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建造盛唐 (无言不信)


  褚遂良深知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认知,非常人可比,肃然道:“如此,那便有些不妙了不过,太师回来,一切倒是无所谓了。”
  长孙无忌奇怪的看着褚遂良。
  褚遂良解释道:“太师有所不知,太子监国时期,你我皆不在左右。刘洎这厮白拣了个便宜,凭借能够常伴身侧的便利,与太子身旁拉拢了一拨人。太子非常宠信他,时常向之问策,而今他以是太子跟前第一人了。本以为陛下回朝,他们不过是跳梁小丑儿。可陛下不愿主事,将大权交由太子,那与我们大为不利。”
  褚遂良是当世书法名家,随着欧阳询、虞世南相继病逝。他的书法现如今在庙堂上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李世民特殊爱好极多,书法是其中一项。
  褚遂良不将刘洎放在眼里,便是因为不觉得刘洎比他更得帝心。
  现在得知李世民有退居幕后之意,登时有点慌。
  李治不像李世民,吃书法这一套。
  刘洎与他一般,秉性激进,又政见屡屡不合。真要让他得势,哪有自己的好日子过?
  长孙无忌淡然的瞥了褚遂良一眼,看透了他心中说顾虑之事,说道:“你有什么想法?”
  褚遂良一咬牙道:“陛下真有让太子长期监国之心,那刘洎此人,断不可留,留之必生祸患。”他顿了一顿,道:“太师,你可知陛下东征临行前,特地将高士廉、刘洎、马周叫道身前,叮嘱他们说此番远征,国家安危托付轻等。刘洎听陛下此话,是如何说的?他说陛下不必担忧,大臣若有不臣者,臣为陛下诛之。”
  “刘洎才思敏捷,讲贯古今,铺陈政术,堪称一绝。然为人过于方正,过于霸道,不将任何私情。如若由他如此发展下去,必将成为我等庙堂头号敌人。”
  长孙无忌道:“除刘洎,我并不反对。只是在除刘洎之前,得须弄清楚一事,刘洎与太子的真正关系。刘洎是太子的人,还是单纯的因才华为太子所器重。是前者,刘洎万不可动。为了一个刘洎,得罪太子,大为不智。若单纯为太子器重,这便无妨。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人才,除去一个刘洎,自会出现第二个。”
  他说着起身道:“天色不早了,你且回去吧。刘洎之事,你自行处置。我不易掺合其中,在关键时候,会出面为你说话。”
  褚遂良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说道:“是!”
  他起身告辞离去。
  走到门口,褚遂良突然想到一事,一拍脑袋,正想回身禀报,忽的又顿住了脚步,低语道:“他此番立了天功,便是说了,也没有大用,不如留着日后再用。”
  说着,再次转身,消散在街头了。


