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夸夸群 (吃吃汤圆呀)


  父亲跟白先生结亲也有部分为着这个考虑:京中有些贵妇人们的筵席,总不能做爹的带着女儿去吧?有个女性长辈带着,才好相看。
  而贾府元春进了宫,惜春还小,可探春和迎春都已经正当年龄,便是对她们的婚配已有安排,放她们出来瞧瞧,学学接人待物的眉高眼低,总好过婚配后两眼摸瞎在贵人圈子里闹笑话吧?
  黛玉猜测:可能是外祖母年事已高精神不济,自然没精力去外头交际;王夫人虽然年轻力盛,可她地位不高,二舅舅不过是个六品官,在京中算不得什么,舅母出去总少不了被踩高捧低的小人明嘲暗讽,再加上她又没有待嫁的女儿,迎春和探春都是庶出,探春虽然叫她母亲可估计王夫人对她的前途没什么打算,惜春虽是嫡出却不是隔房的,她自然不会用什么心思为贾府这些女孩儿打算。
  黛玉心中少不得要有些焦心,若是从前她懵懂不知也还罢了,如今她通透了些,自然不想让好好儿的姐妹们胡乱婚配,当下打定主意,要帮这些姐妹。
  没想到机会很快就来了,贾母又打发人叫黛玉去看戏。原来这月初一贾府在清虚观打醮,修养在庄子外头的王熙凤和迎春也过来。
  贾府头几天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打扫干净,挂起帘子来,一个闲人不许放进庙去,正好清清静静唱戏。
  黛玉心里有事,又想见见凤姐和迎春,自然欣然应诺。到了初一,她坐一趟翠盖珠缨八宝车到了道观山门以内。
  黛玉来早了,这才瞧见一列赫赫扰扰的队伍从街那头过来。
  队列前头是一乘八人大轿,想必是贾母所乘坐,后面跟两乘四人轿,黛玉心里思忖,这想必是王夫人和李纨两人。只不知道为什么薛夫人不在。
  等那些车也进了道馆,才依次下来,黛玉这才看见薛姨妈在,王夫人却不在。再一想,想必是等宫中德妃的信,所以留在了府里。
  后头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和一辆朱轮华盖车依次下来湘云、宝钗和迎春、探春、惜春,湘云下了车便大呼“适才好一阵颠簸。”
  一共再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乌压压的一街的车。贾母等已经坐轿进了道观山门以内,外头的车还未走完街尾。
  这个说“我不同你在一处”,那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说“蹭了我的花儿”,这边又说“碰折了我的扇子”,咭咭呱呱,说笑不绝。周瑞家的过来过去的说道:“姑娘们,这是外头,看人笑话。”说了两遍,方觉好了。
  黛玉心里暗叹:这般奢华,谁料以后结局。
  这时候姐妹们看见了黛玉,黛玉忙去给贾母请安,贾母喜得一把拉住她;“我玉儿才两天不见,想煞我老婆子!”
  黛玉忙搀扶她:“道观石上生苔,老太太仔细脚下。”一时间姐妹们见面,热闹非凡,好一阵才往道观里面走。
  这里贾母带着众人进了二层山门,一层层的瞻拜观顽,过一会就传张道士求见。
  张道士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在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贾母自然不可轻慢,命人请了他来。
  黛玉不耐烦这个,早自己躲了在后面跟众姐妹说些家常事。
  外头声音却飘进来,原来张道士要给宝玉说亲“前儿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
  屋内姐妹们声音不大,此时听见外面动静,齐齐儿住了声,都竖起耳朵听外面的动静。
  一时听见张道士是说遇见一家小姐,相貌家世都极好的,要来说给宝玉,屋外诸人的表情瞧不见,屋内几个姑娘神色先不对了。
  湘云第一反应就是去瞧宝钗,却不料宝钗在看黛玉,探春却也在瞧宝钗,晴雯在看黛玉,黛玉却谁都不看,只似笑非笑站着。
  晴雯心里先松一口气:瞧自己家姑娘这样子,显见得是对宝玉没有那般心思。再回过神来看在场几位的神色,心里暗道是了。
  如今黛玉不在大观园里住,倒是湘云来得多些,她便跟宝玉格外亲密。那么湘云似乎对宝玉生了不该有的心思,所以她关注情敌宝钗。
  而宝钗为何不看湘云反而看黛玉呢?要知道湘云跟宝玉如今可比黛玉亲密多了,这就是她的精明之处了,宝玉的心,大半在黛玉身上,湘云怎么想也是无妨,宝钗自然要多关注黛玉。
  探春也是个精明的,自然也瞧出来薛家这几年赖在贾家的意图,再加上她长在王夫人膝下,自然是正儿八经“金玉良缘”的拥趸,当然要看宝钗神情。
  几个姑娘你看我我看你,倒有些不好意思,齐齐儿“噗嗤”一笑,又听下去。
  却听得贾母说:“上回有个和尚说了,宝玉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
  听到这里黛玉颇有些忍俊不禁,明明在道观,当着这么一个活神仙的道士,贾母就明晃晃说“有个和尚说了”,这可真是打脸。
  晴雯也听乐了,可不是?贾母这是明白白跟张道士说“你再多管闲事莫怪我不客气”,摆出一个和尚之名,意思便是“我当然听和尚的”。
  没想到这贾母摆弄人的促狭架势颇有几份像黛玉,可想年轻时候的风采,怪道她老人家素来喜欢黛玉和能言善辩的凤姐,又喜欢伶牙俐齿的丫鬟,这可不是一样的?
