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由此,崇祯皇帝下了圣旨,明诏天下,他要御驾亲征,剿灭叛贼,还大明百姓一个安宁。
  同时,令各地筹集军粮,并江南等地,也要输送粮食前往湖北等流贼重新作乱之地。在贼乱地区以及周边各城,务必坚守城池,等待朝廷援军。三大营这边,也得到了通知,加紧整军,准备开拔。
  在发布了这些旨意之后,崇祯皇帝便退朝回宫。皇后那边,他也有事情要交代。
  刚离开大殿时,他发现眼前稍微一暗,又有文字开始显示。
  崇祯皇帝不由得心中暗自高兴,便在殿外站定身子,状似仰头看着天空,其实是在看系统显示的文字内容。
  “明末乱世,唯有马上皇帝,才能扭转乾坤,中兴大明。我的皇,有了前面的努力,已有踏平天下的底子。去吧,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征讨一切不服,重振皇帝威严,再给大明一个盛世!”
  “为庆祝宿主踏出关键的一步,特意送上窃听种子,以壮声势。选择:一颗甲级窃听种子,或者两颗乙级窃听种子,又或者三颗丙级窃听种子,请选择!”
  崇祯皇帝看完,不由得心喜。稍微一想,便选择了两颗乙级窃听种子。这次出征,方圆千里的窃听范围,应该是足够了。如果选择一颗甲级窃听种子,虽然没有窃听距离的限制,可目前窃听种子的数量太少,暂时还是要窃听种子多点才好。
  看到皇帝停在门口,就那样仰头看天。以薛国观为首的文武官员,就在后面看着。
  对此,他们心中大都想着,看来皇帝做出御驾亲征的决定,心中也不是那么有底啊!仰头看天,该不会是在给太祖祷告,让太祖保佑吧?为了结束各地乱局,皇上也真是拼了!
  这么想着,不少有良心的臣子不由得心中惭愧。这都是做臣子的无能,才要让君父亲自领军出征啊!
  崇祯皇帝倒不知道自己只是看一会系统文字的功夫,就被后面的臣子误会了。
  他回转后宫之后,就把决定公布了。同时交代周皇后,皇家纺织厂一定要好好看着,兵仗局的匠人制度,同样适合纺织工人。具体的事情由下面管着没事,皇后要做的,是保证没有任何人敢插手到纺织厂去。
  最后,他还叮嘱周皇后道:“朕离京之后,太子监国。但年龄太小,政事就由内阁和司礼监商议决定,重大或者无法决策之事,也会快马报于朕处理。宫里的事情,也要替朕看好,不要出乱子,让朕能没有后顾之忧!”
  等他说完,周皇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后,知道已经无法劝谏皇帝,便对他说道:“陛下自己千万小心!宫里的事情,必不让陛下担忧分心。”
  说到这里,她便又送上了一个好消息,之前让皇家纺织厂做得三大营军服,刚刚完工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着赞道:“这可是好兆头啊!”
  三大营出征前,不但能换军服,而且其他装备,只要有库存的,也全部换装。御林军的优势,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换成一般军队,可没有这个本钱。
  大军开拔,并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更何况是御驾亲征,要准备的事情就更多。
  在这当口,一支军队赶到了京郊。


第216章 小星星
  不用说,这支军队是来自关宁军,主将为前锋右营副将吴三桂,共领骑军一千五百奉旨到京。
  之前的时候,关宁的祖大寿听说蓟辽总督驻地要移驻山海关,就非常地不满。他和辽东巡抚方一藻相处得很好,甚至还让他外甥和方一藻的儿子结拜兄弟。结果,蓟辽总督要来,这不是多了一个顶头上司么,还是最大的!
  为此,他和方一藻进行商量,而后方一藻就上奏朝廷,说如今大明辽东就只剩下锦州、宁远和山海关三座坚城以及附属小城而已,目前他已经在这边,应该就足够了。建虏经常从蓟镇那边入关,由总督大人亲自盯着,才是上策。
  结果这个奏章上去之后,压根就没有回应。反而新的蓟辽总督确认了,是自请陕西巡抚,在陕西搞清屯充饷的那个孙传庭。这一下,祖大寿就更不满意了。
  对于这个孙传庭,他当然是有所耳闻的。知道这人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在陕西那边,甚至都不怕得罪任何人。如今要到山海关来管着他们,进了祖大寿的一亩三分地,这让他非常地难受。
  方一藻也是一样,总督竟然是孙传庭,他也难受啊!如果有可能,他们两人都不愿意孙传庭就任蓟辽总督。
  可是,他们的歪心思还没起,就听到说,孙传庭暂代京营总戎,京师戒严期间,在抓捕谋逆案犯的过程中,是孙传庭掌着京营军权,这足以说明孙传庭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哪怕是以前曾非常受皇帝信任过的袁崇焕,都没有这个经历。
  对此,方一藻和祖大寿就没有办法了,也只能商议孙传庭就任蓟辽总督,到达山海关之后该怎么应付?
