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鼎余烟 完结+番外 (蟹的心)


  请了驿置的啬夫来,细细询问。
  这啬夫是刘郃的旧部,当年还曾见过雷远的。刘郃高升之后,留他在此地主持。他有几分迎来送往的本事,把驿置经营得很像样子,又因为和刘郃熟悉,对乐乡县的情形非常了解。
  经他解说,雷远才知道,自己率军入蜀的一年里,乐乡大市并不平静,期间发生过不少波折。
  大市最初建立,是在雷远担任护荆蛮校尉以后。凭借庐江雷氏的武力和护荆蛮校尉的职权,雷远能够有力保障大市中交易的安全,在必要的时候,又能将其它地区发生的贸易斥为非法,加以打击。所以此地很快就成为汉、蛮交流的唯一可靠枢纽。
  最初时,在大市中参与交易的汉人一方,是庐江雷氏和亲近的襄阳习氏等宗族,蛮人一方,是雄心勃勃的蛮王沙摩柯所部。
  荆州在经历惨烈战乱之后终于安定,豪族大姓要重建庄园、恢复生产,军府、州府要收拢流民、厉兵秣马,各方面对物资的需求简直犹如怒龙吸水,几乎无穷无尽。
  而在蛮夷那头,深山中出产的生漆、药材、木料、铜铁料、兽皮、兽筋、水牛等等虽然数量庞大,但惟有将之交换予汉人才能换来真正的利益。换武器,可以增强头人们的实力;换奢侈品,可以使头人们享受生活,岂不美哉?
  于是汉蛮两家的交易规模在短时间内暴涨,汉蛮双方都发现这区区乐乡简直财源滚滚,于是自然就会不断吸引新的势力谋求加入。先是沙摩柯主动提供了大市中的几个铺面,拉拢了武陵蛮的几名豪酋,之后则是荆襄几家豪族陆续加入,向朗、蒋琬、潘濬等人的宗族都在其中捞钱,甚至麋芳原本也占了个不大不小的铺面,做买卖米粮的生意。
  雷远给乐乡大市定的规矩很完善,他又有足够的实力保障货物发运安全,因而乐乡大市成了整个荆州的商业枢纽。随着荆、益两州的联系贯通,益州的货物可以通过长江水运稳定输入到乐乡,使得更远处的行商都开始慕名而来。
  因为这个缘故,如今就连农忙、雨季都阻止不了乐乡的生意。原先主要在深秋以后开始,到春季暂歇的季节性集市,渐渐开始转变为全年无休的状态。
  乐乡大市的位置在乐乡县城以南,靠着三面环抱的山势,又紧邻两个庐江雷氏部曲的坞堡,当时主要出于安全考虑。
  现如今那两处坞堡都已经被纳入到了大市的范围之内,而大市和县城当中的空地,全都建了绵延宅院,或者作为仓库,或者开设酒肆、旅店等等。就连距离县城以外的两个庄子,也靠提供养马养牛的服务发了小财。
  然而,乐乡大市就只是每日里生意兴隆,所有人其乐融融?自然不是。
  商业活动天然就有不稳定性,商业上的矛盾在粗糙简略的商业道德环境下,很容易演变为剧烈的冲突。由商业繁茂带来的大量人口流动,更引起了众多治安问题,使得乐乡长蒋琬应付得疲累。
  此前乐乡有雷氏宗族部曲强兵镇压,许多矛盾尚不爆发。待到雷远领兵入蜀,又连番抽调部曲以后,整个宜都郡六个县,外带一个武陵郡的岑县,只靠邓铜、贺松两部两千来人坐镇,难免就有顾不到的地方。
  建安十六年四月到八月,五个月的时间里,乐乡大市周边先后发生了二十余起较大规模的冲突。汉人与蛮部之间、蛮部与蛮部之间,甚至汉人与汉人之间都有争斗。
  譬如习氏和向氏的商队就冲突过几次,某次因为一批耕牛爆发了厮杀,死了好几个人。亏得习祯和向宠一为大司马掾属、一为中军督,两人在成都抬头不见低头见,居然还很客气。
  而规模最大的一次,竟有一支蛮夷部落动用上千壮丁攻杀了与之敌对的另一部落,随后乘着盛夏洈水开阔的机会坐木筏突入乐乡,试图抢掠大市。
  当时乐乡大市猝不及防,守军战死不少,留驻在市中的商贾也有死伤。所幸邓铜急发部曲,并配合县尉梁大所部县兵将之剿灭,后来又深入五溪,全灭了这个部落。
  蛮夷作乱影响到了大市,还杀了人、烧毁了货物。这对之后的生意,对在大市中投入资源的汉家宗族、蛮夷部落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
  到了秋天的时候,以庐江雷氏的家宰辛彬牵头,将乐乡的各家宗族、部落召集齐面谈。包括庐江雷氏自身在内,再有襄阳习氏、向氏等大族和澧中、溇中、长沙等地的蛮夷豪酋,参予的阖共十六家,都是汉蛮两地实力雄厚的大家族、大部落。
  十六家当场歃血定约,要全力维护乐乡大市的安定,绝不容许任何人为了一己私利,打翻这个为大家带来利益的金饭碗。
  这十六家的力量放在荆南各地,简直犹如巨石压卵,几乎瞬间就稳定了乐乡周边的秩序。八月以后,乐乡县再没出现过恶性的攻劫厮杀。
