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布了最新的命令之后,军政双方都开始紧张行动,这可是全国大搬家,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结束的。这种事情有司空府和卫尉副执行,自然不需要刘磊关心,他很快带着众多嫔妃,先期前往京师视察。
作为今后的家,众多妃嫔们对紫禁城是充满着好奇的。这个有着神秘色彩普通人难以进入的地方,如今却即将成为新汉帝国的皇宫,成为她们日后居住的地方。
刘磊等人乘坐着皇家一号,数天后就来到了京城,此时这里已经被新汉军控制,驻扎的正是隶属中央军区山地兵团的第一山地师。听说刘磊要过来,兵团司令赵良栋亲自部署了京城的防御,并抽调当地民工在南苑修建了飞艇起落场。
刘磊走下飞艇,见到了前来迎接的赵良栋,他笑着走上前去,不等对方敬礼就握住了他的手笑道:“赵将军,距离我们第一次见面可是有好几年了。不过如今已经换了河山,这里又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地方。”
赵良栋知道刘磊话中含义所指,就是他当初被俘时与刘磊争辩的那次,顿时感觉脸上发烧:“赵某万分感激皇上的当头棒喝,让我明白了华夏之魂究竟为何?明白了什么是大义,这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刘磊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如今你也是兵团司令了,可要帮我好好守着华夏的基业,让百姓过上平安富足的生活。”
“这是自然。”赵良栋笑道:“皇上,马车已经备好,我们是否去紫禁城看看?”
“也好。”刘磊这次过来,最重要的就是想去紫禁城。很快一行马车在卫士们的保护下进入了京师,来到宽大的***前。刘磊走下马车,站在金水桥前,看着气势恢宏的紫禁城暗暗赞叹。
这才是皇家园林的气象,大气磅礴,庄严肃穆,令人从内心不由自主得升起崇敬之情。只是当刘磊抬头看到城门楼上用华满两种文字所写的***字样时,他的眉头不禁一皱:“既然紫禁城又回到了华夏民族手中,自然要改回他原本的名字。邀请当代书法大师题字,把这个***的名字给我改回承天门,只书写华夏文。”
“遵命。”赵良栋立刻记下了刘磊的要求。众人从大门而入,一直往宫城内走去,刘磊一路指点着要求将太和殿等名字全都改回明朝的皇极殿等牌匾。直到他们抵达了文渊阁处,这才发现此处的卫兵颇多。
刘磊忍不住问道:“这里的卫兵人数未免太多了吧。”
赵良栋答道:“末将虽是一介武夫,却知道尊重文化。此处乃是紫禁城藏书之所,安置着大量珍贵书籍,为了防止失火这才加派人手看管。”
“哦?有大量书籍?”刘磊闻言一愣,随即迈步走了进去。这里的书架层层叠叠,上面整齐摆放着各种线装书,每个书架之间还有一口小水缸,看来是用于防火的。
刘磊在书架间穿行,居然看到很多后世从未提及的珍贵孤本,显然都毁于文字狱或战火了。走近最里面那排书架,上面赫然摆放着满满当当用明黄色布面封皮的书,这引起了他的兴趣。
明黄色可是皇帝专用的颜色,用来做书的封皮,可见其珍贵程度了。刘磊伸手拿了一本下来,看到封皮上的四个大字顿时惊呼出声:“永乐大典。”
这的确是永乐大典,而在文渊阁内有着整套的永乐大典。这是自明朝传下来的百科全书,其中凝结了华夏数千年在各个方面的无限智慧,堪称全世界最宏伟最神奇的百科巨著,所谓的大英百科全书给它提鞋都不配。
可惜这部浓缩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精粹的旷古奇书,在后世被乾隆那个自以为是的草包毁去大半,又因为清末衰败而遭到劫掠,以至于成为华夏民族永远的痛。如今刘磊回到了十七世纪,竟然能抢在乾隆之前拿到这套鸿篇巨著,如何不让他感到激动。
刘磊转头对着跟来的皇后李海岳道:“让财团的印刷厂单独开辟车间,将这套永乐大典刊印出版。朕要在每个省都建立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里都有一套永乐大典作为镇馆之宝。”
“皇上放心,臣妾会加紧办理的。”李海岳微微一笑,她知道刘磊的心思,自然会尽快将此事办好。得到李海岳肯定的答复,刘磊明显松了口气。不让宝贵知识失落的方法就是将它传播出去,以如今先进的排版印刷技术,足以将永乐大典复刻无数份,让华夏文明传播到全世界。
哪怕今后这套手写版的永乐大典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泯灭,这些知识也将作为智慧的瑰宝,永远存在人类的知识库中。
