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我的长枪依在)
- 历史军事
-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 更新入库:04.13
史从云计划把所有改朝换代的事情是三天之内做完,因为时间太紧,加上很多节度使虎视眈眈,他不能耽搁。
如今的形势容不得他拖泥带水,就像赵匡胤兵变之后,连三天把所有事情搞定,之后立即备战一样。
他的处境会好一些,但好不了太多,北面契丹依旧强大,北汉很可能狗急跳墙,南唐实力尚在,南汉并不老实屡屡挑衅,辽州昭义军节度使李筠,镇州成德节度使郭崇,陕州保义节度使袁彦,晋州建雄节度使杨庭璋等节度使手握重兵.......
蠢蠢欲动的人不少,登基篡位在外人看来是变天,是天大的事,威风八面,君临天下,其实反而是他面临的所有困难中最简单的那一个。
所以他并不准备在这件事上多废时间,他还有更远大的志向,更艰难的事情要去做,曾经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史从云,如今至少也是超过官家郭荣,打下大周半壁江山的雄主。
他的野心也在众人匍匐,万众俯首,齐声高呼中开始蔓延,并且越来越远,越想越多,因为他的屁股坐在了龙椅上。
史从云当着百官的命,迅速做了很多安排,叫礼部,中书门下的人出来,让宦官送上笔墨桌椅。
当场测册封自己的父亲史彦超为太上皇,母亲顾英为太上皇后,妹妹史从梅为安庆公主。
史家往上就没法追溯了,因为老爹是个孤儿,被人捡来养大的,当年养他的军汉连名字也没留下,于是再往上就没法追封。
随后册符金铃为皇后,赵侍剑为贵妃,周宪为淑妃,费氏为德妃,也不管她同意不同意,孟昶有没有意见。
改国号为秦,以鼓乐为祭祀乐器,昭告天下。
所有诏令当堂写好,随后中书门下,三司,六部都在,政令麻利的当场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发出去,随后执行。
史从云这么干就是怕这些官吏磨洋工,现在可容不得耽搁。
随后命令礼部准备郊祀大典,他明天要祭祀宗庙,社稷。
宗庙是史家自己的宗族祭坛,其实根本没什么可祭的,史彦超往上史家就找不到先人,史从云便让礼部以祭天代替,至于祭祀社稷则是可简单理解为带着百官去郊外祭山。
这些史从云并不看重,但世人看重,流程要走,但一切从简,他不想浪费时间。
之后下令各军回营,邵季领兵退出京城。
众多事情一直持续到下午,所有事情交代清楚之后,史从云才让百官散朝,往后一切照旧。
一天世界,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事情做了大半,兵不血刃,市不易肆,直到下午,京城官府衙门贴出告示,大量官吏快马从京城出发,奔向全国各地,百姓们才知道原来已经改朝换代了。
很多人都砸心里庆幸欢呼,甚至不少人当街哭起来,不是因为改朝换代,该是为庆幸而哭。
唐中晚期至今二百年,改朝换代家常便饭,每次都是血流成河,杀人盈野,无数底层百姓担惊受怕,忧心忡忡,终日惶恐度日。
最近的上上次改朝换代,十多年前,契丹人兵入大梁,沿途烧杀抢掠;上一次改朝换代,九年前,大周开国,周太祖纵大军兵随意劫掠大梁十日.......
无数底层百姓一生积蓄被抢,家破人亡,妻女受辱,命丧黄泉。
很多事历历在目,犹如昨日,兵祸之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可这次改朝换代,没有喋血宫门,伏尸遍野,更没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奸淫掳掠,那些诡谲疑云百姓们不懂,他们只知道这次秦王做皇帝,没有害他们。
秦王史从云以高超的政治手腕,巧妙瓦解所有隐患,与众多骄兵悍将斡旋,成功控制和压制了军队。
大梁城里很多百姓反应过来之后激动得哭起来,既是庆幸,也是劫后余生后怕。
开封府衙门派出众多官吏到处巡游大梁城,告知改朝换代的消息,京城里格外稳定无人反对,百姓们都觉得秦王做皇帝更好,秦王能打仗,能保护他们,还不会让士兵抢他们杀他们。
至于秦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用了什么样的手段,是高尚还是卑鄙,普通百姓根本不可能知道,也没人在乎。
他们不想那些士大夫,没读过书,不知道什么叫忠义,什么是仁义礼智信,只知道谁对他们好,谁能保护他们,谁就是好皇帝。
当天下午,京城二百多快马陆续从各个城门出城,从四面八方奔向天下各地,带去改朝换代,秦国立国的消息。
这样的大事,轻易便能搅动天下风云,引起四方关注.......
