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萧思温点头,心里盘算着这些听到的消息,随后他又问了不少。
  来的是北院皇帝身边的亲信,他来南京是来给天子收取一些贡品的,这也是打听北面消息最好的途径。
  打听之后,他派人送来不少财宝,随后又安置了使者,之后才匆匆出门,与找南院政事令郭袭,知南院枢密事高勋商量事情。
  萧思温在南北两院都有许多秘密的同盟和得力干将,干将如耶律皇族中,如今寄宿在他手下的耶律斜轸,而同盟最重要的是两个汉人,一个是南院知枢密院事高勋,一个是南院枢密使兼政事令郭袭。
  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高勋是个喜欢结交贵族,渴望功名利禄的人,当初他就是从南面的晋国投降过来的,还受封赵王。
  对他这样的人来说,一次重大机会,获得上升的机会是十分难求的,而眼前就有。
  而郭袭则是各十分有能力,也十分传统的汉人官员,忠君爱国,兢兢业业呢。他好几次给当今天子上书,希望天子不要沉迷狩猎,好好应该注重国事,打理天下,勤勉朝政,都如石沉大海,毫无回应,加之南方秦国的压力越来越大,让他感觉不能在这么下去。
  何况当今陛下是靠兵变隆登至尊,得位不正,所以他也有了其它心思。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契丹八部大族,都曾向他隐晦透露过不满,连年的战败,契丹人死伤惨重,朝廷的不作为让不少人越发不满,还有一些则是原本就心怀鬼胎,想要算一算多年前的旧账。
  在不知不觉间,他才发现自己的同盟多了不少,这样萧思温越发激动。
  这些年来,契丹南北两部,已经越来越汉化。
  南院大王治下,汉人逐渐成为最多的民族,而国家主体本身契丹族文化上却完全不是汉文化的对手,越来越被同化,随着核心理念上“遵儒崇佛”,政治体制上照搬汉制,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官员,如萧思温等,不只读四书五经,很多习俗也越来越偏向汉人那一套。
  而北院靠近草原,又是契丹人为主的辽国政治中心,汉化则更加缓慢些,所以南院的官员穿戴如果不摘帽子看发型,几乎和南面的汉人官员一模一样,而北院来的官员不少还保留契丹人的衣食住行习惯,十分容易区别。
  除去对当今天子的不满,他们这些人其实都认同,如果大辽国想要长远,必须学习汉人的办法,国家必须规范,文化需要传承,虽然到如今已经有不少汉化的变革,但还远远不够,如果他们动作不快,迟早不是南方的对手。
  好在秦国皇帝之前给来信,虽然还是催促他把燕燕送过去,但也宽限了两年,让他有更多时间来斡旋。
  而且看史从云强横的口气,想必接下来几年,他们会暂休兵戈,如果秦国禁军全在大梁,他们其实十分畏惧,之前的两次惨败,一次丢了幽州以南所有土地,一次丢了雁门关以南所有土地,如今还历历在目,他不敢忤逆。
  说起这件事,他也十分头疼。
  如果说皇子耶律贤喜欢燕燕倒是好理解,因为两人青梅竹马,儿时还经常一起在永兴宫附近玩耍,可为什么连燕燕都没见过的史从云要盯着她不放?
  萧思温不懂,只能归结为传言中秦国皇帝十分喜好女色,可能不知从哪里听说了燕燕年纪还小却是辽国中难得的美人,所以想要索取。
  最终他也只得将这些烦恼事丢在脑后,他还有很多事要准备。
  ......