  然则十六家之间也难免会有各种矛盾。
  都是货殖商贾上头的小事,够不着请各自的家主、渠帅出面会谈,宗族管事的层面来来去去争执徒然浪费时间,没有结果。以这十六家的地位,又没个第三方能做评判。
  这时候乐乡长蒋琬出了个主意。
  他说,此前去夷道城拜见雷将军的时候,见到雷将军在部曲之间推广蹴鞠,很是激烈有趣。军中将校多有靠这个来决高下的。干脆,以后乐乡大市中的十六家大商碰到决断不下的事情,双方都不要伤和气,各自派一队精壮,以蹴鞠定胜负。
  这主意有些古怪,却很合适。八月底的时候,习氏和向氏在诸多人观赛的情形下先来了一场。到九月,庐江雷氏组队与澧中蛮部赛了一场,毕竟雷氏部曲习惯了以此作为锤炼军事技巧,遂大破之。然后澧中蛮虽然溃败,转头又和佷山蛮赛了一场,获得大胜,赢得了一桩蜂蜜生意。
  也不知怎地,或许这小小皮球魅力非凡吧,到了十月、十一月,大家的心思已经不在生意上的小小进退了。诸多宗族、部落都忙着抽调精锐人手投入到蹴鞠上头,还专门定了竞赛的时间、地点,十六家捉对厮杀,斗得天昏地暗。
  到了十二月的时候,这十六家更专门拟订了赛制,正儿八经地开赛。
  按照啬夫的说法,如今乐乡县的蹴鞠大赛已经成了荆南盛事,无数汉蛮民众都有自家支持的队伍,每逢竞赛,许多观众隔着上百里地要去观赛,有时候众至数千,呐喊助威之声如雷。因为参与其中的人数太多,又有许多蛮夷在内,所以“蹴鞠”两字都被改成了简单易懂的“踢球”。
  今日驿置中这么多蛮夷,便是为了赶往乐乡观看赛事的。
  过去两个月厮杀下来,十六家里实力稍弱些的都被淘汰了,两天以后便是最强的两家决一雌雄,堪称盛事。
  雷远下意识地捏了捏自家短髭:“最强的两家?哪两家?报上名来听听!”
  “便是将军您这边的庐江雷氏所属,和蛮王沙摩柯的部下。”


第四百七十九章 冠军
  雷远素来是有不安全感的,他非常害怕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在层层传达之后,到具体操作层面变了形。
  所以无论他担任什么职务,总想亲自管好治下的每一桩事。举凡军事、政事、民事、宗族之事,他习惯了事无巨细皆出于己,而大量的幕僚们只需要奔走往来,坚决执行就可以了。
  所以他在乐乡或宜都,都习惯了晚睡。每个深夜,书房里总是灯火通明,有许多的文牍都需要他直接批阅、审定;而到了白天,他又要一处处地实地踏勘,现场办公。
  然而乱世中繁忙的军务,又迫使他不得不长期领兵出外作战。比如去岁入蜀,一走就是大半年,几回出生入死。过程中虽然能靠文书往来遥控事务,却终究难免疏忽,最终他才回夷道城一天,就撞见了秭归文氏与官吏勾结,肆无忌惮欺压编户齐民的事件!
  这使得雷远对自家治下的情形更不放心。
  回来才一天!两天呢?三天呢?究竟还会看到什么?是不是得晃瞎了我的眼?当我不在的时候,宜都郡上下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雷远也知道,欲成大业,对待属下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说来容易,做来何其困难?他在前世的时候,眼看着为了上司的青睐,为了区区小利,职场上的人们都会彼此坑害斗争,如今身处乱世,多少决断关系身家性命,叫他怎能放心?
  玄德公倒是弘毅宽厚,从不疑人,结果呢?
  此番从江陵折返,雷远选择不与大队同行,而轻骑简从进入宜都郡,就是为了亲眼看一看各县情形。不仅乐乡,大江南北的每一个县,日后他都想要专门走一趟。
  没想到的是,在乐乡这边的情形,倒让雷远有些惊喜。
  当宗族势力与商业利益捆绑之后,这个体系在雷远全没插手的情况下自发解决问题,自发形成了适应新环境的体制,进而在这体制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令人惊喜的附属品。
  这歃血定约的十六家,便是一个初创的行会。这个行会本身就能调整各家宗族和蛮部的关系,在内部解决矛盾,同时又能一致对外,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在行会出现以后,护荆蛮校尉和乐乡县,则可以从直面冲突的一线脱身出来,成为汉蛮两家之间最终的仲裁者,高高在上,也就不会犯任何错误。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