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些军镇为核心的长城边墙外,是半耕半牧,都是军人、准军人和武装移民。
在他们更北面一些,则是朝廷设立的太仆寺牧场、皇家牧场、东宫牧场、兵部军马场等,东面山区里还有皇家木兰围猎场、避暑庄园这些。
这些地方以放牧为主,也是直辖最前沿,牧场为界,再往北,就是一些招附的蒙古散落牧民,直接编户齐民,在这里划分牧场给他们放牧了,他们是与苏尼特的缓冲。
往北便是苏尼特两翼八部,朝廷给他们划设了两都护府,以苏尼特左翼为化德都护府,右翼为康保都护府。
腾机思兄弟俩来朝圣,顺便还来进贡和贸易的。
“自从隆庆五年,我大明与蒙古俺答汗达成封贡和议,开始在张家口等地开设茶马互市,张家口便成为长城沿线最大的互市之所,万历四十一年,朝廷又在长城脚下建来远堡,专门进行蒙汉贸易,从此成千上万的蒙古牧民赶着牛马羊驼不远千里从草原来张家口进行交易,这里也由此成为北方最大的皮毛集散地,甚至在民间获得了皮城称号。
这里也是北方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文安之看着那无数牧民,丝毫不慌,很清楚这些牧民能过来,也都经过前面重重检查的。
许多出关贸易的汉民,也习惯把这里称为东口。
人们出关,大多经由大同的杀虎口和宣化的张家口这两个长城关口,故此大家习惯称杀虎口为西口,张家口为东口,如今大量的移民北上开拓垦殖,或是出关贸易,兴起了走西口走东口的热潮。
站在张家口的大境门城楼上,朱以海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这里的重要性。
在北面,便是蒙古高原的南缘坝上草原,真的犹如一道巨大的坝拦在面前,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宣府。
中原在高原南缘沿山修建了长城,长城到了张家口这里有一个天然的隘口。
明朝,国家防御战略要点是九边,而宣府大同又是九边之首。
独石,张家二口又是宣府之项背;宣府乃京师之屏翰。
张家口的口,指的是修长城时,经过的天然水口,宁川水即清水河出崇礼深山之后,在张家口北端长城经过的东西太平山之间,形成的天然水口。
这种天然水道不能封堵,只能派兵把守。当初驻兵之时,这里附近有张姓人家居住,便按惯例取名张家口。
“张家口长城外有佛爷山,大马群山,而张家口更是扼守天然水道,左太平岭右太平岭间这一险隘,成为蒙古高原进入京畿的首当其冲。此处确实独一无二。”
相比起东面的独石口,这里进来便是张家口、怀来、廷庆等一个个盆地,沿着洋河、桑干河便能直接叩居庸关,若能破关倒直抵北京,燕赵平原一览无余,再无阻拦。
不过也正因为此,这里有连绵长城防守,也使的这张家口既是军事防御重地,却也成为交通、贸易的要地。
清水河穿越东西太平山间的水口,穿越张家口城,一路向西南流,也成就这片风水宝地。
有山有水有盆地平原,就是个塞上好江南。
阴山山脉在这里成了天然界线,长城内外,便是坝上坝下,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理单元。
在明初,这里人口不足,朝廷也是通过从山西征调卫所的余丁过来定居屯耕,而如今这里经过鞑子的蹂躏,却仍然迅速的恢复。
做为重要对外贸易商埠,这里的自我修复能力惊人。
腾机思等归附蒙古部落一次次的前来贸易,还有许多富有冒险闯荡精神的汉商携货出关,也让这里日新月异。
“告诉腾机思,远来辛苦,先在关外休息,明日朕再召见他。”
“陛下,腾机思野心不小,须小心提防。”
朝廷虽然对最早反清的苏尼特部大加封赏,可也并不是就完全信任他们。
“马卿,腾机思兄弟最近不安份吗?”朱以海问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
“回陛下,腾机思自被陛下赐封,将他们内迁到坝上后,十分强势,他们打着为朝廷征讨叛乱的旗号,四处攻掠其它漠南蒙古诸部,如成吉思汗同父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的阿巴噶部,就被他们多次攻打,被掳走许多牲畜牛羊和人口,另克什克腾部、翁牛特部、四子部落等都被他攻打劫掠。
此人因屡屡得胜,便已经有些膨胀,总到处宣扬他是蒙古雄主达延汗的六世孙,一心喊着要恢复祖上荣光。”
朱以海听了也只是哈哈一笑。
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是达延汗的七世孙,所以论辈份腾机思算是林丹汗的族叔。
但是,当年达延汗中兴蒙古,统一各部后,派自己子孙去各部当首领,所以漠南漠北的蒙古诸部首领,除了喀喇沁部,其余部落首领全都是达延汗的子孙。
他笑指着关外那些牛羊牧民,“朕听说苏尼特一词来历意为好奇?据说此部落以前游牧在贝加尔湖南面,好奇心强,善于猎奇?”
