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陶真人来找秦德威,确实也是遇到了事情,前来咨询的。
  “你还记得武定侯郭勋否?”陶真人先问了一句。
  秦德威当然记得,就是嘉靖朝前期第一武臣,前两年被自己莫须有掉后闲置的那个。
  听到陶真人提起郭勋这名字,秦德威便开口反问道:“他又怎么了?向陛下推荐方士段朝用了?”
  陶真人:“……”
  自己还什么都没说,怎么你秦德威又知道了?
  秦德威笑而不语,在别人面前,很多时候明知道前因后果,也得强行装作不知道,以免过于惊世骇俗。
  唯有与陶老道说话时,有时候可以小小的放飞一下,暴露一下未卜先知的神奇。
  无论秦德威知道多少,陶老道还是说了一遍:“确实如此,郭勋向陛下推荐了方士段朝用!
  而且郭勋献上了银器百余件,说这是段朝用以法术所炼化出的仙器!又道,若用仙器盛饮食、供斋醮,可以致长生!”
  秦德威无动于衷的听着,“然后呢?”
  陶真人有点不爽的说:“然后陛下竟然信了!信了段朝用有此神通!要召见段朝用!”
  陶老道主要是有地位被威胁的感受,而且段朝用并不是自己人,当初他与段朝用争夺过伴驾南巡的机会,早就撕破了脸。
  秦德威却不以为意,“我说过,陛下心中多猜疑,性情又急躁。
  所以要用软方术,不可求证的为主,这才是长久之计,绝对不要用太硬太直接、容易被验证的方术!
  这郭勋和段朝用如此,绝非长久之计,陶仙长你又担心什么?我看你是关心则乱,当局者迷了吧?”
  陶老道无奈的说:“你也别太小看段朝用,此人也是很有道行的方士,不是没可能获得陛下赏识。”
  秦德威依旧没当回事:“所谓有道行,也不过是个自作聪明的方士,竟敢说会炼金银,皇上岂能不怀疑?就他这种冒险性子,迟早要翻车的。”
  陶真人又想起了什么,问道:“陛下最近偶尔会向我咨询国事,你看应该如何?”
  秦德威立刻就说:“我还是那句话,你千万别想插手政务,切记,千万不要去触碰权势!
  你就老老实实侍奉陛下玄修即可,干政乃是大忌!最终肯定会被陛下猜忌!”
  怕陶老道不信,秦德威又举了例子,“你若觉得你与陛下亲近,还能亲近得过宫里诸大珰?
  可是你看在嘉靖朝,诸大珰权势与前朝相比,缩减了多少?在陛下内心深处,是非常忌讳身边人擅权,他认为这样会被蒙蔽!”
  陶老道一边揣摩着秦学士的“金科玉言”,一边告辞而去。
  还没等秦德威回到顾娘子身边,结果又有人登门,乃是太常寺少卿詹荣。
  秦府第一次大规模东扩时,并购的就是隔壁詹荣府邸,然后改建成了正房,也就是现在秦府中路大门所在。
  当时为了弄到詹府地方,秦德威也是连哄带骗的,甚至还承诺过送詹荣当巡抚。所以詹荣今天登门,就是来要官的。
  秦德威应付着说:“这不已经帮詹大人你升为太常寺少卿了?”
  詹荣有点气愤:“但你当初信誓旦旦,答应的是巡抚!”
  秦德威苦恼的说:“这才三年,何必着急?”
  詹荣回应说:“三年又三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年?”
  秦德威连忙道:“詹大人言重了,您正值春秋盛年,来日方长,还有的是机会!”
  面对来讨官债的,秦德威好说歹说,又使尽浑身解数,才将人送走。
  秦中堂的日常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经常要给别人指点迷津,又经常要给别人办事或者不办事。
  又到次日,忽然接到通州奏报,日本国使团已经沿着运河抵达通州!
  秦德威便感慨道,协理夷务大臣这个差遣的第一件正经差事终于来了!
  或许有人奇怪,秦德威在两京之间来回的时候,单程往往就是个把月的时间。
  而这日本国使团去年从宁波府到杭州,再从杭州上运河,至今才抵达京师,路程时间为何长达大半年?
  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沿途游历和做点买卖,导致使团每到一处都要停留。
  二是迎送使团在沿途官府事务里,优先度太低,大明官府眼里没有外交,只有蛮夷藩属。
  比如各地官府拨发船只、差役,使团往往等待时间比较长,行程自然也就慢了。
  综合种种原因,导致日本国使团直到今日,才抵达了京师。
  随即秦德威来到了协理夷务衙门日本馆,有属员请示道:“将倭人安置在会同南馆还是北馆。”
  秦德威毫不犹豫地答道:“安置在北馆便可!南馆临近各部院,不可以让倭人靠近!”
