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商女攻略 (行走的叶子)


  元殷书在家听到汇报,他现在还不能平卧,伤却好了大半。差役到底是手下留情,皮外伤看着吓人,却没伤到骨头。
  “他们还想留着钱,也不想想有没有命花。”
  三元得意的做着总结,一边小心翼翼的看着大少爷,“您真的不露面?”
  因为养伤,元殷书拒绝了任何人的探望一直到现在。
  按理说,目前谁最有资格去调解整个樊城士绅之间的矛盾,非元殷书莫属。他从头到尾没参与过倒卖粮食的事,又与周怀山交好,能让周怀山改变主意放出他们的也是他。
  但他却将大好笼络的机会推掉了,好像真的伤的很重一样,拒绝见所有人。
  “对外说的我的伤口化脓,需要静养。”
  然后小心翼翼的翻了个身,身下垫着丝棉,一点也不咯人。躺下来明显感觉到伤口受到压迫,但却没有疼痛感。
  松了口气,一直这么趴下去,他简直快疯了。
  三元应了一声,出了门。
  这消息别人听了没什么,却叫叶青蕊上了心。现在正是夏季,如果伤口化脓,一个不好就会出大事。
  她细细写了一封信,是给三元的,结合前世的基本常识,让他用一定要把脓水挤出,不可沾水,然后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吃,也都一一注明。
  一写就没收住,本来只打算写个简短的慰安信,附上自己知道的一点常识。但写完了才发现,洋洋洒洒竟然有满满三张纸。
  她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这般啰嗦,到底要不要送出去,会不会让人觉得自己……
  可要是万一呢,叶青蕊叹了口气,还是将信交给白芷送了出去。
  “写给你的,怎么不拆?”
  元殷书看到信封上三元的名字,眉头一挑,明显有些不悦的看向三元。
  三元满脸堆笑,“唉哟我的爷,您不是折煞小的吗,叶姑娘怎么可能会给我写信,肯定是让我转交给少爷的呀。”
  元殷书投出一个算你懂事的表情,拆开信看了起来。
  三元偷偷看着少爷的嘴角慢慢翘了起来,心下又是欢喜,又是感慨。多好的一对金童玉女,可惜造化弄人。
  元殷书看完信,三元习惯性的上手去接,一般书信会被他收到书房里,有专门的位置存放。
  没想到三元的手伸出去却什么也没拿到,元殷书顺利把信塞到了枕头下。想了想又让三元拿了本书过来,把信夹到书中,再放到枕边。这样就不会因为意外而毁坏,看的三元是目瞪口呆。
  叶青蕊自然不知道自己这信封的帝王级待遇,因为很快就到了秋收的季节,面对着减产的田地,每一个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
  叶家的庄子已经是受损最轻的,也减产了三成,棉桃也明显不如往年的大。最终织成棉布的数量,估计要少一半。
  几乎整个陵州都遭了灾,叶青蕊庆幸自己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如果她不拿出纺车,将人手安排到各个地方,恐怕今年的减产,要损失不少的订单。
  根据大管事送回来的信,外面的产量和纺织都开展的不错,有些已经开始供货给当地的客户。
  这样一算,陵州虽然有损失,在整盘生意中,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在其他人的眼里,自己的损失是百分之一百的。比如第一次种了棉花的农民,在讨要说法未遂后,将张家告到了衙门。
  周怀山看到这份状纸,简直要乐坏了,农民是与张家签过约才种的棉花没错,但最后都解约了,因为他们想自己用棉花纺了布出来卖。
  最后却因为受灾,又要张家赔偿,这简直就是无理争闹。
  

