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他是河东裴氏子弟,本就是曾经得到家族之力栽培。
如今靠着从龙之功以及和自己的交情,突破了血脉限制位极人臣,家族对他的资源倾斜自然更甚。
河东裴氏枝繁叶茂,族中子弟不乏弓马健儿。
瓦岗军中裴仁基、裴行俨父子,就是河东裴氏子弟。
能够出一个裴行俨,自然就能出第二个。
裴寂自己不曾经过戎马不算什么,只要有晓畅军事的子弟辅弼也就够了。
原本担心裴寂对于此战重视不够又或者谋略不明,如今一番交谈下来,这点担心便化为无形。
裴寂的心思和自己一样,知道应该速战速决,避免事态扩大动摇军心国本,更是不能让那位突厥金狼汗把河东视为可以猎取的肥美羔羊。
主帅考虑如此周详,此战便胜了一半。
就在李渊长出一口气的当口,裴寂那厢却又开口说道:“此役利在速战,需得善战勇将统兵才是。
二郎……”
“别提他!”
李渊一声断喝,把裴寂后半截话全都挡了回去。
两人相交多年,虽说位分有差,但是李渊素来仁厚又和裴寂共谋大举,尊卑之分并不明显。
在李渊登基后,只要不是朝堂之上,依旧保持着这种平等往来关系。
这也是李渊刻意为之,以区别于杨广。
像是这种无礼举动,在两人的相处过程中极为罕见,也足以证明他的愤怒。
但见李渊双目怒张语气里满是火气:“我李家兵将无数,难道离开他便打不成了胜仗?
若果真如此,这天下怕是也难以长久!裴监挂帅,长安兵马任你挑选,唯独不能点二郎的将!”
“臣遵旨。”
裴寂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随后眼皮耷拉着,又恢复之前没精打采的样子:“若是如此,这兵也不必选了。
臣想选的兵,非二郎不能驭。
既然他不能出战,这兵也就不能调动。
其他兵马也没什么差别,全看圣人的心意就是。”
“裴监不必如此,孤知道你的打算。”
李渊的语气也略微缓和了一些:“咱们筹谋大事之时,所仰仗的也无非河东六军鹰扬。
彼时谁也不知玄甲骑尚在人世,更不知道有朝一日会为我等所用,不也是照样下定决心起兵?
如今我军席卷关中,帐下豪杰万千,难道离了玄甲骑便不能厮杀?”
“速战……”裴寂小声嘟囔了一句,但是也没有再说下去。
他当然听得出来,老友心意已决不能更改,任凭自己再怎么说也改变不了结果。
说到底还是因为玄武门那件事,让李渊对徐乐和他的部下有了防备之心,短时间内不想让玄甲骑立功太甚以免其越发骄横难制。
再有就是对二郎的刻意打压了。
毕竟徐乐于洛阳大战,能够统带玄甲出战的只有二郎李世民。
说起来李渊对于自己几个子女都极为宠爱甚至到了好坏不分的地步,哪怕是闯下大祸的李元吉,等到他气消了也一样会关爱有加,自然不至于对李世民有什么特殊偏见。
主要问题还是李建成领兵于潼关,如果这时候李世民领兵征河东,日后还是面临两兄弟军功难分高下的问题。
说到底李渊维护的不是李建成,而是嫡长即位这个统绪,这一点自己也是极为赞同。
毕竟经过多年战乱礼崩乐坏,连帝位传承都变得充满变数。
这一情况如果得不到改变,这个天下就很难摆脱以力为尊的想法,自然就没法由乱入治。
不过李渊这行为,多少也有点过头了。
万事都有个轻重缓急,不管有再多的道理,都得先保证大唐江山稳固才行。
连国都亡了,再说其他还有什么用?
自己满腹经纶,刘武周不过一个土棍,两下对垒自家倒是稳操胜券。
可问题是刘武周背后的突厥执必部,那可不是好惹的主。
要想一下子就让突厥兵吃苦头知难而退,最好的办法就是动用玄甲骑,让他们冲上几回就什么都解决了。
现在李渊为了打压李世民和玄甲骑,就不派他们上阵,在裴寂看来就是轻重不分。
可是圣意已决,自己也逆转不了,只好思虑着说道:“云中子弟弓马娴熟,十几岁的少年郎便可挥刀杀人。
如今再得了钱粮甲胄,就越发的不易对付。”
“右武卫大将军姜宝谊乃是天水姜平襄之后,家学渊源文武双全,太常少卿李仲文素有谋略。
有这一文一武辅佐,再检精兵五万,难道就抵不上这区区万余玄甲?”
