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洪荒之我意由心 (一而再而三)


  庆都带着儿子住在娘家,直把儿子抚养到十岁,才让他回到父亲的身边。所以帝尧小时先随外祖父家的姓为伊祁氏,后又称陶唐氏。因此,后世又称尧为“唐尧”。
  尧继位之后,为了进一步规避在帝喾时期就已经初见征兆的水患,因此,选择了再度迁都。最终定都平阳。
  在定都平阳,继任帝位之后,因为在帝喾时期人族整体上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太平盛世,因此,贤能的尧并没有为了自己的功绩而走上好大喜功之路,反而是选择了专心改良人族的内政,使得人族能够更好的发展的路子。
  首先,他下令让麾下的贤人测算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在颛顼的历法,帝喾的节气的基础上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其次,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其三,在尧的执政初期,还没有基本的国家制度,国家只是部落联合体,非常松散,不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所以在尧积累了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开始建立国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人族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为日后国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其四,尧十分注重对于人才的挖掘。尧麾下有贤臣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但他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所以他还常常深入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
  其五,尧的儿子丹朱虽长大成人,十几岁了却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聚朋嚣讼斗狠,经常招惹祸端,尧为了教导丹朱,故而发明了围棋,用来教导丹朱行兵征战之道。
  其六,造酒。传说尧由龙所化,对灵气特为敏感。受滴水潭灵气所吸引,将大家带至此地安居,并借此地灵气发展农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这便是最早的酒。百姓为感恩于尧,将祈福之水取名曰“华尧”。
  最后,尧当政后生活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因此,尧对于百姓疾苦十分关注,一生都在致力于造福百姓。
  放眼尧在位期间,所做一切都无愧于贤帝之称,但是,有一件事情却成为了尧执政时期的唯一的缺憾。
  那就是治水。
  从帝喾时期开始,洪荒大地上的洪水之患就已经开始初显征兆,帝喾为了规避洪水,迁都“毫”。
  后来帝喾的庶长子,尧的兄长挚继位,在位九年,洪水却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因此在尧继位之后为了躲避洪水选择了再度迁都到平阳。
  尧因为极为关注百姓生计,因此深知洪水会给百姓带来极大地灾难,于是一直苦心寻求治水之法。到了尧在位的后期,洪水之患愈演愈烈,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天下,民不安居。
  尧对此非常关切,征询四岳(即四方诸侯之长)的意见,问谁可以治理水患,四岳推荐了鲧。尧觉得鲧这个人靠不住,经常违抗命令,还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适宜承担这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四岳坚持要让鲧试一试,于是尧任命鲧去治理水患。结果鲧采用堵截的方法,治水九年,不但毫无功绩,最后更使得洪灾更胜以往,也让这治水一事成为了尧政绩上唯一的污点。
  除此之外,尧堪称完人。


第一百八十五章 舜,禹
  帝尧从帝喾手中接下了一个太平盛世,然而在帝尧在位期间,他不但没有因为先王的贤能而显得黯然失色,反而是绽放了属于自己的光华,毫无疑问,帝尧在这一点上完全足以配得上他五帝的身份。
  不过,事实上。帝尧最为人们称道的不是他的各种功绩,而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的无私精神。
  人族自天皇伏羲起,便有了禅位于贤的传统,伏羲禅位于神农,神农禅位于轩辕,莫不是如此。然而,自从轩辕之后,少昊是轩辕之子,少昊之后,颛顼为少昊之侄,轩辕之孙,颛顼之后,喾为颛顼之侄,轩辕重孙,喾之后,挚为喾之子,挚之后,尧为挚之弟,喾之子——虽然这些历代人皇不能说不贤能,但是,事实上,人皇之位的继承却的确一直在血亲之间进行着,人族之中各方部落也略有微词,只是由于历任人皇的贤能,故而这种矛盾被压下了而已。
  等到了帝尧这里,虽然帝尧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丹朱,早期也是准备把帝位传给丹朱的,但是,在帝尧辛苦教导却依旧发现丹朱难以成才之后,帝尧就果断放弃了让丹朱继位的想法,转而开始在人族之中寻找能够继承自己位子的贤才。
  此时的人族,四岳,即四方诸侯,或者说四方部落之长,在人族之中已经有了不小的话语权,因此,在进行此事之前,尧依旧是先与四岳商议,请他们推荐人选。
  四岳推荐了舜,说这个人很有孝行,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善,并且能感化家人,使他们改恶从善。
  但是,因为之前有了四岳推荐鲧的先例在,尧因此没有完全相信四岳的说法,他决定先考察一番,然后再行决定。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考察他的德行,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
  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沩水河边,依礼而行事,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恪守妇道。
  尧又派舜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毫不紊乱。
  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远方来的诸侯宾客,都很敬重他。
  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舜在暴风雷雨中,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尧觉得舜这个人无论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够建树业绩,于是决定将帝位禅让于舜。他于正月上日(即正月初一),在太庙举行禅位典礼,正式让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在那之后,尧也如同历任人皇一般隐居火云秘境。尧离任时,“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
  尧退位之后,舜继位。
  因为舜的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后称之为虞舜。
  舜继位之后,为了进一步规避日益汹涌的洪水,选择了再次迁都,建都于蒲阪。
  帝舜两眼都是双瞳,从小就带有异相,故又名重华。
  他从小受父亲瞽叟、后母和后母所生之子象的迫害,屡经磨难,仍和善相对,孝敬父母,爱护异母弟弟象,故深得百姓赞誉。舜生于姚墟,辛勤耕稼于历山,渔猎于雷泽,在黄河之滨烧制陶器,在寿丘制作日用杂品,在顿丘、负夏一带经商做生意。因为他品德高尚,因此在民间威望大。故而在帝尧想要在人族之中选取贤才继承帝位的时候,四岳都推荐了舜,使得舜进入了尧的视野,并且最终被尧所认可。
  帝舜继位之后,选贤任能,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
  当时在人族的领地之内有四凶为祸人族,舜放逐“混沌”,“穷奇”,“梼杌”,“饕餮”等四凶,使得人们生活安定。
  帝舜还巡狩四方,整顿礼制,减轻刑罚,统一度量衡。要求人民“行厚德,远佞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
  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天、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帝舜的这种作为进一步加强了人皇和各个地方部落诸侯之间的联系,巩固了人皇对地方的统治。
  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
  当然,帝舜虽然功绩颇多,但是最令人称道的还是舜选择了大禹。
  帝舜在位期间,于帝喾时期就已经初见征兆的洪水灾患已经愈演愈烈,成为了人族的心腹大患,虽然帝尧在位的时候让鲧去治理水患,但是却失败了,因此,等到了帝舜在位晚期,他就不得不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治水。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