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农家 (守着鱼的老猫)
- 穿越重生
- 作者:守着鱼的老猫
- 更新入库:04.10
临走之前,二丫又从家里的几匹良马中挑选了一匹,这马正是当初知府进献皇上的赤焰马的后代。赤焰马在这边留下的后代其实有两头,另一头小马养到半岁的时候就被秦知府的大公子接了回去,当时二丫他们都在外游历不在家。这挑剩下的一匹也很好,再加上有草原上的妇人帮着喂养、调教,实际上已经成了王家这些马当中最好的一匹。二丫平常都是拿来养眼的,根本就舍不得用它,这次却不得不把它带走送人,心疼的她只想挠墙。
快马加鞭的来到京城,却是没有机会见到皇上,见不到皇上就没法了解洋人真正被关的详情,不知道为什么被关,就想不出救人的办法。二丫在京城急的直打转,好不容易得到秦将军的家眷帮忙,引荐给皇上进献良马。见了皇上她也没敢直接提救洋人的事,只求了一个恩典,就是想知道洋人究竟是因为什么被关了?
原来是语言不通导致的误会,就因为那些洋人见到皇上不愿意下跪敬拜,被众多大臣指责为大不敬,才导致被关押。知道是这个原因,二丫心里就有了底。外面的人说什么都有,她虽然不会全信,但是也被扰乱的失去清醒。
回到客栈就把洋人的信仰(除了跪拜他们的神,不能跪拜地上一切偶像、君王、父母、活人、死人)的教义阐述了一遍。并且指明无论是跪拜的还是接受跪拜的,都会对自身不利。写完了奏折,就请求天下行镖局的人安排一个对各国礼仪有所了解的大臣以他的名义递交到皇上那里。之后的事情她就不再管了,她做了她该做的,结果就交在老天的手中。
好在天下行委托的这个礼仪大臣也是个认真负责的,他还真的细查了二丫所说的教义。这些洋人的信仰其实早在唐宋的时候,就有人传到中原,只是没有道教、佛教那么的深入民间,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国库大典中还是有记载的。这大臣既已查到出处,也就放心大胆的把二丫的奏折用了自己的名义递了上去,并且还将自己查到的记载也一一的指明出处。
这皇上叫凤霸天。但不是真的就霸道到连天都要占为己有。他虽然做不到李世民那样的开明,却也不昏庸,知道错怪了洋人,就立马放人,并且继续筹备两国邦交的事宜。
不过,这凤霸天也挺可爱的,他在交代那些出使大臣时。一再说明至死也不可跪拜他们的君王,否则回来也是个死!这些原本还悲悲切切的漂流了一路,直到到了那儿见真的不需要自己跪拜。这才抖落了一身的冷汗,侥幸自己保住一条小命。
朝廷的事不是二丫能够参与的,那边洋人一被放出来,她就往家里赶。因为事先得到皇上要往海外派遣使者的消息。她就想搭一趟顺风船。赶紧的筹备丝绸、瓷器这些能在远洋卖得上高价这边又不难买到的东西。又把自家生产的皮毛成衣、皮包、高档毛巾、绢花以及鸿绣绣房的绣品也给收拾了几车。另外她又挑选了十个自愿去海外的孩子,让他们跟着这些洋人一起在那边学习几年那边先进的数学、物理、化学这些在中原得不到重视的科目。
原本二丫已经说好让三叔带队去海外,可惜王三叔因为听说过好多出海没能回来的意外事件,就异常恐惧,坚决不去,最后只好让跟着三叔做助手没几年的赵福金主领带队。此后三叔便不再为二丫做事,而是自己单独带领一个车队,南来北往的跑商做的风生水起相当的好。
毛衣作坊的当年分利依然分给了三叔。之后的股份便自动作废,这是当初签订契约时都说在明处。所以双方都没有任何的纠纷。
二丫给与的每一个管理层股份都是这样,你在岗位时就有,你走了那这股份就自动作废。而每一个签合约的人都表示理解和认同,三叔也是一样。因为这是三叔主动拆伙不干了,所以二丫撤了他的股份也不觉得歉疚。要想做好管理就必须严格按照约定好的制度来,如果都要看人情的话,那还不如趁早歇业别干了。
三叔单干之后,做的也很好,收入不比帮着二丫做事时低,三婶对二丫停了王守成的股份也就没有刚开始时那么生气,后来依旧和和气气的相处着。太爷爷和大爷、大奶基本不管他们的事,所以不过问。
搭顺风船的自然不可能是二丫这一家,京城里从运河浩浩荡荡开过来的大江船(这些船是不能下海的,到了海边还要换远行海船)竟然有六十多只,据说还有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车队走陆地往海边去。
洋人们跟着陆地的车队回到王家庄,他们原来那些带过来准备做交易的货物,全部留给了二丫。看到二丫已经帮他们置备了足够的丝绸和瓷器,便又另外留给二丫一小箱子的珠宝、钻石,此价值远远超过二丫帮他们置备的丝绸、瓷器,不过二丫一想到自己家送走的良马,就心安理得的收下了。
送走了洋人,二丫竟然觉得自己跟卸了压在头上的泰山似得轻松欢快。之前洋人们的东西没有拿出来她也不去翻看,现在既然是自家的了,当然要好好看看都有些什么新鲜玩意。
