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商女攻略 (行走的叶子)


  “一,叶家从未收取过任何人来路不明的金银,二,叶家也听不懂刘家在说什么,有罪没罪是衙门里大人的决断,而非叶家所能左右。叶家小门小户,不堪受此冤枉,更没有什么通天本事能上达天听,还望大人能还叶家清白。”
  之所以要状告一个看似无辜的人,这里头其实大有学问。
  叶展鹏姓叶,哪怕分了家,在所有人眼里,弟弟妹妹尊重哥哥是理所当然之事。不管当哥哥的做了什么事,自有家里的长辈作主,关起门来该教训的教训,该责罚的责罚。
  如果你给闹到外头,甚至告上衙门,那就是你的不对。这就是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你做了这种事,有道理也变成了没道理。
  所以叶展鹏才敢打着叶青蕊的旗号收钱,他知道叶家不敢把他怎么样,最多上门来骂一场,有叶阿婆在,他一点也不担心。
  到时候钱他黑了,责任由叶青蕊来背,是还人家钱,还是帮人家的忙,他可就不管了。
  所以叶青蕊只好另选他人,给钱的其实是刘家的亲友,人家也是病急乱投医。跑到叶家来,说话是冲了点,但那也是被叶展鹏蒙蔽了,不知情所故。
  无辜的人已经够多了,她不愿意有更多的人受到连累。
  刘家反正人已经在大牢里头了,总不可能将他们放出来再关一次。正好是个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有了叶青之上堂的状词。
  围观的人有明白也有不明白的,明白人立刻懂了叶家的意思,被自家人陷害了,咽不下这口气呗。也难怪小小年纪,能将生意做的风声水起,看看这状词,的确是聪明。
  后头的事,其实已经和叶家,甚至和衙门都没什么关系了。
  自然有人去找叶展鹏算帐,具体过程叶青蕊不想关心,只听最后不光把银子吐出来了,人也被揍的鼻青脸肿。
  好几天家门口都有人围着,吓的全家人都不敢出门,就连叶阿婆也被打落了一颗门牙。这些人好歹都是樊城有钱有地位的士绅,他们拿周怀山没办法,对付你一个小老百姓,还怕没办法吗?
  “主要是说话太难听,人家本来不会去动老人家的,结果忍无可忍,于是……”
  王婆子跑来回的话,叶青蕊笑笑,却没有太高兴。这都是末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怎么救牢里那些无辜的人。
  “庄子那头来了人,说今天的夏天不够热,棉桃炸的不够大,再加上多少有些减产,庄头有些着急呢。”
  这是白芷,将刚得的消息说给她听。
  叶青蕊点了下头,似乎愣住了,对呀,已经是夏天了,过不了多久就要到秋收的日子。她总算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今年本就是受了虫害,如果再扣着这些人不放,影响了秋收,岂不是将灭虫时的辛苦白白浪费了。
  不过,似乎不够,叶青蕊转着转着,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但是再转念一想,这个时代发生过这种事没有,还有待查证。
  赶紧让白芷叫来了青哥,一问之下着实可惜,他年纪太小,好多内容压根还没读到。叶青蕊一急,写了一排书单,让青哥马上就去书行,把历朝历代的典籍都买回来。
  