  其余属员依次禀报安排事项:“倭人使团至后,按例先奏请皇上接见赐宴,准与不准自有皇上圣裁。
  在此之前,还要烦请秦中堂代表朝廷先出面抚慰使团,以宣示天朝鼓励蛮夷向化之意。”
  “可以,我先见见!”秦德威点头同意了。


第六百九十四章 最大的荣幸
  按例行规矩,日本国使团应该和琉球、朝鲜等国一样,都是安置在会同南馆,而这次秦德威改了规矩,把日本国使团放在了北馆。
  不但是因为距离他办公地点近,而且算是个小小下马威,毕竟按惯例北馆都是安置女直人之类的真正蛮夷。
  日本国使团正使和副使都是和尚,这也不奇怪,自从国朝初年开始,日本国就有用文化型和尚充当贡使的习惯。
  其中正使叫湖心硕鼎,副使策彦周良,正使不大管事,主要事务基本都委托给了副使策彦周良。
  秦德威也打算将主要注意力放在副使策彦周良身上,此人在史上也有一定地位。
  根据原本时空历史,策彦周良和尚十来年后还会以正使身份再来一次大明,这也是日本国最后一次朝贡大陆天朝。
  据说回到日本国后,策彦周良和尚名声大噪,曾是武田信玄、织田信长等人的座上宾。
  毕竟秦中堂的原则一直就是,尽量跟历史名人打交道。一般历史名人都是一时之杰,相对比较能跟上自己的思路。
  听到日本国使团已经安顿,秦德威便代表朝廷前往会同北馆进行抚慰,并进行初步接洽。
  协理夷务衙门日本馆一个孔目,叫凌晨的,在路上对秦中堂禀报道:
  “虽然日本国使团带有通事,但为防有词不达意之误会,日本国使节比较喜欢笔谈。彼辈都习得中原文字典故,也能作诗文,但能写不能说而已。”
  秦德威随口道:“真要论起来,本官其实也略懂几句日本话。”
  凌孔目立即拍马道:“中堂果然学识广博,世间罕有!”
  听闻朝廷大员驾到,日本国使团正副使两个僧人连忙出迎。
  只见到一个英姿勃勃的年轻大人,身着象征身份的朱红官袍,昂首阔步的走了过来。
  秦德威热情的对日本国正副使打了声招呼:“斯米马赛!”
  两人听不懂,都去看负责翻译的通事,但通事此刻也是一脸懵逼,大人这句到底是什么话?
  秦德威很惋惜的叹口气,看来五百年后的日本话并不适用于今日。
  上辈子学的几句日本话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连“八嘎”都没得说了。
  扫了几眼正副使两个和尚的穿着,秦中堂下意识又说了句:“和光荣游戏里的画风不太一样啊。”
  两个和尚使节还是听不懂,又看向通事,但通事仍然懵逼,这句话似懂非懂,该怎么翻译?
  在场人里又没人敢指责秦德威,于是诡异的冷场了。
  面对这个气场很强、又完全不按常理的年轻大佬,两个和尚使节都有点不知无措。
  秦德威“哈哈”一笑,自我解围说:“听说贡使也是学问中人,有斯文之雅,为何不与我见礼也?”
  这句话总算能翻译了,通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连忙对两位使节说了一通。
  两位使节上前行礼,秦德威挥了挥手说:“无须多礼,进去说话!”
  落座后,寒暄了几句,问了问行程,然后就进入社交惯例的吹捧环节。
  果然不出秦德威所料,对方其实是以副使策彦周良为主。
  周良和尚让通事翻译说:“此次在下渡海而来,踏足大邦,便闻说秦学士乃中华当世诗仙。”
  秦德威对随员凌孔目招手示意,然后说:“恰好本官也有应景的见面礼,赠与诸位!”
  随即凌孔目从外面捧进来一摞书籍,又放到了案上,只见封面上印着书名是《秦学士廿岁集》。
  策彦周良:“……”
  他虽然不会说汉话,确实也精通汉学文字,自然看得懂是什么书。
  生平从未见过如此送礼之人!
  秦德威指着书籍说:“前几日刚刊行的,诸位来的也是巧了,正好可以先睹为快。”
  周良和尚还能怎样,只能收下了礼物,然后又让通事翻译说:“恳请秦学士留下墨宝。”
  秦德威也没拒绝,提笔写了四个大字:“观海听涛”。
  礼节性的寒暄和文化交流到此结束,秦德威挥了挥手,吩咐道:“其余无关人等暂且退下,本官与使节单独笔谈。”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