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了一会之后,突听袁绍道:“孟德。”
“兄有何事?”
“你昔日在兖州时,手下有不少英武之士,如今坐镇地方,实在可惜……依袁某看来,不如调来邺城,为朝廷所用,如此也不会亏待英才,如何?”
曹操自然不会将袁绍这番话当成真心实意。
摆明了是试探自己。
“朝廷中的职位,尚不够河北诸人分的,如何能再予以兖州诸士?本初切莫急功近利,还是稳扎稳打的好。”
曹操如此知晓进退,倒是让袁绍颇为满意。
看来,孟德即使是入了邺城,与自己站在同一阵线,也是知晓轻重的。
他终归还是知道自己的定位,不想旁人那般,稍稍得势,就失去了自我,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了。
“孟德,你且回去,此事容我细思……对了,你手下的人,纵然暂时不能来邺城,但伱回头也还需列一份名单给袁某,该用的人,还是要用的,纵然不能全用,也得适当提拔,不让恐凉了中原英豪之心啊。”
曹操这一次却是不再拒绝,起身道:“回头,曹某列一份名单,寻一日给本初送来。”
……
离开了袁绍的府邸,曹操返回了自己的府中。
郭嘉暂时没有入仕,只是作为将军府的长史,跟随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
“袁绍今日试探我了。”
曹操找来了郭嘉,刚一见面就没头没脑的将话题扔给了他。
郭嘉急忙细问,袁绍遂将个中缘由讲与郭嘉。
“如此说来,袁绍是打算启用汝颍人士了?”
曹操慢慢地捋须道:“正是如此,不过想来他一开始也不启用太多……似许攸,逄纪等人,最近一定是会被朝廷提拔的,至于其他人吗……特别是咱们这一系的人,想来还是需要再等等的,本初他毕竟对我还是不放心。”
郭嘉笑道:“若是想让袁丞相放心,那将军此番给他呈递的这份名单,务必要仔细斟酌,这上面要列举的人,万万不可太多,以免让袁绍觉得公有争权之心。”
曹操赞同道:“曹某也在仔细的思考此事……那依奉孝看来,曹某当举荐些什么人……若为避嫌,这曹氏族中的英杰,想来不能向袁绍举荐吧?”
郭嘉摇了摇头,道:“不可!将军若想去袁绍之嫉,恰恰相反,则一定要向袁绍举荐曹氏和夏侯氏的族中英杰!”
第九百九十一章 子明,公明?
雒阳城,太仓。
“启禀陛下,这是今年的粮收账目,请陛下查看。”
新任的大司农刘先,命人将简牍一盘又一盘的端到了刘琦的面前。
刘琦只是随意的扫了一眼,之后就摇了摇头:“不必看了,朕今日来此,也不过是为了巡视一下太仓而已,至于这当中的具体数目,大理寺署下面刚刚成立了专门的审计署,那里有精通数术的干吏,让他们定期检验就是了,朕没必要亲自清点。”
“是,臣明白了。”
刘琦举目望去,太仓之中视力所及的地方,到处都堆满了稻米,同时还有一些贵重的物资等等。
“雒阳的太仓,眼下共有几处?”刘琦一边在太仓中来回巡视,一边问刘先道:“回禀陛下,算上陛下如今看到的这一处,共计四十一处。”
“还够用么?”
“回禀陛下,暂时还是够用的,不过依老臣推断,若是我朝继续休养生息,再过三年……哦,不应该是两年不到,这太仓怕是就不够用的。”
“那就再修建一些吧……不过不要光在雒阳修建,包括长安,成都,汉中,襄阳,长沙,江陵这些地方,都要修建由朝廷直属的仓禀,用以充实中枢可控物资,以备随时调用。”
“诺。”
“回头朕还会落时新的分税制度,地方和中央的税务分配,要重新进行调配,地方的郡署和县署,只留下一些固定税种进行维护,其余的由中枢统一运筹……这事尚书台自会拟定。”
刘先跟在刘琦身后,闻言道:“陛下,臣有一点比较担心。”
“何事?”
“陛下将大部税种,全部收缴于朝廷中枢,此乃富国之策……只是臣看过陛下草定的分税,地方所能使用的税赋是不是有些太少?只是占了三成多一些……地方每年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啊,包括练兵,修葺,农桑,治水诸事。”
“地方缺钱,让各地郡守直接上表问朝廷要,朕又不是舍不得给?真要是办实事,朕一个子不少全部给地方拨!要钱要物要粮,想要多少都可以。”
刘先有些疑虑地道:“先是每年大费人力的收缴到朝廷,然后再大费周章的再下发下去……陛下,这不是有些过于虚耗了?”
