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八路当时没有带工程师来,结果被那个老鬼子给骗了。当然,八路的破坏还是有成效的,比如他们把煤矿十几米高的大烟囱给炸了,又把山洪引入矿道。不过总得来说,没有造成根本性的破坏,以至于日军占领矿区之后,很快就重新开工。
这一回就不同了,郑卫国专门派了各类工程师和地质专家现场指导。在专家们的指点下,八路军对煤矿进行了极其彻底地爆破。各个采矿点都埋上炸药,然后统统炸掉,这还不算,又把滹沱河水引过来朝矿井里猛灌,引不到的地方就用抽水机。反正这里设备齐全。
把煤矿变成大水窖之后,又把之前开采的煤碳全部烧上煤油烧掉,然后开始拆除搬运机器。凡是能搬走的机器,比如14台开矿机、2台大绞车、3台鼓风机、3台水滤大发动机、5台风车、10台抽水机,还有大大小小几十台电动机全部搬到了平安县兵工厂。
搬不走,但可以拆卸的,比如10个锅炉、数台动力设备、15个炼钢炉、5座铁路桥,全部拆掉,有价值、能运走的,也全部运走;搬不动、没价值、运不走的,比如大烟囱、蓄水池、电机房统统炸掉。
完全破坏之后,带队的冀察战区供给部长熊大缜(升职了)还把俘虏的日籍工程师叫来,故意指着被破坏无遗的矿区问道:“日野桑,这个矿要多久才能修复?”结果这个老鬼子当场就气晕过去了。
对矿区破坏之后,八路军又开始对铁路进行彻底破坏。还是老规矩,先拆除有价值的设备,比如电线、桥梁、信号塔、车站,能搬走的全部搬走。同时炸掉一些“无用”的设备,比如水塔(注:其实这个东西用处很大,没有它蒸汽机车就别想跑,但对八路来说确实无用,不如趁早炸掉)。
把铁路拆成了一根“光棍”之后,又开始拆除轨道。经过多次对铁路的破坏行动,冀中方面现在的“破路技术”早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比如说,以往最不好弄的就是道钉。每块枕木上都钉上一根,要是没有趁手的工具,忙活半天也未必能拔出来。但现在,兵工厂早就做好了一万多具“起钉器”和“撬钉棍”。使用时,先用“起钉器”将道钉弄松,留出一道缝隙。然后将“撬钉棍”插进去一撬,钉子就被撬出来了。手脚利索的,整个过程不到十秒钟。
道钉因为是全钢打造,质量好,盖房子、修工事都用得着,所以全部被装箱搬走。拔光钉子之后就是拆铁轨。在平行空间里,由于八路军缺乏运输工具,大部分铁轨只能扔在路边,结果又被小鬼子捡回去用了。
这回可不同,晋察冀和晋冀鲁豫都调来了大量的载重马车,240多里长的铁轨(60里的铁路,复线)至少有一半被搬走。有的被搬到平安县兵工厂,还有存放在各根据地的兵工厂内。还有些搬不走(其实也不是搬不走,主要是各兵工厂的库房里都放不下了,用也不用不完,不爱要了)只好全部放进隧道,然后把隧道炸掉。
顺便说一句,正太线的隧道、桥梁是最多的。在华北各大铁路中,地质条件最为复杂。这一回破坏,等把铁轨、枕木、路基都破坏掉之后,就轮到桥梁和隧道了。特别是隧道,工程师们故意把山体炸松,到时候想复线都不可能,只能重新勘探。这么复杂的事情,没个两三年的功夫休想完成。可以说,正太路是彻底毁了。至少娘子关至井陉关段短时间内是别想通车了。
当然,小鬼子也不是眼睁睁地看着八路这么折腾铁路。就在八路拆矿破路的同时,气极败坏的日军也向娘子关、井陉关等地发起了疯狂地进攻。
ps: 非常感谢hugetiger的打赏,昨天没注意,不好意思。
第四百四十二章 激战正太路
正太线破袭战也不是一帆风顺。23日10时,也就是第五团拿下娘子关的次日上午,由两辆装甲巡道车组成的酒井装甲车队沿铁路开了过来。他们是与娘子关守军失去联系后,匆匆赶来查探情况的。
历史上就因为这两辆装甲巡道车的突然出现,使得八路军攻打娘子关火车站的行动功亏一篑,还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好在以暂二旅现在的实力,对付两辆装甲巡道车根本不成问题。酒井装甲车队还没看到娘子关,半路上就挨了伏击。四门百禄式战防炮同时开火,一轮齐射就将巡道车轰成了废铁。
不过这样一来,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也猜到娘子关方向肯定是出事了。于是一个加强大队随后从阳泉出发,在装甲巡道车的掩护下直扑娘子关。但日军万万没有想到,第49军105师已经在阳泉外围埋伏多时了,就等着日军的增援部队出动。
前一天夜里,第105师和暂二旅未能及时切断铁路线,导致八百余名退役日军突然出在娘子关火车站,给第一团一营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此,第105师和暂二旅都受到了上级的严厉批评。
