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大量招部落子弟到京进国子监读书,在禁军当差侍卫等,也是一种质子手段。
“臣建议派人去联络招抚苏尼特右部的叟塞,招抚后,将其南迁回来,到时把苏尼特现在两都护府改成三都护府或四都护府,把苏尼特两部重编,或是把左翼的一些人马,交给叟塞统领,这样既可分化苏尼特部,也可削弱腾机思兄弟的人口、实力。”
现在腾机思兄弟统领的部众里,本来就有不少叟塞右旗的人,招抚叟塞南下,到时现有的苏尼特地界,就要三兄弟分,甚至四兄弟分,两份变三份四份,人口也要划一些给叟塞,这必然削弱腾机思的力量。
若是能够让他们族兄弟因此反目成仇,甚至内斗起来那就更好了,朝廷做裁判,可以合弱离强,在旁边搞平衡,让谁也强不了。
这是历来中原王朝最喜欢对游牧部族玩的手段,历史上隋朝虽知命,但对草原玩这手最成功,强大的突厥人被隋朝这手玩的大乱斗,打出狗脑子来。不仅东西突厥分裂,甚至还搞出五汗七汗争大汗来。
朱大典在旁边插话。
“陛下,臣倒是另有一策,招抚了叟塞后,倒不妨把现在的苏尼特拆分重组成三部,然后以腾机思居现地,将叟塞和腾机特两部,另行划地分封,最好是分到诸如归化城大青山北面,或是围场赤峰那边。
到时叟塞部迁至大青山北另立都护府,再把那边的四子部落、茂明安部、乌喇特部等新招抚各部,并入其都护府下,各设都督府。
腾机特在东面另立都护府,也把克什克腾、翁牛特等旗招抚后划到其都护府下,新设都督府。”
朱以海仔细的想了下,这倒也是不错的建议,把苏尼特一分为三,拆分开来,相隔遥远,这样就更加削弱他们,而明面上吸纳其它部落组建都护府,腾机特三兄弟都是都护,但各部也还是划界设都督府,有自己的地界,仍管理自己的部落人马事务。
他们的都护府反而不纯粹了,这样变的更杂、且相互分开很远的苏尼特三都护府,反而威胁更小些。
朱以海不得不佩服这些大臣们,真玩起心眼来,个个都是八百个心眼子,全是玲珑心啊。
想想口外那些赶着牛羊还在忙着搭帐篷喂牛羊的苏尼特人,他们只怕还只是满脑子想着这次赶来的这些牛羊骆驼,这些皮毛酥油,能够从张家口这里换回去多少丝绸茶砖,多少烟丝铁锅呢。
第774章 茶马
张家口城中,无数的商帮都在紧张忙碌着,听闻苏尼特人来朝圣进贡贸易,各家掌柜的都在吆喝着伙计把自家的货摆上柜台,摆到门口,做好展示,以备他们进城后来看货交易。
永聚祥、恒中恒、大德兴、大德诚、巨盛川、恒大桓等一家又一家的商号,仅经营茶庄的就有一百多家,另外经营皮毛生意的,经营牛羊骆驼的,经营马匹的,还有经营酥油,口外蘑菇的,各种各样的商铺店号不计其数,有许多都还是百年老字号了。
其中有不少是鼎鼎有名的明末晋商,不过有细心的人就会发现,这些晋商商号还在,甚至不少老掌柜也还在,伙计们也都在,人还是人批人,但总感觉哪里似乎又有些不同了。
其实最大的不同,就是这些晋商商号改组了,表明上一家家都还继续经营着,但实际上朝廷早通过厂卫等完成了对这些晋商的调查统计,尤其是那所谓满清八大皇商。
在收复北京后,八大晋商不少直接跟着鞑子跑了,也有些家是两边下注,一面是派了些子弟跟去关外,关内又继续经营着,两边都想讨好,两边都不想错过。
可他们这种吃里扒外的行为,皇帝又怎么可能一直容忍。未收复京畿之前,土国宝马国柱等与他们还暗中交易,那也不过是战时特殊情况,但一收复燕云赵晋,那也是立马开始对他们动手了。
只是相对手段要高明一点,没有简单的抄家封铺,而是先把这些通虏的大小晋商的东家、股东、大掌柜全都请去北京,厂卫请他们喝茶,当然不会惬意。
喝茶是有代价的,就是他们交出各自商号的经营业务等,交接清楚后,皇帝则给他们一道特赦,会将他们送去海南岛安家,在那里每人给十亩地,十块银元,重新开始新生活,以前的一笔勾销。
如果拒绝合作,不肯交接,甚至隐瞒等,那后果自负,不说厂卫们审讯的手段有多专业,更别说能够瞒过厂卫了,最好的下场是有机会自杀,而他们抗拒的最可能下场是流放劳改。
