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但秦德威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肯定有他的道理,王廷相一般配合着照做就是,多少年老关系了,各种默契还是有的。
  正好这时候,有兵部官员进来了,办好了钦差关防的相应手续,连同王命旗牌一并同时办好。
  秦中堂这次是浙闽总督兼浙江巡抚,所以有两块关防印信。
  又看了看王命旗牌,秦中堂叹气道:“昔年王命旗牌还是各稀罕物事,所以才能物以稀为贵。
  近年来王命旗牌也开始泛滥了,是个督抚就想奏讨王命旗牌,感觉也没那么大威权了。”
  王廷相感到很奇怪,问道:“你这又是什么意思?不想要王命旗牌?”
  秦德威答道:“王命旗牌肯定是要的,就是再赐个尚方剑就好了。”
  王廷相:“……”
  你秦中堂到底想干什么?不就是去剿个倭寇吗,哪来那么大的杀心?至于想弄一把尚方剑吗?
  大明朝多少年都只是“便宜行事”,没有赐尚方剑制度了,被你秦德威这么一说,搞得东南问题关系到社稷生死存亡似的。
  秦德威就请教道:“老前辈宦海四十多年阅历丰富,你说说,怎么才能得到尚方剑?”
  王廷相也幽了一默,朝着北方拱了拱手,“这你要去问躺在仁寿宫的那位。”
  如果皇上还清醒着,以皇上的猜疑秉性和对大臣专权的防范心,你秦德威哪敢如此放肆?还敢索要尚方剑,不怕皇上先拿你试剑了!
  “你还是悠着点!”王廷相忍不住告诫说:“在外与在内截然不同,要防范的很多!
  最难过的就是猜忌,无论做什么,都会被人怀疑!你奋勇前进,会被人看成轻敌冒进,你若谨慎行事,又会被弹劾畏敌如虎。”
  王廷相去南京当兵部尚书之前,大部分时间都在地方工作,对此深有体会。
  秦德威对此也有心理准备,“在外做事的难处,莫过于此。若非朝中有强力靠山撑腰,外臣难有成就,幸好我不需要去找什么靠山。”
  王廷相当然懂,秦德威不需要去找靠山的意思就是,秦德威自己就是靠山。
  他还是提醒了一句:“最好不要常年累月在外,那样随着时间迁移,你在中枢的威望也会渐渐流失。”
  秦德威感慨说:“我这就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能随机应变了。”
  此后王廷相催促道:“明日还有关于倭乱事务的朝议,朝廷要听你的筹划方略。你还是早点回家去准备吧,不要胡乱琢磨不该有的东西了!”
  朝廷也是讲究程序的地方,总不能任命了一个钦差,然后就不闻不问了,任由钦差随便去搞事。
  所以秦德威临行前,需要向核心大臣阐述自己的平乱构想,证明自己做事有思路,朝廷没有所托非人。
  于是秦德威就离开兵部,结束了一天工作,回了家去。
  当秦府一干人得知,秦老爷即将领命南下,一去不知多久时,顿时也鸡飞狗跳起来。
  官方有官方的准备,个人有个人的准备,都是琐碎麻烦的事情。
  各房也是各有心事,有想跟着南下回南京的,有想继续女扮男装,跟着老爷出征的。
  即将临盆的徐妙璇摸着肚皮说:“男儿志在四方,我不该阻碍夫君建功立业,只是不知夫君临行前,能否见到孩儿诞生。”
  秦德威顺着答话说:“只希望孩儿懂事,能在这两日及时出来,叫我看上一眼。”
  及到次日,所有内阁大学士和部院大臣汇集在文华殿,听取和审议秦德威提出的方略。
  因为事情干系重大,年幼的太子又被请了出来,坐在宝座上充当一个吉祥物和背景板。
  又因为不是正式的朝会,司礼监诸太监也在场,和大臣一起共商国是。
  参拜过监国太子后,首辅翟銮便代表朝廷,对秦德威问话说:“你此去东南,平定倭乱大概要多久?心中可曾有了方略?”
  其实这是所有人都想询问的事情,大部分人都是好奇,但翟首辅作为朝廷代表,除了好奇之外还有官方沟通的意味。
  秦德威想了想后,答道:“最快也要一年,如果进展不顺利就要超过一年。总而言之,不会比一年更短。”
  这个回答让众人都有些意外,没想到秦德威在这里居然没有吹逼,说得如此保守和谨慎。
  翟首辅又问道:“为何最快也要一年?这个时间可有什么讲究?”
