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他力排众议,在宫殿内亲自设宴招待了伊籍。
  刘琦写给刘袛家书中,并没有提及到任何有关两方前线战事的情况,他只是很礼貌的尊刘袛为族叔,并询问他的身体是否健康,家庭是否和睦,有没有再生几个儿子的打算。
  还有现在每天工作几个时辰,吃多少饭,锻炼身体的频率等等。
  总而言之,那确确实实的是一封族中的家书。
  不管是出自真心还是假意,刘琦的举动让刘袛颇为感动。
  以审配为首的一众人不断谏言,请刘袛诛杀了伊籍以彰显天威,但刘袛给他们的回答却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虽然是傀儡皇帝,但一些最基本行政空间还是有的,只要是不涉及到经济和军事,包括河北的政令这些敏感问题,袁绍对这位伪皇帝还是相对宽容的。
  虽然没有杀伊籍,但刘袛的行为并没有跳出袁绍给他画的那个道道,因而审配也并没有过分的去难为他。
  在审配看来,左右伊籍也不过是一名使者,他想做什么就让他去做。
  宫中也并非不是没有审配的耳目,若是伊籍真有什么不轨的行动,审配也能知道。
  伊籍在与刘袛共同饮宴的过程中,除了向刘袛表达了他的侄儿刘琦对他的问候,同时也讲了一些关于刘琦登基后在司隶做的大事说给刘袛当故事听。
  这些内容都是闲话家常,并没有涉及军政,所以旁边伺候两人用膳的宦官们也没有听到什么对审配有用的信息。
  不过,宦官们没听出有用的信息,但刘袛却听到了让他心潮澎湃的内容。
  伊籍夸大其词,将刘琦在雒阳如何整治士族公卿,铲除异己,维护汉室正统权力的事迹,用类似于‘演义’的方式,向刘袛好好吹嘘了一番。
  这刘袛听了心中不羡慕吗?
  那是不可能的。
  同样都是皇帝,看看自家这个大侄子这个皇帝当的,那真是一个风起云涌,多姿多彩。
  那些豺狼之辈,弹指间便被他灰飞烟灭,英雄之气尽显。
  一万多人在雒阳,说被他杀了就被他全杀了,何等的快意!
  反过来再看看自己。
  刘袛的心中都有点瞧不起自己了。
  同样都是皇帝,你看看人家那皇帝是怎么当的?
  自己别说杀万人了,就是要杀个把宫中的宦官,也得看看人家背后站的是什么人!
  刘袛心中深感郁闷。
  伊籍随后又向刘袛献上了一些白瓷,蜀锦等物,言此乃刘琦相赠给其同宗族叔的一点薄礼,请大王笑纳。
  同时,他又向刘袛表达了一些希望和平的请求,毕竟都是同宗叔侄,亲情犹在,天下又是汉室的天下,很多事情是可以在谈判桌上进行解决的,又何必非要扯到战场上来呢?
  伊籍的说辞算是说到了刘袛的心坎了,虽然他并没有像是刘琦那样直接在前线指挥战斗,但作为邺城政府名义上的一把手,刘袛对这场战争心中也确实比较反感。
  他自己心中没明白自己的立场,若是就这么打下去,不论最终是胜是败,他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胜了,刘琦不会放过他,败了……袁绍一统天下,还留着他做什么?
  刘袛心中也谋划过自己的未来。
  若是刘琦和袁绍谁也灭不了谁,他才能继续苟延残喘下去。
  其实刘袛当初也并不想当这个皇帝,可是曹操大军压境东海,将执意要他送往邺城,就算是他献出所有也不行。
  面对对方凌厉的威压之势,东海王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无奈之下,他最终走到了当傀儡的地步。
  “唉,其实朕也不想打仗,很多事情,并非出自朕的本心本意,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虽说是天无二日,土无二皇,但木已成舟……朕也是不胜唏嘘,无可奈何啊。”
  伊籍言道:“大王此心,我家陛下尽知,虽然就吾朝而言,我家陛下方为当今正统,但大王毕竟与我家陛下乃是同宗叔侄,虽然天下势必一统,但是否要进行武统,这還有待商榷,總之,我家陛下乃言,汉室天下,最终不论如何统一,若翌日大王前往雒阳,陛下仍會以诸侯王之礼以待之。”
  刘袛笑了笑,道:“回去告诉伯瑜,朕虽然不曾与他见过,但翌日他来邺城,朕也自当以王爵之礼相待。”
  ……
  送走了伊籍之后,刘袛下了决心,當即找来审配。
  “爱卿替朕修书一封,送往前线,告知丞相,刘琦派使者伊籍前来,有意与朕议和。”
  其实无需刘袛向审配进行说明, 他在皇宫中的奸细就已经通知了审配。
  审配施礼道:“敢问陛下,针对刘琦的议和,陛下是想答应,还是不想答应?”
