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陈锋没办法,只能让儿子和几个同伙前去城事局,认错低头。
  同时派人拿着银子去被打的女子家里面,想请她原谅。
  但女子家里有城事局的吏员在。
  你儿子犯法了,就算被打女子原谅也没有用,朝廷要办他。
  更何况,被打女子根本不会原谅他。
  城事局办事很快,先让几个人承认了当天的罪行,说清楚如何打人的。
  有人想不认罪,但当天现场很多人看着,都站出来指证。
  因为城事局说了,谁出来指证,五十两银子一个。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有人指证,还有行凶者中间自己人承认,最后打人的八个都确定了罪行。
  第三天,八个人的家属都被叫去城事局,并要求他们带上银子和马车。
  家属们都莫名奇妙,但还是带了银子去,还以为官府收银可以放人。
  结果到了现场后,城事局吏员道:“被打的女子中,伤最重的,骨折十六处,右手右腿都断了,头骨也有碎裂。”
  “按大乾律法,首犯斩首示众,余犯双倍。”
  陈锋几乎晕厥,没想到处理这么重,关键第二天他也被通知开除了,直接从锦衣卫变成普通百姓。
  家里的授田和房子全被没收。
  第四天司法部就批核下来,然后城事局召集了京城数千百姓来观看大乾元年的第一次午门斩首。
  刑部先斩了陈志,然后把另七个凶手带到现场,当众杖打,再有医生来判断。
  第一波打了好一会,医生判断,骨折十处,右手断,左手没断,再打。
  第二波第三波再打。
  最后七人个个左右手左右腿全断,骨折三十二处以上才算。
  其中有两人活活被打死,死后伤重不治又死了三个。
  家属们哭的昏天暗地,但你以为这样就完了?
  城事局又道:“朝廷为了你们的案件,动员了一百多人力,和十几次马匹,城内城外奔波多日,还请动医生,刽子手等,包括今天组织现场斩首,打人,都是要钱的,还有证人费用。”
  “朝廷一共出资四百六十两银,需要你们八家平摊。”
  “另给三位伤者每家一百两的赔偿。”
  “现在交也可以,明天午时前送到城事局也可以,总之一文都不能少。”
  有家属疯狂大叫,还有没有王法了,大明朝都不会这样,打死我们的男人,还要我们出钱?
  “这就是咱们大乾的王法,你可以不给。”城事局吏员冷笑:“你试试?”
  “明天午时见。”
  说罢,大家开始散场,无人理这些家属,最后家属后还是老老实实的交钱,钱凑不齐的直接被抄家抄田,驱出大乾,送到济州。
  一月下旬,有商人听到京城最近的几件案件,考虑了几天后,跑到顺天府城事局求助。
  商人是江南的布商,一直做的生意是把江南的布运到京城,由京城的布商来卖。
  崇祯十六年进京时,他给了五百匹织物当时的京城一个布商,对方打了收条,却一直没给钱。
  接着进入崇祯十七年,天下大乱,京城也被攻破。
  好不容易等丁毅平定京城,商人再次进京要钱,对方说家被闯军抄了,没钱。
  现在已经两三年时间,对方一直欠着也不给。
  但商人说,对方在京城,还在开布铺,生意也不错。
  这商人当天进城事局时也吓了一跳,因为刚一进去,好多吏员都围过来,纷纷问他要办什么事,热情的不得了。
  甚至还有人亲自泡茶,请他坐下,细说。
  商人以前那见过大明的官员们这么热情的,一时有点不适应。
  等他把事情讲完后,对面的吏员笑问:“一百匹织物当时值多少钱?可有凭证?”
  “都有凭证,计有纻丝五十匹,每匹三两。”
  “黄纱绫五十匹,每匹八钱。”
  “绵绸五十匹,每匹八钱。”
  “粗白绵布五十匹每匹四钱。”
  “黑青苏缎二十匹,每匹八两---”
  最后凭证上显示,总价为四百六十两银子。
  “好。”吏员拍案而起,兴奋的大叫。
  搞的商人莫名奇妙。
  次日,两吏员带着商人上门要钱。
  掌柜的很嚣张:“我家主人是刑部郎中费大人(正五品高官)。”
  “今天到我们到场了,三天内交钱,并按利息折算给黄老板。”吏员不急不徐,向他说明了三天内要交钱,然后写了张传单,递给掌柜,逼掌柜签押。
  掌柜不肯,吏员直接往店铺里一扔,转身就走。
  三天后吏员带商人黄老板再来,对方拿了一百两银子,说先付一百两,想打发他们。
  吏员没有客气,当下直接宣布,按新的大乾律法:“我们已经通知过你,过时不还,罚十倍。”
  “三天后我们再来收钱。”
  说完,头也不回,转身而去。
  当晚那郎中找到刑部尚书马士英,请马士英找城事部尚书赵大山通通气,说说好话,还想送银子给赵大山。
  马士英大惊,现在大乾谁敢收银子?没有用的,你赶紧把钱还了吧。
  郎中哭道,要十倍呢?抢钱啊?
