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单独在靠近皇上的无逸殿入直,风险太大了,很容易成为皇上发泄情绪的目标,不如回家安全稳妥。”
严阁老虽然被打击的不想干了,但还想安度晚年,安全问题仍然是第一要考虑的。
严世蕃理解了父亲的意思后,恨恨的说:“难怪秦德威这厮始终对入直无逸殿不热衷,只愿意守在文渊阁!”
可是一想到秦德威,他们父子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秦德威目前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帝,皇帝不在了,秦德威才有可能倒台。可他们严家同样也是靠皇帝的,皇帝不在了同样要倒!
可是如果指望秦德威失去君恩,而他们严家仍然还有君恩,那难度也太大了!
严阁老预测的没错,太庙遭灾,朝会结束,嘉靖皇帝重新躲回西苑后,皇居所在的仁寿宫就不太宁静。
当班值守仁寿宫外围的锦衣卫指挥使徐妙璟,此刻忧心忡忡。虽然他作为带把儿的,不能走进宫门,但也知道宫里面不安宁。
临近黄昏的时候,仁寿宫旁门打开,几个太监抬着个东西出来,明显是裹着粗布的人形模样。
徐妙璟因为职责所在,掀开粗布检查了一下,入目果然是个宫女尸身,这是近日来的第二个了。
除了抬个死人,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徐妙璟就把这几个太监放行了。
又望着这几人的背影,徐妙璟异常同情的叹口气,多么如花似玉的姑娘,怎么就死了,留着当侍女不好吗?
两个宫女到底怎么死的,徐妙璟没问,也不敢问,他就是觉得心里发堵,很难受。
那位给了自己浩荡洪恩的九五之尊,怎么能是这样的人?
第八百一十二章 谁劝谁傻!
在秦中堂“革弊兴利”的口号之下,以及亲临一线强行指导后,各部不得不动了起来,开始制订“形形色色”的计划。
大部分人习惯了按部就班承平日久,也习惯了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写章疏和收发公文的生活,但实在挡不住秦中堂的高压。
就连被一些人寄以厚望的严阁老,似乎也直接躺平了,无声无息的没有任何动静。
而且关键是各衙门堂官的辞官奏疏还捏在秦中堂手里,正处在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阶段,又拿什么去抵制秦中堂?
这些正在辞官状态的高官,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家等待朝廷旨意,连上奏疏告状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说托人向皇帝递话,但皇帝最近很自闭,基本不见外人,连能给皇帝传话的人都很难找到。
像那些勉强还能见到皇帝的人,比如东厂秦太监、陶真人等等,又不是轻易可以被委托到的。
所以在这段时间,偶然和必然因素叠加起来后,秦中堂似乎遇上了一个无人可制的微妙处境,所以才有野心去推动“革弊兴利”。
高压之下,还是初见成效的,各衙门所交上来的底册,大都出现了秦中堂想看到的内容。
此后这些四品以上的朝廷大员,也就一个个复职了。
秦德威又不可能真的把人全都免掉,能接力用力的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这日早晨,秦太监例行来到仁寿宫朝见。
现在他的直房已经搬到了西苑,距离皇帝重新变近了,然后内心也更安稳多了。
在太监群体里,秦太监每天都是最早来到仁寿宫候见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当然最近嘉靖皇帝正处在一个精神暴躁的特殊阶段,不一定每天都会接见,但秦太监依然还是每日早早来到仁寿宫门外等候。
今天在宫门外等候的时候,秦太监与值守的徐妙璟闲谈,顺便听取了徐妙璟的一些汇报。
犹豫再三后,徐妙璟忽然压低了声量,向秦太监进言说:“皇上近日对待宫女有些过激,上天有好生之德,厂公若见到了皇上,如果有合适机会,不妨委婉的劝止一二。”
其实“过激”就是很委婉的说法了,打死几条人命对皇帝而言确实也只是“过激”。
秦太监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起来,盯着徐妙璟,轻声喝问道:“你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
劝止皇帝,说得好听叫“劝止”,但听在皇帝耳朵里,那无异于指责!
他秦太监怎么可能去做这种主动触怒皇帝的“蠢事”?
纵观青史,残暴无道百十倍的帝王比比皆是,嘉靖皇帝这才到哪?虐待一下宫女,搞死几条人命,又不影响天下大局!
没等徐妙璟回答,秦太监又呵斥道:“如果你心里这就产生了劝止的想法,那就说明你不适合在宫里当值了!”