嘱咐将所有书籍尽快刊印,务必不让这些珍贵的华夏知识流失,刘磊这才离开了文渊阁。紫禁城颇大,刘磊也不可能一日内逛完,不过他还是去了一次当初在宫内跟着耿聚忠吃早饭的天街,还有午门大朝的位置。
看着熟悉的场景,刘磊回想起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过往,不禁心生感慨。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当年那些午门大朝的满清重臣们如何能知道,敬陪末座的他十年后将成为整个华夏的主人。
第1004章 建设规划
刘磊发着感慨,将紫禁城逛了小半,这才在赵良栋的提议下,去干清宫吃午饭。赵良栋自然不敢与皇上和众位后妃一起吃饭,他陪着走到门口便告辞了。
等到赵良栋离开,众女立刻不再死摆着一副端庄的样子,重新恢复了平日在后宫中的活泼。塞西莉亚早就忍不住了,她长出了一口气道:“装样子实在太累了,我的腰疼死了。”
“这里太大了,感觉不如上海的宫殿温馨啊。”方七娘叹气道。
“很大吗?我却感觉还好,回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儿时的经历。”在皇宫中长大的柔嘉却有种亲切感。
“我也有姑姑这样的感觉。”这位当年的固伦纯禧公主,已经封为禧妃的玉录玳本就住在皇宫里多年,如今回到这里等于回家了。
安妮眨巴着眼睛问道:“夫君,我们就住在这里吗?”
刘磊想了想道:“不,我不想住在紫禁城。”
李海岳嘟了嘟小嘴道:“夫君,我们为什么不住在紫禁城?你不是皇帝吗?”
刘磊道:“这里实在太大了,住在这里地方过于空旷,即浪费地方又不安全。如果要把这里填满,我们需要雇佣许多的侍女和卫士,这太浪费国家的资源了。”
“可是我们今后久居京城,又该住在哪里?”李海岳认为家里人口不少,应该找个比较大的地方居住。
刘磊思索片刻说道:“有了,在紫禁城附近有三个皇家园林,分别是北海、中海和南海。我们把北海整修改造,作为咱们的皇宫好了。中海和南海合为***,改造一下作为中央政府驻地。”
“难道偌大的紫禁城就空着吗?”张玉贞感觉这样太浪费了。
“当然不会空着。”刘磊显然早就有了想法:“紫禁城也要经过整修,还要更名为故宫。我要将它建造成全世界最庞大最令人神往的博物馆和图书馆,作为整个新汉帝国的精神象征。”
刘磊对驻地的分配,得到了迁来的中央政府支持。陈永华等人吃惊的发现,刘磊帮他们选定的政府驻地居然如此之好,环境优美程度令人咋舌。这可是皇家园林啊,在清廷执政的时候,就算是一品大员也难得进入,现在却成了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
***距离北海是那么近,廷议或者召见也都很方便,这有助于君臣的交流。对于故宫建立起博物馆和图书馆,众人也是表示支持的,他们都认为这样能弘扬民族文化,也能让百姓们对皇权更加亲近。
在中央政府迁到京城的第二天,刘磊便在北海内,被更名为金銮殿的原大慈真如殿召开了廷议。搬家和调整是必须的,却不能耽误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目前新汉帝国的疆域已经趋于稳定,刘磊又抛出了新的建设计划。
铁路和公路自然要在所有的领土上延伸,与之匹配的则是无处不在的有线电报网。刚刚建立的电报局甚至已经开始规划越过白令海峡,以及连接南洋诸岛的洲际电报网。如果电报网真的可以建设完成,即使是美洲和瞻州发生的事情,也能很快传到京城来了。
除此之外,刘磊再次依靠记忆直接在地图上画出了数十个矿区,并针对这些矿藏的属性制定了新的工业发展计划,在美洲、瞻州和新入手的中亚和南亚等地,将建立起八个功能和产品各异的新工业区。
除了工业之外,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也做了相应的规划。自从刘磊起兵以来,坚持鼓励生育政策已经长达十多年了。尤其是最早政策鼓励时期出生的孩子已经长大,再加上中原各人口大省的入手,新汉帝国人口数量正式突破了三亿五千万。这还不包括南亚次大陆、波斯和阿拉伯半岛上那些对华夏没有认同感的民族。
以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刘磊完全有信心建立新的产业基地,并生产多种多样的工农业产品,因此他在他廷议上提出了建立工业全产业链,确立全面科技领先地位,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的号召。为此刘磊要求新汉帝国各地方政府埋头苦干十年,创造属于华夏民族的经济奇迹。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