“没错,是有些虚耗。”刘琦坦言道:“但是比起朝廷绝对权威的养成,这点虚耗也值得的。”
刘先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
但是当他看到了刘琦不容置疑的表情之后,最终还是将嘴闭上了。
想想刘琦为了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在登基后所做的那些事情,倒也是能够理解了。
两人在太仓中转了一圈后,一起走出。
随后,刘琦又着人带他去巡览尚书台。
如今的尚书台诸事已经走向正轨,以诸葛亮为首一众青年才俊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尚书台支撑了起来,运作的速度和效率比起原先不遑多让,甚至还隐隐有超越之势。
而诸葛亮等人的能力,则是在随同刘琦处理各项政务的时候,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陛下,刘都护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交州的士燮请旨,希望能够举族迁往荆南居住,刘都护特差人来问,允许还是不允。”
刘琦闻言,哑然失笑。
所谓的刘都护,指的是镇南将军,长沙郡守刘磐,他也是刘琦登基之后,唯一一名持假节的将军。
刘琦虽然人在雒阳,但他的主要根基还是在荆州,荆州那边一定要有嫡系的将军镇守,刘磐自然是当之无二的人选。
而讨虏将军黄叙和虎威将军魏延,依旧是南郡太守和江夏太守,只不过两个人都得了将军之位,同时又都封了亭侯。
李典则是搬移到了宛城,迁中郎将,南阳太守。
四个人一同在荆南坐镇,保护刘琦最重要的基业。
而荆州南面的交州,则是在与周瑜交手前就被黄叙讨平,士燮举族归顺,不过当时刘琦为了维护南境的统治,依旧让士燮在交趾执政。
但很显然,如今刘琦的势力愈发巩固,特别是他一手除掉了雒阳的诸多与他不同道的公卿,此举虽然引起了许多士族的不满,但同时也让很多士族群体心惊胆寒。
而士燮,毫无疑问就是这心惊胆寒的一员。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士燮都觉得,他不应该继续担任交趾太守了。
时间长了,真的很容易被刘琦清算。
孙坚还在江东做他南天王的美梦,但士燮已经认清形势,主动要求交权迁移了。
根据刘琦对待‘自己人’的宽仁,士燮相信刘琦一定会善待他一族的。
当然,士燮之所以如此懂事,想来也是这段时间,刘磐不断派人前往交趾对他进行‘规劝。’
“士公既有北归之意,你等就代朕写一封书信给他,就说……他是有功之臣,既想回来,那这襄阳,成都,汉中,宛城,长安,长沙,江陵诸地,他想在哪安居,那朕就准许他在哪安居……地方由他选就是了。”
“诺。”
诸葛亮当即领命,不过他随后似乎又反应过味来,奇道:“陛下适才所言的那些地方,怎么却不包含雒阳?”
“嗨!”刘琦摆了摆手,道:“人家主动请旨北归了,朕若是将他们一家都弄到雒阳来,岂不是好像朕信不着他们似的……再说了,人家士公全族北归放下兵权,诚意满满,也就是想求個安稳,朕将他们全族迁到雒阳,人家会不自在的。”
诸葛亮恍然:“陛下真是心胸宽广。”
就在这个时候,庞统急匆匆地走过来,对刘琦施礼道:“陛下。”
“士元有何要事?”
庞统双手持一份简牍,呈给刘琦:“此乃从叔特意写给陛下的书信,说是有要事请陛下处置。”
“恩师?”听了是庞德公的书信,刘琦不敢怠慢急忙接过。
当他看过内容之后,不由哈哈大笑,然后瞅向诸葛亮。
“师弟,又一年将至,你也是十八虚岁的人了,虽然尚不足双十,但恩师之意,你如今在朝中为官,总管尚书台,所谓事急从权,早些就早些吧,也是时候该冠礼行表字了……就如同士元一样。”
庞统去年被庞德公赐了表字,他虽也不满双十,但很多大家族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为了防止一些特殊事件(如游学,入仕,离家,父母病逝等多种原因),都会先行取好表字,用作备用。
至于这个表字谁取……
在这个时代,相比于父辈,恩师或是族长为徒弟取表字的情形更多,宗法社会的‘孝’,并不仅仅止于父母。
师族之长的地位,有时候乃至于超越父母。
诸葛亮忙道:“既是恩师之意,亮自当遵从,只是不知恩师给亮取了什么表字?”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