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李逵的逆袭之路 (水鬼游魂)


  考试的时候学生问监考,这会有什么后果,自然不用多言,铁定要被赶出考场的渣渣。晁补之瞪眼看过去,训斥道:“禁言,认真破题。”
  感谢王安石。
  自从神宗之后,王安石虽然注重变法,但他的文采也是当世大才,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要不是他活着的时候,对手实在太强大,欧阳修,曾巩,苏轼,苏辙,都活的好好的,还都是文章大成的年纪,以至于他没机会成为大宋文坛的文宗。
  苏轼也是熬死了欧阳修,曾巩,王安石……才成为文坛宗主的身份。
  王安石的文章是复古流,拙朴中寓意明确,本身又是个性格执拗的人,对于看不惯的事,他动手就办了。大宋的科举在王安石的手里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取士不再注重诗词歌赋,而是注重策论。这在王安石变法失败之后,旧党极力废除王安石在朝堂的痕迹,司马光也没有对王安石时代的科举选拔士子的标准做出改变。
  策论,成为王安石之后,考中进士的唯一途径。
  即便大宋进士科里还有诗词一科,但这一科的考试的选拔的重点,还是策论。
  而策论的考题出自五经《易》、《诗》、《书》、《周礼》、《礼记》,这这部书考生只要选考一经即可,加上《论语》和《孟子》。这也是李云问晁补之是《孟子》题的原因。
  考场众生百态。
  晁补之高高在上的坐着,看到李云抓耳挠腮的凄苦样子,看到李逵念念有词的模样,还有高俅眼珠子左右划拉的抖机灵,顿觉好笑。心中豪气顿生:“一群猢狲,逃不出老夫的手掌心!嘿嘿!”
  国之废兴存亡,李逵知道这句话出自《孟子·娄离上》。前后文随即在脑子里出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策论考试,总少不了将考题的出处找出来,然后点明之后提问,解问,成策。
  之后开始提问,找出问题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写议论文。一篇好的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这对李逵来说,一点难处都没有。唯独难的就是语言的凝练。
  这也有办法,明朝的李贺用一套科举速成法,造就了不不知多少举人和进士。他的办法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只要考官不发现,能够蒙混过关,就能高中。毕竟抄的文章也不是浪得虚名之辈,而是历年科举之中的佳篇。
  只要考官不眼瞎,就能高高的中了。
  李逵随即想到一个人,癸卯科的殿试策论中刘进有一段文章可以用,随后是另外的信息是——此人已死,文章埋没了可惜了。李逵歪着脑袋心头一喜,落笔草稿之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段不错,抄了。”


第236章 苏门下场
  “师伯,我写好了!”
  意外的是,学渣李云竟然第一个交卷。面对李逵和高俅还在奋笔直书的阶段,就表现出一副气吞山河的强大气势。
  当然,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应该没用。
  “写得如何?”
  晁补之摆出一副长辈管教小辈的严厉表情,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李云。这小子交卷快,也仅仅是交卷快,有什么好神气的?
  又不是得了上上好评。
  宋朝对于学业的考评,一般用七等来划分,最好的自然是上上,其次为上,再之为上下,中上,中,中下,下下。
  而科举之中会简化到五等,除去第一等肯定不会有人获得,其次从第二等开始。而且第二等也不见得肯定会有。比如省试就只能在第二,第三等中选择,第四第五等落地不取,没有情面可讲。
  晁补之将视线落在考卷上,先是一如既往的倒吸一口冷气,心中激荡了一番。不是愉悦,而是内心饱受煎熬的那种。要是他做李云的主考官,就李云考卷上的字,接下来他绝对不会多看一眼,直接用朱砂在考卷上划上两个偌大的叉叉,以示他这个主考官被恶心到了。
  可晁补之用眼睛的余光瞄了一眼李云,顿时有些于心不忍。
  李云的性格还是很好的,平日里被欺负了也浑不在乎,过眼就忘。可这科举取士也不是选好人啊!再说了,李云性格好是对自家人,对外脾气可不怎么好,肯定不能算好人。做人师伯的,如果师侄的文章都不看,就开口训斥李云,于情于理也说不过去。
  耐着性子,晁补之看了,一看之后,还觉得不错。
  肯定不错啊!
  人家是治平二年乙巳科的二甲第四进士出身,殿试的文章要是能够再附和当时官家的心意,三鼎甲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李云这小子抄了一篇一模一样的文章给他看,到底是几个意思?