  马士英想了想:“三天后你再不给,可能是二十倍,五十倍。”
  “杀了我也没有。”郎中哭叫道。
  他心存侥幸,而且此时大乾刚立,新皇帝还是要用他们这些精英官员的,再说新的大乾法典又没正式出来,凭什么啊?
  他准备了一千两子,打算三天后解决这件事。
  不料三天后吏员和商人一到,商人是同意了,城事局的吏员不同意。
  商人原本只有四百两银子,现在对方愿意赔双倍,当然愿意就这么算了。
  但吏员一本正经,我大乾以法治国,岂是儿戏,你说算了就算了?
  现在是二十倍罚款。
  掌柜自然说没钱,要等郎中大人回来再说。
  吏员不管,很快调集了二十名同仁,过来抄家。
  先抄商铺银子,再抄郎中家里的银子,银子不够就抄田,田不够再抄房子。
  好在这郎中家里还是有点钱的。
  一共抄出两万多两,吏员按规定,先收二十部罚款,为九千二百两。
  然后城事局二十名吏员的出工费,每人十两,共拿了郎中家里九千四百两白银。
  其中九千四百两里有两成是办事提成,但办事的吏员最高只能拿一百两。
  另有一千六百八十两里,有大部份要交给朝廷。
  而商人拿到七千多两赔偿,简直不敢相信。
  商人欣喜若狂,又惊又怕,赶紧要拿一千两出来给诸兄弟喝茶。
  众人宛拒,因为不能收。
  事后,该郎中因逾期不还,品德有亏的理由被免职,踢出了官列。
  进入到仁德元年后,大乾的‘天下事’每期都会有一两件发生在京城的案件记载,用来提醒天下的官员和百姓们,大乾的律法已经和大明不同,做生意的如果不好好做生意,用各种龌龊的手段,只会被重罚。
  欠钱的人,老老实实还钱,不然下场也会很惨。
  至于青皮流氓们,动手打人之前,好好想想有什么后果。


第821章 江南的反对之声
  仁德元年天气有点冷,皇后的册封大典因此推迟了一些时日,而且这时女官还没有确定。
  一月二十八日,宫中的女官候选人经过几个月的集训,考核,终于到了决定人选的时候。
  今天是朝廷休息日,丁毅也起的很早,然后到东暖阁批了会奏章,现在很多小事情不会发到他这边批阅,能发到他这里批阅的有,地方上的死刑案、大案。
  税收数据,各省收入数据,三品以上官员升迁,三品以上军将升迁。
  还有就是改革的推广进度,成效。
  从奏章来看,民间对今年的新科举非常期待。
  这种奏章你要是放在明朝和其他朝代,可不一定是真实的民间反应,官员们能把丧事喜报,蒙骗中\央。
  但在大乾,地方官员上报到皇帝那里的奏章有两种,一种是必须报的,比如这改革数据,税收数据,地方收入,官员考核等,这各必报的奏章,需要地方头头和各部负责人一致通过,盖印章,签字,少一个都不行。
  像科举的事,县令,县丞、主薄,巡检、教谕等都要认可,才能报到皇帝这边。
  这么多官员要窜通起来,一起说假话可不容易,毕竟现在很多县级官吏,都是丁毅安排提拔的人。
  而且各府会对县,省会对府进行督查,查实,双重保证奏章的准确性。
  因为丁毅知道,古代蒙骗天听的事太多了,皇帝坐在京城根本就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不知道发生事情的真和假。
  古代一个县才几个官员,几个人说了算,自然容易欺骗上面。
  现在丁毅在一个县有几百个官吏,再想串通起来欺上瞒下,几乎不可能。
  除此之外,司法部也常年有官吏在天下巡查,就是用来打假,说假话,报假情报的具要严罚。
  另一种奏章不是必须报的,比如县令和知府或巡抚,想单独报件重要的事给皇帝,你可以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