第176章 多事之秋
  大军在蓟城休整三日,兵士各自散去。
  蓟城的武百官亦准备乘舟船返回长安。
  由于官员太多,筹备舟船便用了两日时间。
  李元瑷跟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李治同乘一艘船舰。
  李元瑷在船舱百般无趣的撸着猞猁大虎,想着自己那个兄长太不近人情了。
  在他人看来跟李世民同舟船南下是一种荣幸,可对于此刻的李元瑷来说却是折磨。
  一个胖乎乎的家伙有什么好陪的,还不如跟金胜曼同舟,陪着美人畅谈自己修葺运河的丰功伟业呢。
  “喵呜呜”
  大虎凄惨惨的叫着,表示自己饿了。
  也不知是吃虎奶的缘故,还是猞猁本就长的快。
  从珍兽行要来这小家伙,到现在一个多月,长了足足四斤。
  一身大量银白夹杂着灰色的毛发,越发的威武,居然有三分老虎的模样。尤其是两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长着耸立的长长的深色丛毛,很象戏剧中武将头盔上的翎子,为其增添了几分威严的气势。
  “在这船上,可没有虎奶给你吃。给你爹十个胆,你爹也不敢去撸虎。将就的,吃点肉就是了。”
  他说着给它装备了一大碗的野鸡肉。
  大虎委屈巴巴的叫了一声,还是忍受不住肚子饿,痛快的去吃了。
  看着大虎吃的津津有味,李元瑷亦看的露着微笑。
  便在这时,船突得听了。
  李元瑷受着惯性,晃了晃,好奇的走出了船舱。
  迎面就见李世民、李治一脸的焦虑,还没等他询问问好,李世民已经从他身旁走过。
  李治轻声道:“马中书病了。”
  李元瑷脸色微微一变,马中书,那只有马周了。
  马周可不是简单人物,那是庙堂的擎天之柱。
  论及治世之能,马周之才,比之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本朝太祖对之推崇备至,他的陈时政疏给誉为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
  都说魏征擅谏,但比之马周,要逊色许多。
  魏征的谏,是对于一切,只要他看不惯的,他都要说上一说。
  哪怕空闲时候,玩个鸟,魏征都不让。
  而马周的谏,却处处关系民生,处处关乎国家。
  也因此,李世民对魏征是又爱又恨,对于马周却宠爱有加,言听计从。
  故而李世民在贞观政要论任贤偏中评价马周:“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
  看李世民这表情,马周怕是病的不轻。
  跟着李世民、李治身后,来到甲板边沿。
  对面一船徐徐靠近,但因舟船过大,两船无法贴近。
  李世民有心从这边越过去,比划了一下,距离还是过远,道:“快,取木板来。”
  船舶多有备用木板已做修补之用,不一会儿,木板架在了两船之间。
  舟船停靠在河面上,摇晃不定,但李世民却顾不得那么多了,三步并作两步的就跳到了对船。
  李治不及李世民敏捷,却也晃悠悠的过去了。
  李元瑷水性极佳,半点不带怂的,直接过了去。
  跟着两人进了马周的船舱,舱内充斥着药味。
  李世民问向随行御医马周的情况。
  御医长叹道:“马侍中本患有消渴病,此番疲累过渡,怕是时日无多。”
  李元瑷不通医术,亦不知什么是消渴病,但看着躺在床上的马周,面容消瘦,无半点血色,惋惜的叹了口气。
  李世民坐在床榻上,一脸哀思。
  李治眼泪再度落下,道:“马侍中最是尽职尽责,父皇东征之后,马侍中即是孩儿最得力的臂膀。不但协助儿臣处理国政,亲传治国之术,还事必躬亲,日日将门下省诸多繁杂事务处理妥当。一年余来,他未有一日松懈。儿臣体恤他辛劳,多次命他休沐。可即便在家,亦不忘国事。”
  李世民长叹道:“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
  马周这一病,让回城的喜悦,消减了大半。
  李世民、李治就在这安排宰相居住的船舶里住了下来,李世民亲自为马周端药喂药,李治在一旁照顾。他们一边用人参给马周吊命,一边命舟船脱离大部队加速前进,务必尽快赶到洛阳。同时亦安排人去太白山请药王孙思邈下山赶往洛阳,为马周治病
  遗憾的是马周终究没有等到孙思邈,甚至连洛阳都为赶到,与永济渠南段病故。
  李元瑷与马周没有过多的接触,也就是授命馈运使之后,在蓟城有过几把月的往来。
  只是短短几月不经意的接触,李元瑷即能感受到马周,对待事物的认真负责。跟他进行政务往来,他会将一切事情办的妥妥当当,你想到的,没想到的,他都给你想到了。
  马周有多厉害,李元瑷感受不到,但是与他往来时,那股舒适却深有体会。
  如此人物,居然病故了,终年四十六岁。
  “唉!”
  李元瑷在甲板上长叹了声。
  身后传来一句话:“殿下可是为侍中而叹?”
  李元瑷回头一看,来人正是李治特别拉拢的大臣刘洎,友好的点了点头道:“马侍中正直壮年,却英年早逝,如何不让人唏嘘?”
  “是啊!”刘洎道:“在下对马侍中倾慕已久,虽同朝为官,但他不好交友,洁身自爱,一直无缘深入相交。唯有此次东征,城下才有幸与马侍中共事,一并辅佐太子殿下。与马侍中往来让人如浴春风,苏秦、张仪、终军、贾谊莫过如此。还听说他临终前突然苏醒,命人传讯家中儿子,将家中奏章书稿全部烧毁,还让陛下将府库里的奏书谏书一并烧掉。”
  “世人所求莫不是追名逐利,只为留一个生前身后名,马侍中却不图名利,将自己的成绩尽数烧毁。我不如也!”
  刘洎眼中透着对马周的佩服,越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才越让之仰慕。
  李元瑷默然不言,他自问也做不到。
  舟船抵达洛阳,这还未将马周安置好,又有一不好的消息传来:“长安房玄龄病倒了!”


第177章 奇物翳珀
  房玄龄今年已有六十八高寿,这一病让李世民都有些慌神。
  房玄龄在李唐还未攻入关中就投入李世民帐下的幕僚,此后一直跟随,参谋划策,典管书记,在秦王府中十多年,一直掌管军谋大事,负责管理牍。玄武门之变,他进位国相,执掌朝廷,规章制度,皆出他手。二十年来,明达吏事,法令宽平,任人惟贤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