“有多好奇?”王之仁倒是也好奇了。
首辅文安之则道,“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曾将整个蒙古汗国分为东西两翼,把人口按兵力划分为十、百、千、万为户,共分为九十五个千户,九十五名立功将领,为蒙古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而获得划地赐名,其中苏尼特首领格鲁根巴特尔排第五位,苏尼特以前地位很高。
后来部落南迁到张家口以北地带,属察哈尔八部鄂托克之一个,林丹汗时期,当时西部三万户叛乱,东部科尔沁、喀喇沁投清,林丹汗征讨西部三万户时,察哈尔部的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噶四部北迁,脱离察哈尔。
苏尼特迁往杭盖时分为左右两翼,由宝尔海楚胡儿之子塔巴海达尔汉和硕齐统领苏尼特左旗,由宝音之子朝尔洪台吉首领苏尼特右旗。
腾机思兄弟,便是塔巴海达尔汉和硕齐之子。
林丹汗死后,其妻子和儿子降清,整个察哈尔归清统领,苏尼特左部不久也主动降清,满清建苏尼特左旗,实行王旗制度,鞑子封腾机思为札萨克多罗郡王,并将一位郡主下嫁,封他和硕额附,还诏许他的王爵世袭罔替。
后来右翼也归附,腾机思堂兄叟塞,号巴图尔济农,归附后诏封札萨克多罗杜棱郡王,也世袭罔替,掌右部。
虽都是达延汗六世孙,但腾机思却更有野心,所以很早他就反了清廷,北迁去漠北投喀尔喀反清,后来还上表拥明,联明抗清。他的堂兄则没这野心,一直留在原地,在济尔哈朗不战北逃后,也跟着北迁去了。
历史上,清廷在顺治初一战定江南,腾机思兄弟叛北,引喀而喀联军南下,结果引的多尔衮派兄弟多铎率军北上征讨,不仅喀尔喀联军大败,腾机思更惨,子侄被斩者数人,兵马大败。
车臣汗硕垒又派了四个儿子率兵三万南下找清军报仇,却再次大败,被清军一路追到色楞格河去了,在外面躲了一年,实在打不过,只好上表求饶请降,清廷接受,但不久后多尔衮又找机会派兵教训不肯真心归附的车臣汗。
不过在这个时空,鞑子不仅没能一战定中原,反而被朱以海的不断北伐搞的焦头烂额,甚至最后仓惶北逃,根本没余力教训苏尼特左部和喀尔喀漠北蒙古人。
苏尼特左翼的实力反而是不断增强,如今更是假借大明的虎皮,到处攻掠其它部落,大大壮大了实力。
甚至苏尼特右旗的许多人也跑来投奔他。
“腾机思野心勃勃,现在内迁至怀荒北面,有朝贡贸易之便利,苏尼特部确实实力上升极快,隐隐已经是一霸了。”
“阿巴噶部、四子部落、克什克腾部、翁牛特部、茂明安部等被苏尼特这样抢掠攻打,估计也很恼怒吧。”朱以海瞧着那北面漫天尘土,“派人出使这些部落,招抚劝降他们,只要他们肯归附,朝廷也会既往不咎,并妥善安置他们,给他们划分牧场的。
而且,只要他们归附我大明,那么朝廷不将赐他们爵位官职,给他们划分牧场地界,而且还将保护他们不受苏尼特等劫掠,还将许他们来贸易互市。”
王之仁倒觉得让他们狗咬狗比较好。
“陛下,何不让腾机思把那些摇摆不定的漠南诸部都给洗一遍?”
朱以海回答,“已经差不多了,该出手了,若再让腾机思这样抢下去,那就他一家独大,到时尾大难制,不得不防。”
“明天朕警告一下腾机思兄弟,不许再打着大明的旗号去攻打其它部落,不许越过苏尼特两都护府的边界。顺便让苏尼特再送些部落王公的女子来联姻,再送些子弟来侍卫。”
他笑着对王之仁等道,“诸位爱卿到时一人领一个苏尼特王公之女回家做妾,算是朕的赏赐。”
“你们也可以收个家中年轻侍女为义女,然后由朝廷安排与苏尼特人联姻。”
文安之对这联姻之事倒不反对,皇帝现在联姻牌打的很猛,跟蒙古、女真各部的大小王公首领都联姻,自己纳蒙古女子,也招一些自愿去和亲的宫女、侍女等过去联姻,甚至大明的王公大臣,也都与之联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