徐妙璟连忙答道:“这是姐夫秦中堂说的。”
“怎得如此糊涂?”秦太监皱眉说,他也没想到是秦德威提出的要求。
他还以为秦德威已经是一个成熟政客了,没想到也会犯这种幼稚错误。
你一个大臣过问内宫的事情,这合适吗?你又凭什么觉得有资格劝止皇帝?
徐妙璟解释说:“姐夫的意思就是,在不触怒皇上的前提下,不知有什么委婉的话术可以利用。”
秦太监教训说:“没有什么委婉,只有说和不说的区别,只要对皇上开了口,那就不存在委婉!”
而后秦太监又问道:“秦德威又是怎么知道仁寿宫里事情的?是你告诉他的?”
见徐妙璟承认了,秦太监便叹道:“以后这样的事情,我们知道就行,还是不要对秦德威说了。”
徐妙璟没奈何,只能低声下气的受教。
两人说完话,天色就不算早了。秦太监估计今天不会被召见,正要离开时,却又看到小太监冯保从仁寿宫里窜了出来,疾步往外面走。
秦太监就喝住了冯保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冯保答道:“奉命去叫太医。”
秦太监非常敏感的又问道:“给谁叫太医?又是因为什么?”
能得到请太医的待遇,肯定不是宫女出事,不是皇帝就是后妃,不由得秦太监不敏感。
冯保语焉不详的答道:“宁嫔王娘娘受了点伤,便请太医来医治。”
秦太监挥挥手让冯保走了,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这就有点过分了啊。
那王宁嫔好端端的怎么会受伤?又是一个咱也不敢想,咱也不敢问的事情。
当晚轮到徐妙璟值夜班,在皇城门落锁后,徐妙璟继续带着一干旗校,守在仁寿宫外。
如果嘉靖皇帝正常居住在乾清宫,入夜后周围数百米内不会有这么多带把的人。
贴身侍候的皇帝的是宫女、后妃,再外围点是太监,一直到午门外才有大内禁兵负责守门。
但这里是西苑仁寿宫,总体格局比皇宫里宽松得多,也不像皇宫里那么紧张。
连仁寿宫旁边的无逸殿都有大臣夜宿,宫门外有当班的锦衣卫官校值守巡逻也不算惊奇。
眼看着时候到了凌晨,似乎又一个平平无奇、平安无事的夜晚即将过去。
徐妙璟已经开始犯困,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正在这时,仁寿宫的小门突然从里面打开,有个宫女站在门洞后面,对着徐妙璟猛招手。
徐妙璟很是吃惊,他守了这么久的仁寿宫宫门,从来没见过宫女出来招呼人的。
走了过去,却听到那宫女喘着气急急忙忙的说:“去请太医!请司礼监掌印张太监!”
徐妙璟难以理解这是什么含义,请太医可以理解,宫里面的人有个头疼脑热、三长两短的也不少见。
就是在这人迹罕至的凌晨,去把张太监请过来,又是什么意思?
再说这样来请人,也不合规矩!总不能宫女一句话,他徐妙璟就要跑腿?
所以徐妙璟走得近些后,抱拳行了个礼,婉拒道:“恕难从命,可有陛下诏令?”
那宫女没再继续说什么,又转身匆匆回宫。
就是徐妙璟,此时也感受到了不妙,拧紧了眉头。
没过多久,宫门又打开了,这次有个华服女子出现,徐妙璟下意识的就猜测这是皇后,还是妃子?
有女官在旁边叫道:“皇后方娘娘在此,外面谁是首领?上前来说话!”
徐妙璟当即就震惊了,没想到看到的这位女子竟然是方皇后!
这大凌晨天还黑着,方皇后怎么就完全不顾礼仪,抛头露面的出现在外人面前?仁寿宫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八百一十三章 宫闱惊变
种种不同寻常之处,立刻让徐妙璟高度紧张起来,但站在宫门里的那位方皇后,其实心情甚至比徐妙璟更紧张。
在大明朝,大部分时候的皇后都是摆设,要想出现高光时刻,一般都要等到皇帝驾崩,晋级为太后的时候。
其余时间的皇后,大都是政治上的隐身人。方皇后也不例外,她是嘉靖皇帝的第三任皇后,升为皇后也没几年,至今也不过二十六七的岁数。
在今夜之前,方皇后从未单独对外臣说过话,更不要说对外臣下达指令,抛头露面的出现在外臣面前更是闻所未闻,心情必然紧张。
当然,让方皇后紧张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刚才仁寿宫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故。
在仁寿宫内部,共有八座寝宫,说是寝宫,其实也就是一座独立院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