  黛玉心里却在想:这道士是托了谁的名呢?他跟宫中密切往来,难道是大姐姐元春托来的话?再加上前头端上一盘金银玩件给贾母,难道是提醒“金玉良缘才是正理”?
  又想着若是元春的意思,肯定王夫人也是知道的,可刚才探春和宝钗的神色都迷迷瞪瞪,不像是事先知道的。这却也不知道为何了……
  不管张道士是心血来潮还是替德妃传话,总归被贾母给堵了回去“命里不该早娶”,有这个挡箭牌,饶是谁来都无法。
  一个“早娶”霎时间让宝钗凉了心肝,张道士说亲的女孩儿也是十五岁,自己如今也是十五岁,贾母说不让早娶,显见得是这两年不会定下宝玉的亲事,可自己还有几年可以耽误呢?


第73章 南柯一梦老祖宗默然 举手之劳凤姐儿欢喜
  屋中女儿心思各异, 越发安静,就听外面的动静。
  于是听得贾母说“你可如今也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好, 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 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这话说得也油滑, 不把张道士得罪死了,又委婉回绝了这回的说亲。若不是熟悉贾母的人, 还道她在闲聊。
  只有黛玉这等亲近贾母的人,才从她说的话里感受到压抑的怒意。
  这时候就听见凤姐儿高声笑道:“张爷爷, 我们丫头的寄名符儿你也不换去。前儿亏你还有那么大脸, 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要不给你,又恐怕你那老脸上过不去。”
  黛玉松了口气,风姐姐果然还是人精, 便是在庄子上待多少年都少不了那眼力见和解围的能力, 三言两语把话岔开来, 复又回归热热闹闹。
  张道士是什么人?早就听出不对劲, 还好凤姐儿岔开话题,于是不动声色又接上,于是一时间主客皆欢, 气氛复又热烈起来。
  姑娘们待的暖阁里头气氛却不大好,湘云目光直愣愣,宝钗比她好些, 却也看得出来手里帕子攥得一团。
  适才那句“不管她根基富贵,模样儿瞧得上便好。”到底让几个姑娘心里难安,难道老祖宗一直不开口,是心里没瞧上她们?
  再有那句“便是家里穷, 不过我们补贴几两银子”,倒让宝钗心里不自在起来。
  薛家如今家世式微,寄居在贾家,外头虽然宣扬的自己有家有产,可薛家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手里的银子实在是不多。
  贾府的下人在王夫人的影响下议论起薛家都说豪富,几位姑娘姊妹们也不知道实情,可别人好瞒,还能瞒得过贾母?这话里话外的,难道是在嫌弃薛家穷寒?
  一个张道士轻轻松松就引得一群姑娘们个个沉思,那里贾母与众人上了楼,在正面楼上归坐,凤姐和李纨等占了东楼。众丫头等在西楼轮流伺候。
  贾珍让贾母过目戏文,说是神前请了的。这晴雯却不知道,小声问过紫鹃才知道时下风俗,来道观里看戏,自然是要请神仙点戏的。
  第一本是《白蛇传》,讲的是汉高祖斩白蛇的故事,这也应景,贾家祖上可不正好是从军跟了开国的皇帝才立的功?
  第二本兆头也好,是《满床笏》,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
  晴雯不通戏文,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贾母为何喜笑颜开,黛玉却是知道的。
  原来这《满床笏》写的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
  凡世人间,谁不求个满门富贵?是以贾母听见便乐开了花,神前头有这戏文,却真是好兆头呢。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