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人和皆在我,现在只看天时罢了。”
“天时?什么天时?”
袁宗第手指南方,说:
“关东援兵何时收复长安,这就是天时。天时是我们不能决定的事情,因此也不必杞人忧天。
我们以一月为限,以榆林及延安两座大城为支点,坚守二城。一月以后,若援军尚不能至陕解围,便聚兵弃城突围,设法转移去山西。一月以内,若大顺军能够攻回陕西,则里应外合,不仅能够转败为胜,应当还可以给来势汹汹的鞑子兵一记相当程度的回马枪。”
众人看着袁宗第这样一副沉稳闲适的样子,心情也好像受到感染,有所放松了下来。
其实现在的局势,袁宗第比谁了解得都要更为深刻。他心知肚明延绥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二万大顺的老本精锐,稍有不慎,就将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可是袁宗第同样也从乱局之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不久前他调动各地前明降军的命令,陆陆续续收到了回应。
就连孙守法这样和起义军有着深仇大恨的曹文诏旧部,都率领旧部赶来榆林支援前线。当年宜君之战孙守法以单骑擒杀擒点灯子和不沾泥等义军豪帅,杀“贼”无数,因功被提拔为守备,又与闯王高迎祥大战,高迎祥弃马入沟中而逃,孙守法也弃马钻入沟中追赶,最后生擒高迎祥被授为参将,又提升为副总兵。
翻山鹞高杰被明军招安时,就是孙守法作为使者往来两营之间传递消息。孙胡子和高杰多年来并肩作战,有很深的感情,如今高杰被害于怀来,其子高元照反受到李自成的宽待,两相对比,孙守法怎么可能还会归顺杀害了高杰的吴三桂?
孙守法驻守营垒时,也有一些清军的使者和官绅中的奸细,用爵位和金银为诱饵,想要招抚孙胡子。但他不为所动,反将来使和奸细全部捉拿,押送榆林处死,秦人人心可用,于此可见。
当大敌压境的时候,并不是所有降军降将都会一窝蜂的背叛大顺,充当狗鞑子的急先锋,以袭击顺军同袍或者献上自己的汛地为首要任务。
袁宗第心中感谢多尔衮做出的决策,如果不是睿酋带着吴三桂一起进攻陕西,或许这些老秦军们,还不会像现在的孙守法那样积极帮助大顺保卫延安。
吴三桂在怀来宴会上谋杀孙传庭等人的做法,实在过于卑鄙和无耻。他滥杀无辜,几乎把孙传庭麾下的秦军将佐一股脑全部屠杀干净,这些秦军将佐谁无家人在关中、谁无旧部在边军?
怀来事变的影响是如此恶劣和深远,吴三桂鼠目寸光,贪图一时之利,实际上却已经将陕西三边边军的人心彻底推向了大顺一方。
袁宗第振袖起身,慨然道:“吴三桂以阴谋诡计暗杀孙传庭,已经不容于秦人。清军派吴三桂入关,这就好像项羽以三秦王镇压关中,是将自绝于陕西父老。秦军之中稍有人心者,谁能复为怀来凶手的走狗呢?”
他让手下亲兵将自己写好的兵力调动文书一一派发下去,又鼓励大家不要为表面上的压力所困惑,敌人看似来势汹汹,可是大顺军的潜实力其实连他们这些自己人都还没有完全意识到。
很快就有延安来人冲进帅府之中,袁宗道认识此人:此人名叫王永强,原是明朝延安府守军将领,归诚大顺以后至今已做到威武将军位置。
王永强是陕西吴堡县人,亦是老秦军出身。他的老家吴堡处在黄河边上,这时候已经遭到清军的猛烈攻击,当地守军数量不多,可是居民大多都主动上城墙和顺军同生共死,并力坚守,所以城防至今还未出现任何大的危机。
王永强也带着一支兵马赶来增援前线,不过他要说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
“大帅!我有十万火急的军情将要上报!”
袁宗第不动声色,先为王永强倒茶以后,才说:“王将军坐下来喝杯茶,慢慢说,不要着急。”
王永强却火急火燎说:“大帅大帅,我老弟王永镇在董学礼麾下任都尉,他有重要军情送来!”
“咦?”
袁宗第略略吃惊,董学礼原是明朝宁夏花马池副将,归诚大顺以后先任威武将军,后来因为招降部将有功,李自成已有打算提拔董学礼为宁夏果毅将军,只是因为大军出关,这件事情就先搁置了下来。
但是就袁宗第所知,之前宁夏节度使陈之龙叛变,就是得到了董学礼的鼎力支持。董学礼以兵力胁迫宁夏文武官吏,全部跟随陈之龙叛离大顺,才使得宁夏一镇之地,处处烽火,彻底糜烂,不可补救。
袁宗第沉住气,决定先不去质问王永强弟弟跟随董学礼一起叛变的事情,而是问道:“董学礼已经叛变,你弟弟在他军中传来军情,是否是关系董学礼所部的内情秘闻?”
