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运代漕运……虽然侯汝谅只提到了海运,并没有言明取代漕运,但汪直哪里听不出来,这事儿在东南通商之后曾一度在东南为人提及,还是唐顺之、钱渊一手压下来的。
汪直常年纵横海上,很清楚以海船运输粮食北上并不算什么难事,当年辽东饥荒,他曾经自告奋勇运粮北上,但被钱渊一力拒绝。
当时汪直就特别纳闷,同样是走海路运粮,能输闽赣,不能输辽东?
还是钱锐私下提醒,汪直才弄懂期间关卡,闽赣和运河无关,但辽东和运河息息相关……虽然远了点,但辽东的粮米都是户部从北直隶调配,其中大部分存粮都是南北运河的北端通州的仓库中的。
不太清楚钱渊那边对此到底是什么态度,汪直打着哈哈,眼角余光瞥了眼钱锐……我不清楚,你应该是清楚的吧?
侯汝谅的视线也落到了钱锐的身上,一身青衫,虽皮肤黝黑但腹有诗书气自华,和汪直、毛海峰等人有截然不同的区别。
“还未请教,这位是……”
“应天府方钝拜见中丞。”钱锐上前一步行礼道:“嘉靖三十七年,辽东饥荒,易子而食,中丞巡抚辽东,可谓于民有功。”
侯汝谅叹息道:“说起来本官和镇海还有些渊源,当年便是镇海输粮由运河北上,户部才能腾出手来赈灾辽东,但如若当年以海船北上……能多活多少人?”
钱锐没有接过话茬,脚步微退,这等事,他身为汪直谋主,在汪直没有表态之前不能太主动。
侯汝谅有些失望,转头再看向汪直,“前年入浙,便多闻五峰之慷慨豪气,当年设市通商,雇佣民夫,五峰给以给食,甚至发放赏银,进献巨木以利重修三大殿,引入可活万民的红薯、洋芋,得封靖海伯。”
“海运于国有大利,本官知晓,欲行此事,必得五峰襄助……”
“若是五峰相助,伯爵之位实在低了点。”
汪直有些不屑,你老师当年直接给了个侯爵的承诺,老子都没答应……当然了,是钱展才不让我答应,而你现在给个空头承诺,就要老子帮忙?
“海运的确于国有益……”
侯汝谅精神一振。
汪直慢吞吞的说:“但这等事……汪某实在理不清头绪……方先生如何看?”
侯汝谅眉头一皱,看来这位方先生还真是汪直的谋主,但刚才的态度好像不太赞成啊。
汪直才不想掺和进这等事,一招霸王卸甲,反正这事儿看似是侯汝谅和自己这个靖海伯商议,但说到底还是和随园相关,那就方先生你自个儿看着办吧。
如若随园最后要怪罪,也怪罪不到老夫头上!
钱锐缓步上前,行了一礼,轻声道:“听闻中丞大人当年上书朝中,请东南以海船运粮北上,以解辽东饥荒。”
和汪直不同,钱锐一看到侯汝谅的名帖就知道这厮登门的目的……前年末侯汝谅南下,钱渊立即派了护卫密信送到了父亲的手上,将侯汝谅的老底全都抖了出来。
侯汝谅微微点头,心里有些诧异,这等事虽然算不上什么秘闻,毕竟是正式公文,邸报上并无,京中同僚知晓很正常,东南士子知晓也勉强说得过去,毕竟自己入浙一年多了,但一个海商身边的文士能知晓……这是否映射出汪直和随园之间的关系?
“此举的确于国有益,调配海船直通天津港口,若是风向适宜,一趟来回不过三十日。”钱锐侃侃而谈道:“相较而言,漕运从杭州、嘉兴启程,至通州约莫两月有余,往返一趟约莫半年,一石粮入京,途中损耗需两石,还没计入时不时漂没的数量。”
所谓的漂没不是指漕运的船只破损导致粮食损失,而是只存在账面上但实际上没有的粮食……碰到这种事,漕丁往往逃遁,不然哪里来的粮食去通州交粮?
一听这话,侯汝谅就知道面前这位是个内行人,不禁点头赞同道:“其实从杭州至通州,最多月余,但漕船航行,吃水太重,又常有船舱破损,往往三月方至,而且嘉靖三十七年,先是山东大旱,运河缺水,隔年大旱后大涝,河道多有堵塞,去年又是黄泛……只为修整河道,每年户部都要拨大批银两,若是走海路……”
“老船主麾下海船自然是绰绰有余,只要通商不断……”
钱锐的话说到一半,侯汝谅就扬声打断道:“本官昨日抵镇海,与浙江巡按王子民商议,今日府衙必出通关文书,船队只需按例缴纳税银,出海之事决计无碍。”
一旁的毛海峰眼睛一亮,有这句话,董家那边再要银子就能堵回去了。
汪直倒是没什么表情,手捋长须默默听着。
钱锐微微一笑,“王御史倒是打的好算盘,这个人情卖的……”
毛海峰这等憨货没听懂,汪直是有数的,府衙那边扣着船队不表态,就是特地留给侯汝谅来卖人情的。
侯汝谅干笑两声,立即询问道:“不知老船主能出多少海船?”
