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人在大唐已被退学 (张围)


默呕连忙接过解药吃下,又喝下一口热茶服下,回味着说道:“这解药的味道怎么不一样了。”
“每个阶段的解药都不一样。”
“多谢驸马。”
李正低声说道:“订单我知道了,明天就会发货,还有件事要你办。”
默呕连忙说道:“驸马请讲。”
“生意还是太小了,你这样我也很难向那位交差。”
默呕侧目看一眼长安方向说道:“小人惭愧,让驸马失望了。”
“生意不好就制造生意出来,战事扩大一下,生意也就扩大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懂吗?早在以前我就和你说过西突厥的死活和我没关系,我要的是生意。”
默呕想了一会儿说道:“东突厥的草场很肥沃。”
“那你知道怎么办了?”
“知道了。”
“回去准备吧,三个月内我要听到西突厥大举入侵东突厥的消息。”
“喏!”
默呕躬身行礼转身离开。
瞧着他的背影,许敬宗小声说道:“长安令,这个默呕怕是要成气候了。”
李正点头,“我知道,要早做准备。”
许敬宗点头,“兵器不难办,可是吐蕃说要十万石粮食,我们从哪里拿十万石粮食。”
李正接着说道:“放心吧,马上就会有的。”
“……”
许敬宗神情有些迷茫,抬头看了看天。
“别看了,天上不会掉粮食。”
“如今各国使者都在长安,吐蕃已经谈下了,薛延陀的事情也可以安排起来了,接下来的事情你去办。”
许敬宗神色凛然,到了现在终于明白李正想要把生意做成什么样子。
吐蕃和西突厥的成果复刻到关外诸国,想到以后关外诸国的战争都在李正一个人手中主导,那会是一幅什么场景。
说什么生意,与其说这是一笔生意不如说着这是软刀子割肉。
默呕的利用价值迟早会用尽,战事也不可能永远存在。
等到大唐真正出手,那才西突厥,吐蕃乃至东突厥的末日。
李正把手中的两张订单交给大虎,给禄东赞的价格其实很便宜。
正因为便宜他才会上钩,吐蕃才会上钩,一旦咬勾了就没这么容易脱钩。
大虎拿着订单就策马去了龙武军。
李正接着鼓捣棉线,一条头发丝粗线的棉线在手里渐渐成型。
试了试这条棉线的韧性,用这条棉线割开一块豆腐的时候,李正知道这样的棉线可以用来豆腐了。
两年的丰收,让关中的粮食大跌价,泾阳也开始大批量收购粮食,泾阳县村外,有不少人拖着一车车的粮食而来。
只有泾阳才肯收这么多的粮食,而且价格还不错,新米一斗十钱,陈粮一斗五钱。
这对百姓来说还算是很实惠的价格,都愿意把粮食卖到泾阳。
除却自己的吃的,还可以留下一笔比较丰厚的收入。
李义府忙得满头大汗对许敬宗埋怨道:“老许,长安令买这么多粮食做什么?泾阳就这么点人,吃都吃不完。”
许敬宗小声说道:“原来长安令说的粮食是在这里,想来都在算计之中,放心,咱们长安令从来不做亏本的生意。”
李义府问道:“莫非早有安排。”
许敬宗一脸高深地点头,“这些粮食会让长安令大赚一笔,价格说不定还会翻几番,赚大了,要发财了。”
接着指挥村民帮着搬运粮食,大牛狄仁杰和裴行俭也在帮忙清点。
一车接着一车的粮食运入泾阳。
钱也是一车接着一车,在李大熊一脸悲痛的神情下运出去。
李正挣钱很厉害,花钱的速度也是让人叹为观止。
光是一天时间,就花去了上万贯。
而且看这个架势一两天不会结束还要接着运钱出去,越来越多的人来泾阳倾销粮食。
李大熊欲哭无泪,“留点,别都花了。”


第三百八十章 散尽家财
老村长带着一群村民瞧着一车又一车的粮食运入村子里一时间也看呆了,“这么多的粮食要怎么吃啊。”
“之前就买过一批陈粮,现在又来这么多。”一群村子的中年大汉齐齐摇头叹息。
“你说正儿这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可怜正儿从小就没怎么吃饱饭,现在应该是怕饿着吧。”
李大熊远远看着自己的儿子,原来儿子已经和自己一样高了,多看了一眼,也没在多说一句话。
扛上锄头转身走向田地里接着干活。
一晃多年,李正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孩子了。
直到傍晚时分当天的收粮才结束,整个村子堆满了粮食。
一麻袋垒着一麻袋成了一座座小山,远看特别状况。
若是四年前李世民看到这些粮食说不定立刻会立刻眼红地过来抢。
现如今粮食连续两三年丰收,朝中的粮仓说不定也已经塞满了。
李义府还在统计着粮食的数量,要不是现在泾阳坊市的账目是徐慧在做,还真忙不过来。
张公谨看大牛带着一群孩子清点着粮食,而且算盘敲打得很熟练。
有些不明所以,张公谨自己也算了一遍,按照自己算出来的再照对自己的算出来的。
这些孩子所算的重量与自己所算的丝毫没差。
而且算得比自己还要快。
张公谨叫住一个孩子问道:“你们的数术是谁教你们的。”
“大牛哥教我的。”一个正在换牙的孩子说道:“就是很简单的竖式运算。”
“大牛哥是谁?”