李渊看出裴寂的心思,开始分派兵将。
姜宝谊的名号裴寂也是听过的,此人将略武艺都是上上之选,确实也是大唐武将之中一流人物。
说到底李家的底蕴在那,不可能真的离开徐乐就没有能拿出手的武人。
当日玄武门大战,也是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顾虑,派将上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把自家武人都拉出来围攻。
是以不少上将没有和徐乐交战不是因为无能或者怯懦,而是实在缺乏个合适的身份和立场。
原本留姜宝谊在长安,也是有着坐镇京畿用意。
现在把他派给裴寂,足见李渊的诚意。
至于李仲文,裴寂倒是不太在意他的谋略,而是在意他的身份。
这李仲文和李密之父李宽乃是手足,是李密的叔父,也是李家制衡李密的一个重要人物。
做梦也没想到,居然会把他安排在自己身边,他看向李渊问道:“此人……不派到大郎那边了?”
“此番种种变故少不了李密的手脚,他把事情做到这一步,哪里还有什么宗族情分?
这人留在京中也无用处,还是让他随你出战。
再者此番胜负难料,万一有人因李密之故迁怒于仲文,只怕对其不利。
此番让他远离是非,也是孤的一番心意。
还要劳烦裴监,替我好生照料于他,千万不要让他受了什么委屈才是。”
“臣……遵旨。”
裴寂口中说着,心内已然明白,李渊话说的好听,实际就是让自己监视李仲文的举动。
李密这番放得好冷箭,李渊就算不死也是元气大伤,细算起来这里面固然有李元吉的责任,也少不了有人勾结李密泄露军情。
李仲文这个叔父难免让人疑心。
只不过此人素来低调,又对李渊很是忠心,无缘无故不好处置,让自己带他出战,就是为了给李仲文和突厥人勾结出卖军情的机会。
如果自己能抓住他的现行,就能服众。
此番自己出兵不但是要破外敌,也是要为李渊去了内患。
这时李渊又说道:“孤要坐镇长安不能陪伴裴监征战,唯有备下美酒羔羊,等待兄凯旋之日犒赏将卒。”
裴寂也不答话,只以一礼以谢。
君臣之间不需多言,都知道这是怎样的信任,也知道是何等的责任。
就在这时,忽然殿外传来几声走动,裴寂、李渊都一愣,随后裴寂就知道:肯定是窦皇后那里有什么大事发生。
第九百零五章 入阵(十四)
眼下李家江山风雨飘摇,李渊还得装出天下太平样子,所费的心力比平日更甚,脾气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饶是他再怎么宽厚,这时候也难免降下雷霆之怒。
再加上晋阳失守这件事当下还属于机密,为了避免走漏风声更是有杀错无放过。
就算是有军国之事,在自己离开宫室之前,也没人敢来打扰。
唯一的例外,就是窦皇后。
虽说李渊不是什么私德检点之人,但是对于美人的态度不过是玩物,和窦氏这个发妻没法相比。
裴寂之所以果断弃杨而投李,除了自己的前程以及大隋的种种苛政之外,两个君王之间的差别也是重要因素。
和杨广相比,李渊虽然也有种种缺点,但是他有个很大的长处,就是人情味重。
对李渊来说,征战天下固然重要,但是不会因此割舍骨肉亲情夫妻情分。
这就比为了天下大业可以弑兄杀子的杨广更让裴寂认同。
自己当初就是为了这份人情味决定追随李家,李渊登基后保持这份人情味,就越发证明自己的当初选择没错。
是以不等李渊下旨,裴寂主动说道:“臣告退。”
李渊也不多言,挥挥手自己则向外走去。
前来的内侍乃是李家老人,可是此时也不由得浑身颤抖满头大汗,生怕触怒至尊招来杀身之祸。
李渊这时候却是顾不上他,自顾穿廊过殿,向着窦氏所居住的立政殿而去。
立政殿内香烟缭绕,檀香味道重得吓人。
而一进入立政殿,便看到跪在殿内的李世民。
虽说人跪在那,但依旧腰板笔直如同出鞘利刃,不管从任何角度看去,都能感受到那股子英武之气。
一如初升旭日,光华万丈力量无穷。
单看背影,就足以让人称赞一句:好男儿!只不过李渊现在看到李世民就觉得怒火上涌,加上殿内浓重的香味,更让他头晕目眩,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