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在历史上,三路兵马,将才云集,汤和,蓝玉,全都随军出征。
  阵容豪华,还在这一次之上。
  徐达首先连续击败王保保,大军顺利突进,结果竟然造成了孤军深入的局面。
  他们也是缺粮缺水,处境十分艰难,然后被王保保联合贺宗哲,一战击败。随后王保保移兵向东,李文忠见情况不妙,只能故布疑阵,领兵回撤,虽然损失不大,但也没有什么斩获。
  相比之下,战果最丰富的西路兵马,俘获不少,但也做了个令人窒息的操作,就是抛弃了嘉峪关以西的土地,就是著名的冯胜弃地。
  复盘这一场北伐,明军这边,徐达,蓝玉,汤和,冯胜,傅友德,李文忠……个个都是名将,堪称群星闪耀。
  然后三路出师,最强的徐达,遭逢惨败,可以说是他这一辈子用兵最大的败笔。
  李文忠勉强保全,也大损名将威严。
  至于冯胜,本身就是偏师,虽然赢了,但是抛弃土地,造成了非常糟糕的影响……他们打得战果,甚至远不如这一次北伐。
  这么一看,三王虽然狼狈,但到底撑住了,并没有溃败,朱棣还俘虏了王保保。
  再说蓝玉,虽然晚了些时候,但毕竟杀到了和林,断了王保保后路,一战成功消灭北元所有势力。
  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失败!
  还是那句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到底是谁错了?
  “错就错在眼前的大明,还没有几千里调动的本钱!”蓝玉总结道。
  朱棣立刻道:“不这么安排,王保保就跑了!”
  蓝玉也道:“所以说这是咱们运气好!是天佑大明!”
  蓝玉毫不客气道:“我会把这一次的战斗,详细总结,上呈张太师。我强烈建议,以后的战斗,以三万以下,精兵突进为主,单独一队,胜则扩大战果,败则养精蓄锐。几十万人,多路出击,看起来气势恢宏,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其实是大而无当,往往会因为一点疏忽,就葬送全局!以现在大明的本事,还打不了这种仗!”
  蓝玉的总结,堪称一锤定音,三王思量再三,也都用力颔首,表示认同蓝玉的观点。
  蓝玉看着他们,发现三王垂头丧气,意兴阑珊,他突然忍不住大笑。
  “抬起头来!你们打起精神!咱们没输!咱们赢了!而且是大赢!王保保被咱们抓到了,北元彻底完蛋了!”
  蓝玉突然大吼,提醒了三个年轻人。
  确实,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赢了。
  而且整个岭北行省,都是大明的,一直到北海,庞大的疆土,无尽的牧场,全都是大明的!
  我们赢了,赢得酣畅淋漓!
  快给陛下报捷!
  朱棣还提醒道:“记着,要照顾好王保保,送他去和铁锅团圆,让他们君臣再续前缘啊!”


第八百三十三章 大元朝最后的忠臣
  正如蓝玉所讲,尽管有诸多问题,但是毕竟胜利了,还俘虏了王保保,确实可以和陛下交代,甚至可以请功受赏。
  他欣然牵头上书,三位藩王在反思之后,同样上书,向朱元璋报捷。
  自是从漠北送去应天,便是走八百里加急,也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漫长的距离,煎熬般地等待,让张希孟也有些受不了了。
  他越是等,就越是心中不安,到了最后,甚至有些忐忑起来。
  张希孟不是领兵天才,一时还不明白烦躁来自哪里……可他心思缜密,善于推测,面对着地图,张希孟一遍一遍推演,在脑中设想着种种情况,终于,张希孟想通了,却也是汗流浃背,不寒而栗,
  他低头从抽屉里拿出那两篇文章,仔细看了又看,张希孟突然用力,把畅想战胜的那一篇撕碎,扔进了废纸篓里。
  至于那篇反思战败的,他看了又看,竟然提起笔,开始重新撰写。
  可是越写张希孟就越是惶恐,最后索性把笔一扔,直接去见朱元璋了。
  很凑巧,今天的老朱也没有去城外庄园,而是等在了皇宫之中,显然,他等的不是张希孟,而是前方的战报。
  张希孟的到来,让老朱慌乱的心有些安抚。
  “先生快坐,咱现在就想找个人说说话。”
  张希孟也道:“臣何尝不想和主公谈谈!”
  两个人四目相对,都不约而同,心领神会。
  朱元璋赶走了所有宫女太监,又给张希孟倒了一杯茶,这才道:“先生,你怕蓝玉他们打败仗?”
  张希孟微微沉吟,随后道:“主公,臣怕的不只是打败仗,而是害怕不知道为什么打败仗!”
