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事政务的文人才用学士,硕士,博士,院士,四个称呼,分一二三等,同样是十二级来决定他们的爵位。
这样一来,简单又好记,大家还没什么好比较的,晋升制度也比较完备。
新的爵位制度,能够带来新鲜感,同时彰显出刘争的与众不同,还要他显示爵位高贵的程度。
在考量了一下这个制度之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称帝之举终于在吴郡开始。
在既定好的日子里,这吴郡里就已经开始张灯结彩,很多百姓们,都知道了,过两日这个地方,就会变成刘争新的帝国,而吴郡,从今天开始就不会再成为吴郡了,而是帝都。
登基之日。
吴郡城外,一个提前修建好的祭天大坛早就准备好。
刘争穿着龙袍,在文武百官的率领之下,开始举办祭天大典。
站在高台之上,拿着顾雍和张昭写的檄文告示。
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宣告上天,代汉称帝。
言辞之中,虽然没有说刘争的皇室子弟身份,但只要是一个刘姓,往祖上寻根问祖的,总是皇室后裔,刘争瞎掰一个诸侯王的后裔,也没人敢说什么,只是刘争懒得去做,他不在乎这个,直接宣告上苍,自己称帝,国号为汉,并且直言,讨伐傀儡皇帝刘辩,逆贼袁绍。
刘辩就如同更始帝刘玄,而袁绍就是一个代汉自立的王莽,只是还没到王莽那一步而已。
而刘争,自然是自比光武帝刘秀了。
虽然说这样会触怒何苗和袁绍这两个大将军,让他们对刘争发起讨伐。
但是刘争根本不害怕,反正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鱼死网破的地步,就算刘争不称帝,他们也不会放过刘争的,与其如此,还不如称帝,就算是死,也好歹是以皇帝之礼下葬啊。
格局就不一样。
祭天大典结束,刘争在皇宫的大殿里,当众开始册封文武百官。
刘争没有完全沿袭汉代的官职制度,三公九卿制度虽然保留,但是他增加了内阁制度。
以许攸、士燮、顾雍、张昭为四位为内阁成员,辅佐刘争处理政事。
袁舟为丞相,居百官之首,俸禄最高,掌佐天子,助理万机。
黄忠为太尉,仅次于丞相的官职,专掌武事,地位和丞相相同,为最高的武官职位。
陈登为御使大夫,行使副丞相的职权,是丞相的助理,对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公卿的一切行政活动进行监察。
袁舟,黄忠,陈登,位列三公。
郭嘉为太常,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
典韦为光禄勋,主管宫廷内的警卫事务,同时他又是锦衣卫副指挥使。
周瑜为卫尉职掌宫门卫屯兵,是一个武职,是皇帝的禁卫司令。
蔡瑁为太仆,掌车马。
张闿为廷尉,掌刑罚。
曹操为大鸿胪,掌列王纷争,边疆蛮夷。
糜芳为大司农,主管全国的赋税钱财,是汉朝的中央政府财政部,凡国家财政开支,军国的用度,诸如田租,口赋,盐铁专卖,均输漕运,货币管理等都由大司农管理。
陆骏为少府,主管皇室的财钱和皇帝的衣食住行等各项事务。
九卿之中,还有一个宗正。
这个官职,多是以皇帝亲属任职,不过刘争目前没什么亲属,最后就暂时不设立宗正,让他先留着。
三公九卿的官职一出来,基本上将刘争手下的这些文官都囊括在其中了。
接下来是武将的任职。
对于武将的官职,其实刘争大部分还是沿用的汉朝的那些官职名称。
徐晃为当庭大将军!