王永强却压低了声音,说:
“陈逆叛变以后,派董学礼带兵袭击缘边各堡。董贼现在屯兵在宁夏和榆林之间的龙州城,派人至边墙外勾结套虏,想引蒙古鞑子入关,秦兵闻之全都不胜愤慨。秦兵都是祖祖辈辈和套虏打仗,谁家没有一个叔伯、一个父祖亲戚死在套虏的手上?
本来董贼背叛大顺,妄图迎鞑子入陕,已经是不得人心,现在更勾连套虏,凡有心肠者,谁能忍得了?”
“然后呢?”
“然后……我弟弟王永镇就联合另外几个军官,趁军议时突然发难,已将董学礼乱刀砍死!”
第一百二十二章 开国封侯,失之交臂
当事情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时候,或许就是峰回路转的机遇——王永镇本来是这样想的。
王永镇和哥哥王永强一样,都是延绥边军将门世家出身。他们的家族世世代代以来都在和关外的鞑子打仗,过去和盘踞河套的土默特蒙古人打仗,后来也曾与鄂尔多斯部、八旗兵交过手,这些边墙之外、河套之上的敌人,王永镇一概蔑视其为套虏。
不仅他一个人这样想,在董学礼的部下,还有其他许多秦军的老兵老将。他们之中的多数人对于顺军仇恨并不深,因为大顺军里的陕北元从多出身边兵、边民,其实许多人都和秦军将士有亲缘关系,相反他们对于在怀来宴会上杀尽秦军精华的满洲人与吴三桂,则是恨之入骨。
虽然说,和满洲人同样存在数十年血海深仇的关宁军,最后还是全体倒向了清军一方。但现在陕西的局势,亦未复发展到关宁军所面临的那种紧迫境地。
大顺依旧能为秦军的后盾,从监国李过到经略关中的南阳公罗汝才,甚至是现在镇守延绥的袁宗第,他们都正在迅速改变着大顺过去的政策,对于这些秦军旧部,给予了更有力的怀柔手腕,并根据时局的发展,授予秦军旧将门以更为合适的地位。
这样一番做法,虽然还未能从根本上与清军利用高官显爵进行拉拢的手法,出现根本差别,但也的确为大顺军稳固西北基本盘起到了一定作用。
王永镇的哥哥王永强既然在大顺军中享有稳固的地位,又和吴三桂所部有怀来之仇,那么王永镇骤然发难,联合同袍击毙汉奸董学礼,也就是一桩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但是。
王永镇本以为他们骤然击杀董学礼以后,利用秦兵人人愤慨的情绪,应该很快就能控制住部队,甚至将有趁着陈之龙无备夺回宁夏的机会。
可是董学礼麾下部众却在短暂的混乱以后,很快由另外几名董氏心腹率领,带领家丁、部众和王永镇在营中互相攻战。
交战的两军都是昨天的手足同袍,大家对于对方都极为熟悉,一瞬之间,曾经的音容笑貌就被杀气四溢的屠戮所取代。
王永镇虽然掌握一定优势,可是董学礼的心腹余部和嫡系家丁,还是聚集了相当一部分兵力击破营墙冲入了龙州城中,据守城墙,妄图等待清军和蒙古外藩兵来援解围。
王永镇早已经把他击杀董学礼,夺其兵权的消息通过大哥王永强告知于顺军方面。此时局势却发生重大变化,他生怕因此错失了在大顺朝中立下重要战功的机会,心急如焚,马上就分宁夏花马池剩余镇兵为数营,掘壕突进,想要立刻攻破龙州城,但用兵仓促之下,反被据城垣防守的董氏余部反击,遭到枪炮乱轰,死伤不少。
“秦军中竟然有如许多的汉奸败类!”
王永镇一想到自己因为过于乐观,致使他和大哥谋划的计划竟然功亏一篑——他和王永强本打算在夺取董学礼的兵权以后,马上就返旆偷袭宁夏,现在看来计划完全落空,宁夏方面也很可能开始做起防备。
另外一名和王永镇合谋袭杀董学礼的秦军军官,叹道:
“躲进龙州城里的人……除了董狗的亲信以外,还有不少人是因为田地被顺军清查,大约因此感到不平吧?”
王永镇拍桌大骂道:“狗屁!什么田地!还不是侵占的大明卫所屯田,那田地本来就不归他们所有!”
明朝建国之初,在军队编制上,自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凡卫所皆隶都司,而都司又分隶五军都督府。有事命将征伐,调卫所军,既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皆回卫所。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