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没办法接,官府为什么不强硬?还不是因为怀孕的卢皇后在这里!
赵元昌在的时候还好,但赵元昌离开之后,王朴就开始担心,如果太强硬了会不会导致动乱,一旦生乱,身怀六甲的卢皇后会不会动了胎气。
也因此,多了些顾虑,不得不束手束脚的。
一想到自己以后就要面对这种情况,陈佑不由叹息。
哪知道王朴又道:“这也便算了,一味求稳稳过这一年就好。但周边州县还有更大的危险!”
第二百二章 下车伊始危机藏(二)
仿若惊雷横空,陈佑心跳顿了那么一瞬间,双手撑着膝盖,上身微微前倾,十分认真地问道:“还请文伯先生明言。”
王朴摆摆手道:“没什么明言不明言的,主要是你不负责这方面,是以不清楚。”
听到他这么说,陈佑立刻就明白应该是税赋徭役出了问题。
果然,只听王朴道:“当初灭孟蜀,先帝只是免了一半的夏税和应征物事。”
陈佑点头道:“毕竟蜀地富庶,且战事短暂,各处损失不大,一年半载便可恢复,用以反哺中原也是应有之意。”
哪成想王朴苦笑道:“将明不会忘了六月前后调粮出蜀吧?”
陈佑轻轻皱眉,他确实忘了还有这件事了。
王朴摇摇头:“若是存粮不动,蜀地之民虽不比往年,但也能活下去。但调粮出蜀,却是造了不少祸事。再加上好些个州县官员都是军汉,这治理民政,嘿嘿,我不说将明也能想到会是如何。”
听到这里,陈佑也是无奈苦笑。
这年头盛行让武将转职文官,纯正的文官都会捅出种种难以预料的篓子,更别说才从战场上下来的武将了。
王朴喟叹一阵,又接着道:“锦官府毕竟是我在管,周边土地也算肥沃,总算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其它地方这横征暴敛是少不了,硬是逼得旁户越来越多。”
旁户,因为缺乏生产资料而依靠于世家大户,除了要付出佃租,有一部分还需要缴纳赋税。可以说只要是能活下去,就没人愿意成为旁户。
只可惜蜀地家族林立,趁着乱世逼迫良民、收纳旁户是壮大家族的不二法门。先是兵灾,后是恶官,又有本地大户逼迫,旁户自然是越来越多。
王朴还在缓缓诉说,陈佑的脸色却是越听越严肃。
之前还不觉得,但是听着听着,他突然想到了历史上北宋灭蜀之后似乎也是这般作为。当然了,现在的周国吃相要好看很多,可是架不住底下人胡来啊!
当年北宋的作为导致全师雄复叛,如今周国会不会步上北宋的路?
有了这样的想法,由不得陈佑不严肃。
“前段时间我听闻利州已经出现乱民了,着实担心这一场乱子会影响到锦官府!”
待王朴说完,陈佑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之后问道:“不知文伯先生可有妙计?”
不料王朴却是瞥了他一眼:“你没想到?”
陈佑一愣,讪讪一笑,闭口不答。
王朴看到他这副模样,正欲开口,不知又想到了什么,神色微动,良久才道:“我已上奏官家,明日便快马赶回汴梁面奏官家,只希望情势进展地慢一些。”
不等陈佑说话,王朴就站起来道:“你离开锦官府不过数月,如今值得注意的就这么一点,我也就不多说了。”
陈佑也站起身,将王朴一路送到府衙外。
站在门口,王朴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回头提醒道:“圣人已经搬进行宫了,将明可五日前去探望一次。”
“多谢文伯先生提醒。”
所谓行宫,就是之前的蜀国皇宫,历经前后两朝皇室营建,真说起来还要比汴梁皇宫好得多。
攻蜀之后,宫人大部分遣散,宦官倒是都留着维护宫殿,成了大周皇帝的一处行宫。等赵元昌即位之后,被册封为皇后的卢金婵自然就住进了这处行宫,也因此,锦官府的正军有一半人都用来守卫行宫了。
陈佑洗漱一番,在仆役的引领下来到修整一新的卧房,却没急着睡觉,而是坐在桌前仔细思考现在的局势。
就如王朴所说,陈佑离开锦官府不过才几个月,这几个月中业没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锦官府大家族以何、徐、李、钟四家为首,当然不是说他们名声最大,而是在锦官府占有的土地最多。
至于那些高官家族,主心骨被带到汴梁,剩下的基本上都收拾收拾变卖家产龟缩回老家。反倒是原本不上不下的一些家族趁此机会冒尖,成了锦官城的新贵。
当初也不是没有铲除奸人、分发田地,然而有田不代表就能种好。这才过了半年多,不少分到田的穷苦人家又不得不依附到大家族身上。
没办法,不是所有农夫都能观测农时、通晓农事,这种经验丰富的庄稼把式任何时候都不容易饿死。
但那些做不到这种地步,家里又没有余钱的,即便留了粮种,也很难撑到收获季节,为了生存,只能投为旁户。
想到这里,陈佑眸光闪动,或许,首先应该做的是普及教育?
