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无论谁听到这样的信息,都会感到震惊,这些翰林同样不例外。还有,秦德威没有贬职?
  “我去!”许谷的反应终于快了起来,迫不及待地说。
  秦德威又重复了一遍说:“我刚才说过,你也只有跟着我,才能进步。”
  同样的话,现在听到和刚才听到,对众人而言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刚才听到的是“过去时”,现在听到的是“进行时”或者“将来时”。
  “你刚才并不是这样说的!”赵贞吉愣了半天,回过神来后,义正词严的说:“你秦板桥刚才说的是你们,而不是你!所以你指的是许谷和我两个人!”
  秦德威哈哈一笑说:“军机处事务太多,我一个人实在应付不过来了,所以打算借调一批有才干的翰林去办事!
  不止许谷,人人皆有机会!我今天到此,就是将这个消息告诉诸君!”
  听到这里,柯亭里外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
  苦于上升通道日渐堵塞的时候,忽然听到这样的消息,无异于久旱逢甘霖,没有雷灾的甘霖!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郭朴、袁炜那样的脸皮,去写青词媚上的!
  翰林们第一次感到,秦德威这个人是如此的通情达理和善解人意。
  虽然嘴炮很响,怼人不给面子,但他真能办事啊!
  收取人心的秦德威抬抬手,压下了欢呼声,“我一直认为,词臣的效忠皇上的途径不仅仅只有青词,还有诗和远方啊!”
  郭朴袁炜未来两大青词宰相忽然感觉,自己被孤立了。


第八百一十章 革弊兴利
  秦中堂收获了满满的敬意,从翰林院出来的时候,当真是志得意满。
  考成法这种目标责任制,别人可能更看重的是“责任”,只认为是个监管工具,发挥的作用相当于监工。
  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也只认为秦德威以“监管”来充当争权手段而已。
  但秦德威其实更看重的是“目标”,因为他比当下任何人都清楚未来大势,更能明白“目标”的作用。
  让各衙门官员交上来的工作底册其实就相当于计划书,而通过审定计划书能够深入影响各衙门的工作部署。
  这样可以尽可能发挥穿越者一些先知优势,引导各衙门树立正确的目标,以达到慢慢改良和修正的目的。
  最终演变成什么局面,秦德威也不知道,穿越者也不是全能的,做一点是一点,总应该会比原本的时空更好一些。
  反正如果只要自己不短寿,起码还有几十年政治生命,很多事情可以慢慢来。
  等秦德威回到家里,就看到一大家子人七嘴八舌的迎候。关了十几天后,全家主心骨终于又回来了,家人终于可以放下心来。
  巡视了一圈各房后,秦老爷又回到了正房,算时间徐贤妻距离临盆不足一月了。
  徐妙璇打趣说:“我还以为你会去祠堂那边表功呢,这回为了仙姑下天牢进诏狱,难道仙姑还不肯感动的松口?”
  夫妻说着话,徐妙璇先困乏了,秦老爷送了妻子入睡,但自己又全无睡意,便又来到书房。
  隔壁后爹曾老爷跨府而来,想与便宜儿子谈谈,却看到秦德威正在屏心静气的写字,忽然感到了几分欣慰。
  在往常,遇到这种大获全胜、意气风发的时候,秦德威时常表现的得志轻狂、不可一世。
  但这次秦德威却能静下心来写字,真算是成熟了,比从前堪称大有长进。
  曾后爹走得近些,便看清楚秦德威写了一首绝句。
  他再仔细看,这四句是:“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曾后爹:“……”
  他收回刚才的评价,并且转身就走。
  秦德威连忙叫道:“老爷到底有何事指教?”
  曾后爹头也不回的说:“无事!”
  秦德威又说:“那我就有事要说!老爷你也是四品,正好也在京,别忘了交个辞官奏疏!以免别人说儿子我徇私,让我难做!”
  其后秦德威看向写好的绝句,不禁轻轻的叹口气,这么好的诗却不能发表出去,只能自己在家偷偷写着暗爽。
  多么应景,多么贴切!
  及到次日,秦中堂重新穿上了官服,是正三品的那套,这足够用了。
  中书舍人方佑在大门外迎接秦中堂去上班,然后跟着走时,却发现秦中堂没有进宫去文渊阁,反而又绕到了五部那边。
  “中堂这是要去哪里?”方舍人连忙请示道。
  秦德威简单明了的答道:“先去工部!”
