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大猛士 [全本校对] (木子蓝色)


  马周点头。
  结果那边又来一队人。
  “有圣旨到,李纲接旨!”
  圣旨宣读,皇帝授李纲为衡山郡太守。
  刚刚还在那里说马周得做好艰难奋斗心理准备的李纲,倒是愣住了,没想到自己居然也要去衡山,继续跟马周搭档,只不过这次他是主官,马周倒是副手了。
  马周哈哈一笑。
  “先生,看来陛下对我们两个搭档很看好啊!”
  李纲无奈,“我都这把老骨头了,陛下还要我去那湖南衡山,还真是瞧的起我这老骨头。”
  “刚才我还担心到了衡山没人指导提点呢,现在好了,有先生同去,以后我在先生手下做事,就不操心这些了。”
  李纲自嘲了几句,倒也接受了这调令,从东宫太子詹事,到翰林院大学士,又贬为偃师县丞,如今又升调衡山太守,李纲这大半年来倒是起起伏伏,倒也习惯了。
  经历了这段日子后,他现在倒没抗拒去衡山,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干实事的机会。
  “圣人也算体谅我老迈,还特意挑了你这样一个年轻才俊来给我做副手,以后就要多倚仗你了。”
  “我还需要先生多指点呢!”
  两人笑呵呵的说着,对于即将赴任的新职,倒没有半分畏惧担忧。
  皇宫。
  罗成听完皇城司的回报,听说李纲和马周接旨后的反应,笑了笑。
  “希望这一老一少传帮带,能够在衡山郡,也如在这偃师县一样,干的红红火火。”
  “圣人提拔马周,是否太快了些?”秘书监王珪道,马周毕竟先前是他秘书省的秘书郎,哪怕马周并没有在秘书省呆过一天。
  不过王珪这话倒不是给马周栽刺,纯是爱护他。
  毕竟木秀于林风必催之,马周本一介布衣,结果得皇帝召见,欲授他为御史,他拒绝后参加科举,连中六元,高中状元郎,已经够秀了。
  现在这么短时间里,又要从闲职的从六品下,直升正五品的郡丞要职。
  “老臣怕对马周不利,马周在偃师这几个月,老臣也一直关注着,这确实是个肯干实事又有真才实干的年轻人,能干又肯拼,加以磨砺,将来必为宰辅之才,就怕这样提拔过快,而折毁。那样,就是大秦之损失。”
  罗成倒是另一个想法。
  “马周有能力,又肯拼,那么他需要的就是机会,朕给他机会,朕也不怕他出错。衡山郡现在新收复,那里百废待新,尤其是还正经历着大灾,还没有恢复过来,马周在偃师救灾有经验,到了那边正好是可以发挥。”
  “尤其衡山现在的情况,偏远落后,正好给他发挥,就算没干好,也没关系,可以试错,年轻人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没有机会,慢慢的消磨掉了他们的激情,最终便泯然众人也。朕也是看好马周这根宰相苗子,将来希望他能够成为名相的。”
  听到皇帝这么说,王珪倒是放下担心来。
  “圣人,江东沈法和和江西林士弘,都数次请求借粮救灾,如今又连上数道奏折,是真急了。”
  “他要粮,借他就是,但是得有抵押。这粮是借他的,不是送他的。”
  王珪不解,“他们能拿什么来担保?”
  “怎么就没有,拿钱绢来换粮总可以,也可以用工匠来换,金银也行,总之,但凡值钱的都可以拿来换。朕可以给他们粮,但不白给,他能拿出多少东西来,朕就换给他多少粮食。”
  “实在没东西换,就是铠甲兵器也行,奴隶牛马也可以,木料薪炭统统都行!”
  “想要粮食,总得付出点代价的。”罗成暂时不打算削平江南二藩,但不表示他就非得救援他们粮食。


第1345章 两湖熟天下足
  秦琼是以武入相的上将军,武人宰相行事自然也有武风。
  办起事来讲究的就是令行禁止,不容含糊,而且是风风火火。派驻卫营府兵,放粮赈灾,重新恢复各地官府衙门,巡抚两湖动作不断。
  江陵城。
  城中的皇宫,此时已经被改为皇帝的行宫江陵宫。秦琼的巡抚衙门,设立在外城之中,与三司衙门一起。
  后衙廊庑下,一张桌案,几把椅子围在一起,桌上泡着壶茶。秦琼、黄君汉、许绍、许智仁、杜之松、翟摩侯等一群人就这样围坐在那。
  “某出京之前,陛下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就两湖熟,天下足。”秦琼捧着杯说道。
  许绍花白的须发,眼下改任湖北道左布政使,他在江汉任职多年,甚至本也是这边的人,对这句话大为不解。
  “秦相,八百里洞庭湖,水患无穷啊。咱们这里,过去向来穷困,除了南郡的条件好些,其它地方都很穷,洞庭湖南面更穷。这两湖熟,天下足,何来?”
