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秦开将军大破东胡之后,东胡就不敢再聚集大军团来跟燕国交战了,他们都是分散开,咬下一口肉,然后就跑...在漫长战线上谁能统帅大军来跟分散的敌人作战呢?谁有这样的指挥能力呢?
很不幸的是,王翦就有。
王翦先是让各地的军队后退,随即下令上谷的秦国军地来到造阳,也就是最西北处,自己带着辽东的军队北上,而腹部的军队则是在缓缓后退,东胡人尚且不知道王翦的谋划,在轻松的越过长城之后,他们非常的开心,便马不停蹄的朝着燕国腹部地区进军,至于秦国军队,早已被抛到脑后。
就在这个时候,聚集在造阳的军队忽然朝着东方进军,而在敌人在渔阳初次遭遇了秦国的军队,带兵的将军是杨端和,杨端和利用当地优势,弓弩齐发,重创了来犯的东胡人,随即,步兵正面冲锋,战车和骑兵配合着切割战场,杨端和将这几个东胡部落的头都给打爆了。
他们一头撞在铁板上,铺天盖地的箭矢,成为了他们最后的记忆,而那些有条不紊的推进的军队,则成为了他们的噩梦,他们不愿意缠斗,在遇到抵抗之后即刻撤退,却不知道,造阳朝着东方进军的李信,切断了他们的退路,他们再一次撞在铁板之上,原先就因为戏耍而格外愤怒的李信,在这些人身上宣泄自己的怒火。
东胡几个部落险些全灭,其余人朝着右北平的方向逃亡。
而进攻辽东襄平的东胡王,更是倒霉,王翦就带着主力军队驻扎在一起,他一头就撞上了王翦,当双方相遇的时候,东胡王还有些不敢肯定自己该不该撤退,可是接下来,王翦迅速发动进攻,从三个方向同时进攻,各兵种互相配合,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秦国的战车部队硬生生杀穿了敌人。
然后东胡王就跑了,王翦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继续追击,在追击的同时,王翦还在命令各地的军队,他借助燕国的漫长战线,打造出了一个巨大的口袋,将冒然前来的东胡人围困住,当东胡人在四处受挫,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准备逃离的时候,才发现了不对,王翦的胃口太大,他想要一口就吞掉东胡所有的军队。
而各地的军队在王翦的命令下,居然能及时的迎战来犯的东胡大小部落,在作战的同时,还能慢慢的编口袋...就在辽东陷入血战的时候,秦国却已经开始新一轮的内政事务。
吕不韦,终于要离开自己的位置了。
吕不韦当初辅佐公子异人,协助他登上王位,随后又在秦王没有成年前治理秦国,除却嫪毐这个污点,在其余方面,他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水利工程,人才选拔,对外战争,制度过渡等等,他都做的非常优秀,可如今的问题是,他太老了。如今的吕不韦,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眼花耳背。
大概是长期忙于政务,这对他的身体损害巨大,在短短几年的时日里,他就跳过了中间的过渡,直接从儒雅的中年成为了佝偻老者...秦王对他还是非常的尊重,坐在王宫里,秦王先是令人宣读文信侯这些年里的政绩,当有人开始宣读的时候,吕不韦心里大概就明白了。
他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沮丧,只是站起身来,朝着秦王一拜,方才请辞。
在这个时代,人的自尊心非常强烈,秦王若是以他年迈的理由让他辞官,或许就会引发一起血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吕不韦主动的辞官,吕不韦显然也明白秦王的心思,虽然他已经老了,反应也不如从前了,可他还是吕不韦,他并没有变蠢。吕不韦请辞之后,秦王又拜谢了他这些年的政绩,给与了他类似赵括那样的无用特权。
包括用几个鼎来吃饭啊,有事可以直接来王宫找秦王啊之类的。
虽然吕不韦已经咬不动肉,也没有办法独自爬上王宫的台阶,可是这些特权还是让人羡慕的。群臣起身向吕不韦拜谢,也算是最后一次拜见这位大秦国相,吕不韦笑着,只有赵括注意到他藏在眼帘下的悲哀...包括赵括,都起身来拜谢这位国相,在赵括看来,吕不韦的政绩并不逊色与范雎。
在他还活着的历史线上的秦国,轻易的就击溃了自己的强敌,比历史上提前了十几年,而且内部的诸多变革也是做到了一定地步,赵括可以肯定,哪怕自己死在这里,以后也大概不会再出现太大规模的叛乱...因为秦国在怀柔派的吕不韦的治理下,已经改变了很多,六国百姓迟早会产生对秦国的认同感。
吕不韦既然要离开,那就必须要有人来接替他的位置。
放在秦王面前的选择有很多,第一个就是启,启是秦王的亲戚,也是他最好的朋友,如今的启担任九卿的位置,负责外交和少民事务,可以说,他有政绩,有资历,也值得信任。而第二位就是韩非,韩非也是担任九卿,负责律法编订,同样的,他是秦王的启蒙老师,秦王非常的尊敬他,爱他,完全值得信任。
第三位是李斯,李斯是被吕不韦当作继承人来培养的,拥有着可怕的实干能力,能完美的执行秦王的命令...秦王敬佩他的能力,也觉得他是最适合担任丞相的人才,可是却不是非常的信任...嬴政思索了许久,心里终于拿定了主意,无论坐上这个位置的人是谁,他都能镇住对方,他要考虑不是能不能信任,而是能不能用。
什么的人是他用不了的呢?
