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李世民道:“无妨,小酌几杯,反而有益身体。”他说着,让人将他自己酿的葡萄酒呈上。
  李世民给自己满上一杯问道:“那猞猁养的如何?”
  李元瑷忙道:“能吃能睡,还将虎奶当水喝。长的极为壮实,已经能够逮老鼠了。”
  李世民不住点头道:“那就好,看来你从东北带来的品种不错。跟你说猞猁终究是畜生,畜生靠的就是血脉天赋,天赋出色,未来就可期。天赋不足,在怎么驯养都不行。皇兄当年就吃过这个亏,觉得只要喂养的好,天赋差点没关系。结果差点就因猞猁的问题,吃过大亏。”
  “哈哈还在你皇兄箭术过人,凭借手中强弓,依旧拔得了头筹。从而认识了无忌,经由他牵线,与你嫂子成了婚。”
  “你皇兄天生就有打仗的天赋,第一次上战场,就是解救困在朔方城里瑟瑟发抖的前朝皇帝杨广。你皇兄年轻气盛,直接瞒着父皇加入了左屯位将军云定兴的麾下,还用了疑兵之计逼退了突厥大军。”
  “有了这次经验,你父皇就不在拦着我,跟着他一起出征,平服发生太原境内的各种叛乱,参加抗击突厥人的入侵。”
  “对于,大哥,你可有记忆?”
  李元瑷还是第一次听李世民亲口说李建成,哪敢说话。
  见李元瑷摇头,李世民一饮而尽继续道:“大哥是家中长子,很早就独自于老家照顾弟妹,你皇兄我就给父皇母后带在身旁。从小到大,你皇兄是最受父皇、母后宠爱的,唯有你皇兄有这个待遇。与大哥,关系倒不是很密切。记忆中就没有怎么接触过”
  “后来天下大乱,杨广躲在了扬州,醉生梦死。父皇通过镇压叛乱,不断的扩充实力,最后起兵太原。”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霍邑,当时大哥是左领军大都督,你皇兄是右领军大都督。霍邑宋老生背阔腰圆,悍壮魁梧,手执一口大砍刀凶悍异常。我们的兵马加起来不过三万,而宋老生在霍邑就有两万兵士,河东屈突通还有上万兵马,兵力完全不占据优势”
  “当时有传言,突厥与刘武周将乘虚袭太原,父皇就想着要退兵,固守老家太原,暂时放弃东进长安占领关中的计划。”
  “皇兄当时就想将裴寂的脑袋给拧下来,这出的什么鬼主意。太原尽管是我李家崛起之地,但绝非中兴之所。我们起兵本就失去了先机,再不拿下关中,坐守太原只有死路一条。”
  “万万没有想到看破这点的,居然不只你皇兄一个。还有大哥,他比皇兄还先一步去劝说父皇,继续东进攻取关中。”
  “不过他失败了,皇兄相比我们毛孩子,父皇更加相信裴寂,相信他身旁的一众谋臣。”
  李元瑷听的入神,问道:“然后呢!”
  “然后大哥就觉得是不是我们错了?我们还有什么没有想到的地方?结果大哥反过来劝我想开一点”
  “嘿嘿,你皇兄就是一条脑筋认死理。父皇不出兵,那我就用剑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逼着父皇出兵。”
  “父皇本就犹豫不决,见我如此决绝,也就同意了出兵。”
  李元瑷心底想着,这也就是李建成失败的原因吧。
  李建成从这点小事亦可以看出,李建成有着不输于李世民的才略,但是魄力上明显不足。
  李元瑷就这样听着李世民吹嘘自己的过往。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经历,一般都不敢这么写。
  李元瑷就听着李世民讲述着自己一统天下的经历。
  相比史书上的记载,李世民说的更加细致,还有很多史书上没有记载的细节。
  尤其是长孙皇后方面,李世民说的更加仔细。
  “随着你皇兄的功劳越来越大,朝中异样的声音到了极处。尤其是皇兄攻打洛阳的时候,皇兄拒绝父皇速战速决的要求,选择步步推进。王世充没有那么还对付,洛阳为杨广经营多年,强攻只会损兵折将,得不偿失。他们只想到眼前王世充,却没有想过一直在等着坐收渔人之利的窦建德。真要跟王世充拼的你死我活,损失惨重。窦建德大军压接,那该如何是好?”
  “但庙堂里人人都觉得你皇兄拥兵自重,令有他图。这个时候,最难过的不是你皇兄,你皇兄在军中说一不二,兵中兵士视我如战神,无人可撼动。他们有多奈何不得你皇兄,就有多刁难你嫂子。你嫂子顶着流言蜚语,如履薄冰,一边受着刁难,就如宫里的奴婢一样,侍奉者父皇母后,最终打动了二老。”
  “皇兄想象不到你嫂子那时候受了多少委屈,你嫂子为你皇兄付出太多太多了。”
  “长孙家一次又一次冒着灭门的危险,跟你皇兄站在一道。”
  “一直到今日,辅机还在趁着李唐的江山,你皇兄亏欠他们太多了!”
