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重振北疆 (雪豹导弹)


可结果恰恰相反,巡城监这四个人活了,士孙瑞他们守在寺内反而死了。
他自己当然觉得巡城监很有本事,立刻授予重要职位,可是司马懿听闻以后,立刻回信让他小心,免得被其坏了“振兴大汉”的计划。
“陛下?是否可问计于巡城监都尉诸葛亮?”
伏完见刘协微微愣神,又问一遍。
“暂时不用……目前朝廷刚刚驱逐群小,河南郡才稳定下来,暂时专注于内部吧。不过给司马懿他们传信,叫其便宜行事。”
伏完和孔融走后,刘协总觉得事情先朝着自己预期发展了,可是后面又有更多难题。
“陛下,您在担忧什么吗?”
珠帘轻起,皇后伏寿盈盈走来。
“皇后你来的正好,童远大军从南边返回,竟然没有大规模修整就朝着并州去了。国丈认为该问计于诸葛亮,司马仲达之前就设计让诸葛亮战死,这该如何选择呢?”
伏寿明亮的眼睛略微凝神,随即回道:“诸葛亮确实可能阻碍我们的计划,不过他与最大敌人之一的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还能用。但是并州的事就不用其出力。”
“哦?那要找谁?”
伏寿微微一笑,说道:“陛下忘了徐庶徐元直了吗?疾风剑圣剑术无与伦比,但其谋略也几乎不弱于诸葛亮,其师傅和母亲,对于童远、曹操深恶痛绝,我们正可以进一步依靠他。”
“皇后妙计,这次巡城监风头太盛,几乎让人忘却了疾风剑圣也是厉害的谋略之士。这件事朕再出手恐怕会被人注意到,就由皇后来安排吧。”


第831章 太原王锐
童远与王异终于回到夏阳。
此一去期间发生了许多事,两人承担了许多,目前一切进展顺利。
女儿童瑶也快一岁了,此时见面倍感欣慰。
在统辖区域的主要地方都有循吏干才和兵马军吏,目前一切发展有序,仓库粮食充足。即使如此大家也没松懈,秋收春种搞得热火朝天。
粮盐铁马碳,五样全都过硬。
屯民产出的工具、兵器、石料、衣服、鸡豚享有盛名且价格公道。
河套、河西两条贸易线中,有许多玉石、香料、果干、牛羊、宝马、皮裘、珍宝,它们流通入中原等地,主要贸易线路多由新西凉军主导。
整个辖区只有并州的隐患还没专门拔出。
“夫人,这段时间烦劳你主导并州与司隶的事项,目前调查得如何了?”
王异这段时间统领四海商帮,又协调州郡与将军府,终于查明敌人的潜伏了。
“贾逵是朝廷方面的人,不仅之前掩护匈奴刘豹叛变,还将我军一批军械卖到洛阳。不过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就是售出的攻城器械中,有一样我军没有。”
王异说的正是两个月前,并州方面与董承贸易的事。
童远自司马懿、刘豹之事以来就非常注意并州,后来在夏阳运动会时,注意到太原郡兵马发挥较差,说明主政者要不无能,要不搞了什么动作。
果不其然,就是贾逵在动手。
“贾逵做事十分隐蔽,经过调查发现他并不直接动用屯田仓库的粮食军械,而是在郡县征收钱粮后,稍微取一些。再借太原郭、王两家之手,购买一批。”
“这真是厉害了,从并州贪污,然后为天子和朝廷做事。”童远无奈笑了笑,这贾逵真是煞费苦心啊。
“能看出他的动机吗?”
“一番分析认为除了天子的许诺,他还非常想往士族群体的顶层发展,至少有人见其在士族和百姓面前有两张面孔,太原士族的晚辈无不服之。”
想起刚入主河东的时候,裴、卫、柳三家来见他,贾逵先没有来,而是在临汾、平阳等地配合新西凉军,将匈奴人赶走。
之后白波军韩暹围攻闻喜裴家,贾逵才赶过来与自己见面,初见时便觉得矮小精瘦黝黑的贾逵,不那么简单。
听闻其有卫青、霍去病之志向,又在家中因为父亲早逝,而贫苦异常,在其祖父乡中教育之下,精通兵法谋略。
当时怎么看,都觉得此人可用,没想到其野心远不止是别驾、治中、太守之类,而是要爬上士族的最高峰。
“我方目前有何人证?贾逵又和哪些人关系密切,共同蒙蔽吾?”
王异知道他们现在是在密室交流,但如果外面有人与她一般听力优秀,恐怕还能察觉一二,于是压低声音说道:
“太原郭、王两家,他们长辈如郭緼、王柔、王泽忠于我方,但多已年高,已有不少人逝世。”
“如今晚辈以郭淮、郭配、王机、王昶等为首,成为贾逵的下属,为刘协做事。不过,因为其背离长辈的意愿,所以家中也有才俊,忠于我方。”
童远欣慰地点了点头,太原郭、王两家都是久镇边疆,为新西凉军出力甚多,要是家中晚辈全都背叛,那才奇了呢。
“这么说两家中又有才俊,忠于我方将他们的密谋禀告我们了?”
“太原王家有一青年才俊叫王锐,字明杰,是王柔的儿子,为人聪明多智,非常擅于兵法,自幼跟随父亲在雁门代郡震慑匈奴乌桓。”
“如果说其弟弟王机和堂弟王昶是继承太原王家的士族一面,那王锐可以说是继承家族军事与镇守边疆的一面。只是其在五年前生大病,若非屯田体系有经验丰富和医者、药师和护理能手,恐怕未必能活下来而后世留名。”
童远对于太原郭、王两家一直是比较尊重的,他们在朝廷日衰、袁绍等愈发强势时,没有投靠哪一方去争霸,而是孤军镇守太原和雁门,直到新西凉军彻底消灭匈奴旧王庭。
郭淮、王昶都是童远前世就听说过的人才,结果他们迟迟不来效力,只在郡中和家族里发展,这令他非常疑惑与惋惜。
幸好还有这位王锐,继承太原王家尚武与重视边疆的风气,坚决站在新西凉军而非士族那边。
“有王锐在,那我就要看看他能不能稳住家族部曲,将王机、王昶从悬崖拉回了。”
他原计划是突然抵达太原,以赵云的精锐无畏军迅速接管城防,然后自己在徐荣、贾诩和王异的簇拥下,直接拿下贾逵,将郭、王两家全部缴械再一一甄别。
这样做雷厉风行,却严重损害自己在并州及士族中的形象。
并州可是根基啊,河东、天水、益州和部分荆州士族能接受自己,这是很难得的成果,自然不应随意挥霍。
有王锐在,就可以依靠他反客为主了。
……
太原王家内部,兄长王锐与弟弟王机,对家族未来方向的看法截然不同。
王锐坚持王家应当在太原、雁门发展,如果拓展应当向北疆为华夏开拓。
王机则认为天下名门望族多集中在中原,王家门第和经学不在他们之下,未来应当与天下士族一同开启士族的时代。
王机的想法符合多数士族,守边对于自家有损害而少利益,名声与经学首先是稳固家族利益。
可是,当士族作为一个整体,垄断学问和书籍,甚至掌控朝廷大权裹挟发展方向时,自然与发展全民经济冲突。
刘协为了重振大汉,兜兜转转绕回了士族和外戚这条路,可如此必然是经济单一、边疆沦陷、外部虎视眈眈、内部务虚且权力争夺不断。
王机就出于这样的家族利益立场,倒向刘协与朝廷大士族一边,视童远等为边鄙之徒。
王锐则恰恰相反。
秦汉尤其是罢黜百家以前,士族尚武之风浓厚,到了三国也太过衰落。家族利益固然耳濡目染,但整个华夏呈现影响力扩大的趋势,许多有志士子投入其中。