张公谨再次问道古怪的问着这个孩子。
他吸了吸鼻涕解释道:“大牛哥就是我们的大班长,大牛哥的本事是跟着李正大哥哥学的,大牛哥学会之后就教给了我们。”
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能够如此熟练的运用数术,丝毫不比成那些学有所成的士子差。
张公谨最了解如今长安的读书人。
弘文馆的那些士子或许还不如这个十岁的孩子。
心中暗暗吃惊李正到底是怎么教的。
大唐能够出现一个李正已经够惊世骇俗的了。
若是以后出现千千万万个李正。
还怎么得了。
俗话说假传绝学不轻易外传,似乎李正也不藏着掖着很大方地教给了村子里的孩子。
又或者说李正教的只是皮毛,或许李正还有更高的本领没有教出来。
在书院里教书已经有些日子了,张公谨还是第一次觉得自己竟然有自惭形秽的一日。
王鼎带着人来到了泾阳,这个太监已经村子里的老熟人了。
身为李世民的代言人,要是在别家,说不定早早就出门来迎接了。
也就在泾阳,到了泾阳还要亲自走到李正的面前。
李正搬完了一车粮食放下卷起的裤腿,擦去额头的汗水看到王鼎说道:“王公公你怎么来了。”
王鼎笑着说道:“陛下听说长安令在收陈粮,就让老奴过来商议陈粮的事情。”
李正坐在石头上说道:“怎么?陛下也想卖粮食给我?”
王鼎说道:“如今粮食连年丰收,不少官仓都已经满了,这不也是给朝中官仓撤走一些陈粮,陈粮放久了就坏了。”
“那陛下是想卖给我还是送给我。”
王鼎笑道:“说来如今关中连年丰收,可是朝中用度紧张。”
李正思索着说道:“王公公这话不对吧,”
“哪里不对了。”
李正搭着王鼎的肩膀小声说道:“王公公,最近咱们生意做的好好的,在下每个月给陛下的钱财少则数万贯,多则数十万贯怎么能说没钱,咱们陛下缺这么几个钱?”
王鼎尴尬一笑,“长安令这是说得哪里的话,如今朝中用度大,太子就要成婚了,哪里不得花钱,在说了那些钱都是不入户部的,陛下都偷偷攒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李正说道:“感情是陛下想挣我的钱。”
王鼎躬身说道:“这是给长安令立功的机会,帮朝中清一些陈粮,实在是放不下了。”
前些年的寒潮过去之后,这两年一直都是丰收。
李正对王鼎说道:“我懂王公公的意思了,陛下是想要把陈粮卖给我,既能帮朝中减少负担,又可以挣我的钱?”
“是……也不是。”
李正:“……”
王鼎的笑容越发尴尬,“都说了,这是大功一件,陛下不会亏待长安令的。”
“亏待?自从在下做泾阳令开始,在下就没有拿到过朝中一分钱的俸禄,现在我说不亏待,咱们陛下这么厚脸皮的吗?”
王鼎急忙看了一眼四下,慌张说道:“长安令慎言。”
“我就要娶长乐公主了,陛下还这么来坑我,不厚道。”
王鼎小声说道:“都是陛下吩咐的,要是长安令觉得不厚道,要不去宫里和陛下理论理论?”
李正冷冷一笑,“怕是我进去就出不来了,王公公你就不要给我下套了。”
王鼎说道:“那陈粮的时候,长安令是收还是不收?”
李正指了指身后一大片装粮食的麻袋,“这不好办,王公公请看,我这里也够了呀,实在是收不下了。”
王鼎啧啧一声叹息,“朝中可以便宜点卖给长安令。”
“四文钱一斗陈粮。”
王鼎想了一会儿说道:“今日长安令收陈粮的时候不是十文钱一斗吗?”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