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一开始,父子还比较疏远陌生,但时间处久了,也是越来越亲。
  弘甲做为兄长,本来性格就要坚毅成熟一些,如今也是越发有皇长子的稳重,朱以海对这个儿子也越发满意。
  曾经他想过给弘甲封王,将来划地封藩镇守边疆,可如今他的表现,却让朱以海有直接立他为太子的冲动。
  相比起还在吃奶的皇后所生九皇子,弘甲虽被掳为奴六年,但如今的表现很好,懂事,稳重,更加坚毅。
  晚上,在百重山下安营,与臣子们一起用了百兽宴后,他让弘甲哥俩跟他继续读资治通鉴。
  “弘甲,你想做太子吗?”
  读完今天的书,朱以海放下书,突然问长子。
  “儿臣是庶出,没有资格,我大明向来是嫡长制,儿臣虽是长子,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朱弘甲回答的很平静。
  朱以海今天也是特意把话挑开了说。
  “可以前大张皇后无出,大夫说不能生育,特把你过继到她名下,你就成了正妻嫡出,之前我尚为镇国将军时,便已上奏朝廷立你为长子。后来你被掳走,我承袭鲁王,以为你没了,向朝廷请追赠你为鲁世子,朕继位初,还追封你为太子。
  如今小张皇后虽生下九皇子,但你仍是嫡长。”
  大明是立嫡制度,而儿子的嫡庶是根据母亲的身份来的,正妻之子是嫡子,续弦再娶所生也是嫡子,还有侧室如果扶正,她的儿子也就成了嫡子。当然,如果正妻被废,那她原来的嫡子,也就同样废为庶子。
  儿子身份是跟着母亲身份转变的。
  大明以前的宗藩,还实行待嫡制度,假如王妃正室没有儿子,那么也不立其它庶子为世子,要等到王妃病逝或是等她五十岁还没生,这时才能立庶长为世子。
  而皇帝家虽然没这种待嫡制度,但在早先有个隐秘的传统,就是太子妃或皇后若婚后还没让育,其它妃嫔是没资格生育的。
  除非是婚后多年没生,才会放开其它妃嫔的生育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证长子是嫡长。
  当然到了中后期,这个传统也早被打破了。
  朱以海以前仅是镇国将军,连郡王都不是,所以不用遵守待嫡制度,也没有说正妻没生其它不能生。元配张氏一直没生育,所以他的侧室妾室给他生了儿女,因为张氏情况特殊,是后来检查说不能生了,所以便直接把庶长子过继到她名下,并由她亲自抚养的。
  因此朱弘甲确实是嫡长子身份。
  而九皇子的生母小张皇后,也是皇后,他自然也是嫡子。
  但有朱弘甲在,他就只是嫡次子。
  如果朱弘甲能力不行,那他的嫡长子身份自然也是可以有操作空间的,但现在他表现这般好,朱以海倒觉得这太子应当立他。
  “父皇,儿臣不是真正的嫡长。”
  朱以海笑着拍打着他的肩膀,“你是我儿子,又是元配亲自抚养的,怎么就不是嫡长?
  朕对你很满意,等今年过年,朕将在正旦大朝会上,正式册封你为皇太子!”
  朱弘甲愣愣出神。
  “你既为嫡长又贤,朕自当立你,好好跟着朕学习,将来这江山便要交由你统领。”
  太子是国本,朱以海这么急着立太子,也是明白朱弘甲和皇九子有这个继承隐患,早立早绝后患。
  而且早立太子,还可以提前开始安排,为太子培养班子,这样有助于将来太子登基继承后,能够掌握朝政。


第713章 大捷
  “陛下,大捷,太原光复!”
  一大早,朱以海还没醒来,通政使沉文忠便满面红光的赶来报喜。
  “太原?”朱以海昨天晚上跟长子弘甲聊到快天亮,这会还睡意未消,“什么,太原光复?”他一下子清醒了过来,有些不敢置信。
  “河北的八镇不是在打保定吗,怎么收复太原了?”
