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结果秦德威谁也没选,摇摇头就出去了,“看来你们宁可出塞受苦,也不想在家写青词和小说啊,让为师实在太失望了。”
  此后秦老爷这才回到正房大院,一堆女人的关怀和担忧扑面而来,七嘴八舌的让秦老爷头大如斗。
  他对母亲告了个罪,然后又对妻妾们统一安抚说:“大明没有战死的总督,就算战事不利论罪,凭借我的往常功绩,最多就是削官抵罪而已,你们又担心个什么?”
  说完后,就以“撰写表文”为借口,溜到书房去了。
  临行之前,给皇帝上个表文也是惯例。最有名的例子当然就是诸葛武侯的前后出师表了。
  按照奏疏格式规矩,秦德威提笔先写下了自己的身份和姓名,让皇帝能一眼分辨是谁人上的奏疏。
  全写下来是“中顺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兼左春坊大学士、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不参预机务、协理夷务大臣,特赐出入东华门,加右佥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大等处军务兼赞理粮饷、便宜行事臣秦德威。”
  秦德威一口气写完后,手有点酸。
  官职连带姓名一共八十五个字,不知道此时大明还有没有比他字数更多的。
  秦德威正要继续往下写的时候,忽然从前院传来消息,有个太监天使已经到了门外,是来传旨的!
  这让秦德威吓了一跳,这个天使来的有点突然,不知道又是出了什么变故。
  无论怎么想,他也只能大开中门,出去接旨。
  说是圣旨,其实就是一首诗,但与众不同的是,这是天子赐下的,诗曰:
  “大将西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秦德威极其无语,这首五百年后被网上玩坏的诗词,居然落到了自己头上。
  还有,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御前议事并受命的时候,嘉靖皇帝当面也没什么特殊表示,怎么到了晚上,突然又派人过来赐诗了?
  秦德威接了旨,然后给跑腿传旨的太监塞了两锭银子,悄声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陛下为何会忽然赐诗?”
  那太监摸了摸银子份量,然后才答道:“是严阁老进言建议的,说秦学士素来喜好文学,陛下应该赐诗壮行。”
  秦德威瞬间就明白了,严阁老真没安好心!
  回到书房,继续写“出师表”,顺手就在表文里写了一首能流传数百年的名诗,用来和御赐诗:“力微任重久神疲……”
  表文才完成一半,又听到仆役跑过来禀报:“前面来了一群翰林老爷!都说是要给老爷赠诗壮行的!”
  秦德威不可能不见,只得起身去了前院穿堂,便看到有十来个翰林同僚,已经坐在了侧厅中。
  能登秦府大门来的,那心思都是很真诚的,也都是很真诚的赠送诗词为秦德威壮行。
  一时间大家又是祝福秦德威,又是互相品鉴壮行作品,厅堂里好不热闹。
  此后又来了几个同年之类的友人,同样是来壮行的。
  只有秦德威暗暗苦笑,官场中从来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这群翰林同僚、同年友人可能真的没有恶意,但绝对有其他人在兴风作浪。
  本来这次朝廷对这次出征没抱多大希望,期待值并不高,能稳住局面,阻止进一步恶化就行了。
  但有人这么搞事,串联一大堆人跑过来壮行,诗词一个比一个豪迈昂扬,口气一个比一个大。
  什么“封侯”,什么“勒石燕然”,什么“取龙城”,什么“绝胡马”,能用的词都用上了。
  也许是好心,但这样的词藻堆积下来,气氛立刻就不一样了,把期待值直接拉高了几个层次。而且别忘了,还有嘉靖皇帝的赐诗。
  但舆情是会反噬的,如果结果达不到舆论的期待值,后果又会怎样?
  从舆情大爆发时代穿越过来的秦德威,对此当然是很清楚的。
  可是他明天就要出发,没有时间留在京师给舆论降温了。
  所以只能祈祷自己的设想一切顺利,把可能出现的舆情反噬给顶回去。
  将客人都送走后,秦德威再一次回到书房,却见李小娘子坐在案头上,正等着自己。
  秦德威叹口气,劝道:“军中不让带女人。”
  李小娘子说:“我可以女扮男装啊,就像是上次陪你去南京那次,扮成一个书童。”
  秦德威还是拒绝道:“那也不合适,出行太多不方便地方了!”