而史从云,他很忙,忙着去后宫看看,他不装了,皇帝后宫是怎么样的,他确实好奇很久了。
第304章 、轮到太后跪朕了
万岁殿就在垂拱殿后方,需要穿过一道朱色木门,往北走,后方则是长长的回廊和宽阔的院子。
和他家相比,这里哪里都宽阔。
大梁的宫殿没有成都那么精致,全透露一股质朴大气之感,占地更大,院子也更加宽阔,往往有大片空地,而非被草木山石填满,阁楼雕花也不多,方方正正,格外森严。
这是环境造就的,如果说有钱,蜀地再有钱,肯定比不上大周,毕竟地盘小,人口限制。
但外部环境全然不同,过了淮河往北的国家,连年征战,几乎没有心思和精力放在享乐上,这么干的人无论是当初后梁朱温,还是后唐庄宗等等,坟头草都几米高了。
所以即便官家在宫里养萝莉,但他已经过的比绝大多数皇帝俭朴,特别是和南方和蜀地的那些皇帝比。
坐拥最大的割据江山,生活的奢侈程度却不到蜀地孟昶,金陵李璟和南汉国刘氏的十分之一,除去大周天子都有雄心壮志,很多时间耗费在御驾亲征,处理大事上,还因为大周周围危机四伏,容不得享乐。
史从云让众多臣子散朝之后,叫宦官先带郑王郭宗训回侧殿安置,同时照顾好剩余的郭家宗室成员,随后让太后带他去后宫看看,点清宫里的宦官宫女。
他已经迫不及待,摩拳擦掌了。
大臣们都懂,纷纷告退,也没人找他说事,献殷勤,怕触霉头,史从云的性子大家都懂。
李谷在退出去之前突然来了一句:“官家,明日还有郊祀大典,可不能耽误事。”
史从云觉得他说得莫名其妙,自己一个棒小伙,还会起不来不成?
于是嘱咐:“李公,你去操劳中书门下的事,这几天事多,不能耽搁,辛苦你了。”
李谷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欲言又止,终于是没说话,只行礼道:“老臣遵旨。”
等他远去,史从云感慨,他一坐上皇帝的位置,很多情况就变了,李谷肯定有什么话想跟他说,要是以前会直言不讳,如今却有忌讳不敢直说。
随后,史从云在符太后带领下穿过垂拱殿后方的宽阔广场,进入万岁殿前门。
当然,他还没心大到不带任何人,符昭愿依旧带众多禁军亲兵跟随,扼守各处门户。
等他穿过一处南北数十步的院子,进入后方万岁殿前的广场时,众多宫女和宦官已经被集中到大殿前来。
万岁殿前方是大片空地,足以容纳数千人,远比宫殿本身还要宽阔很多,整齐的砖石地面上,众多宫女还宦官分开两侧,都跪在他面前,密密麻麻一大批人。
符太后落后小半步小心的说:“回禀官家,所有的宫女,宦官都在此,宫中有宫女五百六十七,宦官一百二十。”
史从云皱眉,心里想怎么这么少?
蜀国那宫殿里宫女加妃嫔可是有两万多的,唐太宗的宫殿里宫女也有数万,如今他的秦国无论如何也是天下最大的割据政权,怎么才五百多宫女。
而且他兴致冲冲的来,原本以为可以随心所欲的干一些想了就让他开心的事,结果扫视一圈发现,这些宫女看上去年纪都不小了,就没怎么见年轻漂亮的.......
旁边的符太后脸色微红,似乎看透他的心思,开口道:“前朝太祖(郭威)开国之后提出要节约宗室开支,所以裁剪不少宫女和供奉,同时还减少每年选入宫中的女子。
去年剩下不多的后宫妃嫔又去守陵了,所以只剩这些人。
官家若不满意,可以下诏选拔天下俊秀好女,以充实后宫。”
史从云点点头,也没在乎符太后一下看穿他的心思,这女人本来就聪明,只是遗憾的摇摇头。
他想起史书上曾记载,赵匡胤在位时候,后宫只有三百八十多个宫女,后来还被他放归一百五十,可以说是宫女最少的皇帝。
他当时还不理解,一个小小蜀地都有上万宫女,历朝历代皇帝也宫女不少,怎么到了宋初那么惨。
看这情况他突然明白了,郭威,郭荣,赵匡胤都是有雄心壮志的人,也因为北临契丹,北汉,静难军等,深知从唐中晚期到五代末,接近两百年的战乱已经把国家打得稀烂。
如果再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往后后晋就是教训。
蜀地,南汉,南唐等自然可以在他们那一亩三分地上称王称霸,荒淫享乐,因为他们不用直面辽国的压力,没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