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有那么容易?”
贾诩呵呵一笑,道:“这事对曹操容易不容易,贾某就不太清楚了。”
“袁绍那死的那么快么?毕竟他和曹操年龄相仿。”
贾诩疑惑地了摇了摇头:“这一点老臣也说不准……不过,依照老臣之见,袁绍的身体或许出现了一些异样,让曹操察觉到了也说不定。”
“那朕现在应该怎么做?”
贾诩直了直身子,道:“依照老臣之见,陛下现在大可什么都不做,一边休养生息,于民休息,慢慢的容纳改制的成果……不过,陛下若是当真闲不住,非要做些什么,那依照老臣之见,陛下不妨将目光往西北看看。”
“你是说,凉州?”
“是。”
“凉州各地的叛羌,自打法正和阎行,庞德,马腾等人分权管制之后,相对的便还算是平稳,虽然依旧有叛乱,但终归比原先要少了许多,都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贾诩长吁口气,道:“那是因为陛下在南境种镇西稻、施行新政,国库充盈,给凉州的支持要远远的高于先帝时期,故此安泰,但从南方调粮支持北方,并非长久之计……一旦我们与河北大规模的全面开战,只怕就没有余力供养凉州,到时候反叛复发,对于我大汉而言,依旧是一个隐患。”
贾诩的话,倒是提醒了刘琦。
他恍然地点了点头,道:“正是此理,不过好在我们已经在凉州设立了大量的马场,储备也算充盈,而法正,庞德,阎行等人的能力和军力, 也足以震慑凉州诸部。”
贾诩摇了摇头,道:“老臣自幼居于凉州之地,深知羌汉的矛盾,内部的打杀不是长久之计,从根源上是解决不了凉州叛乱的。”
刘琦正了正身子,对贾诩道:“文和久居凉州,可知晓破局之法?”
贾诩叹息道:“凉州自打窦固北击匈奴,从新打通伊吾门户后,又有班超出使,诸国归顺,西域关系得以与我大汉恢复,之后又几经叛乱,直至班勇击降焉耆,西域皆平,至今已有七十载,但近十年来,大汉势微,凉州逐渐脱离中枢,朝廷自身顾及不暇,西域方面与中土又似脱钩,当此时节,还需谨慎以待。”
贾诩虽然说得不清不楚的,但刘琦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
“贾公的意思,通过着手征服西域诸国,将矛盾从内部向外部转移,同时还能够进一步的加强通商,从而由外至内促使内部稳定?”
“这是解决眼前问题的办法,但若要使西境稳定,还要大力发展关中农业,保证凉州后方的供给,同时再保证这些年,陛下在汉境之内新研制的白瓷,茶叶,家具全部往西域流传,形成一条确实的商道,加强内外依附,时间长了,不但可以稳定凉州,同时也能够使大汉的声名更加远播,使边境久安。”
。
第九百九十五章 同为人质
贾诩的意思,刘琦大概明白。
凉州内乱不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民族矛盾,即汉族和羌族的矛盾,这也是羌人屡叛的主要原因。
试想在中原境内,望族和豪强百多年来都可以隐匿大量人口,兼并土地,导致汉境内氓首齐民流离失所,衣不遮体,食不果脯,上下矛盾激烈到足矣推翻一个国家……
宁负两千石,不负豪大家……中原汉人之间尚且如此复杂,难道还能指望汉人给那些羌胡多公正的待遇?不反才怪了。
羌叛久反,这是一种民族融合所必须经的历程。
当然,摊丁入亩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缓解凉州羌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但毕竟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矛盾从内部向外转移,这也是历史上各类政治家所常用的一种手段。
贾诩能在东汉末年就想到这种方法,足见他的厉害之处。
首先,发展关中大后方,为凉州向西南拓展做后勤保障。
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也可以更深层次的促进关中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发展。
至于西域方面,虽然大汉朝廷最近十多年因自身的原因对西域各国的掌控能力变弱,但毕竟在几十年前,大汉朝在西域几乎处于横扫的状态,而且还击溃了匈奴人,其威望如日中天。
如今虽针对境外小有疏忽,只要找寻合适的将领,采取恩威并用的方式,就一定可以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届时一边通商,一边再向西域进口大量的农作物与特产,保证国内农业的全品种发展,在食物上首先形成足够的內循环……而汉朝的精美茶具和家具,也可以大批量的出口,刘琦相信,凭借汉朝的科技,大汉朝与西域诸国取得巨大的贸易逆差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届时,在这种强大经济的压制下,就可以进行文化输出。
不论是班超通西域,还是张骞通西域,大汉朝借助丝绸之路的便利主要还是通商,但在文化输出方面,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并不是大汉朝廷不想怎么做……只是在过去,各家的经学如同瑰宝一样被中原诸族紧紧地掌握在手中,各族对于各自的文化成果保护严密……因为客观原因,别说往西域输出了,自己内部文化全面流通起来都费劲。
但是如今,造纸业也印刷业已经被刘琦开始普及,毫无疑问文化大爆炸的时代即将来临。
文化输出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就相当于思想殖民。
刘琦所在的后世,全世界说的都是英语,而为什么英语是国际通用语?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凭什么这么牛逼?地球大家庭就必须用他们的语言?用他们的钞票当结算货币?