甘宁为骠骑将军,周仓为车骑将军,文聘为卫将军。
祖郎,蒋钦,周泰,太史慈,四位为四征将军。
臧霸,管亥,孙策,苏飞,四位为四镇将军。
然后以此类推,封赏手下的这些将军。
当然,刘争也没有忘记大名鼎鼎的吕布,吕布其实在刘争手下一直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只是一个象征性意义的吉祥物,杀了他刘争又舍不得,放他走,又怕他给刘争招惹麻烦。
不敢和他走的太近,又怕和他太过于疏远。
像这样的册封,自然也不能把吕布放走了。
刘争只能给吕布安排了一个上将军的名号。毕竟这个将军的名号,也是当年吕后给自己的侄子吕禄设立的。
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虎少将
吕布和吕后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关系呢,刘争也不太想要去知道,总之,吕布对于上将军的这个职位,倒是还算满意。
毕竟,历史上的吕布,帮助王允灭了董卓之后,也只是被册封了一个奋武将军的杂牌将军的名号。
官职册封,只是代表着他们的职权,并不说明他们在刘争军中的地位。
能够说明地位的,还是要看爵位。
爵位才是显赫的代表。
刘争斟酌了一下,最后从自己的军队之中,挑选出了五个人。
分别是吕布,黄忠,徐晃,孙坚,甘宁五人称之为五虎少将。
赐予他们少将爵位。
其余营长一级武将,全部封赏上校爵位。
副营长则是少校爵位。
曲长一级的武将,册封为上尉。
副曲长则是少尉。
屯长一级的则是上士。
队长级别的人,开始拥有爵位,从下士开始晋升。
而士兵被分成三等,拥有一二三等的功勋,就可以晋升爵位。
刘争综合了一下自己麾下的这些武将,这些年来的功劳,论功行赏。
并且将晋升的方式,也明确的写了出来,并且告知他们,那些武将和士卒,都很满意。
武将们满意的是能够通过爵位表明地位。
而士卒们满意的则是,他们可以明确的看到晋升的希望,只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他们也有一天,能够晋升成为上校,少将。
而刘争之所以最高的五位将军,也不过是册封了少将的爵位,那是因为现在天下还未太平,如果现在就直接封赏到了上将,日后再立功劳,可没别的封赏了。
所以还是要先预留一下日后的册封爵位。
虽然很多人,因为要镇守各大州郡的原因,并没有能够来参加这一次的登基大典。
但是这并不妨碍,刘争将他们册封的消息,传播到各个角落。
刘争手下的锦衣卫,如今拥有了很多的人员,情报和通讯都已经很强了,特别是在刘争自己掌控的这些地方。
刘争直接派人将消息传播到了各处,顿时,刘争麾下,士气高涨,空前热烈。
当然,有人高兴,自然有人不高兴了。
刘争这边,人人兴奋,都兴高采烈,而同一时间的洛阳,却是震怒了。
刘争称帝的消息,经过了几天时间,终于传播到了洛阳这里。
其实,早几天,洛阳这里的人,就已经知道了。
因为在刘争称帝之前,刘争即将称帝的消息,就已经在吴郡附近传播开来,那些藏匿在吴郡的细作,将这个消息传递回洛阳的时候,差不多刚好就是刘争称帝的这几天。
何苗拿着手下细作传过来的消息,在洛阳的皇宫大殿上,气的发抖。
他一甩手,将手中的竹简丢了出去,竹简丢在地上碎了一地。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这些反贼,还当真敢称帝!”
何苗最害怕的就是刘争称帝,因为出现了一个袁绍,已经有损了他们皇室的威严,汉朝国运不稳,很多人私下已经开始议论纷纷,说刘辩的皇位的正统不正统了。
按理说,刘辩的皇位,其实是很正统的。
毕竟刘辩是汉灵帝的长子,由他继承皇位,无可厚非。
可偏偏,刘辩小的时候,被刘争劫走了,还被许攸他们押着去了冀州当了一回傀儡皇帝。
这样一来,汉灵帝死的时候,刘辩没能够直接继承汉灵帝的皇位。
反而是小孩子刘协在大臣的怂恿下,继承了帝位。
可是后来刘辩又回来了,何进这个大舅,在文武百官全力反对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效仿当年的大将军霍光,废了刘协的皇位,改立刘辩为帝。
本来,这个事情,就是不合礼法和宗制的。
就算刘协的皇位不当了,刘协怎么样也算是当了一阵子的皇帝,下一个继承皇位的,轮不到刘辩,而是刘协的下一代。
可惜,刘协没有下一代,这样一来,只能找最亲近的人,那自然就是刘辩了。
虽说这样,也无可厚非,但是总归还是会被人嚼舌根子。
十五岁的刘辩,已经懂一些事情了。
他坐在龙椅上,神色有一些慌张,虽然刘辩只有十五岁,可是他这十几年的经历,却是不平凡。
10岁之前的刘辩一直都待在皇宫之中,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挫折。
可是10岁之后,刘争的神兵天将突然杀入皇宫,不但害死了汉灵帝,同时还将年幼的刘辩劫出了皇宫,让小小年纪的刘辩在外奔波流离,也是那一年十岁的刘辩成为了皇帝,虽然只是傀儡皇帝,但是也让他明白了世事艰险。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