什么样的人敢在自己面前搞事呢?
嬴政大手一挥,李斯正式成为了秦国的丞相,吕不韦将自己的事务交接给李斯,就在这个时候,嬴政下意识的觉得,丞相这个位置的权力似乎有些太大...第一个这么想的人并非是嬴政,而是他的先祖秦武王,武王就觉得国相的职权有些太大,特意设立左右丞相两个位置。
而左右丞相这两个位置并不是常设,也就是说,秦王安排了一个人来做国相,那他就是国相,若是安排两个人,那就分个左右就好,赵括当初在进行官职变革的时候,取缔了左右丞相,秦王看着面前无比激动的李斯,他忽然觉得,或许左右丞相制度是应该被保留下来的。
倒不是说秦王有多忌惮李斯,他只是觉得,丞相要管理的事情太多,若是遇到一个懦弱些的君王,丞相都能直接架空他,这实在是不太好。
第四百三十二章 华夏粮仓
吕不韦拄着拐杖,最后一次深情的凝望着这王宫。
还记得当初公子异人风华正茂,牵着自己的手,大步走进这里,许诺要将最富裕的南阳作为自己的食邑。
还记得他们两人野心勃勃,想要一同完成一王天下的大业。
还记得异人逝世之前,那不甘的模样....吕不韦苦笑了起来,自从公子逝世之后,仿佛很多事情都失去了意义,再也没有人像他那样信任自己,那种互相成长,彼此为对方的成就而欢呼的场面,再也没有了。他长叹了一声,在左右的服侍下依依不舍的走出了王宫,时不时的回过头,看一看身后。
赵括早在王宫门口等待着他,看到走出来的吕不韦,他笑着说道:“恭贺,您终于可以放下政务,做一些您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了....”,吕不韦一愣,苦笑着说道:“我这个年纪,还能做什么事情呢?”
“这些年来,除却政务之外,难道您就没有什么很想去完成的事情嘛?”
吕不韦呆愣了许久,忽然,他说道:“我忘了....”
当吕不韦不再是丞相后,他的府邸也就变得空荡荡的,再也没有什么宾客来拜访他,来看望他最多的,反而是从前很少会前来的赵括,两人坐在一起,引经据典,作为同时代最杰出的两个杂家大师,同时也是非常擅长吸收接纳,两人还是有着很多的话题,两人常常从历史开始聊起,随即聊到制度,聊到文化,说上几个时辰都不觉得疲惫。
两人的谈话和辩论,不太像是辩论,也不像是商谈,就是各自诉说自己心里的那些言语,说出自己的想法。赵括更多的还是会集合自己后世所学,畅谈心扉,说出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包括土地兼并问题,地主豪强问题,世家门阀问题,当然,也会提出自己对过去和未来的看法。
以后来的目光来看待从前的历史,以现在的眼光来眺望不可知的未来。
两人卸下了一切的包袱之后,言谈非常的随意,吕不韦也是说出了很多自己的理解,他正兴高采烈的说着秦国将来制度过渡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之类,而服侍在吕不韦身边的小吏忽然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将两人的对话给记录下来。对于小吏的行为,无论是赵括还是吕不韦,都没有多说什么。
他们的聊天范围非常的广,而且一直都在跳跃,这给记录的小吏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小吏没有办法像韩非那样进行整理,那就只能如实的记载了。
“等到战争结束,过去那些军功贵族就会成为地方的豪强...他们想要获得更多的土地,那就要去打仗,可是战争不是总是有的,过上百年的时候,这些人没有办法从战争里获得军功,他们就只能通过其他办法来获取土地...除非是采用一种新制度,当地方出现豪强之后,就将他们迁徙到别处去..这样看起来很不公平,却是暂时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