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汉阙 (七月新番)


  而若是外宾,就得稍微贵点了,最后算了笔账,去年接待使者官吏之费虽多,然亦于敦煌有所裨益,收益三倍于赋税!
  可不是么,敦煌全郡经过多年来连续不断的移民,仍只有一万户,三万余口,因是边塞,还经常免了赋税,根本收不上来。
  但支出却极大,敦煌太守要管理敦煌六县的日常行政、领导玉门等四个都尉驻防南北六百多公里的漫长边界,把守阳关、玉门关的边关要地,还得负责修缮丝路,维持置所运行,花销不少。
  于是敦煌的主要财源,一是中央拨款,二是靠捞路过汉胡使团的油水。
  而敦煌太守甄快以为,如今大汉置丝市于玉门之外榆树泉贸易的办法,实在是坐视金山于外而不取!
  “管子相齐,关市几而不征,以令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任弘读到一半,抬起头看看着甄快:
  “听甄太守口音,莫非是齐地人?”
  甄快拱手:“下吏正是千乘郡人。”
  果然是齐地,难怪脑子更灵活些,齐人是不耻言利的,而也是巧了,这又是个信奉管子之法的。
  管仲在齐国的经济改革,具体到商业上,就是对内刺激经济发展,对外降低关税。国内渔、盐过关隘只登记不征税,出口商品实行单一税制。对于来齐国做生意的外邦商人,更是大开国门,甚至还建有专门招待外国商人的客舍,提供饭食,带动国内消费。从此“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商业大兴,齐地富裕至今。
  敦煌太守快的建议是,如今西域已归属大汉,沿途无警,连若羌人、小月氏这种匪盗都从良了。敦煌已经不再是随时可能有战争降临的边塞,而是通道驿路,是时候转变思路,将安全起家,置于塞外的市场挪到敦煌城了。
  “如此一来,不但玉门、阳关可收取关税,必使西域之人,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殊方异物,四面而至,通于长安!”
  甄快估计,若能开放玉门关,让胡商到敦煌做生意,一来能省下将中原丝帛大老远运到塞外的成本,二来又可使敦煌繁荣,每年上计能多出三到五倍。
  任弘只暗暗感慨:“孝武遗风尚存,看来桑弘羊、东郭咸阳等言利之臣,并没有就此绝迹啊。”
  同时也对甄快刮目相看,这位不仅善于阿谀奉承,还能认真思考敦煌的未来,不拘泥普通郡守发展水利、开垦土地、推行教化的三板斧,而是根据敦煌实际,欲效管子之政,确实是难得的人才啊。
  敦煌是丝路上的明珠,但现在却仍蒙着厚厚的灰尘,任弘倒是希望,盛唐时代繁荣的敦煌能早点显露身姿,只有经济上去了,钱多得没处花,贵人们才有闲心投资凿那绚烂无比的莫高窟啊。
  和敷衍敦煌各豪长氏族不同,任弘举盏回敬了甄快,笑道:“甄郡守所见,与吾略同。”
  他也有类似的计划,只是不局限于敦煌,而欲提议,大汉开放整个河西四郡作为试点,看看是否真能带来“殊方异物,四面而至,地方大富”之效,若真有用,再加大力度。
  任弘决定路上闲暇时就写奏疏,主要内容可以用后世官方措辞提炼出来:
  “《关于加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扩大河西四郡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行动计划》!”
  ……
  到了本始五年十月下旬时,天气渐渐寒冷起来,任弘也已携子及穿越了整个河西走廊,渡过黄河,抵达了陇西郡的“陇西属国”。
  此乃霍去病捅穿河西,招降当地匈奴人后,孝武时为了安置休屠部所置。
  作为大汉境内的特别行政区,保持休屠各部建制,让他们在此地半耕半牧,战时征召入伍抵赋税,从漠北之战到元霆西征,为大汉屡立战功。
  西安侯路过,陇西属国亦像其余各郡一般,有长吏来迎接款待。但和先前对各郡守、尉避之不及不同,任弘见到陇西属国都尉来相迎,倒是十分高兴。
  担任陇西属国都尉的,却是堂邑侯赵汉儿,他远远就下马作揖,而任弘也笑着过去与老部下相拥,笑话他四年不见似乎胖了。
  正要回头介绍自家儿子时,赵汉儿却在任弘耳边急促地说了一句话。
  “君侯,近来京中有传言,曰大将军急召君侯还朝,是欲杀之!”


第424章 入关,入关!