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在北美,以全球百分之4.4的人口,消耗着世界四分之一的能源。
刘琦觉得,大汉民族其实也可以。
当然,他是活不到几千年后了,也不知道几千年后到底什么样,但至少他可以努力试试,为后代打一个好底子。
“文和先生,等你的身体恢复之后,关于西域这方面的事,我想交付给你统筹。”
贾诩闻言,下意识的张嘴就要拒绝。
刘琦却伸手挡住了贾诩的话头,道:“你且听朕说完!”
贾诩被刘琦的手势一挡,随即暂时不吭声了。
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刘琦。
“其实朕知道,文和所担心的,不过是功劳问题,你是一个善于自保自认,不愿意立太多功绩,恐功高镇主,又恐为旁人所忌,但你的内心呢……却一直还有一些想要做大事的念头,毕竟你如此学识见识,若是就这么埋没,你心里也肯定是不甘心的……所以说,这统筹西域的事情,不正合你意么?”
“这事做成了,会是一件名垂青史的大功劳,而且最重要的是,你不用担心为人所忌,咱们大汉所有成名之家的宗族基业皆在中原,凉州塞外一向被他们视为荒蛮之地,你在那里建功,他们对你有的只是不屑一顾,根本不会把你当成劲敌,因为他们的基业都在中原或是河北,哪怕是荆州和益州。”
贾诩闻言,似有意动。
“至于所谓的功高盖主,无外乎就是朕了……你觉得,你在西域取得的功劳,会压过朕的风头么?而朕会让你压过朕么?”
贾诩长叹口气,道:“陛下思虑的真是周到,老臣甘拜下风……老臣愿意替陛下分忧。”
刘琦满意地点了点头:“等你病好了以后再说吧……凉州那面,那个人倒是可以派上用场,你可好生使用。”
贾诩心中明白,刘琦所说的人就是李儒。
“尚书台那边,朕会让庞统和司马懿负责与你接洽,你有什么需要向朕索要的,只需跟他们汇报即可。”
“诺。”
“那个袁谭……文和觉得怎么样?”刘琦话锋一转,将话题转移到了袁谭的身上。
贾诩沉默半晌,道:“是个人物,但还不及其父。”
刘琦揉了揉自己的额头,道:“确实如此,朕想如何用他,想必文和心中也有数吧?只是现在袁绍本人不上钩,袁谭也不上钩。”
贾诩笑呵呵地道:“有些事,欲速则不达, 特别是兄弟相争这种事情,不到万不得已之时,是不会轻易显现的,袁家父子都不是寻常之人,陛下想要在短期内成事……老臣说句实话,不现实。”
刘琦闻言沉默了。
少时,方听他幽幽开口道:“那依文和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
“老臣在家中养病之时,也曾听说了一些陛下对袁谭的手段,陛下对袁谭可谓是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分寸把握的很好,但要想更进一步,光靠陛下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总得找一个中间人才行。”
“中间人?什么样的中人。”
“一个可以和袁谭相处的较好,同时又能帮陛下在袁谭身边完成陛下交办的事。”
刘琦苦恼地转着手指头。
“这样的人……嗯,找谁呢?诸葛亮,蒯越?还是太史慈?”
贾诩笑着摇了摇头:“这些人都是陛下的亲近之人,袁谭对他们心中有所防备,无法接近,更无法交心。”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