  要知道,如今的关宁军中,祖家是第一大势力,特别是联姻了吴家之后,就更是了。如果用句不客气的话说,从山海关到锦州的这一亩三分地,姓祖要多过姓朱。
  不过让祖大寿松口气的是,孙传庭到了之后,并没有立刻推行他的清屯充饷之策,甚至连提都没提,在见过各地将领和官员之后,就只是在看有关蓟辽总督职权内的公文事物。
  虽然暂时没有麻烦,祖大寿却也知道,孙传庭新官上任,肯定是要立威的。眼下看着人畜无害,只是因为他还在熟悉而已。为此,祖大寿都暗中提着神,防着孙传庭。
  可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皇帝一道旨意过来,指明要调吴三桂领本部骑军入关。
  这个事情,又让祖大寿等人意外了。一群人,当时紧急商议了一下,猜着会不会和孙传庭有关。如果要和孙传庭对抗的话,他们最好是手中有足够的本钱。因此,他们的本意,是不想让吴三桂入关的。
  为此,辽东巡抚方一藻准备上书朝廷,说辽东建虏威胁太大,不宜从宁锦一线分兵。
  在孙传庭过问此事的时候,方一藻甚至还“据理力争”,强调建虏的厉害。万一建虏又围锦州的话,到时候救援锦州就会缺少兵力。
  就在山海关这边,以前的时候,有设置辽东经略一职。这个经略,其实和总督相近,不过相对而言,都弱督师一筹。因为他们的加衔有高低之分。
  天启年间,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不合。结果,熊廷弼斗不过王化贞,制约之下,导致辽东战事一败涂地。
  虽然总督是巡抚名义上的上级,但一般来说,巡抚是有和总督分庭抗礼的资本,都是大明的封疆大吏来的。他们都有权力,可以直接上奏皇帝。因此,一般情况下,总督是不会把巡抚真正地当手下人那么使唤的,如果有不同意见,也是会考虑的。
  不过这事还没个结论,紧接着,崇祯皇帝第二道旨意又到了。中原流贼复叛,催吴三桂即刻入关。
  这份旨意的语气就严厉了,催促之意也非常明显。孙传庭便立刻下令,吴三桂必须立刻入关,否则就是抗旨不遵。
  而祖大寿这边,算是明白调吴三桂入关原来不是孙传庭搞得鬼,是流贼又在闹得原因,他们才算松了口气。
  对于流贼,他们倒不担心什么。于是,心思一转,就又转到吴三桂的官职上来了。
  以前的时候,只要是关宁军这边入关的,比如祖宽、曹文诏等人,都是会被封为总兵官的。而吴三桂此时的军职,只是相当于副总兵。如果想再往上升一升,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因此,祖吴两家商量之后,就没有再想着抗旨,让吴三桂立刻领着本部一千五百骑军入关。
  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是二十七岁。已经褪去了年少热血,在祖吴两家的耳提面命之下,算是“成熟”起来了。
  他的心思,也是在升官上面。到了京师郊外之后,就在等着,皇帝应该会封赏自己,至少像祖宽那样,给一个援剿总兵官吧?
  不过让他失望得是,皇帝知道他到了之后,并没有让他进京觐见,也没有封赏下来,只是让他在城外扎营候命。
  对此,吴三桂不由得纳闷起来,连忙派了家丁脱去军服之后,入城内找他爹吴襄去问情况了。
  吴襄在崇祯四年八月的大凌河之战中,被孙承宗派去救援他大舅子祖大寿,结果却是当了逃跑将军,以至于大凌河之战,明军惨败,祖大寿投降满清,当然后来又逃回。
  这一战,连累孙承宗被罢免官职,回家养老;吴襄这个逃跑将军也没逃掉,被下了大牢。但是,吴家有钱啊,很快就出狱,当了个无业游民,也没影响他儿子的官途。如今这个时候,就是在京师吴府内听曲看戏。
  天还没黑,家丁就紧急赶回了城外军营,向吴三桂禀告道:“少爷,老爷说了,皇上已经下旨,御驾亲征那些流贼,因此,如今正在忙着呢!应该在出征之前,会给少爷以援剿总兵一职。”
  事实上,这个也是惯例来的,至少祖宽和曹文诏都有得过。
  吴三桂一听,很是意外,有点不信地问道:“你说什么,皇上要御驾亲征?”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