第832章 王锐对王昶王机
百年以来,西凉羌乱愈演愈烈,乃至韩遂等都得到朝重要官职。匈奴彻底占据并州广袤北部,乌桓出现踏顿,被认为是冒顿这样的领袖。
最强大的是鲜卑,20多年前出现统领各部的槐石檀,将大汉与匈奴联军几乎全歼。此败之后,整个北疆各族都有蠢蠢欲动的趋势。
王锐自幼看到汉人流离失所,许多百姓沦为匈奴、乌桓和鲜卑的奴隶,见此场景他当然立志振兴北疆,而不是专注自家土地和学问,然后去士族小圈子里混个地位。
这是王锐和王机的矛盾,也是边疆与士族的矛盾,更是华夏发展与士族家族利益之间的矛盾。
此时两人正在争论。
“兄长,父亲和叔父镇守边疆乃无奈之举,年少之时他们都向往士林,拜访名士郭林宗而使太原王家闻名天下。如今颇有名声可不是因为守边啊!”
“非也,父亲和叔父镇守北疆以来,尝感叹北疆衰落之伤痛,甚至叹息为何不能早日投身于雁门代郡。只是弟弟常在太原家中,不知父亲和叔父在外的所思所想而已。”
王机已经是一位颇有名士风范的大儒样貌,王锐却脸上饱经风霜可威风凛凛。
王锐和王机的父亲王柔已经在几年前因病去世了,目前家主王泽是王柔之弟,目前也已病重。
王柔、王泽因为久镇边疆,后又病重,不能给他们兄弟之争指点迷津,这就让贾逵、王凌占据了主导权。
王机与王锐相争,一时辩驳不分高下,但他知晓王锐会是他们整体计划的一个阻碍,于是找王泽的儿子,也就是他堂弟王昶商议如何应对。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