  许智仁也道,“我只听说过苏湖熟,天下足,未听说过两湖熟,天下足啊。”
  苏熟,便是指的苏松太湖一带,那里现在是江东节度使沈法兴的地盘。
  许绍籍贯安陆郡,祖父和父亲都曾任过楚州刺史,他此前为夷陵通守,可以说对于江汉一带比谁都了解。
  别看着两湖有洞庭湖有荆江,北面还有汉江,说来也是既有江湖平原,又有水运优势,可实际上,荆江南的洞庭湖也好,江北的不稳定河湖也罢,一直以来并不是友好的,甚至是灾害频繁的。
  荆江两岸等千湖遍布,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沼泽,其实都是由洪水导致。甚至许多湖泊,都是不稳定的,实际上就是洪泛区。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还是在于治水不利。
  虽说江陵一带古为荆州,也曾是天下要害之地,历朝都是花费很大力气治理,但也只是对江北一带有些成效,其治理的方法也简单,就是修堤,尽量的把水拦到江南去,不到江北来。
  这也正是过去江北的大湖云梦泽不断缩减最后消亡,只有在大洪水时期,江北才会出现一些洪水过后的湖泊原因。
  而对于荆江以南地区,基本上就治理力度小,因此一有大水便泛滥,洪水泛滥过后,便会形成许多淤积地带,因此湖泊沼泽密布,形成一片难以居住和耕种的地带。
  “荆江一带水灾频繁,河水泛滥,又导致河湖淤塞,因此说两湖熟天下足根本不可能。”
  秦琼笑笑。
  “如今荆江两岸的现状我也是知道的,前些日子我一直在各地跑,虽然现在是旱季,许多湖泊沼泽都干涸了,可看的更清楚了。许多地方说是湖泊,其实就是水很浅的淤积地带。”
  据秦琼得到的资料,还有他亲自去巡视的结果来看,现在荆湖之地,确实情况不容乐观,年年水害,甚至隔几年就有一次大的洪水,无数百姓受灾,被洪水淹没后,淤积为湖泊沼泽的田地也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八百里洞庭湖在不断增大,甚至在荆江和汉江下游之间,也形成了三个很大的湖带群。
  一遇大洪水,整个荆湖之地近十郡数十县,便成一片泽国。
  “自大业末以来,荆江汉水更是疏于堤防,导致河湖泛滥更加严重,如今每年都新增大片的河湖泛区,若是再这么继续下去,整个荆湖地区,就将变成一个巨大的湖区了。”
  秦琼抿了口茶继续道,“陛下的意思是得治湖,不能任由湖泊泛滥,得修堤,约束湖泊。把一些过去淤塞的河道重新疏通,把主干流河道挖深,将河堤筑高,保留一些主湖区的同时,把过去一些因洪水泛滥而淤塞的一些沼泽浅泊等,全都重新围垦造田。”
  不加以治理,那么河湖泛滥便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到时湖泊不断扩增,会吞噬无数的田地村庄,而这些泛滥又会导致更多的淤塞,一遇大水更难以及时排洪,就会形成更大的水灾,如此一直恶性循环下去,最终这里就会变成无人区。
  围湖造田,当然不是要消灭湖泊,事实上湖泊有分洪蓄洪的作用,如果湖泊都没了,那么一遇大水就更加抵挡不住。
  但同时,也必须得正视湖泊的危害性,不能任由扩张和淤塞。
  所以朝廷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调研荆湖,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改造计划,这个计划很庞大,总体来说,就是加强筑堤,荆江汉水等大江都得全面清理河道淤积,加筑稳固堤坝,使的有更强的泄洪束水能力。
  同时还要对湖区也修堤,要保证湖区外的田地村庄安全,不能让湖水在洪灾时泛滥,把周边的地方也淤塞为湖区。
  清理江南江北的主干流河道,还要清理出湖泊泄洪的洪口出来,然后再围堤筑坝。主湖区地带不去动他,比如说八百里洞庭的核心区域,那些水深的湖区只清淤修堤,但对于外围,就是后来泛滥淤塞的那些地带,将之通过挖沟排水法,再围圩造田,重新将之恢复为良田。
  甚至这些改造好的田地,还能利用那些排水泄洪沟渠,引水灌溉。
  “若是能够做到这些,那么原来的洪区,十年九灾的苦地方,就能变成沃野千里,湖区的田地平坦而又肥沃,又能有灌溉之利,再引进优良的稻种,完全可以一年两熟,一亩地年产个三四石稻不成问题,诸位,想想看,难道那时不正是两湖熟,天下足吗?”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