  怕朝臣们不能理解,秦德威就仔细答道:“倭寇往来全靠季风,往往随春夏季风而来,随秋冬季风而去。
  如今正值春夏,大批倭寇作乱,朝廷及地方猝不及防,并不是剿灭时机,再等到秋冬,这些倭寇大概就会退去。
  预计明年春夏,尝到甜头的大倭寇还会再来,若这次朝廷准备得当,或许能剿灭大部。
  所以按我计划,此去东南准备应对的的不是今年的倭寇,而是明年复至再来的倭寇。”
  兵部尚书王廷相带节奏评价说:“这个策划听起来就很稳妥,先稳住阵脚,不急于求成,有大将之风。”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但左都御史屠侨质疑说:“为何今年要无所作为?”
  秦德威瞥了眼屠侨,“今年部署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命令各处严防死守,尽力减少损失。”
  身为浙江人的屠侨可能是心急,责问道:“数千人之祸患,何至于此!莫非秦中堂有养寇自重之心,或者是无能处置,只能坐视不理?”
  秦德威不耐烦的说:“想必屠总宪一定有破倭良方,那就请屠总宪做钦差南下吧,我还省事了!
  不过还是先请屠总宪说说,敌人都是什么样,又该如何破敌!并且立下军令状,今年之内必定扫平倭患,否则军法从事。”
  屠侨怒道:“秦德威!你这是议事的态度么?难道别人就不能质疑你了不成?”
  新上任的大学士张潮张老师出来打圆场说:“秦德威还是再说明白些,难道驱逐倭寇一定要一年以上时间?”
  秦德威先对张老师说:“不是驱逐倭寇,而是平定倭乱,如果只是驱逐的话,便如野草生生不息,还会有一波又一波的倭寇前来,仍然没有宁日。”
  然后又继续对朝臣解释说:“其实此次倭寇之患还不算太过于剧烈,只是我国家东南武备有所废弛,这才是最大问题。
  所以我去东南有三层目的,剿除倭寇固然是最重要目的,趁机整顿东南武备也同样是重中之重,算是第二层目的。
  如果有机会,反攻倭国邻近大明各诸侯本土,彻底解决百年倭患也不是没可能,这是备用的第三层目的。
  所以今年时间虽然不以彻底解决倭患,但整顿武备也是重要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打好根基的关键工作!
  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认为这是养寇自重或者无能处置!我跟这样的人没有任何共同语言!”
  只有屠侨被气得脸色铁青,大部分人还在议论,谁也搞不清楚,秦德威到底是算是想拖延避战,还是真计划养精蓄锐。
  张老师又询问道:“一年之后,就一定能平乱?”
  秦德威如实答道:“我最短也需要在东南呆到到明年,具体情况如何,还要再看其他方面。”
  张老师疑惑的说:“既然你心里已经有了粗略筹划,以及进度预估,想必已经便览全局,还有什么其他方面值得你关注,或者让你没有把握?”
  秦德威解释说:“倭寇之外还有海贼,海贼之外还有私商,状况必定层出不穷,绝非可以轻易预料的。
  譬如有个叫王直的海贼,大概今年已经与倭人诸侯勾结上了,在海外势力极大,拥众可能数千之多,素来以走私为生计,与沿海民户多有贸易勾连。
  若倭寇之患一旦泛起,王直就肯定跟着一起作乱,不可预测因素太多了。”
  有些细节性的东西,比如王直与倭国诸侯勾结的行径,别人都是闻所未闻,很多人连王直是谁都不清楚。
  听到秦德威抛出了如此细致的“干货”众人终于可以相信,秦德威已经掌握了非常多的信息情报。
  而且懂行的都知道,所得到的信息越丰富,做出的决策就越正确。秦德威做出了今年备战,明年大力围剿的方针,一定也是有道理的。
  张老师不禁叹道:“我现在才真正明白,为什么你一定要亲自去东南了。”
  秦德威答话说:“若想获胜,先要知己知彼。别人只怕连知己知彼都还没有做到,我又怎么放心别人去东南?”
  殿内众人只能叹服,虽然秦中堂当钦差去东南,似乎是被严阁老挤兑去的,但秦中堂确实是最佳的人选。
  难得秦中堂居然肯为了朝廷做出“自我牺牲”,大家就应该相信他,支持他。
  秦德威忽然又开口道:“东南情况复杂,还要总督多省,海陆兼具,尤其浙闽都是科举大省,地方名流荟萃。
  我单人去了东南,只怕镇不住地方,有损朝廷威望,让人嘲笑朝廷无力啊。”
  众人:“……”
  来了来了,又来了,这才是大家更熟悉的秦中堂。


第八百四十章 请从秦德威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