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穿农家种好田 (捡贝拾珠)


“哎呀。怎么就这么难呀?!”
为了渲染气氛,田晴晴往沙发上一躺,打着“扑腾”说:“我真想有一台印钱的机器,‘哗哗哗’,三千块钱,一下全出来啦。”
郝兰欣笑着白了她一眼:“你有那能耐,还买房子往外赁干什么?直接印钱不就行了。”
田晴晴笑笑说:“那也不行。印的钱不是个人挣来的,花着不踏实。买成房子,自己现时用着方便,将来升值还能赚好些个呢。不干了的时候一卖,房钱又回来啦。买房子比赁房子上算的多。”
“要是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呢?给没收了呢?就像没收地主富农的房子一样,岂不落一咳。你四婶婶愿意去开小卖部,像你景姑姑那样,在城里给她赁几间房行了。
“你景姑姑不是也赚了不少钱嘛!还清了咱的账,自己还落了一些。今年过年高兴的不行。你就按照这个给你四婶婶赁,既稳当,还不发愁。愿意买房子的话,等以后有了钱再说吧。”
在母亲这里就这样打住了。
田晴晴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凑近郝兰欣的耳朵说:“妈妈,我真希望神家再给咱送一回‘神粮’来,卖了钱好买房子。”
郝兰欣嗔笑道:“‘神粮’也是要来的吗?”
田晴晴撒娇说:“妈妈,再来了‘神粮’,卖的钱一定用来给我买房子。”
郝兰欣为了哄女儿高兴,随话打趟啷地说:“行!行!托你的口福,再收了‘神粮’,咱专款专用。”
晚上都睡了觉以后,郝兰欣躺在被窝里,把女儿田晴晴要买房的事,当做笑话说给了丈夫田达林。
田达林想了想,说:“这孩子办事一向有主见。当初二景开小卖部,咱也认为她想的忒大,不现实。结果还真赚了钱。别人不知道,你心里最清楚。要不是开小卖部,那三百块钱十年也还不清你。”
“你的意思是说咱应该支持她买房?”郝兰欣疑惑地问。
田达林:“如果她一心一意要买的话,就给她凑凑钱。看看还差多少,再想想办法。我总觉得咱家里的变化是这个孩子给带来的。就拿你手里这一千多块钱来说,分的利润也好,收回来的账也好,大部分都是小卖部里来的。剩下的就是摘知了皮儿和卖‘神粮’来的钱。这里面不就是有咱俩八十多块钱的分红钱嘛,你知足吧!”
郝兰欣:“这钱不是给杨老太太预备着哩嘛,我不敢动。”
田达林:“她对我说,帮她四婶子开小卖部也不白帮,还是和二景一样,她管进货,她四婶子在那里守摊儿。干好了的话,不是又一笔收入?!连二景的算上,保不住一年就能挣一千多。杨老太太的钱,很快就会攒起来。”
郝兰欣:“今年有二景还的三百块。明年光分利润的钱了。她四婶子这里咱又没借给人家,也是光分利润,能分多少?今年保住这个数,我就念阿弥陀佛了。”
“汪汪!”
“汪汪!”
郝兰欣话刚一落地儿,庭院里就响起了黑狗的叫声。
夫妻俩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晚上只要黑狗一叫,大门底下肯定有情况。
“快着穿衣裳,到大门外看看去。”郝兰欣激动地说着,自己首先拉亮了电灯,麻利地穿起衣服来。
夫妇俩打开大门一看,在大门两边,整齐地排着六口袋粮食。
与过去不同的是:在口袋上面还有一个纸包。
夫妻俩赶紧把口袋移到大门内,拿着纸包来到了睡觉的屋里。打开一看,原来是三捆十元的人民币。数了数,每捆正好一百张,三捆三百张,正好三千元。
“神粮”倒是收过不少,已经见怪不怪了。收到“神钱”还是第一次。夫妻俩震惊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沉默了半天,郝兰欣才从惊愕中清醒过来,喃喃地说道:“莫非咱晴晴真的有来头?”
田达林忙问:“这话怎么说起?”
郝兰欣:“今天下午,她给我说买房子的时候,我给她说没钱,不让她买。她附在我耳朵上说:‘真希望神家再送一回‘神粮’来,卖了钱好买房子。’还说要专款专用。这不,晚上就给送来了。不但送‘神粮’,还送了‘神钱’,又正好是她需要的那个数。真像金口御言,说什么就是什么。”
田达林:“嗯,晴晴要用三千块钱,神家正好给了三千。说明这是给晴晴买房子用的。咱就专款专用,这钱全给晴晴。”
郝兰欣:“要是以后被割了资本主义尾巴,没收了呢?”
田达林:“咱就当今晚没收着,反正这钱是白来的,不动你一分,你怕什么?!”
郝兰欣点了点头。
空间里的田晴晴闻听,高兴的又蹦又跳。
田晴晴如愿以偿,以田达林的名义,花三千块钱,秘密地买下了那处宅院。对外说是租赁的,以每月二十块钱的租赁费,租给了自己和李焕娣。
从此,郝兰欣每月可以收到二十块钱的“租赁费”。
二十块钱在这个时候可不是个小数目,和一个合同制工人的工资差不多。而在城关镇当广播员的外甥女颐凤娇,每月才拿十五块钱的工资。把郝兰欣高兴的了不得。

  ☆、第346章 “钱就是闺女!”


