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你和老子说这个干嘛?关老子鸟事。路超心里自然问候了他的母系亲属好几次。
  不过他已经明白这死太监的意思了。
  他想了想,脸上露出笑意:“公公可还有事?”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露出笑容,王相尧已经明白自己猜对了。
  王相尧这时决定堵一把,果断道:“龚鼎孳的夫人,叫顾横波,是秦淮八艳,多才多艺,长的非常好看。”
  “。。”路超瞪着眼睛。
  两人面面相觑,好一会没出声。
  路超当然知道自家丁大人的德性。
  好一会后,他一本正经的道:“无论他夫人是什么人,犯了罪就得处置,不过现在圣上还没降旨,公公若是和龚大人交好,可以亲自向圣上禀报,圣上仁德,或许能网开一面。”
  明白,王相尧心想不愧是锦衣卫指挥使,两人说话不需要在一个频道上,但大家都知道对方的意思。
  “多谢路指挥使,奴婢先走了。”王相尧二话不说,转身就走。
  不远处的角落里,周钟和顾横波都在等着。
  看到王相尧回来,两人赶紧围上去。
  “暂时没啥事,圣上还没下旨降罪,等我进宫,找到机会再说吧。”王相尧兴奋起来,似乎比较卖力。
  因为他感觉自己找到了如何讨好皇上的事情。
  当初丁毅一进宫,他就选前朝妃子,结果被拒,现在看来,或许皇上,只是当时没有心情。
  打发走两人,王相尧回到家,看到于氏正坐在地上,弯腰洗衣服。
  于氏贤慧,也能自己干活,这也是王相尧一直带着她十年的原因。
  他看着于氏曼妙的身姿,脸色慢慢变的古怪起来。
  -----
  十二月初十,丁毅在武英殿召集内阁诸臣商议事情。
  经过一个多月的整顿,重组,新内阁各部门已经开始正常运转,各部各司其职,带着大乾稳步往前。
  “各部已经正常运转,朕决定推动改革。”
  “今年到明年的重点有五件事,保证百姓有的吃,统一度衡量,制定身份牌,建立银行,新科举。”
  五件事的先后顺序,按丁毅所说的来。
  排越前面的,当然越重要。
  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大乾帝国的稳定,百姓的温饱。
  明末这两年民间是很缺粮的,丁毅最后打满清之前也很缺粮,多次从朝鲜、日本运来粮食,加上江南的税粮支持才发动了最后的大战。
  现在帝国新定,内阁也改组完成,在大乾法典出来之前,丁毅先循序渐进,进行少量的改革。
  但改革的基础,就是得让全国百姓都吃饱。
  “陈有富,你给大伙说说最近的粮食情况。”丁毅最后点名户部尚书陈有富。
  陈有富的表情马上丰富起来。
  ----
  李定国九月灭后黎,从后黎掠夺的财富不说,除了后黎普通百姓的粮食外,李定国把后黎王室成员,官员勋贵和富商地主家里的所有粮食全部抄没,官将砍头,商人送大澳。
  共得粮食三百四十多万石。
  他十月灭莫朝,十一月灭占平。
  十一月初打进占平时,后黎的粮食还没有统计完,还在往船上运,莫朝和占平的都没开始拿。
  丁毅当初运李定国过去的三千多艘船,从九月起开始把大量的粮食往国内运。
  据李定国当时来信,十一月安南第三季水稻可以收,全国的粮田又能收几百万石。
  现在李定国就怕没船,来不及运,又怕安南的雨季无存存放。
  陈有富说到这里,脸上已经笑开了花:“李总兵的信件昨天刚刚由陆路,快马到京城,粮食还在海路上。”
  “我们的计划是,往湖南和广西运一批,让湖南的和广西粮往贵州和河南运。”
  湖南和广西有些粮,他们可以从陆路或水路直接往贵州和河南运,而安南的粮可以经水道,直接往湖南和广西运。
  这相当于是个接力,省时省工。
  如果直接把安南的粮往河南和贵州运,那就比较麻烦,还是要经过湖南或广西。
  这在后世来讲,就是调拔。
  但大明朝以前不会这么干,假设河南要没粮,要从江南运,就一直从江南运到河南,沿路不知折损多少。
  其实可以让河南附近的其他地方先调拨给河南,然后再从江南运到其他地方。
  当然,考虑到明末以前到处缺粮,也可以理解。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丁毅这时道:“今年各地还有点不稳,先用粮食稳定局面。”
  “着令各地官员赈济百姓。”
  “从农业部汇总的情况来看,全国秋播形势还是不错,这个时候,很多地方应该可以丰收了,就算没有丰收,得到这安南的粮食也能渡过今年,过个好年。”
  “明年,大乾元年,朕相信,一定会更好。朕想过了,明年大乾十亩以下的百姓,免税一年。”
  今年还是崇祯十八年,天下刚定,很多地方还有败逃的贼军没有完全平定,当山匪,各地还在剿匪。
  西北省份的百姓还是比较缺粮。
  丁毅就是先用抢来的粮支援下国内,同时下令各省的官员,全力搞定秋播秋收。
  这段时间锦衣卫指挥使路超也很忙,大量的锦衣卫被派到全国各地,督查暗访各地官员赈灾情况。
  但抢粮赈灾是一锤子买卖,最终还是要让老百姓把田种起来,安稳的过日子。
  马士英这时也表情很丰富,听完后他喃喃道;“小小的安南,岂不能抢--收了上千万石粮?”