翻看了半天的二丫失望坏了,竟然都是些万花筒、音乐盒、自动跳动的绿青蛙,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孩子玩意。好在还有让她有点安慰的东西,就是望远镜、放大镜、水晶杯(是真的水晶不是玻璃)。
不过,好东西一般都是留在最后要做剧情大逆转用的。这儿也不例外,直到东西都快翻完了,才让二丫见到一堆让她惊喜不已的东西——形成琥珀的原生树脂。也许他们以为这东西不值钱,才会随意的让其他东西压在它们的上面。
二丫把那些孩子玩的东西都给廖掌柜到童装铺子出售,望远镜和放大镜准备送到琉璃作坊让琉璃师傅照着做,树脂自己留着,准备做太阳镜。(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四十二章 没能做到淡定的史馆长]
芦苇粉已经全部送到,二丫又跟小虎两个研究做卫生纸,忙乎了好几天也没个头绪,不是脆弱的一碰就碎,就是硬邦邦的一折就断。小虎没有了信心丢开手不干了,二丫也因为事太多,不耐烦再折腾。就干脆让不怎么赶货的毛皮作坊帮着做一些小小的布袋子,一面用很薄很柔软吸水很好细布,一面用很厚实、不易漏水的过浆棉布。她把那些芦苇粉先用水稀释,再用细筛子将渣滓筛出来,只留下细细的粉绒。然后再沉淀,除去表面清水之后,再进行蒸煮。蒸煮过的芦苇浆放一边晾凉和沥水,然后将芦苇浆装进已经清洗过的布袋子里缝合。最后的程序就将缝合好又压实的布袋子高温烘干,有铁匠部的高温锅炉这点倒是不难做到。
于是,东边下雨西边亮,卫生纸没有做成,却成就了卫生巾,解救了广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女人们。
史景轩最近很烦躁,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总有人背着包袱跑过来要投奔东家。一番问题问下来,全是什么都不会的粗汉子,没有一个得用的。有那一两个看着挺精明,可是又瞧着不像好人。这些人不要吧,他们就不走,天天游荡在小镇子里。他又担心这些人手脚不稳,偷鸡摸狗,更怕有人是那奸恶毒辣的盗匪。
几天之后,他就不敢再想着靠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事,匆忙的跑到王家庄,找到东家和东家娘子。把这事以及自己担心的都给说了出来。小虎夫妻俩都紧皱眉头,这事还真不好处理,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用出去做工。但是镇上的工地是绝对不能使用他们的。因为留着这些陌生人在镇上绝对不省事。
小虎对媳妇说道:“那些捞泥浆的东西都做好了没有,要是做好了就把他们都赶到那边干活去,要是真的是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等芦苇荡的事情做完,就继续留着,要是不干事还捣乱的就立马赶走,不走的就跟他来硬的!”
“模具试验都已经可以了。现在就等着实物做出来,恐怕还得再等等!”
那些东西当初即便是做模具也是花了不小的精力,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计算数据。即便这样,二丫也不敢保证,那些东西就能一次成功做出来。
二丫接着说道:“要不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去北地,大满不是说要在大峡谷的出口处修建堡垒么?就安排他们过去。愿意的一个月工钱给一两。另外包管吃住,冬季三个月既然不能干活就给他们带工钱放假。不愿去的就让他们立刻远离我们小镇,不走的就以流寇报官。如果真是生活所迫我就不相信一年十二两银子还能休假三个月都不愿干的!”
小虎和史景轩都赞成这办法,二丫便又跟史景轩交代:“如果有愿意过去的,你一定要带着他们去县衙做登记,并且查明他们有没有在官府登记什么逃犯、逃奴这些记录。我们用人不在于要多优良,但是一些能够避免的麻烦还是尽量避免,一个有麻烦的优秀人才还不如一个清清白白的普通人得用。这一点要记清楚了。”
“是!”
那些来投奔的人。听说一年有十二两银子的工钱,吃喝住全管。另外从十一月到来年一月放假三个月可以回家过新年,而且不扣工钱。众人一听有这么好的条件,那些切切实实想要挣工钱的都欢欢喜喜的表示愿意去。不过这也不是你愿意去就能去的,史景轩请了自家的大夫给他们全都把脉检查身体。有先天疾病或是什么大病的都不允许过去,毕竟那边是要干重体力活的,身体不好干不了活事小,要是闹出什么死人的纰漏出来,可就成大事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