  “好了!”李世民一边说一边喝着酒,不知不觉已经喝了一壶了,似乎状态有点不佳,已经出现了微醺酒意,“最近老是回忆过往,一不留神,就说了那么多。你且回去吧,今日你我所说之事,不可让第二人知道。”
  李元瑷说了一声“明白”,躬身告辞离去了。
  有些浑浑噩噩的,李元瑷即为李世民当下的状态感到难受,亦想不明白,李世民要托付什么事情。
  “刘洎不该死,但不应你来救!”
  这话什么意思?
  不该自己来救,那还有谁来救?
  除了自己,还有谁敢跟褚遂良硬刚,从而得罪长孙无忌
  联想到李世民的故事,李元瑷突然明悟了,不是自己救错人了。而是在李世民的预算中,出面救人的应该是长孙无忌!
  如果李治不出面救人,那就说明刘洎不值得李治来救,那他身为魏王李泰的旧党,死得其所。
  李治觉得刘洎可用,让长孙无忌出面是最好的选择。
  褚遂良不可能不卖长孙无忌的面子,而李治找了长孙无忌,意味着他们舅侄一心。
  如果说让李世民选一个唯一让他信任的人,这个人绝对是长孙无忌。
  只要他们舅侄一心,李唐王朝就没有人可以撼动李治的位子。
  李世民就能够完全放心的处理接下来的事情了。
  可事实上李治一直忌惮长孙无忌得权势,他根本就不信任这个舅舅,深知汉朝外戚为患的李治,从一开始就将长孙无忌定义为敌对的一方,只是长孙无忌势大,没有表现出来。
  故而即便李治对李世民再如何了解,也没有参透这一层。
  从一开始,李治就排出了长孙无忌这个选择。
  李世民从李治选择自己这个答案里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他才会失态的指责自己,他不是心疼自己出面,而是心疼自己的儿子选择了跟自己最信任的托孤大臣站在了对立的一面。


第194章 未来最高学府提案
  李元瑷并没有立刻出宫,而是到了东宫,找到了正在处理公务的李治。
  李治得知李元瑷到来,直接将他请进了议事厅。
  一个中年士正在与李治说着国事要务,见李元瑷到来,闭上了嘴巴,叫了一声“商王”,以示尊敬。
  李治指着中年士道:“这位是太子右庶子、检校礼部尚书许敬宗,正汇报着礼部之事呢。十六叔也一起听听,给个主意。”
  李元瑷想着事情也不着急,就在一旁坐下。
  看着这个大唐奸臣名录位列第一的人物,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这个号称第一奸臣,德行确实不咋地,但真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不过作为李治手上的一把刀,许敬宗很合格的捅翻了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这些辅政党派人员。
  历朝历代,只要是有作为的皇帝,几乎都会与前朝的辅政大臣发生摩擦。
  因为不将辅政大臣干掉,皇帝就掌握不了实权,这对于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王来说是极其致命的。
  但是历朝历代英主除权臣,大多都会留下一段故事,到了李治这里,黑锅大多都由武则天、许敬宗背了。
  足见许敬宗极有做刀的觉悟,是个懂得察言观色的人物。
  许敬宗见李治许可,说道:“那臣下就重新说吧!”见李治并未反对,说道:“此次攻灭高句丽,我朝威势大增,各方上表进贡书,比之晚年多了两倍有余。不过长安与北地并无一条稳定的道路,他们各族联名,希望能够修建一条参天可汗道,由大漠南北通向长安。此事礼部上下各执一词,有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举包藏祸心。亦有人说,此乃宣扬国威之喜事。”
  李治望向李元瑷道:“你怎么看?”
  李元瑷道:“我觉得这是好事,参天可汗道对于我们来说,利远大于弊。道路所带来的无非就是交流贸易与便利,交流上我们视为宗主国完全是优势的一方,他们上贡必须携带厚礼 而我们只需承认他们的身份 或者随些简易回礼即可。”
  “贸易,更加无碍!他们所求不过是很寻常的生活用品 甚至是奢侈品。而他们的能够拿得出手的唯有马、羊、牛 这生意怎么做都是赚的。”
  “至于军事便利,更不是问题。他们游牧民族 来去如风,所谓辎重不过是马羊群。他们走驿道 能快多少?顶多一两日时间 而且沿途还没有青草可食。但我们不同了,真要有战事,有一条通往北地的道路,我们粮车的速度可以成倍上升。”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