  “永乐时前明在安南收税都有数百万石,咱们现在去---购买上千万石也不算多。”很少说话的路超说话了,很注重的把‘抢’这个字,改成了购买。
  耿直的吕大器听了嘴角直抽。


第818章 银行与新钱
  这要换成前明,很多人要大叫起来,如此掠夺,何来天朝上国的风范,我大明礼仪之邦,岂能做出这种无耻的事情。
  还好吕大器记着现在是大乾,不是大明。
  这是为了大乾百姓,这是为了大乾百姓,吕大器在心里默默念了好几遍,脸色才算好看点。
  “农业部和交通建设部要督促各地,兴修水利,囤田种粮,我大乾不比前明,有的是钱,该花的一定要花,西北地区的耕牛和农具,朝廷可以免费提供,一定要让天下的百姓,动起来,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盼头。”
  “臣等遵旨。”
  丁毅现在手上钱都用不完,加上后面云南、安南两地抢来的,估计有两三亿了。
  丁毅打算尽快让钱流动起来,用后世的话说,那怕搞基建也可以,投入几千万搞基建,搞水利,修路,能带动各行各业和无数百姓的生活。
  谈完了第一件大事,丁毅说到第二件大事,制定新的统一度衡量。
  这件事秦始皇干过,丁毅要改下。
  明朝的一斤大概是后世约594.6克,丁毅就按600克算,并不以后世500克来,因为后世大员一斤还是600克,香港和澳门甚至日本等都是如此。
  简单说,克是全世界统用的,但斤不是,一斤多少克,各国各地都有自己有标准。
  丁毅沿用大明的一斤594.6克,增数克后,设定为一斤为600克,并在大乾提出了‘克’的概念。
  一斤改为十两,即一两为十钱,一钱为六克。
  统一度平衡其实也不是很难,因为以前大明一斤就等于现在大乾一斤,只差了几克重。
  一斤改为600克,只要民间和官方的秤砣重新打造更换即可。
  但在斤之后,丁毅又进行了石和吨的改革,这个就比较麻烦,需要民间慢慢推广。
  明朝时,石即当重量又当容量来算。
  明朝一石为十升,二斛为一石,一石为153.5斤。(因为明朝一斤594.6克,所以相当于后世180多斤左右。)
  丁毅将一石定为200斤,五石为一吨,只计算重量,容量采用升和斛来计。
  这样改革后,全国统一重量单位,克、钱、两、斤、石、吨。
  而容量关系到物体的密度,和后世一样,目前水和重量可以互换,其他物资只有靠大学的教学和推广一步步在全国展开。
  而丁毅把石定为两百斤后,等于相应的提升了官员的福利和待遇。
  一石米比以前更多了,米价也比以前略高了。
  同样改制的还有米和步,从官方和学校开始,先用米代替步,其余的分米,厘米,里,公里皆与后世相同。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接受度和通迅,民间需要慢慢推广,主要是官方和学校先用起来,估计完全推广取消掉前明的,最少两三年时间是要的。
  制定新的度衡量这件事,现场的内阁成员都很支持,一石改为两百斤,每斤比以前还重了几克,这是变相提升大伙的福利啊,当然通过。
  “皇上,何为银行?”此时有人提问。
  丁毅道:“北宋的时候,民间出现一种交子铺。”
  丁毅一挥手,钟显拿了堆材料,给大伙人手一份。
  丁毅每次开会,都会发点材料,材料里写清楚他们要开会的内容,要做的事情,如何做。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