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明军在数量上就有了优势。洪承畴这下子就被架到了烤炉上。
  “陈新甲趣之,未免轻进以顿师”
  挨了皇帝一顿训斥,又得到了兵力补充,监军张若麒又催得紧,“振臂奋袂,扶兵之势,收督臣之权,纵心指挥”,于是明军“但知有张兵部,不知有洪都督,而督臣始无可为矣”。
  这会想想当初毛文龙不让袁崇焕往东江镇派监军也是有原因的,动不动剥夺主帅之权,自己指挥,明末这种监军制度真是害死不少人。
  前面说过,崇祯在去年四月已经收回各镇监军,但这次松锦战役爆发,他又派监军,前后言行完全不一至,可能觉的,这次不是一个镇,是几个镇,所以可以派监军吧。
  因为有监军在逼着,还抢着指挥,洪承畴再没有什么动作就恐怕要惹祸上身了,只好放弃原定的稳扎稳打,“逼以车营,毋轻战”,逐步推进的计划。
  7月26日,明军推进到乳峰山一带,决战正式打响。
  而清兵这边,因为济尔哈朗先败一场,皇太极又换了多尔衮来指挥。
  洪承畴突然改变战术,让对面的清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他之所以敢大举进攻,除了上级压力外,也是因为他自信在火力上完全压制对手。
  当时,明军携带了3273门的各式火炮。有新式红夷大炮,也有仿造的佛郎机炮。但大多数是土制的大将军炮为主。
  二十九日,命总兵杨国柱率领所部攻打西石门,结果杨国柱中箭身亡,明军又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之。
  多尔衮看到明军有大将阵亡,兴奋过头,下令八旗军队发起全线冲锋。
  根据他和明军对战多次经验,明军的野战能力很差,总是躲在车阵后方,用各种五花八门的武器还击。但这一次,清军吃了大亏,明军的炮实在太多,这也是徐敷奏没带丁毅的炮过来,不然他们将更惨。
  清兵被明军一阵炮火覆盖,伤亡惨重,多尔衮无奈下令部队后撤60里。
  清兵又一次败于洪承畴手下,这时明军诸将连胜两场后,都开始有点飘了。
  由于明军缺乏大规模的野战突击能力,或者说根本不敢趁胜追击,清军得以从容撤退,再次扎营固守,多尔衮向皇太极请求增援。
  皇太极听到消息气得流了鼻血。“上行急,鼻衄不止”,他怒火万丈,率领所有余下的军队,星夜兼程赶往乳峰山。
  这样,清军当时总共有五万老满洲部队,科尔沁为首的三万东蒙古军队,还有两万汉军,共计九万人马参战。
  清兵数量与明军相比,并不落下风。除了兵力稍少,在战斗力和战斗经验方面上,更是超出很多。
  为了在火力上与明军抗衡,清军孔有德所部的精锐炮兵,两千鲁密铳兵全部带上了,这也是几乎是清兵全部的火器部队,必竟他们大量的工匠已经被丁毅炸死,以后补允将变的极难。
  经过丁毅细作的运作,清军这两年重点都在造铳上,火炮比较少,虽然在火炮数量上远少于明军,却有26门红夷大炮,还征调了大量民夫运输大炮和弹药。
  清军的红夷大炮不仅数量比明军更多,质量也更好,关键是射程比较远。
  增援清军赶到了乳峰山,皇太极一边流鼻血,一边观察明军防御。发现明军后卫不足,就下令扎营在松山和杏山之间,并且在王宝山、壮镇台、寨儿山、长岭山、刘喜屯、向阴屯、灰窑山至南海口等处扎营。每个营地都深挖壕沟,断绝交通要道,将明军全部包围了起来。
  洪承畴看到八旗的阵势后大惊失色,他知道一定要打破包围圈,不然自己只有被困死在当地。鉴于明军普遍守强攻弱的特点,他将主要进攻手段放在了炮兵身上。
  8月20日,明清双方开始了一场炮战。
  明军这边虽然有三千多门火炮,但是大部分射程很近,真正有远程威胁的只有6门红夷炮。
  清军情况恰恰相反,小型火炮少得可怜,却有26门重型红夷大炮。
  等炮战开始,明军的炮兵阵地上,硝烟四起,震耳欲聋,炮声隆隆,但几千发炮弹,都落在清军营地的前方,真正能打到清军营地的,则只有6枚。加上炮手久疏战阵,校准手法很差,没有几发能中命中目标。
  徐敷奏当时就在现场,看到明军几千门炮齐响,声势逼人,最后只有六发打到清军营地,差点吐血。
  战前,丁毅让他出兵时,他也问丁毅,要不要带炮,丁毅反问他,你自己看着办吧。
  徐敷奏思来想去,决定不带。
  因为明军诸军都带了大量的炮,而且他感觉带着炮,跑路不好跑,没错,徐敷奏根本不打算帮明军好好打。
  他现在已经是丁毅的人了,于是徐敷奏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不带跑。
  事实证明徐敷奏有先见之明,明军一到大战,必有人跑,带了炮怎么跑的掉?
