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哥,你可一定要再坚持些年啊。”
第二百七十九章 投寄、飞洒
在偏殿和邵质交流好意见之后,陈云甫的心里也就有了很大底气,复开内阁会上,陈云甫便先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以阶梯税法为先行过渡政策,地方佃户、租户以租代买,差额由朝廷官补。”
陈云甫的提议让不少人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大家怕就怕陈云甫步子迈的大,直接玩恢复井田制或者王莽那种王田制,将天下的土地收归国有,那就天下大乱,处处反贼了。
阶梯税法虽然也挺狠,但历史上不是没有先河,比如隋唐时期将土地分为口分田和永业田,除此外还有官员阶级所独有的免税田,不管是永业田还是免税田,都有一个具体的数字限制,超出限制的部分一样要收税。
这就算是阶梯税法的原始雏形。
按数量规模征收不等比例的田赋,是宏观政策抑制土地兼并的一种形式,而且在激进程度上,远比王莽的王田制要弱。
若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王莽搞出的王田制显然是最好的政策,可前提条件很苛刻。
那就是王莽同志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把全天下的门阀、士绅、地主阶级全部杀干净,同时还要保证自己内部的属官、将领同样是大公无私的无产派。
做不到这两点,那就必然是天下大乱、群起而攻。
老王敢干的事,陈云甫现在还不敢干,他也不想破坏眼下大明朝还算和谐安定的大好局面。
“咱们大明的户口、田亩沿用两册, 户口谓黄册,田亩谓鱼鳞册, 无论是黄册还是鱼鳞册, 都是十年一核定, 无论是丁徭还是每年的两税,都沿用唐朝时定下的两税制, 同时补以粮长制来补贴火耗。
今天呢,本辅特意为诸位请来了一位最精通田税的粮长,那就是浙江粮长严震直, 士奇,请严粮长来一趟吧。”
杨士奇应了一声,迈步离开文华殿,不多功夫,便带着一三十岁许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众人皆不由的望去。
严震直这个名字, 谁不认识。
尤其是邵质, 他更熟悉。
当年翁俊博一案, 连着后面的郭桓案、空印案, 可都是这位严震直严大粮长勇敢检举揭发才暴露出来的。
“草民严震直,参见少师、诸位阁老。”
严震直一介白身,面见一群中央大员,当下便撩袍下拜,不过神情姿态各方面倒并不紧张,很有大将之风。
“快请起。”
陈云甫抬手免礼,同时谓杨士奇言道:“给严粮长看座。”
严震直谢过, 坐到了离着内阁圆桌大概五步外的位置, 端正严肃。
“浙江, 既是咱们大明朝丁口最多的省,也是我大明朝田税最高的省, 咱们谈论丁田税法, 震直这位浙江粮长那是最有发言权的, 因此, 本辅很早之前就同震直讨论过,这次本辅自山东回京之前, 就已经派人将震直从浙江请了过来。”
果然, 陈云甫早就有动土地的打算了。
众人心头都明白过来,知道陈云甫今天这事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早有准备。
“下面,咱们大家伙一起听听震直来谈吧。”
严震直站起身,环揖一礼后朗声开口。
“如今国朝丁徭税法, 皆按照黄册、鱼鳞册核数来定。
丁徭制:一户两丁者,出一丁为徭,一户三丁及以上者,出一丁为徭、一丁编军户。
税法制:耕户三十税一,生员免税八十亩、官员免税二百亩,租户、佃户除租赋外,额交余产廿一。
如此两制,民间多有过继子丁、投寄田亩的行为。
而租户、佃户则税徭沉重、苦不堪言。
每年的田赋押解入京,路上糜耗,则由各省粮长承担,各县凡拥田一万亩以上者设粮长,如无有拥田一万亩者,则不设粮长,其糜耗由省一级粮长承担。
草民身为浙江粮长,简言之,浙江全省,凡无县一级粮长的县,所有糜耗全数由草民归数。
于是,各县凡拥田一万亩以上者,为不当这个粮长,便纷纷散田分家,或将田亩交割于同县之生员,此为飞洒。
投寄、飞洒,都是地方为避税而衍生的一种行为。”
说到这一步,严震直便不再言语。
陈云甫环视一圈阁臣,开口道:“诸位都听明白了吗。”
大白话, 什么意思都跃然纸上,哪有听不明白的道理,众人皆点头。
“年初的时候, 咱们重新统计了丁口和田亩,为什么要统计,就是为了今天, 各省各自有多少百姓、多少亩地,现在一目了然,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清楚,自然也就知道每年国朝看不见的损失,被所谓的‘合理避税’躲掉的、逃掉的田赋、丁徭到底有多少。”
陈云甫转动着尾指上的玉戒指,垂目道:“投寄、飞洒、过继,百姓、士绅、地主们为了不服徭役、不交税赋那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朝廷再不给出办法来,将来五十年、一百年之后,户部恐怕就揭不开锅了。”
说完这话,陈云甫就看向齐德,户部由后者分管,这时候,该是齐德讲两句了。
齐德心里对严震直那叫一个不爽。
你说你堂堂浙江粮长,说你富可敌国或许夸张点,但绝对也是富甲一方的大豪族,你没事和陈云甫这种‘阶级叛徒’走到一起干什么。
什么飞洒、投寄,我齐德完全听不懂好吧,你这都从哪编造出来的名词。
“严震直虽然是浙江粮长,但毕竟是一介白身,说的话估计也都是捕风捉影,今天是内阁办公会,如此严肃的地方,让一介白身来信口开河,是不是太儿戏了一些。”
陈云甫扬了一下眉头,突然问道:“齐阁老名下有多少田产啊?”