  “师伯,这文章有中进士的可能吗?”
  李云见晁补之一脸的凝重,捻着下巴上的胡须,就是不开口,心中焦躁不安,顿时急了问道。
  晁补之心说:能没有进士的水平吗?他要去参加殿试,也就这个水平。但是……李云,你小子以为主考官是自家爹妈,如此肆无忌惮的舞弊,难道就不怕被朝廷发现了,剥夺了这辈子参加科举的资格?
  天下的道理千万条,可面对认死理的李云,晁补之也有点头痛不已,只好好言好语问:“李云,这文章是抄的吧?”
  李云闻听大惊失色,吃惊道:“师伯,连你都看出来了?”
  晁补之抬头看着房梁,他内心很忧伤,站在李云的立场上,他一口气背了三十篇科举范文,已经是破天荒的大事了。可是这对晁补之来说,他半天就能背下来,谁让他能过目不忘呢?一篇文章,只要不是臭不可闻的那种,他看一两遍就能背下来,十天半月也不会忘记。要是加强一下记忆的话,这个时间会伴随他一生。
  他当然认得这篇文章的出处,临安才子许安然的殿试策论。
  想要打击一番李云,他都觉得再说下去,李云恐怕要信心全无了。但他却不能不说,指着考卷道:“抄都抄错了,就算是主考官没有认出这篇文章的出处,你也没有机会啊!”
  李云果断过滤掉了抄袭的风险,反而纠结在了错处,顿时用拳头擂着脑袋,懊恼无比道:“我已经很用功了,看来还不够!”
  晁补之嘴角抽搐不已,他已经习惯了李云的作怪。反正就李云这手糟糕的字,真要是下场参加科举了,第一场肯定是沂水县的县试。沂水县的县令可是师弟周元,想来周元师弟说什么也不会将李云放出去,败坏苏门清誉的吧?
  老好人晁补之最后还是忍不住提醒李云道:“字也要练一练,要不然县试都过不去。”
  “考试不都是先糊名,然后由专门的书吏誊录吗?小子以为只要文章的功夫到了,这一关很容易过去。再说了,书吏要是誊录错了,我还可以出钱找出本卷,和他对峙。”李云认为晁补之有点杞人忧天,怕这怕那,放着好好的规则不用,只知道埋头苦读。
  “县里参加县试的士子才几个,还想着誊录,做梦呢。一般考完之后,县令当场就看了。”原来李逵也写好了卷子,拿着等晁补之看。
  就李逵说的话,李云是不相信的,他看向了晁补之。
  后者肯定的点了点头,就听到李云哀叹道:“这可如何是好,歹命啊!原以为背了这么多文章,科举十拿九稳了,没想到还有这个生死劫要过,这可如何是好?”
  “可又速成之法?”李云期许道。
  “没有!”晁补之沉下脸来,这回是真的生气了。对于一个偷奸耍滑的弟子,他说什么也不会喜欢的起来。好在这个弟子不是他的门下,是小师弟苏过的开山大弟子。不得不说,日后面对李云,苏过有的是头痛的时候。
  当然,晁补之心中也暗暗使坏,琢磨着是否给师弟周元通通气再说,别让李云这小子蒙混过关了。不过按照周元的臭脾气,估计遇到了李云,恐怕非一顿板子不能消除心头之恨。
  生死劫?
  把县试当成生死劫的玩意,是读书的料吗?
  李逵对此很怀疑,不过他也不去和李云纠缠不清,将自己的文章交给了晁补之道:“师伯,弟子的也写好了。”
  “我看看!”
  不同于李云,晁补之面对李逵要谨慎的多。显然,李逵要比李云难对付的多。也奸滑的多了。
  晁补之读了一阵,有点奇怪,文风似乎有点是曾相识,可是转折,问策,都似乎没有问题。就是文字需要雕琢一番,言辞上有些让人误解。只不过,这样的文章已经很不错了。晁补之也不是神,没有一眼看出李逵文章的毛病,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
  不过他认准了李逵也抄袭了文章,就是一时想不起来,突然,他脑子里划过一个人来,癸卯科刘进,只不过这位已经已故,这才让他一开始没有想起来。
  “癸卯科进士刘进的殿试策论,还有俩个人要说出来吗?”
  晁补之冷冷的看着李逵,后者懊恼道:“还是露相了,看来还要多琢磨。”
  随后,高俅也过来交卷了,只不过高俅的文章比李逵的还要逊色一些,被晁补之一眼就看出来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