  徐敷奏选择是对了,但这样就害惨了明军。
  清军这边声势虽然不大,每次发射也只有26枚炮弹。但每一枚炮弹都能飞到明军的阵地,技术有差距,结果自然不同。
  明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本方红夷炮也被击毁了两门。
  此时清军趁着明军被牵制在松山,皇太极派出阿济格带奇兵突袭,拿下了附近的笔架山,夺取了明军的粮草。
  这下就搞笑了,清兵原本粮草都不多了,突然夺了明军粮食,明军反而没粮食。
  粮草失陷,明军上下陷入恐慌,此时他们只剩下了三天的补给,“因饷乏,议回宁远就食”。
  21日,洪承畴决定组织突围回宁远。
  当天明军主帅大帐内,诸将商议分兵突围,由总兵王廷臣带领左路明军突围,总兵马科带领右路明军突围,并让蓟镇总兵徐敷奏领兵断后,等到晚上7点左右,同奔宁远。
  得知消息,明军上下军心立马就不稳了。
  徐敷奏听的直摇头,这还没打几场就开始跑了,还好没带炮来。


第693章 害死全军
  前年八月,徐敷奏移镇蓟镇总兵,到了任上后,一共练了九千精兵,其中三千是丁毅给他的老兵,他又从原来蓟镇的兵马中抽取六千精锐,以一带二,终于练出九千精兵。
  当时这九千精兵分为三营,他自己领一营守三屯营(蓟镇总兵驻地),吴水富领三千守乐亭,何大平率三千守永平。
  这次奉旨出兵,他从三营各抽两千,凑了六千兵马,五百哨骑加少量亲兵,吴水富领兵守蓟镇。
  他和何大平两人出来了。
  吴水富和何大平都是丁毅的部将,一个是徐大堡出身,一个是东江镇出身。
  听到要突围逃走,还让他们在后面断后,何大平的脸色就相当不好。
  自从跟着洪承畴的兵马出关,他们的兵马,一仗没打过。
  第一次和清兵在乳峰山附近遭遇,洪承畴派的吴三桂,吴三桂一战而胜,洪承畴大加赞赏,向朝廷请功。
  第二次和清兵打,洪承畴先派杨国栋,结果杨被射死,接着又派李辅明接着上,清兵又是大败。
  这两仗徐敷奏的兵马都在观战,他和何大平也不停讨论。
  清兵第一仗败是轻敌,以前从来对战明军百战百胜,所以没想到突然被吴三桂打了个措手不及。
  第二仗则完全多尔衮指挥失误,明军三千多门炮架在那里,清兵先胜一阵,打死了杨国栋,多尔衮一时兴起,居然叫全军冲锋,被明军三千多门炮打的鬼哭狼嚎,转身就逃。
  当时徐敷奏就提醒,当趁胜追击,必可大获全胜,一解锦州之围。
  徐敷奏当时是看到战场情况说的,说完就后悔了,因为他心里不想明军胜的这么容易。
  但洪承畴和其他明将纷纷摇头,生怕中计,还是想稳扎稳打。
  还有人说自家骑兵太少,不利于追杀,不要急。
  结果多尔衮移住阵脚,退兵囤营六十里外,很快把皇太极带着所有兵马也过来了。
  洪承畴这时已经失去第一次战胜清兵的机会,但如果祖大寿这趁机杀出重围,和洪承畴里外合击,还是有机会的。
  但祖大寿在之前被齐尔哈朗攻破一阵,丢了外城,失了大量粮草,也不敢出来。
  这是明军失去第二次战胜清兵的机会。
  等到清兵红夷大炮到了,明军炮战失利,直接就开始考虑突围。
  何大平第一时间找到徐敷奏:“徐总兵,这明军真是废,看来咱们要走了。”
  徐敷奏闻言苦笑,何大平已经直呼明军,根本没把自己当成明军。
  他也不急,想了想后,突然问:“若让丁总兵指挥,现在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何大平愣了下,冷笑:“何须丁大人?”
  “明军三千多门炮,只要个个不怕死,推着炮往前,清兵红夷大炮又大又沉,移动困难,必然要败。”
  “他们才几十门炮,能打多少?每门让他打十次,总要休息会吧?打十次能打掉明军多少炮?”
  何大平越说越生气:“个个皆贪生怕死,炮弹没来,就东躲西藏,如何能战?”
  这种炮战劣势,丁毅就和鳌拜打过。
  当时丁毅就几十门炮,鳌拜是十门,和现在明军与清兵的火炮数量不知差了多少倍。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