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功占据两藩,控制了两个藩城和港口后,也没再深入湾,围住了严原城。
朱成功是打着护侨的名义出兵的,支持平户藩主松浦家招募浪人倒德川幕府,松浦家在九州岛攻城掠地,朱成功就把外围的这小藩收拾了。
“孤主要还是担忧倭国战事一起,这对倭贸易会大受影响,朝廷近年对倭贸易额还是很大的。”
“放心,打仗归打仗,但现在平户港的贸易仍在继续,甚至并不比之前规模小。”
“广西驻防御营出兵进入安南莫氏的高平,郑氏集结大军,朝廷是否要增兵,会否引起与郑氏的大战?”太子又问。
高平莫氏,是安南莫氏王朝的残余势力,靠大明朝才能偏居一隅,失去升龙,退守高平的莫氏残余势力,到如今也维持了快六十年了。
明朝当初宣布承认后黎朝政权,但明神宗封黎世宗为安南都统使赐银印同时,也同样封莫氏为安南都统使,实施以莫抑黎策略,所谓帝王之于夷狄,以不治治之,夷狄相攻,中国之利也。
后黎朝中兴,却也名不符实,黎氏为皇,但权归郑氏,而南部却又有阮氏割据,加之北部还有个宣光武氏,所以后黎朝其实一直是割据状态。
朱以海称帝后,后黎朝也来请求册封国王,但朱以海不予理会,而是主动派人招莫氏、武氏、阮氏一起朝贡,最后是分赐他们都统使、宣抚司等职,仍然实行分化安南政策。
郑氏出兵莫氏的高平,也跟大明跟莫氏往来密切有关,边关互市,甚至出售给他们军火,帮他们训练士兵,鼓励他们联合武氏反攻郑氏,配合南边的阮氏北伐。
郑主出兵反击,莫氏向大明求救,广西御营立马就派了一个协进入高平。
高平本就紧邻大明边境,与大明广西的镇安、太平两府交界,左江上游支流直抵高平,广西御营的将领们甚至放出了话,左江上游源头,那都是大明之地,要以左江上游的分水岭为界,向东向北流的河流两岸,都归大明直辖所属。
那里的百姓,也一直都是我华夏子民,如今郑氏权臣篡谋黎氏朝政,还公然出兵攻击大明所册封的莫氏,郑兵还劫掠危害大明子民,大明自然要出兵护民。
平而江的上游谅山奇穹河和北江,水口河的上游高平滨江,都已经被广西御营宣布由他们正式接管,郑氏敢踏过分水岭一步,就誓将他们掩埋在山北。
而高平的莫氏也直接宣称他们是大明皇帝臣子,是大明土司,感谢王师为他们防御郑氏。
西南一时也是风起云涌。
“殿下,臣以为以分水岭划界,向来也是惯例,而且莫氏本来就是我大明册封土司,郑氏只是我大明册封的安南黎氏土司一篡权奸臣,安敢犯我天威,广西御营将士既有此决心和信心,那不妨让他们去打。”朱成功在打倭国,还扶持平户藩松浦党号召浪人倒幕,这边广西提督曾英又开始出兵高平,安南四方势力开始混战。
“曾英可靠吗?”太子问。广西御营提督原是杨伯兴,跟沈文忠一起在宁波码头从龙,原是樵夫,早期一直是皇帝心腹禁卫统领。
他现在已入朝是南北衙二十位禁军提督一员,为内九门提督。
“曾英原是四川将领,也是书生组织义军抵抗张献忠,有勇有谋,只是先前不服文首辅,带兵哗变结果被拿下,在京学习了几年,陛下对他还算满意,才将他外放广西。他虽有几分桀骜不驯,但这带兵本事是没的说的。广西与四川各方面也差不多,去那边守边挺不错。”
“那就好。”朱弘甲又跟沈文忠聊了会,然后让刘朝召堵胤锡、张名振以及刘宗周来。
三位大臣到来。朱弘甲亲自替他们倒了杯茶。
“孤决定处死范逊、丁启相,”刘宗周似乎有些意外。
“孤还打算杀了丁启睿、丁魁楚、丁启光,并将商丘丁氏一族尽数流放绥远。”
“殿下?”刘宗周忍不住出声,才十五岁的太子,居然就有这等杀伐,他觉得并非好事。
张名振却直接道,
“臣马上传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让他们解除丁启光兵权,将他召回朝。”堵胤锡道,
“丁魁楚、丁启睿叔侄,确实不知收敛,该杀。”
“殿下,还请慎重。”太子望向刘宗周,
“丁启相和范逊带着罢考闹事,必须立即处死,其余人可仔细甄别审问,容后再定罪,但这两人必须马上杀。”
“丁启睿叔侄三人,孤便交由刘尚书领衔诸法司调查审理,看看国法律令,该不该杀。还有侯恂、郑三俊、侯方域,也交由刘尚书一并调查审理。”
“孤相信刘尚书定能秉公执法。”太子说完,起身离开了。刘宗周坐在那里许久才起身,长叹一声,望着空荡荡的殿门,心中五味杂陈,这位年轻的太子殿下,居然已有几分绍天大帝的性子,杀伐果决,甚至有几分狠,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
第806章 河西
皇帝西巡。
亲征为名,巡狩西北。
浩荡的御营随驾,经居庸入宣府,出张家口至多伦,一路浩浩荡荡,甚至有人觉得皇帝是在巡游,可他们却并不知道,皇帝一路设府置县,留兵屯驻。
从多伦到围场,从集宁到凉城,从归化到武川,从包头到天德,从临河到磴口,就连鄂尔多斯汗都料不到,皇帝这西行一路,就跟下蛋一样。
御营一营又一营的人马被留驻各地,开始筑城屯兵,还要移民填充。
“大汗,皇帝这样做,我们就眼睁睁看着?”