  ☆、第208章 存在的意义

  
  叶青蕊带着青哥翻看着典籍,堆的如小山一样的书册,姐弟俩再快也花了几天时间。而这期间,从牢里已经抬出了好几具尸体。
  甚至还有年老之人,实在熬不住了,撞墙自杀的。听说脑浆迸裂,血洒了一地,现场之惨烈让狱卒都有些不忍心了。
  也亏得当初士绅闹事的时候,没有触及狱卒这一块,不然只会更惨。好歹狱卒大多是本地人,找关系送点银子,能让里头的人吃点饱饭。但别的,就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这种事,叶青蕊就不能再让叶青之帮她出面了。甚至她自己也不准备出面,她根本连话都说不出来,去了也是干着急。
  所以她决定写信,两封一模一样的信,分别给周怀山和元殷书送去。
  她相信元殷书看了,就知道该怎么配合她了。
  信被分别交到了两个人的手上。
  元殷书看完信脸上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他弹了弹袖子,吩咐三元,“更衣,去见周大人。”
  周怀山看到元殷书,叹了口气把手里的信一放,“你也是为这封信而来的。”
  “那你怎么看,一定要让樊城的元气大伤,株连死伤大半来立威,秋收之事我倒不在乎,反正那是你一县之长该考虑的。”
  叶青蕊的信中提到的是本朝发生过的一件大事,当然,虽然是本朝,但也过去一百多年了。当时一个小城中的守官,**又贪婪,有一回将手伸到了当地一个旺族大姓的身上。
  事情的整个过程非常复杂,总之是闹了好几年,双方都损失惨重。这旺族大姓的族长一气之下,将整个宗族迁走。
  而那是个小城,比樊城还要小,这个宗族的人几乎涵盖了当地所有的读书人和有名望的人。剩下的基本上就是最最普通的老百姓和农民,大部分目不识丁。
  当时那个守官还挺高兴,觉得终于赶走了妨碍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以后老百姓只能听他的。心情那叫一个舒畅,甚至还摆了好几天的戏台唱戏来庆祝。
  也许是老天爷的意思,也许是巧合,反正这个大宗族刚一搬走,小城就遭了旱灾。
  百姓是很穷困的,手里根本没有余粮,大家习惯的等着大户施粥。这个时候忽然记起,最大的施粥大户已经搬走了。
  得了,谁赶走的那就找谁施粥。可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施粥,更没有开仓放粮这回事。肚子一饿,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立刻就有暴民围了县衙的粮仓,强行开仓抢粮。
  按说粮食抢了就抢了,立刻安抚民众,也不失为亡羊补牢。可这个上官却气急败坏,立刻派人镇压。
  这一镇压,就出事了。中间的过程,无论元殷书还是周怀山都非常清楚,叶青蕊也只写了最终的后果。
  上官被虐杀,整个小城血流成河。抢来的粮食吃光了,又开始抢当地人的。身强力壮的,上路去外面抢,老弱病残留在城里抢,最后还发生了易子而食的惨事。
  当然,最后朝廷派了兵,出去抢的人以造反论处,留在城里的人则新派了官员带着粮食来安抚。
  最后一算,整个小城的人口,经过这一件事,减少了一多半。
  “叶姑娘说的好,她丝毫没有拿这两件事相提并论的意思。大人是受害者,而且是个一心为民,受人爱戴的好官,也不是那等贪腐之人可以比的。”
  元殷书先喂了他一颗甜枣,顺便理了理自己的思路。因为叶青蕊所表达的这个观念,至少他是第一回看到。
  “小城发生惨状固然是因为上官不慈,但大的世族迁走,这个影响绝不可小觑。他们存在的意义是承接上下的一个通道。您是觉得对一个读书人说道理他比较能够听懂,还是对一个目不识丁的人说道理,他比较能够听懂呢。”
  叶青蕊的核心内容,其实是在讲一个问题,就是士绅存在的意义。
  士绅之所以为士绅,他们所受的教育水平肯定比普通人要高的多。他们的知识水平,对整个社会的了解都比普通要多的多。
  士绅们在当地,大多会义务承担一些纠纷的处理。比如两家闹了矛盾,需要个大家都服气的人来调解。总不能为了一点口角上衙门,也没那个胆子。
  找谁,这一片最德高望重的人,或是最有知识的人,这担子就自然落到了士绅们的头上。
  在同一片土地上,一起居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能者自然就会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比如教化民众,传播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遇上什么大事了,还会出面组织等等。
  最重要的还有一个上传下达的连接作用,朝廷的政令,税收,法律,普通人不了解,即不看懂也听不懂。
  县令大人有时间,有精力一个一个村去跟老农解释吗?就算是全县衙的人都上,也忙不过来。更何况,依着现状,吃衙门饭的高高在上,出个通告支会你一声已经尽到了本份,哪里还会去一家家的解释。
  士绅们就会帮衙门做最末节的那个传达工作,把这些通告也好,道理也好,用老百姓听的懂的语言传递下去,即解决了衙门里的实际问题,又在百姓面前巩固了自己的权威。
  不管在哪个城市,都几乎形成了一样的生态链,大家相互依存,虽然有矛盾有摩擦,但总的来说,谁也离不开谁。
  衙门离了士绅,政令不畅到不了田间地头。士绅离了百姓,家里的田的谁种,谁来为他服务。同样的,百姓实际上也离不了士绅,不然矛盾谁来调节,出了事我要听谁的,到底什么为错,什么为对。
  回到小城,外头发生了巨变,上头那个他们一直仰望的依靠的,或者说是害怕的权威没有了。
  然后饿肚子了,没人组织救助,也没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办。
  犹如一盘散沙,没有一根主心骨,这个时候没了约束和教导,人的天性就会主导一切,兽性就会回到人的身体里。原始的血液开始蠢蠢欲动,最原始的生态是什么,自然就是弱肉强食。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