这厮有点不要脸啊,之前还口口声声五峰,现在跟着方先生叫老船主了,汪直无语的笑道:“那要看方先生如何调配了。”
侯汝谅也无语了,看了眼钱锐,还真绕不过你啊!
第935章 海运(下)
当然绕不过钱锐。
这种破事,汪直一点都不肯沾手,把方先生顶在前面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如果到时候随园算账,有方先生在,如果随园势衰,自己大不了将方先生丢开……
“最初无需多少海船,但需立下条例。”钱锐笑吟吟道:“可仿宁波旧例。”
“宁波旧例?”侯汝谅犹豫了下,“自嘉靖三十六年设市通商以来,荆川公使海船归途采买粮米,可抵扣税银,于宁波、绍兴、台州各地修建粮仓,听闻盈余颇多……”
“当年闽赣战事纷纷,朝中令镇海输粮米相援,便是老船主以海船运粮至福建省福州府,由闽江一路西去。”钱锐点头道:“日后海船归途可于南洋各地采买粮米,或于镇海、宁海各地运载漕粮。”
“其一,天津需设市通商,其二,海上风高浪急,若船毁人亡,需朝中拨银赔偿,否则事不可续,其三,可抵扣税银。”
侯汝谅在心里来回琢磨了一遍,这样的条件别说苛刻了,简直好的不能再好了。
海船运粮北上,天津自然是需要开放的,事实上天津一直有码头,而且漕运也有类似的规矩,漕船运粮北上,归途也是要采买货物赚银子的。
抵扣税银,这原本就在镇海实施了好些年了,唐顺之就是以此在宁绍台三府修建大批粮仓……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发放通关文书的权力作祟,唐顺之对海贸可能发生的粮食危机非常敏感。
赔偿损失的海船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怎么算都比修河道、治理黄泛来的划算,大不了以税银相抵,都不用户部拨银。
钱锐笑道:“其实最合适的不是镇海、宁海,而是嘉兴府、松江府、通州府以及山东。”
侯汝谅点头赞同,这几个地方都更靠近产粮区,运送漕粮的确更合适,只是这几个地方目前都没有设市通商,不比镇海有优势。
钱锐和侯汝谅在那商议各种细节,汪直坐在主位上听的都要打瞌睡了,毛海峰索性出了门,他即将率船队出海。
钱锐说的头头是道,各种细节详尽得往往侯汝谅都没想到……这是自然的,因为钱渊虽然拒绝当年汪直海运粮米输辽东,但事实上,他是赞同海运的。
商议到最后,饶是侯汝谅宦海浮沉十余年,也不禁眉飞色舞,只要事成,侯汝谅相信,自己一定能名留史册,说不定日后还能执掌大司农呢。
“如今老船主麾下船队大都出海未归,还有十艘海船这两日就要启程。”钱锐缓缓道:“海船多装载铁炮等火器,换储存粮米也需要更改船舱,而且还需要调配船只,尽量选福船运粮,可能尚需些时日。”
侯汝谅倒是没怀疑,而汪直咳嗽一声,拾起茶盏喝茶掩住脸面,扯淡呢,舟山那边光是福船就四五艘。
察觉到侯汝谅看过来,汪直又咳嗽一声,“方先生所言,即汪某所言。”
侯汝谅松了口气,用赞赏的目光打量着钱锐,此人言谈举止从容不迫,心思缜密,有算术之能,见识亦广,不类凡品。
侯汝谅不禁起了爱才之心,试探问道:“老船主,待得试行海运之时,可否借方先生一用?”
汪直愣了下,险些笑出声来,这位浙江巡抚是想将随园之首钱展才的人收为幕僚?
“那要看方先生愿不愿意了……”汪直随口扯淡,心里觉得有点古怪,他想起了徐海。
从汪直查探到方先生和钱渊似乎有联系之后,他就一直在想,他们之间的联系……到底是在自己受招抚之前,还是在方先生还在徐海麾下之时。
徐海那厮骁勇善战,麾下数千精锐,又狡诈多疑,不料却在绍兴上虞城外被官军一战围歼,汪直事后曾经打探过,虽然主要原因是时任浙江副总兵的戚继光所部战力强劲,摧枯拉朽一般击溃徐海,但官军以上虞为诱饵,诱敌深入也是重要原因。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