  事情说来倒也有些奇幻,朱以海西巡中原,把山东河南的那些牛鬼蛇神各路兵马,全都赶到河北去了,最后一道旨意,把进入河北的各路兵马整编成了山西、河北两镇省营加上六个团练镇,归由土国宝和马国柱两个总督统领。
  他在中原用兵,剑指湖广。
  让河北那边虚张声势,牵制些鞑子兵马,并没有让他们动真格的。可马国柱和土国宝手里这么多兵,不管强不强,起码数量是很多,号称十来万人马呢。
  加之如今大明各地形势大好,于是乎河北山西的许多官员将领,也纷纷或直接反正,或是暗里联络,总之没几个跟鞑子死心踏地的。
  偏偏辽东的耿仲明、朝鲜李氏等也不甘寂寞,都在痛打落水狗,趁他病要他命,耿仲明和朝鲜新军此时都无比的勇勐,反正鞑子在关外已经不成气候,哪顶的住如狼似虎的他们,他们说是为大明征讨鞑子,其实就是在关外到处抢劫屠杀。
  这种便宜他们可不会放过,就算皇帝说关外放缓点,别急,慢慢来。
  但耿仲明和朝鲜人表面答应的好好的,实际上却反而越发是倾城而出。
  这导致鞑子是处处着火,顾此失彼。
  土国宝这直隶总督兵围保定,然后御营还在海上袭扰天津和山海关,济尔哈朗忙着把把清廷从北京迁往关外承德。
  这一迁都,带来一个极大的坏处,便是鞑子的士气彻底崩了,尤其是直隶、山西的降将们,这鞑子都迁都了,这还玩个屁。
  人人自危,都在寻找出路,都在想办法将功赎罪。
  要说土国宝和马国柱这两家伙也确实是比较有本事的,在鞑子那边就是总督巡抚,也都是悍将。如今更是风声水起,把虚张声势、招降策反这些招术用的炉火纯青。
  土国宝虚张声势十万大军围攻保定,结果那边马国柱却带着他麾下的人马悄悄的进了山西。
  因为张集、边大绶和石廷柱这些汉奸,也早没安好心,暗里一直跟这边做走私贸易,为了避免被来山西的济尔哈朗两年轻儿子发现走私之事,他们还直接把娘子关和故关都给让给明军了。
  本来约定这两关让给明军,只为方便走私买卖,但马国柱这个曾经的鞑子宣大山西总督可不是那么守信用的。
  土国宝在保定虚张声势围城,御营水师在羊攻天津和山海关。
  马国柱偷偷的带兵过了娘子关,然后一路突袭到了太原城下,等太原这边发现时,已经被包围了。
  此时太原城中并没多少兵,因为先前土国宝大张旗鼓的进攻保定,那边明军又羊攻天津,搞的保定的三位鞑子总督着急忙慌四处求援。
  但此时北京没兵,安亲王岳乐却要守京津,总督马光辉和河道总督杨方兴、漕运总督王文奎以及巡抚郎廷左几个一番商议,保定不能弃,京津又不能来援,只能从宣大山西求援。
  山西巡抚石廷柱反对出兵救援保定,但济尔哈朗的儿子济度和勒度执掌山西军政大权,山西总督祖大寿一直在京,此时也跟着迁往承德,这两年轻的亲王坚持要出兵救援,石廷柱也没办法。
  最后干脆任这两少年亲王把山西八旗精锐带走了。
  他们从太原北上,经平型关进入灵丘,翻越太行过紫荆关,进入保定府的易州,正好到保定的后方。
  石廷柱等本来想着,反正也拦不住他们,干脆让他们去,这样还方便他们做走私买卖。
  谁料到马国柱会突然就兵出井陉杀到太原城下呢。
  马国柱围了太原,却也不急着攻城,兵马休整了两天,然后一面开始劝降,一面派兵扫荡太原外围。
  马国柱还对石廷柱用上了套路。
  他每天晚上把一部份兵马悄悄的从城下撤离,然后白天再大张旗鼓的到来,于是每过一天,城下的营帐又多了一批,各路兵马旗帜云集。
  他又让人故意散布各种消息。
  一会是辽东明军已经攻破沉阳,一会是河北明军破了保定,一会是水师破了天津。
  等明天又是皇帝在南阳斩了尼堪,后天是吴三桂在关中反正杀了鳌拜李国翰,再又是孟乔芳投降。
  总之各种消息满天飞。
  太原城里一日数惊,人心惶惶。
  马国柱派人射箭书入城招安劝降,那边山西布政使张集本就是个贪官儿,看着明军云集城下,连营十里,早吓的脸色发白。
  一番思忖,便悄悄派人出城去见马国柱。
  对张集这个老朋友,马国柱也不陌生,双方你来我往的密信往来,很快太原城里的底细就被马国柱知晓的一清二楚了。
  张集也得了马国柱的保证,说只要他反正,太原光复后必不追究他罪责,还要为他请功。
  张集对当不当官已经不感兴趣,他现在在意的是能保住性命,和他这两年在山西攒下的这大笔财产。
  得了承诺,张集也是四下活动,太原知府边大绶是曾经挖了李自成祖坟的人,也早就跟张集一起暗里搞走私的,两人很快就达成一致。
  几天时间,张边二人的投降派就拉拢了一大批太原的官吏将校和士绅大贾,他们还数次去劝说石廷柱。
  连石廷柱身边的人都被他们买通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