  方舍人犹豫着劝道:“这样不太好吧?别人都会以为,中堂又去夺权。”
  秦德威反问道:“你如实说来,为何别人会这样认为?”
  方舍人就忠言逆耳的答道:“一是中堂正挟胜势,一举一动都会被人关注和猜测。二是中堂去工部次数也太多了,很难不让人多想。”
  按照常识,政争往往是围绕着人事、监察等核心权力展开,很少有揪着工部不放的,所以秦中堂屡屡往工部跑,才会令人侧目。
  秦德威叹道:“改革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啊!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义之所在,吾往矣!”
  这个时候,所有堂官都已经交了辞官疏,各部只剩下了郎中、员外郎、主事。
  当秦中堂又一次驾到工部时,工部官员们都快哭了,秦中堂为什么就抓着工部不放?
  明明工部就是一个政治属性不那么强的衙门,总不能因为严阁老势力把持工部,你秦中堂就没玩没了的骚扰啊!
  秦中堂来工部的次数,可能比最近二十年所有其他大学士加起来的次数都多。
  由于没有对等官员可以接待,只能四个司的四名郎中、七名员外郎一起出迎,以人数表示礼遇。
  虽然秦中堂是客人,但身份太大,便坐上了主座。
  等众人见过礼,秦中堂环视一圈后,皱眉道:“为何少了一人?”
  工部有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司,也就有四个郎中八个员外郎,共计十二名郎官,但目前出现在这里的只有十一人。
  工部众官员无语,营缮司员外郎严某人为什么在家养伤,你秦中堂自己没点数吗?
  秦中堂大人大量,说了句后就不再纠结这些小事了,便说起今日来意:“想必尔等也都得知了,各部堂官都要交考成底册。
  但那些老爷们身居高位平常务虚比较多,关于实务方面的细节,只怕都要靠你们各司郎官来提供。
  故而本官就先来听听,你们大致都汇编了些什么,都要向长官们提供些什么?”
  工部众人面面相觑,你秦中堂就算想管考成法这摊事,可介入的也太早了吧?
  难道各司向尚书、侍郎们提供点内部工作资料,还需要你秦中堂来先过问一遍?
  即便是大学士向外朝伸手,也没有伸的如此长的!这样何止是预机务,简直比预机务还预机务!
  面对别人的疑虑,秦中堂没有生气,既和蔼可亲又义正词严的解释说:“诸位不要误会,并非是我秦某人多管闲事。
  实在是担心各位部堂上交的考成底册不合格,若又被我秉公退回来,脸上就不好看了!
  所以我就想着过来现场指导,让你们工部不至于白准备底册!”
  常言道,官大一级压死人,更别说秦中堂比郎官不知道大了多少级,中间至少隔着尚书和侍郎。
  所以工部众郎官无可奈何,只能被逼着向秦中堂汇报工作。
  其实如果从编考成底册的角度来看,工部这边相对比较容易的。
  因为工部很多工作,比如工程土木、器具制造等事项,传统上就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完整的数据统计,改个格式就可以照搬进底册了。
  但秦德威听完了各司的工作汇报后,点评说:“都是墨守成规的事务,毫无新意!如果只是这些,那换个九品小吏都能来做,又何必需要你们!”
  工部官员问道:“如何有新意,还请中堂示下!”
  秦德威便道:“我执政的主意就四个字,革弊兴利!你们工部事务的弊端,诸位难道就视而不见?”
  工部众人闻言齐齐惊诧,弊端不弊端的无所谓,这么多年也过来了,主要是秦德威说自己执政比较让人吃惊。
  执政这个词,现在一般是指严阁老的,以表明严阁老压过翟首辅的权势,而秦中堂今日竟然也自称执政?
  秦德威仿佛猜到众人的心思,主动解释了一句:“诸君不要误会什么,严阁老那个执政是名词,而我刚才说的执政是一个动词,表示本官目前正主持政务!”
  随后秦中堂就又开口道:“就说京城的匠户,比起百年前,数目为何十不存一?别只会说因为工匠逃亡的太多,那深层原因就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京城匠户越来越少,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工部官员们也不觉得秦中堂提出这些有什么特别。
  但随即又听到秦中堂转而继续说:“但外省却相反,天下平日久,各省匠籍繁衍生息,其实人数一直都在增长,但朝廷依然按照户数来征役!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