  刘袛心中自然是想答应的,不打仗对于他来说最好了。
  但他不能这么跟审配说。
  因为目下的邺城中枢,他这个名义上的皇帝,没有足够的权力来决定这样的军政大事,特别是关乎己方对待刘琦的态度问题,这可是非常敏感的问题。
  他若是敢直接向审配下定论,那他的命估计也走到头了。
  刘袛对审配道:“此事事关重大,朕不能擅决,非得有丞相临机决断才是,爱卿只管将此事告知丞相,至于如何行事……朕自当听从丞相安排。”
  审配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刘袛的表现异常满意。
  “陛下放心,臣一定将陛下的话给丞相带到。”
  “有劳爱卿了。”
  审配之所以如此配合,实在是因为,其实他现在也觉得若是能够休战,对于己方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辖境内需要安排的事情太多了,在审配看来,河北现在需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继续与刘琦不断的进行战争。


第九百七十七章 人 质
  审配的使者很快来到了前线的袁绍军阵前。
  使者向袁绍呈递上了审配的亲笔书信,请袁绍早做决断。
  袁绍捋顺着胡须,坐在主位上,一脸沉默地看着手中的书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少时,便见他抬起头来,看向使者道:“正南之意,若何?”
  使者很是恭敬地回复袁绍道:“回禀丞相,大司农的意思,是请丞相能够顺水推舟,暂时与刘琦言和,好生安定时局,休养生息,毕竟我们新立的朝廷在名义上并不能与雒阳朝廷相比,眼下境内时局依旧不稳,况且尸乡一战,我军损失惨重,不宜再大兴征伐了。”
  袁绍不满地道:“问题是,这一次并非袁某去打他雒阳,而是那刘伯瑜派人来打袁某人的!”
  使者呵呵一笑,道:“大司农之意,刘伯瑜此番率兵东向,不过是为了能够借机诛除朝中破坏他新政的人,如今刘琦在雒阳屠杀过万,虽是安定时局,但出这么大事,其辖境内不可能依旧安定,所以他一定会率兵回返雒阳稳定局势……此时议和,对我们两方都有好处。”
  袁绍闻言不由沉默了。
  少时,便听他缓缓开口道:“你且下去休息,待吾与诸公商议之后,再做定论。”
  “诺。”
  那使者下去之后,袁绍便派人将逄纪,许攸,辛评,辛毗等人找来,共同研究当下之局。
  众人听了袁绍的阐述之后,皆觉得此时此刻,还是与刘琦议和,更符合眼下的时局利益。
  最终,袁绍决定听从他们的意见,与刘琦议和,暂且歇兵。
  使者返回邺城,向审配陈明了袁绍的意思。
  审配立刻派人,以天子的角度,遣使者前往刘琦的大营,答应与对方进行和谈。
  既然是议和,特别是这种两军不分胜负的议和,那自然不是简简单单的互相派个人过去知会一声就算完了,一定是要进行公开讨论,并签订条约,方才作数。
  刘琦方面告知邺城天子的使者,他们对于这次议和,有两个条件,一是议论的地点要由刘琦一方决定,第二点是对方要派足够有分量的人物来与己方和谈。
  使者返回邺城,将此事告知了审配,而审配自然也通知了前线的袁绍。
  袁绍心中大为不满。
  这许多年来,都是别人因为顾忌他的势力迁就他,可如今这刘伯瑜居然让自己派人到他指定的地点去议和,还要派出分量足够的人物,这摆明了是要压自己一头。
  袁绍本来是要发怒的,但许攸劝他眼下还是以时局为重,莫要因一时之气而毁掉和谈。
  河北需要休养生息,河南也需要休养生息。
  经过了许攸等人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谏后,袁绍终于平息了胸中的怒火。
  “去与刘琦和谈,当用谁人?”
  许攸拱手道:“依照许某愚见,此番去与刘琦和谈的人,不应仅仅指派我军中人前往,应也邀上曹孟德一方派人同行,毕竟事关天下走势,曹操又是丞相的左膀右臂,不宜怠慢,此时拉上他,定是有益无害。”
  许攸的话深得袁绍赞同。
  于是,议定的是袁曹双方各派两名使者和两名武将通往。
  ……
  两方和谈的地点定在了中牟县,袁绍一方派遣了许攸,逄纪,张郃和徐晃领军拱卫,外加曹军的荀彧和程昱,由夏侯渊和曹洪领军拱卫。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