  “这也是近两月来,安西都护府一分为二,君侯卸任即将还朝的消息传开后,市井里渐渐有了一些杂音。”
  在陇西属国的驿置中,赵汉儿屏退了外人,只与任弘低声说起那些传言来。
  “有说君侯受乌孙之贿数百里地,自建城池,自置官吏,而夫人成了乌孙翕侯,裂土而治,犹如诸侯。更欲并北乌孙夺其人民以广封地,有不臣之心,故大将军欲召还责之。”
  “后来又有人说,君侯将大军孤悬葱岭以西,与大国康居构难,兵连数月,是擅开边衅,欲养寇以自重,故大将军恶都护,欲召还诛之。”
  前者还有点依据,后者就纯粹胡扯了,任弘不但止住了追击,还将与康居的摩擦一一回禀朝中,隔着上万里请示。
  做成这样还有人如此编排他,可想而知,当初任弘若是听了文忠、韩敢当等人之言,脑子一热对康居开战,不论胜负,恐怕真要有急诏召他回朝问罪了。
  赵汉儿很忧心:“虽知这些传言并无依据,但在长安里闾中传得有鼻子有眼,不少百姓都信了,认定大将军欲对君侯不利。依下吏看来,防人之心不可无啊,还是谨慎一些,暂不入长安为妙。”
  任弘摇头:“承君命召,当急趋之,若是滞留不归,就成了抗制不尊,岂不是授柄于人?”
  “下吏倒是有个主意。”
  赵汉儿摸着胡须想了想:“君侯或可假装遇到意外,比如跌落山崖诈死!”
  诈……诈死?任弘哭笑不得,这是什么蠢主意。
  赵汉儿倒是有自己的依据:“我听说,大将军今岁开春以来,身体常常抱恙,市井有传言说,年初有星孛于西方,应大将之陨。大将军恐难以活过今年,君侯不如效公孙敖之事,熬到霍将军薨逝。”
  等等,这剧本怎么有点熟悉啊!
  任弘指的是公孙敖。
  公孙敖乃是陇西隔壁的北地郡人,亦是六郡良家子,孝武初年在未央宫中做骑郎,和卫青关系极好。当卫子夫怀孕,陈阿娇醋意大发,馆陶公主想要杀卫青泄愤,多亏公孙敖带着一帮郎卫救了卫青一命,待到卫氏显贵,公孙敖也备受重用。
  只是这厮不争气啊,虽然跟着卫青混功劳得以封侯,但很快就因迷路丢了侯,交赎金免死。漠北之战时卫青还想抬他一手,让李广走偏师而公孙敖跟着主力行动——虽然李广名声水分大,但若论能力,仍比公孙敖强许多倍。
  这次因为伊稚斜跑得太快,公孙敖仍是没立战功,太初时担任因杅将军,在塞外修筑受降城。到了天汉年间,公孙敖跟随李广利出征,这次轮到他指挥偏师,遭遇左贤王交锋兵败,士卒死亡过多,回朝后被判了死刑,然后骚操作就来了。
  公孙敖不知是用了什么手段,或是得了卫氏协助,李代桃僵,竟成功诈死,亡匿民间数年。
  若是他能熬到汉武帝驾崩,卫太子成功继位,以卫氏同他的关系,公孙敖定能逃过一死甚至再度显贵。
  可绣衣使者不是吃闲饭的,公孙敖诈死之事败露,被逮回长安,又连坐巫蛊事腰斩,全家族灭!
  所以任弘觉得,除非不得已而为之,诈死并不是什么好主意。他虽知霍光确实命不久矣,但不记得确切时间,历史已因任弘的到来而改变了许多。霍光才六十多岁,万一熬过了这道坎,再活蹦乱跳个八年十年呢?
  于是听完赵汉儿的主意,任弘只在心中感慨:“较之于韩敢当,赵汉儿虽有小智,但终究没有大慧啊。”
  也对,他在边境小燧遇到这哥俩,带着他们一路立功封侯,虽然武力上确实有两把刷子,一个力大胆大,一个射术无双,还会临敌应变。但毕竟书读得少,没太多见识,做到比二千石这级别已有些吃力,长安朝堂复杂的勾心斗角,二人也玩不转。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事风格,任弘猜测,若是自称少时学过纵横长短之术的文忠在,只怕会给自己出更加惊悚的主意。
  诸如效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西招河西募骑,东携六郡子弟,再招来使方天画戟的甘延寿。
  最后带着重新聚集起来的西凉军老兵高举义旗,向三辅进军,在陇关前高呼三声:“入关,入关,入关!”
  毕竟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啊!
  但任弘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事情真到那一步了么?
  大汉确实有召还诛杀将领的先例,不算汉初的淮阴侯等人,只看孝武朝时,因为战败、畏敌、无功而被迫自杀、被杀的大有人在,诸如主导了马邑之围的王恢,迷路错过漠北之战的李广,打了胜仗灭了朝鲜却因为矫制火并同僚而受诛的荀彘。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