就这么一直在家等着还不得急疯了?
  不过,二丫怎么想不重要,最终要看的还是小龙自己可有什么想法。“小龙,你想参加明年的会试吗?”
  正在挑菜的小龙,闻言忙抬头问道:“嫂嫂怎么说?”
  二丫放下筷子,很认真的回道:“我怎么说不重要。主要是你自己怎么想怎么打算!要是想参加。那我们就要早些准备进京找住处,早些习惯那边的水土。别去迟了,临到要考试的时候,突然来个水土不服且不误事?!
  要是不想参加,等下次再考,那就要想想有个什么事情可以让你独立去做,不要只顾着读书应付考试。即便是考上了,你最终还是要面对社会上各种错综复杂的人或事。既然只有‘吃一堑才能长一智’那也是早吃比晚吃时损失小。”
  小龙也放下碗和筷子,“听嫂嫂的意思是不希望我去参加这期的会试了?!其实我自己也是犹豫不决。既希望一鼓作气考下去,又想着再学三年加固一下自己所学的,下次再考把握会大一些。既然嫂嫂也不希望我参加这次的会试,那我就不去了。只是除了学习,别的要做什么事,我自己还没有想过,嫂嫂要是有合适的,您就安排吧!”
  二丫有些意外,她没想到小龙已经想过是否参加乡试的问题,而她一直以来都还在把他当孩子看。心里有些宽慰这孩子长大了,真的应该放手让他做事了。便说道:“你既然认真考虑过这事就好!如果你真的不打算参加会试的话,还真有事要你做。那个芦苇荡边上的水田有将近三千亩,都在你的名下,你有什么规划都有你自己来安排。另外,那边芦苇荡的事我也想交给你来做。大体的要求就是清淤泥、做环形岛、岛上建观赏花园、水面上建几座漂流木房、芦苇荡里养莲藕、茭白、甲鱼、其它价值比较高的鱼类。这些都要你主持去做,所有的人工、助手也要你自己挑选。遇到问题我也不会主动帮你解决,只有你开口求到我了,我才会出手。你明白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