一群蒙古左翼王公们望着额璘臣。
多伦会盟后,漠南蒙古诸部除还追随着建虏的科尔沁等部,其余被整合成了左中右三路,左翼十二部,以鄂尔多斯原七旗为主,主要就游在鄂尔多斯、前后套和狼山外、贺兰山外等地。
各部先皇帝回来,按盟约开始整合,迁移到新牧场,皇帝随后而来,先是把归化城在内的前套都划为朝廷直辖,还把左部划到绥远省内,这还不算,前套平原被朝廷尽数划走,甚至在山北设了个武川镇,在黄河南又设了胜州府。
然后没完没了了,东套的后套平原,也被朝廷见缝插针的设了天德、九原县,并驻军移民,皇帝沿河而行,又在宁夏平原与后套平原之间,又设了临河、磴口、乌海三县。
磴口县处于河套平原西部,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在黄河西岸。
这原本是鄂尔多斯的地盘,由额璘臣的弟弟额璘沁统领部落游牧,甚至河西大片地区,都是他率部游牧,虽然之前没别设旗,但他实际是分出自立的。
可现在皇帝在中间设磴口县驻军,北面还设了个临河县,南面设了个乌海县,把后套与西套之间的这個连接地带也给占去了。
北有狼山,南有贺兰山,磴口这一带处于两大山脉之间,虽左右都是沙漠,但沿黄河一带还是有不少适合放牧甚至农垦的地带。
南倚贺兰,北控狼山,东滨黄河,西接大漠,这可是个好地方。
皇帝直接在这里留下了一个协的人马驻防,还以驿站通信等为由,要在这沿线建立驿站、烟墩等,皇帝的心思所有人都明白。
鄂尔多斯汗阴沉着脸,不吭一声。
要怪就怪当初多伦会盟的时候,额璘臣怀有私心,没有把黄河西岸,兰州凉州以北的那片地区说明白。
先前这里也是各部争夺,早有外喀尔喀部南下驻牧,甚至经此前往青海,然后蒙古左翼的谢永布也在此游牧,后来一部也被挤去青海,林丹汗西征后占据这里,后来他也被打去了青海,最后病亡青海,其妻儿迁回归化城,又被满清远征征服。
察哈尔东迁后,额璘臣便让自己弟弟率部过黄河,占据了这一大块地方。
而皇帝更早前,曾跟漠西卫拉特诸部达成盟约,册封了和硕特固始汗、扼鲁特彻辰汗、准噶尔汗、杜尔伯特汗、土尔扈特汗五个汗王,还册封了哈萨克汗、叶尔羌汗等。
在上次出兵打下吐鲁番、哈密、关西四卫等地后,重新调整各部领地。
杜尔伯特和辉特部合并,他们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以北的阿勒泰山南北,并往东把甘肃以北的居延海等也划给他们。
但当时没说东面界线,只是河西走廊的黑山、合黎山、龙首山等为界,东界没定。
额璘沁事实占据的是楚浑山、亦不剌山以东直到黄河西岸,基本上甘州肃州以北是辉特部游牧,兰州凉州以北是鄂尔多斯的额璘沁在游牧。
多伦会盟时谁也没提这事。
皇帝给鄂尔多斯当时设十二都督府,划的界就是狼山、贺兰山、黄河为西界,北抵大漠。
本来其实西河以西,也就临着黄河,还有贺兰山西面,有小部份是可牧可耕的,剩下的广阔之地都是沙漠。
在凉州北面,有一块突出的绿洲就是后世产蜜瓜的民勤,这里在明朝时叫镇番,明长城都特意在这里北上突出一块,把这块绿洲包进来了,民勤四面都是沙漠。
碛口这里没有贺兰山和狼山的屏障,风沙滚滚吹来,相比起黄河三套平原,那真是太贫瘠了。不过对于游牧民来说,这毕竟也是一块地盘。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