现在皇帝取消了汉人为奴的罪罚,不管犯什么罪都不会贬为奴隶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好过,因为可以流放做苦役,挖矿伐木种植,到那些深山老林或是海南、台湾等岛上去,劳役苦作一辈子,跟作奴隶其实没区别。
女的还会送入教坊,那更加悲惨。
不得不说,锦衣卫东厂不愧是老字号,他们做这种活那真是十分拿手,就算是八大晋商这些老汉奸家族,也没有哪个扛的住他们三天。
表现好,积极配合的还能有些优待,好茶好酒,好饭好菜,不仅不会挨打受刑,还能家人团聚一起。
所以如今那些通虏的汉奸晋商家族和他们的商号,基本上已经由少府监陆续接管了,旧有业务依旧,以前的商誉关系也还在,不管是钱庄还是茶行还是皮张行等,一切照旧,跟蒙古们的贸易也还在继续。
给蒙古人放的贷当然也还要还的。
曾经获得清廷皇家特许的两大两长字号,即长裕川长盛川和大玉川大昌川这四家茶行,均是清廷特允皇商,持有清帝赐予的红色龙票,是特殊通行证,从收购到运输,一直到蒙古腹地皆通行无阻,受各方保护,蒙古人一见此红色龙票,那都是争相交易,认准他们商号。
而现在,这四大茶庄东家、股东、大掌柜等换了人,由大明皇家少府监派人接管,但原有业务、关系都还在,甚至皇帝现在也给他们颁发了红色龙票,保留下来了原来的一切。
“把牌子挂起来,明天就要互市交易了,咱们这次备足了茶砖,一定要抢到足够的货。”新任大掌柜的交待道。
一名伙计提着笔在写牌子。
“大羊一头,砖茶一斤,十斤茶易牛一只。”
一片茶砖是四斤,直接能换四只肥羊,两片半茶砖能换只牛。
这是长裕川为明天交易打出的招牌,简单又直接,还十分传统,在与蒙古人交易的时候,茶叶和羊,可以充当基本的计价单位使用。
而茶砖和羊的交易价格,就是最简单实用的汇率。
一斤砖茶,换大羊一只,这个价格不算高,甚至有些低,但对于双方来说公平买卖,并不强买强卖,如此价格,只能说明行市如此,蒙古人更需要茶,牛羊供应量大。
长裕川在张家口直接收购牛羊骆驼、羊毛羊皮等,用砖茶交易,然后运回京津或是太原等地,利润很高。
他们以前也会直接深入蒙古腹地交易,那价格还更低,利润还更高,他们甚至还会直接给蒙古人放贷。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有时他们会直接以茶砖跟蒙古牧民换牛犊数头,但并不直接带走,仍让牧民养着,等三四年后长大,再来收取带走,运回内地,可以卖得数倍甚至十几倍之利。
这些茶砖都是内地加工专门卖给牧民的茶,相对便宜,而给王公贵族们的茶,则十分高档,价格自然也贵。
同样的茶,如果从海关出口,比如红茶二十六两一担,绿茶二十四两一担,卖给蒙古王公们,那价格起码得翻上两三番,若是那种高档精品茶,一斤就能卖上半两银子,甚至能几两十几两的都有。
以前晋商在蒙古草原上做买卖,卖给他们茶砖、铁锅、药材、布匹、丝绸、盐、糖、烟丝这些,不仅是卖的贵,收的便宜,而且精明的晋商还利用牧民们牲畜生长周期长,针对牧民开发了各种贷。
先把各种他们需要的内地商货卖给牧民,没钱没关系,定好价格,然后约好等秋冬之际,牲畜长大长肥的时候来收,连本带利一起收。
到了季节,他们骑着马过来,拿着账本挨个蒙古包去收账。
他们甚至还发明了,每年秋冬牛马肥壮时去收牲畜、皮张,收走了牲畜后也不给钱或是给货,而是给他们一张盖有商号印记的钱贴,交给他们收存好,明年春夏的时候,他们商号的货物车队会经过,到时牧民来选购自己所需商物,再用钱贴结账,白嫖人家的牛羊小半年的利差。
当然不管是给牧民放贷,还是牧民收钱贴,其实都是商业信用关系,有不小风险,各大商号也都很积极努力的维护自己的商业信用,争取牧民信任。
能够在草原上立起字号的商号,其实也都挺了得。
许多商号都是几代人一点点打拼起来的,从一两个人,到一支商队,再到开铺分号,许多驼队出入草原,打拼起名扬草原的大商号,非常不易,但现在多数都因为通虏,而被皇家接管。
有些通虏不算严重的,则也进行了股份改革,皇家或朝廷参股,或是勋贵们入股等。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