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春色 (西风紧)


  朱高煦身上似乎有一种气味,又或许并非闻得到的味道,而是一种难以理清的感觉。他无论甚么身份之时,都不卑不亢,对待陈氏这样一个流亡的人,也颇为谦逊。他的衣着、举止、言语,都像汉人典籍里描述的感觉。当他认真地看着陈氏时,陈氏的心总是能跳得很快。
  他不需要展现强壮的身体,反而是那种由内到外的东西,更让陈氏想念。
  汉字也是很美好的事物,书法能像画一样优美。陈氏的儿子陈正元,在文华殿跟着文官学习明朝的蒙学;她希望,儿子以后也能变成汉人那样,高贵儒雅,受人拥护爱戴……
  就在这时,一个女子出现在了门口,让陈氏恍惚不安的心、一下子有了注意的东西。
  来人是陈季扩的正使、王族宗室女道士陈仙真。陈仙真也被安排住在了柔仪殿,住在西边的另一处屋子里。初时她们俩的关系很不好,但或许在这里仍然有些寂寞;同为安南人,后来她们也渐渐有了来往。
  “明朝皇帝来南面的正殿了?”身着道袍的陈仙真主动执礼道,用的是安南话。
  陈氏道:“那边有穿黑衣的侍卫,宦官也比平常多了。”
  仙真点了头,踱了两步,又开口道:“贫道不能不说,还是王后在皇帝面前、更说得上话。”她停顿了一下,叹息道,“自从那次他把我放在那张桌案上……好像转头就把我忘了。”
  陈氏看了她一样,没有接话。
  仙真又道:“贫道想提醒王后,你不要犯糊涂。”
  “哦?”陈氏冷冷地发出一个声音。
  仙真劝道:“原先的安南国已经灭亡了,现在的南国都有甚么人,你还不清楚吗?除了明军,就是各地反抗明军的‘义军’,其中只有大越新皇(安南陈季扩)能安抚诸将、黎利等义军首领。王后投靠明朝,得不到任何好处!
  就算明军能平息起义,明朝朝廷也只想吞并南国,抢夺我们的财富。他们只想利用王后。
  相反,新皇(陈季扩)是王族之人,若他能把明军驱赶出去。王后是王族也能得到善待,还可以与新皇联姻……”
  “叛军不可能击败强大的大明。”陈氏摇头。
  但她心里想的,不仅是不愿意与那个陈季扩联姻,而且能预料到自己的儿子在陈季扩手里、必定有危险!
  这种伎俩,陈朝开国君主取代李朝的时候,早就用过了。作为宗室的陈氏,哪能不知?
  仙真听罢,目光里露出了怨恨的神情,说道:“王后会变成大越(安南国)的罪人!”
  俩人正在争执,一个白胖宦官走到了敞开的殿门口。陈氏与道士陈仙真都转头看他,陈氏认得这个宦官,他叫曹福。
  曹福抱着拂尘先作拜道:“见过王后、陈姑娘。”
  陈氏与仙真都各自向这个宦官回礼。她们都知道,此人虽然是个阉人,却经常在明朝皇帝身边,身份十分特殊。陈氏还知道,这个许久不见的宦官,最爱找各种各样有姿色的女人、往朱高煦身边送。
  这不曹福刚刚进来,就用他那圆圆的小眼睛、开始仔细打量两个女人,好像在暗中比较谁更有姿色。
  陈氏虽是个寡妇,年龄也比旁边的女道士大,但显然她更漂亮。毕竟陈氏在安南国,那也是名声在外、数一数二的美人。
  曹福果然对陈氏说道:“咱家听说,王后在这大殿里坐很久了?”他甚至露出了一副恩人一般的神态,“咱家便在皇爷跟前提起王后,皇爷果然同意召见王后。您请。”
  陈氏用汉话道:“圣上召见,妾身遵旨。”
  这时陈仙真用安南话道:“王后别忘了贫道的话,好好想一想。”
  宦官曹福应该完全听不懂安南话,只是转头看了一眼陈仙真,似乎想从表情去猜测、陈仙真说了甚么。
  陈氏跟着曹福走出大殿时,见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她这时才恍然想起,自己来到大殿厅堂里时、下午的太阳还很高;时间竟然过得竟然那么快。
  柔仪殿正殿前面有一个院子,后面到后殿之间还有一个院子。他们从院子东边檐台上的走廊南行,没一会儿就来到了柔仪殿正殿。
  朱高煦果然坐在大殿中间的大书案后面,正拿着一本卷宗看着,并没有写字。
  陈氏从进门之后,目光便没有从他的身上挪开。但等朱高煦放下卷宗,转过头时,她立刻把眼神躲开了。她屈膝执礼道:“妾身拜见圣上。”
  朱高煦道:“咱们很久没见面了,王后免礼。旁边有凳子,坐罢。”
  陈氏又遵照明朝的礼节道:“谢圣上赐坐。”
  朱高煦微笑道:“上次请王后在兵部尚书齐泰跟前唱歌,无关礼仪。那时,朕把王后当作好友一样对待。王后的歌声好听,又正好在柔仪殿,朕便随意了。”
  陈氏道:“圣上不见外,妾身很高兴。”
  朱高煦顿时十分满意,笑容也更浓了。
  陈氏的嘴角也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却作出有些为难的模样,欲言又止道:“有一件事,妾身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高煦看了一眼曹福。那宦官非常识趣,皇帝只一个眼神,他便立刻默默地退走了。
  陈氏转头看了一眼曹福的背影,这才说道:“陈季扩的正使陈仙真,刚才还对臣妾说,圣上礼遇妾身,乃权宜之计,为了利用妾身。圣上只想吞并南国,抢夺我们的财富。妾身据理力争……”
  看到朱高煦的笑容消失,眉头一皱,陈氏心头莫名有一种快意。一句话,就能让那个陈仙真、在朱高煦心里的印象一落千丈!