李焕娣卖的货,基本与田冬景一样,都是空间里的货物。
一开始人们不知道,买的人很少。待买回去一品尝,感觉比别处里好吃:菜味儿浓,杂粮香甜,再加上郝兰格的大力宣传,人们很快认识了,来买的人越来越多。
田达木白天在生产队上干活,傍黑下了工就往小卖部里赶。晚饭和早饭都在小卖部里吃。阴天下雨就两个人在这里卖货。小两口在这里过的其乐融融,把李焕娣高兴的了不得。
一处院儿落三间北房跨着两个耳屋,四间偏房,怎么也用不了。田晴晴让他们小两口住北屋东里间屋,西里间屋留给自己,万一晚上有事回不去,也好有个住的地方。
和田冬景一样,东厢房用来当门市:里间屋放杂粮、果菜,外间屋放叶菜、鱼什么的。
两个耳屋一个用来做饭,一个盛放杂物。
这样,西厢房就用不着了。田晴晴又通过大姨郝兰格租赁给了一对在城里当临时工的年轻夫妇,每月收五块钱的房租。这样,田晴晴又多了一笔收入。
过了二月以后,天气暖和起来,冰棍就上市了。田晴晴让李焕娣也带上一箱冰棍卖。每天一箱,卖完为止。这样,空间里的冰棍又多卖了一箱。
田达木和薛运来仍然每天卖一箱。由于田达木每天来回跑,田晴晴就把冰棍箱子放到小卖部里。让他来回捎脚。这样,田晴晴又省了一样心思。
果然让田金河说中了:田达林烧香引来了小鬼儿——卢家庄的老舅没等到出正月,就骑着自行车来给田达林“借”粮食。并且指明要麦子。还振振有词地说:“家里光剩了红高粱和山药干儿了,吃得解不下手来!”
大家心里都明白。说是“借”,其实就是要,根本甭指望还。
来的趟数多了,田晴晴知道了他叫卢占广,今年六十六岁。是个有便宜就沾的“小取摸”,人送外号“卢沾光”。
“晴晴在家呀,你爸爸呢?”
一天,田晴晴正在做午饭。卢沾光推着自行车进了门。来的次数多了,他也知道了田晴晴的名字。
“舅爷爷来啦。我爸爸还没下工呢,你先屋里坐一会儿,很快就会回来的。”田晴晴很客气地给他打着招呼,随即把他让进北屋堂屋,并拿过来父亲的旱烟笸箩。
看了看他自行车后衣架上的口袋,又说道:“舅爷爷,又来借麦子?”
卢沾光用纸条卷着一头拧,“嘿嘿”一笑,抽了抽鼻子。岔开话题说:“晴晴,你家的日子不是一般的好。今儿晌午吃什么饭呀?这么香。”
“昨天队里分了韭菜,我蒸的韭菜馅儿包子。舅爷爷。一会儿在这里吃饭。”
其实,卢沾光每次都是这个点儿来,目的就是赶中午这顿饭。田晴晴知道自己说与不说都一样,何不做这个顺水人情!
“好,好,晴晴挽留,那老舅爷爷就不走啦。晴晴做的饭可好吃了,老舅爷爷就是爱吃你做的饭菜。”
那是,白捡的饭食。不好吃也得说好吃。田晴晴腹排道。嘴上却问道:“舅爷爷今年多大岁数啦?”
卢沾光点上自己卷的一头拧,抽了两口。然后伸出一只手上的大拇指和小手指,翻了一翻。吐着烟雾说道:“六十六了。老啦!”
“哟,今年到了庆大寿的时候了呀!”田晴晴故意夸张地说:“‘六十六,吃闺女块肉’(注1),今年可得好好庆贺庆贺。”
“咳,都过去了。”卢沾光不无遗憾地说:“该不着我吃肉。你舅爷爷没闺女,过生日那天,小三儿家就给我擀了两碗长寿面,沏了个葱花卤,连点儿腥荤儿也没见到。”
他有三个儿子,都已成家。老伴儿过世后,他就跟着最小的三儿子过。据说,他从这里要回麦子后,对三儿子三儿媳妇说,麦子是他要来的,只能给他自己坐着吃。
于是,餐桌上就有了两样干粮:他吃白面馒头,三儿子一家大人孩子,都吃菜窝头。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