不是文学教育,而是基础的农事教育。
蜀地经过孟氏父子十来年的治理,文风昌盛,官学私学都不少,虽然底层民众还享受不到这种教育,但一时半会也够了。
如果现在招募经验丰富的老农开一个比如农事讲习所这样的东西,让普通农民能够靠自己的努力生存下来。到那时候,便是强硬分田,也不怕出事了!
有了想法,陈佑立刻研墨,展开纸张梳理思路。
这一写就是大半夜,没办法,写着写着就发现自己还有没有考虑清楚的地方,不得不将漏洞填上,就这样越写越多。
等过了子时,陈佑才放下纸笔,满意地吹灯上床。
有了目标就好办事,在锦官府的长期施政目标之一,就是建立农事讲习所。
不过在此之前得保证军队可用,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王朴都说了,未来极有可能出乱子,没有强大军队的保驾护航,陈佑的想法再好也没用。
翌日,陈佑带领一群官员豪族将王朴送上前往江陵的船只。
空气中还带着一丝丝寒意,春日的阳光洒在脸上,陈佑深吸一口气后缓缓吐出。
这锦官府共十一县,从今天开始就归他陈将明管了!
这一瞬间,陈佑仿佛又回到了当初升任一县百里侯的时刻,对未来充满自信。
陈佑转身,看向自己军事方面的副手刘正岚:“刘将军,今日中午可有空闲一同用餐?”
刘正岚没有一丝犹豫,豪爽笑道:“都监有请,某自当赴约!”
第二百三章 春耕为重议农事
陈佑点点头,转向府衙诸官:“回府衙偏厅议事。”
说完便转身离开。
锦官府衙在锦官城东部,位于华阳县内,距离行宫只有两条街。这一片官衙较少,民宅、商铺比较多,陈佑带来的管事今天一早就出门准备买一间院子作为住所。
虽然府衙后部有一片住处,但毕竟逼仄狭小,不适合用来交际。只可惜当初分到的那个宅子在离开的时候还了回去,否则现在也不需要麻烦了。
偏厅内,陈佑面前总共十一人,其中两人分别是成都县令柳归仁、华阳县令范贞卿,另外九人则是府衙官员:一名司录参军事,四名诸曹参军事,两位参军事,一位经学博士,一位录事。
因为赵元昌将自己亲信调入京城的缘故,此时府衙官员不全,日后陈佑须得自己征辟士庶补上职缺。
将厅内主人神态一一看在眼中,陈佑面色沉静地开口道:“从今日起,陈某知这锦官府事,还望诸君悉心辅佐。”
“唯使君马首是瞻!”众人齐声表忠。
陈佑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有各位的支持,这锦官府必将越来越兴旺。”
场面话说完,陈佑立刻肃容道:“某初来乍到,有些事情尚不清楚,敢问诸君,眼下当以何事为重?”【1】
这话说得一点都不走心,在这里坐着的谁不知道陈佑离开锦官府不过半年,这厅内大部分人都同陈佑打过交道。
不过主官要客气,做下属的自然得配合,互相看了看,华阳县令范贞卿第一个出声道:“回禀使君,眼下正值春耕之时,当以劝农为要。”
陈佑点点头,在农业社会,春耕关系着今后一年的守成,不能不重视。
稍稍考虑一瞬,便道:“赵司录,等下拟一份公文传达各县,令各县安排专人下村镇督促农耕之事。范县令,柳县令,你二人在此,我希望你们回去之后立刻做好安排,不要等公文。”
司录参军事赵振宇以及柳归仁、范贞卿皆抱拳应下。
此事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厅内安静了一瞬间,几名官员都不言语。
也是,当着大家的面,只要开口就算是表明立场。现在还不清楚身为一地主官的陈佑到底是什么想法,没人愿意过早暴露自己的倾向。
陈佑对此早有预料,他不着急,再有十天左右春耕就进入尾声,到时候再折腾也来得及。
想到这里,他笑道:“好了,今日便说到这里,诸君且去忙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