  ☆、第214章 动手

  
  周怀山身为一个读书人,也是一个商行的少东家,自然是有着契约精神,并且深信自己承诺过的事便要做到。所以对于农民的这一纸讼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师爷却在周怀山当场收下讼状后,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当堂宣布,而是退下再议。
  退到后堂,周怀山十分惊讶的问道:“这件事不是很简单吗,就连农民自己也承认跟张家后头解了约,还关他们什么事呢?”
  师爷叹了口气,“您总该知道什么叫礼不下庶人。”
  这句话周怀山当然知道,个中含意也绝非后世不明就理的人所理解的意思。这句话真正的含意是,自从有了礼法,不管生死病死,行走坐卧,大家都要遵守礼法,按礼行事。
  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们维持生计都很艰难,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遵守这些繁复的礼节。
  所以礼下不庶人就是说,对老百姓可以不用礼法来要求他们。
  “难道您是想我支持他们,可是这也太荒谬了。“
  周怀山还是无法接受。
  “那我问您,您是希望这些农民饿死,或是沦为灾民最后卖田卖儿女呢,还是希望您治下太平,尽量少死人少些灾民呢。”
  “当然是后者,这还用问吗。”
  周怀山明白了师爷的意思,他们状告的又不是小老百姓,是做生意的张家。在整个国家重农抑商的思想中,商人就是原罪。
  他们就算赔偿了农民的损失,也只是伤筋动骨,死不了人。如果判张家无罪,那这些农民的生计就彻底没了着落。
  “可是这么判,会不会……”
  “毕竟您才是本地的父母官,大主意还是需要您来拿。”
  师爷施了一礼,很是识趣的把决定权交给了他。
  周怀山转了转眼珠子,随手就打发人去请了几个当地的士绅过来议事,这其中就包括了元老爷。
  现在的樊城士绅听到周怀山的名字都恨不得要停下来拱个手,接了贴子更是跑得飞快。通过这一件事,他在樊城的威望算是彻底立下了。
  听到周怀山讲明是张家之事,大家总算放了心。若不是看在张家的姻亲元老爷在场,估计很多人已经表态支持张家赔钱了。
  但元老爷在场,大家还是惺惺作态了一番。元老爷心里清楚,如果周怀山不打算让张家赔钱,就不会请他们来了。
  这些人也是碍于自己在场,不然早就开始讨伐张家。
  他知道这事是躲不过去的,只能开口讪笑,“虽说农民已经和张家解约,不过,如果不是张家他们当初也不会去种棉花,这个责任多多少少还是要负一点的。”
  大家一听元老爷开了口,立刻跟上,纷纷附和。负一点责任是多少,当然由周怀山来判断。他要的也无非是大家的意见,就这样,在张家不在场的情况下,直接给他定了罪。
  借着这件事,樊城的士绅不干了,凭什么你能赔解了约的农民,却只赔我们这么一点点。
  很快张家被蚕食一空,多筹措资金买的粮食没有了,铺子也被迫卖掉了。如果不是元老爷最后给他保有了一点体面,恐怕连房子都得抵出去。
  三元又一次溜进少爷的屋里汇报,这一回颇有些义愤填膺,“若不是老太太和太太还有二少奶奶护着,怕是两位舅爷已经去要饭了。”
  “有元家这门姻亲在,他们怎么可能去要饭。”
  元老爷就算花钱养着他们,也不可能让自己的表弟兼亲家落到那种地步。
  “少爷打算就这么放过他们?”
  三元可不信少爷是这么好心的人,但张家的身份实在是棘手,占着亲戚的名头,无法明正言顺,不然早就把他们赶去要饭了。
  “嗯,就这么着,想办法让他们借住到元家去。”
  元殷书丢下一句话,慢慢抚摸着书页。只有三元知道,少爷抚摸的可不是书页,是夹在书页里的信。
  到底什么东西曾被少爷这么含情脉脉的抚摸过,三元翻了翻回忆,摇摇头,就是商行曾贩卖过的最珍贵的宝物,也没让少爷这么温柔的对待过。
  张家两位老爷自然希望能重振生意,可现在的他们当真是口袋比脸还干净,整身上下翻不出一块比指甲盖大的银子来。
  去借?除了大女儿,其他的都嫁去了外地,而且夫家的家境也比不上元家。
  想来想去,还是打算跟元家开口。结果不知道怎么被人一劝,他们又改变了主意。倒不如卖了房子去做生意,然后借住在元家。
  元家的内院全是张家的姑娘,说白点,跟住自己家里也没什么两样,任何时候,只要元家不倒,就不会有人赶他们走。这样还省了借银子的不自在,两个人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转头就卖了房子,住进了元家。
  元老爷当然不喜欢,可是没有办法,谁叫自己的娘是他们的姑妈呢。姑妈心疼侄子,妻子心疼亲兄弟,儿媳妇心疼父亲和叔叔,倒只有他,仿佛成了个外人。
  张家两位老爷想去一趟江南,却被元老爷制止了。皇上病重,现在稍有点官场渠道的人也都知道了。
  “干脆等这件事过去了,你们再出去。”
  两位张老爷直叹时运太差,但也害怕出去惹上事端,只好在元家安心住下。
  元殷书得知两位张老爷落入圈套,握住毛笔的手紧了紧,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不错,他已经可以站起来,下地慢慢走动,但在外头,却依然说伤了筋骨,还不能起身。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