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秦德威的演技无可挑剔,毫无破绽,让别人完全看不出真相。
砰!砰!砰!嘉靖皇帝狠狠的捶了几下扶手。
大臣们迅速收回视线和思绪,敛气屏息的肃立。
嘉靖皇帝仰天长叹一声,累了,都毁灭吧!一群混账,爱怎样怎样吧!
他只想回后殿去修仙,新选秀进来的一百个宫女还没考察!
嘉靖皇帝站了起来,扫了几眼群臣后,冷漠的说:“拟旨!秦德威以本官加右佥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等处军务兼督理粮饷。”
宣大总督是个通用简称,官职全名一般就是皇帝亲口水的这一串字数,有时候是都御史兵部尚书。
然后嘉靖皇帝不等谢恩领旨,完全没耐心的甩了袖子就要走人。
还真的这么安排了?几个大臣惊的呆住了,都忘了拦住皇帝胡来。
但秦德威却又上前一步,“陛下!斗胆请再赐予便宜行事四字!”
看过《大明官》的都知道,边镇总督巡抚有没有“便宜行事”四个字,那简直就是两种官职。
举个例子,如果没这四个字,袁崇焕就杀不了毛文龙。
他秦德威如果要出镇,这四个字说什么也不能少。
嘉靖皇帝回头咬牙道:“一个字十廷杖!”
秦德威奏对道:“军情紧急,臣今日领了关防旗牌,选定中军标兵,明日就要立即出发。
但若被打伤后行动不便,恳请暂且记下,等臣结束差事再回朝时补打!”
嘉靖皇帝转身走了:“准了!每字加五杖利息!”
第七百一十四章 纷乱的筹备
大明朝廷出圣旨都是有一套流程的,首先天子表态,然后内阁负责草诏。
如果内阁有骨气觉得圣意不当,理论上可以反对并拒不草诏,这叫“执奏”,但极少有内阁阁臣这么干。
因为军情紧急,一切从速,所以司礼监太监抓着首辅夏言,当场草拟诏书,然后用了宝玺。
秦德威怕别人磨蹭,亲自拿着诏书跑到武英殿对面的六科廊。
诏旨经过六科签发出去,才能算“合法”诏旨,不经六科直接发到外朝的叫做“中旨”,防的就是“乱命”。
所以六科给事中虽然品级很低,但却非常要害,最清流的官职之一,与御史并称为科道。
秦德威拿着任命自己为总督的诏旨来到六科里的兵科时,几个值班的给事中全都震惊了。
这个任命已经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他们完全想象不出来,最高层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产生出这样一份不可思议的任命。
不免就有人蠢蠢欲动,是不是到了表现一下的时候?
六科之设防范的就是“乱命”,给事中理论上也有权封驳诏旨,不予签发,但政治风险也同样很大。
“这份诏旨,不甚合理。”终究还是有人按捺不住,提出了不同意见,也不知道是谁安插在这里的人。
秦德威诧异的看了几眼给事中们,大声的嘀咕了一句:“几个摆设而已,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然后秦德威拿着诏旨,转身就向外走。
那给事中连忙喝道:“你若将诏旨拿到外朝,就是中旨!”
秦德威嘲笑道:“只要是我秦德威拿着圣旨,兵部、户部自然就认,该办的事情也就办了。
原本也不须求着你们这些人签发,简直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反倒是你们,自以为是蓄意贻误军机,等着集体被外放吧!”
给事中们面面相觑,他们这才发现,虽然他们在六科这样很厉害的平台工作,但对秦德威似乎没有任何约束力。
坐镇文渊阁,一头连着皇帝,一头连着外朝的人,自身就是一个能给圣旨背书并保证执行的平台,根本不需要六科。
时间紧任务重,秦德威没太多时间拖延,迅速出了宫后,就让仆从回家报信去,让家里给自己收拾行装。
然后他就飞快的来到南边几百米的兵部办事,直接拿着诏旨进入后面正堂。
在大明,巡抚和总督虽然都是封疆,但从官职名称上就有所区分。
说起来也很简单,挂了兵部官衔的就是总督,没有兵部官衔的就是巡抚。
兵部尚书王廷相正在坐堂理事,看到秦德威进来后,笑道:“你又奉了什么圣旨过来?”
赶时间的秦德威展开圣旨,急忙说:“我,宣大总督,快发关防和王命旗牌!并调拨京营官兵充任总督标兵!”
王廷相:“……”
他低头看了几遍圣旨,才确定并不是幻听。
其后王大司马一边迅速让属员去办手续,一边心有疑虑的对秦德威说:
“兵者大事,宣大两镇直接干系京师安危,你对边务到底有没有把握?”