  李小娘子很不服气的说:“怎么就不合适了?我听说了,像您这样的老爷出门在外,随身带个俊秀书童很正常,就算同睡一张床也没人会在意的。”
  秦德威:“……”


第七百一十五章 更赋新诗换征袍
  次日午前,秦德威饱食一顿后就准备离家赴任。
  临走时对正房徐妙璇嘱咐道:“我此去大概时长半年,秋冬过后,明春就能解职归来。你好生看顾门户、侍奉母亲。”
  毕竟此时宣大总督还不是常设职务,一般秋、冬季边镇战事多,等战事结束了总督就可以撤销了。
  秦德威此次出门,最终还是带上了女扮男装的李小娘子。
  主要是有几点考虑,一是秦督师选了辽东五百骑亲兵,把总和副把总都是铁岭卫李家那边的亲戚,中间有李小娘子就更好沟通和指挥。
  二是秦督师心理上不太适应男人贴身伺候,让李小娘子在身边更舒服些。
  三是毕竟是去边镇,有昼夜都能贴身的李小娘子,可以作为最后一道护卫防线,能让秦督师心里更有安全感。
  而且让李小娘子跟随,也是全家一致同意的,在京城的都听说过大同盛产美女。
  另外秦督师带上了以王大为首的几个强壮家丁,以及文书吴承恩。
  因为吴承恩还是比归有光脑子更灵活,性格上也更喜好四处游历,他今天一大早直接找去秦德威母亲周氏去哀求了。
  当年吴承恩与曾后爹一起参加过乡试,也参加过曾后爹的婚礼,与周氏是认识的。
  而且吴承恩身体也比归有光健壮的多,秦督师考虑再三后还是让吴承恩跟着走了。
  然后一行人就先去了兵部,与副把总李滋汇合,而把总金汝泉领着大队人马在京城北边德胜门外等候。
  秦德威在兵部领了关防和旗牌,当场就拿出三份早已拟好的总督谕令,盖上关防就发了出去。
  第一份到宣府镇城,预计明天早晨能送达;第二份到宣大总督驻节地阳和城,预计后天早晨送达;第三份到大同镇城,预计后天傍晚可送达。
  兵部尚书王廷相难得出来,亲自将秦德威送出大门,针对秦德威的性格很真诚的说了几句:
  “你去边镇,切勿行险,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千万杜绝好大喜功之心,不要被几首吹捧的诗词冲昏了头。”
  然后秦德威又去户部,领了第一笔二千五百两银子。
  至于剩余的二万两,直接从户部驻大同镇直属仓库调拨到阳和城,不用路上带着走了。
  军情紧急,便没有那么大排场。秦督师北出德胜门,与五百骑全员汇合,每人发了五两银子巨款,然后就正式出发。
  京城、宣府镇城、大同镇城的格局大概是这样的,从京城向西北三百五十里左右就是宣府镇城,再从宣府镇折向西也是三百五十里左右就是大同镇城。
  而宣大总督平时驻地在阳和卫城,位于宣府和大同之间,向东距离宣府镇二百四十里,向西距离大同镇一百里。
  秦督师带着家丁和五百亲兵,一路前行没有停歇,当晚宿在居庸关。
  别人吃饱喝足就休息,但文书吴承恩还得记录今日行程存档。
  当他终于完成工作,拖着疲惫的身躯,正要倒头就睡时,忽然听到有人拍门。
  原来是秦府家丁头目王大过来找,对吴承恩叫道:“吴先生先别歇息,老爷请你过去!”
  吴承恩莫名其妙的说:“今日行程都已记录完毕,还有何事?”
  王大答道:“老爷说路上略有所得,作了六七首边塞诗,口述给吴先生一起品鉴。
  顺便请吴先生仔细抄录并存好稿件,日后回了京师,可以修订成集传诵。”
  吴承恩:“……”
  大明诗霸又要把魔爪伸向边塞诗分类了吗?
  还在京城时,莫名其妙的那么多人来赠诗壮行,秦老师不敢让热度更高,所以没有写诗。
  但出了京后,秦老师终于还是按捺不住了?
  吐槽归吐槽,身为门生没有拒绝老师的权利,吴承恩还是老老实实去作笔记了。
  “题名黄甲宴琼筵,三百人中最少年……文场战罢承恩重,更赋新诗换征袍……”
  “君王重简命,臣志在澄清。节钺分西顾,风寒护北征……”
  “许国才年少,胡为绝塞行?一身凭汉节,驰马出长城……”
  记完了后,吴承恩还提了句意见:“老师你这几首,太官样文章了,差点灵气。”
  “有道理……”秦老师略加思索后,又开口道:“那我再加一首塞下曲,你拿笔记好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