齐德张口失言。
身后的杨士奇就跟了一嘴:“少师,通政使司那边留档的记录,是三十五顷。”
陈云甫哦了一声:“那就是三千五百亩了,不对啊,本辅记着当年齐阁老刚刚中解元的时候,不说家徒四壁吧,但也无甚祖产,陛下当年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可是留齐阁老在东宫住了好长一段时间。
齐阁老,短短为官几年,便有三千五百亩田产,您真是持家的一把好手啊。”
汗水,从齐德的脑门上开始呼呼浮现。
“士奇,和在座的诸位通报一下,本辅名下有多少田产。”
杨士奇傲然道:“诸位阁老,少师名下,一亩地都没有!”
齐德内心里顿时破口大骂。
你当然没有,你每年俸禄一千多石,还有国公的五千石,你需要个屁的土地啊。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少师高风亮节,真可谓我等为官者之楷模啊。”邵质直接跟了一句,而后就斜睨向齐德:“齐阁老短短几年就坐拥三千五百亩田产,就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是投寄田。”
文华殿内,顿时一片安静。
所有人都看向齐德,等着后者的解释。
第二百八十章 改革税法
所有人都在看着齐德,眼神中满是玩味之色。
在这般注视下,齐德脸上的汗,呼呼直冒,正打算开口说句什么,陈云甫的声音抢先响起。
“好了,震直不是说了,投寄也好、飞洒也好,那都是国家税法中存在的漏洞,咱们的任务就是查漏补缺,而在查漏补缺之前,这种行为不能说是有罪,法无禁止皆可为嘛。”
陈云甫这是给齐德的行为定了性。
你那些田,都是投寄田。
投寄田免税啊。
虽然说朝廷的官员免税额是两百亩,可那是要分品级的,品级越高免税的田亩数就越高。
以唐朝为例,亲王一万亩、宰辅八千。
而到了宋朝,因为要与士大夫共天下的祖制在,因此所谓的免税田限制形同虚设。
明朝官员的免税限制要严格的多,齐德这位辅臣最多也不过就是十顷,也就是一千亩,现在齐德整出了三千多亩地,按说是超出了限制,可明朝除了免税田之外,还有折兑政策。
生员的折兑是九折。
所谓生员, 就是指秀才、举人。
这些生员的名下如果有一千亩地,那么除去免税的一部分外, 剩下需要交税的田赋打九折缴纳。
可以缴纳粮食也可以缴纳银钱。
齐德的折兑比例当然不是一个生员可以媲美的, 他有三千五百亩地, 先免后折之下,该交税的部分恐怕连几百亩都没有。
就算陈云甫想以此来找他麻烦, 齐德也可以缴纳一笔折兑银出来归数。
因此陈云甫才将这事遮过去,不再往下深究。
没有意义。
齐德擦去自己脑门上的汗水,讪讪一笑。
“本辅打算制定阶梯税法的原因, 就是为了查漏补缺,本辅的想法呢,是将黄册和鱼鳞册二合一,每户有几口人、名下几亩田全部要记得明明白白。
如此,税法就可以和丁徭法合并, 如丁少而田多之户, 则免服徭役, 如丁多而田少之户,则出一丁编入军户, 推屯卫所或服徭役。
具体的标准, 会后着户部同工部、兵部一道进行核算, 给出具体考量。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