秦德威答道:“当年我也是单骑入营,在辽东平过乱的人!”
王廷相作为浸淫兵事多年的大臣,对相关历史沿革十分清楚,又道:“以大学士总督军务的事情,我朝从未有过,你算是开了先例。”
秦德威叹道:“你终于肯承认我是一个大学士了。这其实叫督师,懂?”
大明第一个督师?王廷相有点冒酸水,不怀好意的说:“再想起我朝边镇的镇守重臣,像你这般年轻的,唯有成化朝的太监汪直了。”
秦德威便劝道:“你也别酸了,其实我是为了你好。如果我不去,那可能就是你这个六十七岁的兵部尚书亲自出征了。”
以兵部尚书总督宣大的情况,又不是没有过。
王廷相这样经验丰富的官僚稍加思索,也就琢磨明白了。
大概皇帝和朝廷也不指望这次有多大收获,仓促之间,大明根本没能力在短时间内聚集十万兵马,然后派往山西拦截北虏。
目前对策只能是守好城堡关隘,保证不失地,等着北虏自行退兵。所以无论派谁去当总督,可能都差不多。
此刻有兵部的人来禀报说,关防、旗牌都准备齐当了。
于是秦德威就对王廷相嘱咐说:“本督师拟调用辽东班军五百骑为总督标兵,烦请大司马传令给那边把总!
叫他们今日做好开拔准备,明日午时,先来一队人马在兵部这里汇合,领了关防、旗牌就从德胜门出发!”
王廷相若有所思:“辽东五百骑班军就是当年你提议的,莫非就是为了今日所用?
你也真算是深谋远虑了,居然当年就有了预谋!”
辽东固定派五百骑兵助防京师,三年换一次人,谓之辽东班军。
前些年辽东五百骑班军的把总一直是李小娘子的大哥李泾,而现在把总则是辽东铁岭卫千户金汝泉,副把总是辽东铁岭卫副千户李滋。
都不是外人,金汝泉是李小娘子大姐的儿子,也就是李小娘子的外甥,而李滋是李小娘子的二哥。
直属督抚的标兵就是话本小说里的亲兵,肯定要尽可能选最亲信可靠的,所以秦德威就指定了辽东五百骑班军。
再说曾后爹正在辽东五百骑的老家当巡抚,这些官兵也不敢不可靠,不然家里有个三长两短的可就说不好了。
匆匆忙忙的从兵部出来后,秦德威又奉圣旨一头扎进了户部。
进了尚书正堂,秦德威打开圣旨就说:“我,宣大总督,打钱!”
展现在户部尚书王以旂脸上的表情,依旧是震惊。
就是这种震惊神情今天见得实在太多,秦德威已经完全没有感觉了。
所以秦德威直入主题:“五百标兵,一人先发五两!然后另拨二万两随军携带,以备其他赍赏之用!
共计二万二千五百两,明日午时备好,领了银子就开拔!”
王以旂没有多说什么,点头答应。
在兵部和户部办完事,秦德威就回家了。但进了家门后,他就感受到了鸡飞狗跳的气氛。
可以理解,毕竟宣大总督这个任命来的实在突然,而且秦德威的人设一般都是“(文弱)书生”。
猛地听说要秦德威出征去边镇,家人们慌一慌可以理解。
张三迎上来禀报道:“太夫人,姨娘们还有东府的顾夫人,全都聚集在正房大院了!”
秦德威拔腿就向偏院去,在张三诧异的目光里,钻进了陶仙姑的修行住所。
坐在陶修玄侧前方,秦德威沉声道:“此去边镇,兵凶战危,弄不好就要马革裹尸……”
陶修玄抬起手打断了秦德威:“停!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战死的总督,所以双修的事情等你回来再说吧。”
秦德威很流畅的无缝切换了个话题,“你有空去见见令祖父,让他劝劝皇上。”
连向来淡漠的陶仙姑都有点好奇了,这应该是秦德威自从认识祖父以来,第一次对祖父发出针对皇上的指令。
秦德威继续说:“若想长生久视,就少管闲事,不对,是不要沾惹太多凡俗事务!那些方外之人讲究出家,就是这个道理!”
今晚会很忙碌,秦德威也没法在这里久待,说完也就告辞了。
又来到外书房,秦德威对卧龙凤雏二门生问道:“我临时出镇宣大,可能需要一个幕席文书,你们谁肯前往?”
归有光和吴承恩急忙异口同声的说:“我去!我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