官兵们都憋了一肚子气,日军增援大队刚过风掌山(在阳泉以东直线距离约8.7公里)就遭到了预伏在此地多时的第105师攻击。
第105师本属于东北军建制。郑卫国为了平衡东北军与八路军的关系,特意将第105师和第108师的番号送给了八路军。其人事、编制、后勤采买都由八路军负责。指挥、训练、武器药品补充等仍属冀察战区。算是双方的共建单位。
目前第105师师长为张廷枢,副师长兼政委阎揆要,参谋长贾陶,政治部主任张公干,副主任李平一。张廷枢,呵呵,看过《奉系江山》的都知道,就是主角张廷兰的弟弟。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个人,他是“辅相”张作相的次子,跟张学良是东北讲武堂同学。后来又曾担任过第112师师长。第112师曾是东北军最精锐的两个师之一(另一个是第110师)。在古北口与日军血战了20多天。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当然,能当上第105师师长,主要还是因为张廷枢的亲共立场。早在1933年,也就是古北口战役失利之后。张廷枢就意识到不能再打内战了。于是积极主张联共抗日。并邀请地下党员张公干、李平一等人在他的部队宣传抗日。
之后因为反对内战,一度脱离军队,直到卢沟桥事变之后才重出江湖。在周公的帮助下。张廷枢在太原组建了“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准备吸纳东北军溃兵。但因内部矛盾复杂,张廷枢本人对游击战又有抵触和畏难情绪,最终失败。这回重建第105师,总算是如愿以偿。
八路军方面对此也很重视。总部吸取了“八路军第一游击纵队”失败的教训,在人员配备方面也是花了很多心思。比如副师长兼政委阎揆要,是黄埔一期生,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又长期在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善长跟旧军队出身的军官打交道。
参谋长贾陶也是东北军出身,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炮兵科,曾与孙铭久、解方(解沛然)等人率天津保安总队镇压了日军便衣队发起的“一一八暴乱”。如果不是当时处置及时果断,天津可能就要提前六年沦陷了。
后来张学良在西安以南的长安县王曲镇开办军官训练团,培养抗日力量,以改造东北军。贾陶和解方、万毅、栗又文等人又一起到干部连受训。干部连学员全部是由张学良亲自挑选的,条件很严,即忠于张学良的,坚决抗日,廉洁奉公,无不良恶习的,全连共120人。目前第49军的军官主要就来自这个干部连。因为他们出身于东北军,又接受了gc党的思想,方方面面都能接受。
呜呜……随着火车的轰鸣声,日军增援部队很快出现了观察哨的视野内。侦察班长用高倍望远镜观察了一下,突然脸色一变,叫道:“快,马上跟师部联系!”
电讯员忙打开电台,准备发报。
没想到班长一把夺过通话器,解释说:“来不及了,我直接跟师长汇报!”
由于相隔不远,电台很快接通了。张廷枢师长有些生气地说:“怎么回事?为什么用明语喊话,你是第一天当兵吗?”
电台跟电话不同,如果直接通话,同一个波段内的任何一部电台都能听到。像解放战争中,廖耀湘方寸大乱,竟然在电台里直接喊道“到二道岗子集中”,结果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所以在战斗中,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严禁用明语通话的。
侦察班长忙解释道:“师长,日军是乘坐铁甲车来的!”
张廷枢师长吃了一惊,赶紧追问道:“你说什么?说清楚一点!到底是装甲车、装甲巡道车,还是装甲列车?”
因同时采用多**事标准(实际上就是没有标准),加上翻译不到位,导致中国当时的军事术语相当混乱。就算是科班出身的将领,也经常给绕糊涂了。像军政部兵工署曾采购一款武器,名为“反地雷长程炮”。光听这个名字,谁知道是个什么玩艺儿?其实就是德制fk16式75毫米野炮。反地雷是指它的轮胎能够抵御大部分地雷爆炸的破坏,长程炮是指它的射程较远,因为是由德语直译,就搞出这么一个古里古怪的名字来。
装甲车、巡道车、装甲列车也是如此,当时大多统称为铁甲车,加上它们确实有相似和重叠的地方。直到现在很多军事杂志上都没分清楚。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