  陈氏心里其实很厌恶陈仙真,不仅因为她是政敌陈季扩的人;而且自从那次、陈仙真当着陈氏的面衣冠不整走过时,陈氏便对她毫无好感了。
  朱高煦道:“王后没有听信她的谗言就好。朕还在云南做汉王的时候,便派人多般寻找救援王后。并不只是因为王后艳名传到了云南,还因王后及王子陈正元的身份。我大明做事,最讲究名正言顺,只有陈正元才是安南国合礼法的继承人。”
  陈氏时不时打量着朱高煦认真耐心的样子,她轻轻点头。
  朱高煦不厌其烦地解释着:“汉家自古有‘信’、‘仁’二字。朕身为天子,更不能言而无信!朕告诉过王后,大明不会直接统治安南国,而要陈正元坐上安南国王的王座。这样的安南方略,大明绝不会轻易改变。
  华夏自有仁义,我朝君臣怜悯众生,不分华夷。几时见过、中原朝廷以屠戮无辜百姓为正略?就算有一些贪官污吏鱼肉百姓,一旦三法司官员知晓,必劾之,朝廷将严惩不贷。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大明的朝贡,以小国事宗主国,是为了建立一种秩序,造福天下,将所有人纳入我汉家文明之下,教化以王道,止戈以大义。
  朕听说,安南国叛军很快就学会了大明的郡县制度,以大明官制、治理他们造反的地区。这就是我朝带给各国的教化。谁人愿意茹毛饮血,形同野兽……”
  陈氏十分爱听朱高煦说话,更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她最认同的是最后一句,因为她也打心眼里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像汉人一样好。
  她渐渐觉得脸有点发烫,身体好像轻了不少。


第七百零五章 名不正言不顺
  朱高煦停下劝说,端起桌面上的茶杯饮了一口茶。这时他留意陈氏的脸色、以及眼神,他立刻醒悟自己的一番长篇大论,似乎都是白费的。
  因为他早就看出来了,陈氏本来就已心向大明;还有她的儿子,也从识字开始、便接受了汉家的学问。朱高煦非要扶持这个王后,这大概就是缘由之一。
  (永乐朝时,明军大举开进安南国作战,耗费人命军需无算。虽然朱高煦一向不赞成、朝廷立刻便直接统治安南国,因为他认为,自宋代以后、安南已逐渐有了自身的文明和认同感,要想重新汉化绝非简单容易之事;但是既然大明朝已经投资了那么多,他并不愿意安南国的统治者仇视、排斥大明,弄得朝廷血本无归。)
  或许是朱高煦刚才的话太多了,陈氏也不知怎么回答,大殿里毫无征兆地忽然安静了下来。最是这样略有些尴尬的沉默,造成了心情的紧张,反而忽然让气氛微妙起来。
  当朱高煦观察陈氏的神情时,她的反应似乎相当矛盾。有时她会十分大方地抬起头,迎着朱高煦的目光,但很快她又避开了,躲避之中,似乎带着胆怯与担忧。
  朱高煦想起、杜千蕊闲聊时说过的一件事。她说教坊司在选戏子时,首先不看相貌,而是看眼睛;那种两眼无神的女子是不行的,须得要眼睛明亮有神、能表现各种情愫的女子。
  而眼前的王后陈氏,大概就符合那样的标准。她此时眼神里流露出的情绪,复杂程度,已不能只用喜怒哀乐来描述。
  陈氏的相貌有几分异域风情,眼窝比寻常的汉人女子深。不过出生在安南国北方的人,自秦朝以来就有大量汉人移民,以陈氏的肤色看,大概有汉人和当地人的血统,所以让朱高煦有一种莫名的亲切熟悉感。(有些东西确实神奇,就像朱高煦来到这个六个多世纪以前的明朝时,完全没太大的陌生感,他发现明朝人的心态与文字语言,其实骨子里没甚么两样。)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