  老朱一愣,瞳孔收缩,陷入了痛苦的挣扎,最后无奈长叹,“倘若兵败,必是咱的错!咱把事情想简单了!”
  张希孟深深吸口气,探身道:“主公也是听信了臣的谏言,这一战咱们君臣都错了!”
  “先生,你先别急着往身上揽错!咱问你,一举全歼王保保错了吗?”
  “没错!”
  “三路进军,引诱敌兵,然后合围歼灭,这错了吗?”
  “没错!”
  “以三王为饵,蓝玉为锤,一战定胜负,错了吗?”
  “也没错!”
  老朱突然长出口气,苦笑道:“既然如此,那咱们错在了哪里?”
  张希孟紧绷面皮,缓缓道:“错在层层叠叠,远隔几千里指挥用兵。些许的错误,就会影响大局,这些事情是咱们君臣根本想不到的。”
  老朱紧皱眉头,沉声道:“先生不妨说得明白点。”
  张希孟叹道:“主公请想,咱们在淮西起兵的时候,每一条路,要走多少时间,有多少桥梁河沟,沿途能征召多少民夫……敌人如何,我们如何,全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不光我们能,徐达他们也能。正因为有这些,才能所向披靡,百战不殆!”
  “主公请想,在中原征战,我们能规划每一条道路……可是到了草原之上,我们做得到吗?只怕蓝玉他们也不行吧!”
  朱元璋猛吸了口气,不由自主用力颔首,“咱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在中原时候,三路兵马,走多少路,遇到多少难题,都能一清二楚,可到了草原上,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了。咱们脑中构思的三路兵马围攻,已经和原来大不相同,完全是两个东西了。”
  朱元璋和张希孟聊了半天,归结起来,以往作战,他们从宏观到微观,基本都能把握。就算他们照顾不到的地方,徐达、常遇春这些将领,也足以发挥主观能动,弥补窟窿,顺利实现目标。
  但是当战场足够宽阔,地方足够陌生的时候,就必然失去掌控。
  这不是简单增加多少斥候,安排多少夜不收就能解决的。
  甚至有了无线电,有了航空侦察,战场上出现的啼笑皆非的错误,也是比比皆是,根本无法避免。
  “主公,虽说咱们没有学高粱河战神,给他们阵图,但是咱们也规定了大致的进军路线。假如偏离了原定的道路,他们会怎么样?”
  朱元璋沉声道:“自然是怪罪领路之人,为什么会犯错误?”
  张希孟道:“那主公以为,在战场上,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这个……自然是将错就错,随机应变了。”
  张希孟又是一声长叹,“主公,我听说草原上的河流,都是季节性的,秋冬进入枯水期,断流改道,都是平常。我们拿到的地图,最新的也是几年前的了,和实际状况,只怕出入不小啊!”
  朱元璋再度陷入沉思……张希孟所讲这些,可以说每一句都切中要害,确实远隔几千里,进行部署,就会遇到这个问题。
  这也不是张希孟和朱元璋的能力问题,因为换成谁来,都是一样的。
  或许有人要问了,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放权?
  不能让前面的将领负责?
  因为这事情就不是简单的军务问题。
  兵部制定作战计划,天子批准,户部调拨钱粮,准备军械,地方上征调民夫,运送粮草……整个这么庞大的环节,处处都要朝廷协调。
  至少要做到大致确定,才好安排。
  除非有一种情况,能解决问题。
  那就是学唐朝,设立节度使。
  兵权,财权,人事大权……全都交给将领,让他们掌握全局,随心所欲,做出调整安排。
  如此大局授权,别说老朱做不到了,就算是中书省,御史台,所有官吏也都不会答应的。
  说来说去,只有一点,就是又要改制才行!
  “原本想着在华夏九州之外,设立藩国,拱卫中原即可,现在看来,单纯设立藩国,未必能压制住当地蛮夷势力。还需要安排大将重兵,节制一方才行!”
  朱元璋和张希孟越聊越深入,很快就又触碰到了另一个难题,设立大将统兵,这很好,但要怎么控制这些将领,又怎么掌控下面的兵马?
  万一重复了唐朝的故事,培养出来一大堆安禄山,那可就热闹了。
  虽说张希孟和朱元璋还都有些自信,但是当初李隆基又何尝不是自信满满!
  所以很多事情,确实不是那么简单的。
  张希孟无奈道:“臣从夷商那里知道,河中之地,有个瘸子帖木儿,势力崛起极快,攻灭了原本统治当地的蒙古王公,俨然有威胁大明西域之势。如果这一次不能消灭王保保,反而让他们联起手来,情况就会很麻烦。彼时安排将领,设立藩国,需要小心经略,长期用兵,才有胜算。”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