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阿妹:“阿姐,上界是什么地方?”
厉蕴丹可不敢说魔物横行,只道:“是个神仙住的地方。”
“我也想去……”
“别闹。”
途中,厉蕴丹忽然驻足。她看着山下的百姓拖家带口地上山,一路走得又跪又拜,便明白她就算想走也不能走得太快了。来了就走,之于她没什么事,念丹山庄要做的解释不少,还不如她出面解决事端,免得给山庄惹上麻烦。
厉蕴丹:“我会在庄内呆一段时间再走。”
翌日,再晋渡劫的厉蕴丹入住山庄,过上了早起指点弟子习武,中午指点外甥、外甥女练剑,下午给百姓看病解惑的忙碌日常。
有她坐镇,念丹山庄上下所有人安全感爆棚,像是为了得到她的认可,弟子们谁也不敢偷懒摸鱼,每天内卷至极,武艺突飞猛进。
且,厉蕴丹阅历很足,读的书也多,虽不怎么精通医理,可她有炼丹的基础,学东西也快得很,只要百姓上山,她基本能药到病除。
不过,厉蕴丹也不是人人都救,她可不是佛修。一旦送上来的人全无功德尽是业障,她只会一拂手送来者下山,表示不接。
因着神仙手段莫测,被送走的也不敢找茬,只叹一句“都是命啊”。可也不是人人都具有自知之明,凡间的皇帝听闻此事,有排出使者来此,请厉蕴丹远赴皇宫,每每遇上这类人,她俱是付之一笑,再弹指将他们送回原地。
有了对比,她时常也在想一件事。如果她仍是一位凡间的皇帝,骤然听闻山上有神仙留驻,是不是也会傲慢地派遣使者出来相迎,还以为自己有多大的诚意?
光是想想,她便笑出声,倒是惹来外甥女疑惑的眼神。
“姨姨,你在笑什么啊?”
“没什么,想到些有趣的事。”最近与外甥们相处,厉蕴丹整个人都平静了下来,她抬手摸摸外甥女的脑袋,道,“你和你哥是家中唯二有资质修炼的人,虽然灵根为三,资质一般,但只要勤加修炼,御剑总能成。”
“我将一些心法和技法放在弟子阁了,若是想学便去学。但要记住,一旦踏上大道,你肩上的担子就重了。”
外甥女颔首:“我明白的。”
厉蕴丹颇感欣慰。
她放在弟子阁的心法是经过她详写的《造化经》以及日月刀宗已无人传承的基础心法,至于她在盛天剑宗和焚天刀府习得的东西,未经过师长同意,她是不会自作主张放在弟子阁内的。
纵使到了渡劫期,她为人处世依旧有分寸,不会飘。
如是,她在念丹山庄呆了一年半,救助百姓无数。凡是见过她的人无不送来供奉之物,尤其是这一国的道士、世家和皇族,几乎月月派人来上供,唯恐短了仙人吃喝。
饶是如此,他们向她求些丹药也没得到回应。但只要是求保平安的符箓,厉蕴丹多是会画一张交予他们的家丁,每有世家得此符箓,定会装裱起来供在案上,以示自家功满德就,没做过亏心事。
及至她离开之前,凡间风气已在慢慢改变。厉蕴丹见时机已到,便在救助完今日的最后一位百姓后,趁着夕阳的柔光掏出飞剑,与人作别。
再一次,两姐妹送别她,看着她飞远。
“阿姐!你还会来吗?你会回来吗?”
厉蕴丹迎风而起、衣袂翩跹:“合欢树会代替我看着你们。”
此间再别,应是永远。待回归时,或许人间已过去千载。
……
时隔一年半,厉蕴丹再回宗门已是标准的渡劫修士,且不知她是如何修炼的,旁人入渡劫多是初期,她一入渡劫就是渡劫中期。见她这般牲口,宗门上下实在找不到形容词了,尤其是曾经与她一同入门的重霄派弟子,说起她更是摇头苦笑,又与有荣焉。
“大师姐就是大师姐。”一弟子笑道,“咱们一起进来的,我还在筑基,她已经渡劫了。虽说鲜少有机会遇到,但再遇到的话,我大概要叫一句‘道生老祖’。”
桓知:“不行,就叫‘大师姐’!师姐仍是十几岁的模样,怎么能被叫‘老祖’,没得埋汰她!”
只是,就算他想再叫一声大师姐,也得看抱剑童子放不放他上山。桓知本是不抱希望了,只希望自己努力升元婴、再化神,这或许还能与她再遇,谁知机会来得那么突然,大师姐要见他!
再相见,桓知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只是看着她,有点结巴:“大、大师姐……”
厉蕴丹看了他一眼,把他的紧张当作“学会了矜持”。见桓知长大成熟了,她道:“我观你金丹后期圆满,为何久久不渡元婴劫?”
