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虚荣的大明嘉靖皇帝看这句,立刻就怒了。
  如果日本之夷都能与大明平起平坐,那他这个天朝皇帝的脸面往哪里放?
  嘉靖皇帝带着强烈的情绪继续往下看,但下面就没了……
  于是嘉靖皇帝立刻就产生了把秦德威推出午门,打上几十廷杖的冲动。
  又有奏疏上不能写的东西?
  关于日本国使团的奏疏,本来看完就完了,这样的小事不值得皇帝太过于上心,但秦德威成功把嘉靖皇帝的情绪挑起来了。
  “将秦德威召过来!”嘉靖皇帝对旁边侍候的黄锦喝道。
  黄锦迟疑了下,又问道:“是否要召诸位先生?”
  这里所说的“先生”就是内廷对阁老的敬称,皇帝也经常对阁老尊称先生,但嘉靖皇帝从来没有。
  嘉靖皇帝差点忘了,便又吩咐道:“一并召来!”
  这是预机务的和不预机务的大学士,第二次集体在仁寿宫门外候见了。
  黄锦想起上次有一个不妥当之处,就是地位最低的秦德威比三位阁老来的都晚,十分不合朝廷礼节的情况。
  于是黄锦这次就好心调整了下次序,先让小太监去较远的文渊阁召秦德威。
  等秦德威抵达仁寿宫门,先行等待后,黄锦才去旁边无逸殿直庐召请阁老。
  此时年纪最大的顾鼎臣因病回家休假去了,只有夏言、严嵩接到旨意,便迅速出了无逸殿,来到仁寿宫外。
  秦德威站在宫门处,瞧见黄锦领着两位阁老过来,便行了个后辈礼。
  等黄锦进宫复旨后,秦德威便正色对两位阁老劝道:“前辈们直庐距离仁寿宫门仅有咫尺之遥,却来得比值守文渊阁的在下还迟!
  落入旁人眼中,未免有怠慢之意。听在下一句忠言逆耳,前辈们侍奉圣君之左右,时时刻刻不能松懈啊!”
  夏首辅:“……”
  严阁老:“……”
  瞬间剑拔弩张,气氛又无限趋近于武斗!
  此时亏得黄锦及时从宫门里跑了出来:“先生们住手!觐见!立即觐见!”
  三人被引入前殿,对皇帝行礼参拜过后,嘉靖皇帝对秦德威喝道:“你与日本国使团到底说了些什么!”
  秦德威这时候不敢再自作孽,老老实实的将见面会谈内容简要说了一遍。
  嘉靖皇帝皱眉问道:“你以为日本夷人所言如何?”
  秦德威毫不犹豫的答道:“彼辈所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能信!”
  嘉靖皇帝:“……”
  既然一个字都不能信,那你秦德威又为什么与日本使节互相忽悠半天?你秦德威工作如此不饱和的?
  秦德威解释道:“圣人云,吾于人也,听其言观其行。所以对于日本夷人可以听其言,并不代表着信其言!不只是对日本夷人,对所有蛮夷皆要如此!”
  严嵩严阁老插嘴说:“那日本国的大内氏也好,别的什么藩镇诸侯也好,已经是日本国王的封臣,又怎能接受大明册封?实在于礼制不合。”
  针对的就是秦德威为了诱惑大内氏所说的,让大内氏接受大明册封,成为大明属臣这种法子。
  秦德威毫不在意的答道:“礼法问题不需担心,如果日本国诸侯有意接受大明册封,他们自己就能想法子解决,不用我们去操心。”
  殿中君臣都难以理解秦德威这句话的含义,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民族性问题。
  天朝上国的君臣心态,是不大能想象得到小国的“生存智慧”。
  所以秦德威不得不详细解释说:“日本国大内氏这样的藩镇,如果不贪便罢,就当没有这事;但若他们贪图与大明朝贡通商之巨利,那就不一样了!
  为了利益,他们肯定会想一切办法来糊弄国内,做足表面礼法功夫接受大明册封,这就是倭人的本性!”
  嘉靖皇帝忍不住说了句:“这听起来,就是掩耳盗铃?真能如此行事?”
  秦德威举了个例子说:“倭人习性如此,比如大明册封源氏足利为日本国王,倭人内心不想居于大明之下做藩臣,接收国王这个封号,但又舍不得通贡利润。
  所以倭人在国内,就引用春秋范例,将源氏足利这个日本国王解释为尊王攘夷的霸王,然后倭国其他人也就假装信以为真了。
  但面对我大明时,倭人首领依旧以日本国王自居,表面礼法也不差,糊弄住我大明也够了。”
  听完这个例子,君臣才能比较深刻的理解,倭人到底是个什么习性了。
  然后嘉靖皇帝立刻想到了秦德威奏疏上那句话,拍案道:“倭人酋首竟敢如此居心不良!该当继续绝贡!”