  “你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孔夫子的儒家。”城外园林,史皇帝摇摇头,对身边的几个宰相说。
  今天难得休息,加之老父亲史彦超运气好猎到一头鹿,他家也吃不完,又没冰箱,干脆叫几个关系好的宰相过来搞点大餐。
  宴会上喝得差不多便讨论起以后如果打下辽国之后,契丹人好不好统治的问题。
  众人都很悲观,觉得契丹人可能就和当初的匈奴人,突厥人一样难以对付,也不好统治,需要做好长期拉锯,反复战斗的准备。
  放而史从云却是比较乐观一些的,他觉得只要打下来上京,对契丹人的统治不说简单,也绝不会像当初匈奴人,突厥人那么难。
  道理很简单,因为契丹人“崇佛遵儒”已经很多年了。
  众人不明所以,史皇帝这才说了他们都不懂孔子的话。
  其实孔子的到底什么意思,别说千余年之后的如今,就在孔子死后就有各种各样对儒学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各方说法不同,但儒学的一个精神却很重要,也是使得后世的只要尊奉儒学的文明都及具凝聚力和强大的侵染性的原因。
  众人不解他的话,史皇帝也懒得跟他们解释,心里却是很清楚的,只要契丹人继续尊儒,让他们继续汉化,以后打过去就越发容易统治。
  孔子的思想核心从一个小故事中便看得很清楚。
  又一次子贡对孔子说:“管仲不是仁人吧?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没自杀,却又做了桓公的相。”
  孔子回答:“管仲辅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匡正了天下,人民到如今还受到他给的好处。
  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在左边开的落后民族了。难道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这就是孔子思想最重要的地方,后世常常以孔子的各种话来牵强附会,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但其实在孔子看来,文化传承是远高于道德的。
  这个故事十分简单,子贡觉得管仲的做法不道德,违背儒家讲的道义。
  孔子却教训他,管仲保护了文化,道德不道德的在文化传承面前不值一提。
  所以,儒学一开始就是讲求文化传承至上,而道德是远没法和文化传承的优先级相提并论的,至少在宋明理学之前是这样的。
  也正因如此,这时它有着及其强大的文化同化性,或者说侵略性,辽国进行汉化改革确实会让他们回血,让他们更加强大起来,但同样的,不知不觉间他们也已经接受了儒家文化。
  现在的儒家思想核心是文化至上,其它的没那么重要,有教无类,只要接受教化,都是良民。
  一旦辽国逐渐自己改组文化,也就意味着将来相同文化之间,统治阻力不会那么大。
  这其实是史皇帝喜忧参半的地方,忧的是他们可能会恢复过来,更加团结,更加强大;喜的是如果他们自己进行文化改革,以后打过去,统治将顺理成章。
  当然,天南地北,必定各有打算,南北双方肯定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往后的事,谁也说不准.......


第447章 、南面叛徒
  初春,南方的回暖显著快过北方,大江沿岸,放眼望去万物生发,江边沿岸是大片的红白桃林在山石之间点缀,江边乱石嶙峋草木茂盛。
  江边,大队身着黑红甲胄的秦军士兵高声齐唱军歌,一路向东。
  长江沿岸的江防如今越来越重要,以前的李重进,之后的司超,如今又变成郭廷谓。
  将士们士气高昂,行伍齐整,和对岸的南唐江防部队成了鲜明的对比。
  士气,信心,荣誉感,很多东西是不断叠加,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实在在影响士兵战斗力,十几年来对外战争的接连胜利,已经让全国上下的军民充满信心和骄傲,士气很高。
  如今大江南北,尽是两种心情,对岸的军船不敢往北岸靠,但秦军舰船却时常在江面巡逻,而江南的军队根本不敢管理。
  伍长正带着人在江边巡逻,后面的士兵突然指着江心好奇道:“那人在干嘛,打渔?”
  众人看过去,见一个带着斗笠,穿着长衫的人正在江中滑动小船。
  “你管人家做什么。”
  “可他过来了......”士兵指着江心的人道。
  伍长神情严肃起来,这可不是小事,两国虽然准许贸易往来,但都是在双方规定的渡口上,这样偷偷摸摸横渡众人顿时起疑。
  几个人立即冲上去将刚刚靠岸人围着,大声询问起来。
  没想到那对面来人放而没那么紧张,只是拱拱手道:“我是南面来的,有大事要禀报,请带我去见你们的上官。”
  几个士兵见他不慌不忙,没有害怕的意思,又眺望对面江中一片空荡荡的,没有后续船只人员,也不似有诈,便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道:“你有什么大事?”
  “天下大事,只有面见贵国天子才能说。”对方一脸严肃的说。
  众人相视,随即互相点头,然后道:“我们先搜你的身,然后才能带你去见上官。”
  那人连下意识从怀中掏出一些铜钱,双手奉上。
  几个士兵面面相觑,伍长随即站出来:“这套在这没用,搜身吧。”
  那人一愣,连举起双手,任由士兵们搜身。
  ......
  大梁城,大相国寺,史从云正在一刻老树下歇凉,和他对面的人聊天,对面的人身着圆领官服,正是史皇帝刚调回来的陈承昭。
  他原本不喜欢来寺庙,也不信佛,可六妹和周宪信,两人经常会来大相国寺烧香拜佛,如果有时间,史皇帝也会跟她们一起出来散散心。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