“师父说是心境未满。”
果然如此,厉蕴丹垂眸:“如此,你便去凡间转转吧。金丹可以回凡间,你代我们去见见重霄派的后生,明白了吗?”她在凡间数日,只驻留一个地方,而重霄派之行就交给桓知吧。
桓知懂了她的意思:“我明白了,大师姐。”
第221章 大道至真(26)
桓知是单系金灵根的剑修,其资质得天独厚,小小年纪就修到了金丹后期,离元婴只差一线,外放到任何宗门都担得起“天才”的头衔。
要不是他与厉蕴丹一同入门,被她衬得黯然失色,兴许桓知才是这一辈最出彩的弟子。可惜,正常人不能跟“牲口”比,有厉蕴丹珠玉在前,不止桓知混得没有存在感,怕是连以后进入剑宗的天才都无人能出其右。
是以,能得厉蕴丹指点,桓知认为是他之幸。她告诉他往凡间走一趟,多是为了解决他的心境问题。
桓知:“大师姐,你说我在凡间该呆多久?”
厉蕴丹:“呆到‘放心’的时候再回来。”
去欣赏凡间的山川湖海,去旁观凡人的生老病死,去感受凡俗的悲欢离合,代入他们的百年光景,再遥想自己的千年之身,想必桓知能成长良多,结婴可期。
且,见识得多了,看开的事情也多。桓知还年轻,可塑性极强,若他能在结婴之前锻造出一颗通透的心,那么心魔能钻的漏洞就少,而她的阵营还能平添一个不俗的战力。
有天赋的工具人谁不喜欢?伊希切尔是,桓知也是。
厉蕴丹:“择日不如撞日,你可以走了。”
桓知:“……是。”
他没再打扰她,只是行了重霄派的弟子礼,再御剑离开。待回山峰,他告知自己的师父要去凡间历练,但归期不定。
想着金丹后期的剑修去凡间总不会出事,师父便答应了。
不久,桓知的灵息渐渐远去,而厉蕴丹飞出山峰,前去拜会掌门。她在凡间所获良多,推己及人,别的修士去凡间游历也是如此,这法子合该推广。
只是行至中途,她发现了一件事。
距离“心魔天落”一事才过去十多年,修士们却像是把它“遗忘”了。听弟子闲聊的意思,说是下界有三个,上界指不定有两个,在“无心”和“由心”飞升不了,大可以去另一个大界试试。
“大界长久,历史足有十万年。大能寿元漫长,什么风浪没经历过?”一名弟子道,“万年前,修士与妖修恶战,过去了;千年前,修士与魔修争斗,过去了。只要活得久,何事过不去?我看魔物一事也是类同,没必要担惊受怕,大能早就看开了吧!”
“你说的是。”
这话不无道理,对大能而言活了几千岁什么场面没见过?或许“心魔天落”仅是一段小插曲,十来年过去没有后续,他们就……轻轻揭过了,是这样吗?
结果并不是。
真正有阅历的大能见微知着,魔物一事非同小可,他们清醒得很。就像现在,厉蕴丹堪堪见到掌门,还来不及说上一个字,就听掌门道了句“你来得正好”。
嗯?
掌门:“长灵宫的老祖青檀来了,你去见一见。”
长灵宫老祖?
记忆回笼,厉蕴丹记了起来。曾经二师父荀静婉提出带她去见长灵宫的老祖,直言那是一位活了万把岁的地仙,是术法的集大成者,若是她想,她就带她去地仙座下学术法。
当时她以“学业”繁重推拒了,如今却是躲不过。这青檀老祖既然能找上门,看来学术法一事是稳了,不必她求人,是人求她。
厉蕴丹:“前辈来了自当去见,我剑宗可不能失了礼数。”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剑宗是没有失了礼数,就是差点“失”了一位掌门。大概掌门也想不到,郁千诗和荀静婉会允许厉蕴丹再“系”一条法脉,把这名“纯粹”的天才剑修推上全面发展的道路,这……再天才的修士也顶不住吧?
一如掌门,青檀老祖也有顾虑。但他忧心的不是厉蕴丹能不能顶住,而是一个人背负三条法脉真的没问题吗?
作为术法专精的地仙,青檀明白“法脉即血脉”的理。比如长灵宫的师祖飞升成仙、与道合真,师祖实力大涨,即为“法”,而他座下嫡传弟子的延续即为“脉”。师祖越强大,这一脉的气运越强盛,弟子得借法脉助力,成仙的可能性就越大。
可同样的,有了法脉和师承并非高枕无忧,修士既然借了法脉的力量,自然要守法脉的纪律。譬如一些道门不让吃牛肉,那入了这条法脉的修士都不能吃牛肉;譬如一些法脉要求道侣对彼此一心一意,那背叛者必遭严重处罚。轻则跪香上表祖师,重则废尽修为逐出师门——如此,融了多条法脉的厉蕴丹岂不是要守各种规矩,她真能守住?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