  严嵩也落井下石的指责道:“你秦德威力主与日本国通贡,有何用哉,莫非就是纵容夷人不恭?伤我大明体面?”
  秦德威没搭理严嵩这个捣乱的,只对嘉靖皇帝连忙道:“陛下!不至于!不至于!”
  然后又奏道:“日本国现在已经陷入内乱数十年,日本国王威信尽失,政令不行,权势皆落于诸侯藩镇之手!此情此势,便如春秋混战,又似五代十国!
  近十数年,海上倭寇骤然增多,也与此有关系。战乱纷起,便不停有流浪夷人泛海为寇,我大明防御再周密也无法根治!
  故而我大明以绝贡惩罚整个日本国,其实并没有什么用处,当下连完整的日本国都没有,惩罚日本国王无异于重拳挥空。”
  嘉靖皇帝不耐烦的喝道:“你到底想说些什么,莫非要朕坐视不理?”
  秦德威加快了些节奏说:“非也!臣提起通贡的本意,并不是针对日本国,而是日本国那些诸侯藩镇!
  我大明安居上国,可以通商之利诱之,以册封之名导之,居中挑动日本国内,诛灭轻慢大明之狂贼,也可以视为天罚!”
  嘉靖皇帝此时在对外关系上还是很传统,最关心的还是烦人的倭寇,又问道:“日本国内乱还须多少年?”
  秦德威奏对道:“据臣所知,日本国内零零碎碎的一百来个诸侯,一个诸侯不过一县之地。
  如今连个有霸主之姿的人物都没出现,故而内乱最起码还得持续几十年,足够我大明慢慢拾掇了。”
  严嵩却对嘉靖皇帝奏道:“秦德威所言,说服力似嫌不足。至于说借内乱挑动各方,控制日本国局势,更为牵强,不可知也。
  故而臣以为,秦德威建言之策略,宛如大将为军功而刻意擅开边衅!
  秦德威本身为协理夷务大臣,不在夷务上弄出动静就不足以彰显功劳,所以才会有如此积极插手日本国内的主意!”
  严阁老对秦德威的指责很诛心,但也不是没有歪理。
  对于时人而言,如果不开上帝视角,目前确实是看不见摸不着好处。
  尽管秦德威一再说过日本产银多,但君臣还是没认识到多至什么地步,而且大明财政观念还是偏重实物而轻银钱。
  此时的君臣也更不可能料到,小小的倭国日后也能对中华形成多大的威胁。
  在大明君臣眼里,日本国可能也就是大号的琉球,犯不上多花心思去“遏制”。
  于是秦德威直接回应说:“严阁老所言不错,我就是贪图事功,蓄意插手日本国内乱!”
  严嵩顿时噎住,他没想到秦德威如此干脆的认账了,一时间竟然没想好怎么继续说下去。
  却又听到秦德威振振有词的说:“这叫在其位而谋其事,尽职尽责还有错了不成?身为夷务大臣,不去谋划外国的事情又能干什么?”
  严嵩又奏道:“昔年太祖列十五不征之国,日本就是其一,唯恐无事生非,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而已。”
  秦德威叹口气,“严阁老若不通夷务,就少说几句吧!”
  转而又对嘉靖皇帝说:“陛下!依我之方略,大明也不必付出多少,也没用大军远征!
  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我也只有伐谋和伐交,完全符合兵法的。
  既然代价不高,完全不存在严阁老所说之劳民伤财,那又为何不能试试看?”
  首辅夏言感觉秦德威今天表现太过了,又快抛开内阁独走了!
  忍不住就质疑道:“日本国除了倭寇这种疥癣之患,值得如此大费心思?”
  对这种观念,秦德威无可奈何,但也知道怪不了谁。他可以喷严嵩不通夷务,但却不好再喷首辅。
  只能耐心的说:“阁老有所不知,日本国之风俗,性勇而黠,男子十岁往往便教之学刀,人人以阵亡为荣,以佩刀为习俗。
  而日本国之势,也可称得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如今其虽陷于内乱,但若有朝一日重新合并,便有数十万百战之师无处安置,只怕又是我大明的祸患。
  我观天下大势,所面临强敌不止北虏,西番、东洋皆不可轻视。”
  秦德威说得这些,他自己知道都是很符合历史规律的,但听在其它人耳朵里,又是天方夜谭似的。
  区区一个日本国,能聚集数十万兵马?
  嘉靖皇帝被秦德威猛烈灌输了几次,似乎有点开窍了,询问道:
  “你秦德威说这说那的,但插手日本国内乱,于我大明有什么益处?难不成费尽心思,只为看日本国的内乱热闹?”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