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隋唐大猛士 [全本校对] (木子蓝色)


  故意把一个地区的一些战略要地,划到另一道去,互相掺沙子。
  比如说河南道,本就是在河南以南,可大秦划道界的时候,却把在黄河北岸本就应属于河东道的芮城,也就是中条山以南,黄河以北这一块划到了河南道。
  又把本该属于河北道的洛阳北面的河内郡,划到了河南道。
  而同时,本来应当属于河南道的弘农郡,朝廷又划给了关中道。应当隶属河南的南阳郡,朝廷划给了湖北道。
  应当属于关中道的商洛郡(关中四塞之一的武关在其中),又偏偏划给了巴汉郡。
  至于天府之国蜀地,朝廷偏偏在蜀和关中之间,硬生生的设立了一个巴汉道。
  汉中对于蜀地是非常重要的,可朝廷并没把汉中给蜀地,甚至连巴东巫峡这样的重要门户,也划给了巴汉,硬生生的让蜀汉成了两个道。
  山川形便是大致的区划标准,然后特意犬牙交错,分割这些战略要地。
  在军事上,这是有必要的。
  湖北和湖南,理论上来说,应当是以长江为界,可实际上朝廷必须得掺沙子。
  在江南,把清江郡和江夏郡一头一尾的划给湖北。
  这么一划,湖北便有了四通八达的交通中枢的感觉,有汉水和长江这两条重要的河流水道,同时还把南阳盆地这个中原门户给划进来了。
  原本的湖北道,总体的地理上来说是有点缺失不全的,但这么一划,未来必然一跃为重镇要道。
  “重划后的湖北道,当派一上将军亲往镇守,朕以为可请天策上将军兵部尚书平章事秦琼前往湖北,授以湖北湖南巡抚使职,负责巡抚地方、安抚百姓,救济灾民。”
  “朝廷调派一万二千人马,随秦大将军南下驻防,如何?”
  秦琼叉手领旨,“臣愿往!”
  秦琼为宰相,他军中也有威望,他为巡抚统兵南下,巡抚湖北湖南,确实是没问题的。
  “圣上,对于原萧藩各地官吏军将们,该如何处置呢?”
  “量才录用,如张镇周、周法明可暂留太守之职,继续协助朝廷管治地方。如盖彦、文士弘,可分别授给湖北道右都督指挥使和湖南道右都督指挥使,其余太守等,视情况而定。对于原萧梁之兵,全都遣散回乡授给田地,军官全都待兵部铨选考核后录用授职。”
  “当务之急,还是先接管地方,同时救济灾民,得尽快让荆湘之地安稳下来。”


第1342章 两手硬
  洞庭湖。
  犹如一颗巨大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
  八百里洞庭,面向长江,接入湘江等四条大江,水波浩淼。
  这本是鱼米之乡,可是今年的大旱一样涉及到了这里,八百里洞庭湖,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二的湖面,许多原本水波浩淼之地,现在仿佛成了沙漠。
  到处都是裂开的大口子,不时还能发现那火白的土地上,有晒干的鱼虾螺壳等,一些渔船趴在干裂的地上,像是搁浅的鱼。
  “真是几十年未遇的大旱了。”
  “还是几十年不遇的大蝗灾呢,你看看,一眼望去,都看不到半点绿,全被蝗虫啃光了。”
  几名湖南道官员们陪着相国秦琼巡视。
  秦琼在三月底抵达洞庭湖,随他一同来的,还有一万二千名精锐战士,这个时候,洞庭湖南北,已经早有原湖北道和巴汉道和淮南道三道的兵马过来了。
  阚棱、王雄诞、西门君仪、许绍、黄君汉等大将,都亲自率兵入境。
  在一支支秦军的威胁下,原萧梁境内诸郡的大小军头们,无不望风归附,纷纷树起秦旗。
  他们过去跟萧铣斗的挺欢,可面对大秦时,却成了一盘散沙,根本没有抵抗的勇气。
  再加上如今大旱和大蝗灾,使的他们也是焦头烂额,连军粮都不够,还如何打仗,处处得指望大秦支援呢。
  诸郡纷纷被秦军接管,按朝廷枢密院的规划,入境的秦军,很快开始在诸郡设立新的卫营。
  锦衣卫和皇城司也很辛苦,他们几乎深入了每一个县乡,但凡手里有点兵,或是地方上有点威望的族长等,他们都去接触谈过。
  或是拉拢许诺,又或是威胁,洞庭湖两岸诸郡对秦军入境,都没有什么抵抗,他们甚至是期盼和欢迎的。
  因为秦人承诺了,接下来就会有粮食过来,大家都不用挨饿了,不用背井离乡去要饭了,更不用人相食。
  接下来还要均田分地,大家以后的税赋跟其它地方的大秦百姓一样,负担就要比现在轻上数倍。
  自大业末隋乱以来,其实大家日子越过越苦,萧铣和他的那些军头们控制着这里,税赋比过去高,兵役劳役也更高,百姓苦不堪言。
  甚至连那大别山里、衡山等山里的土蛮们,都能切身的体会到这几年日子艰难。
  洞庭湖以南,有许多土蛮。
  其实在三峡之中,也一样有许多土蛮,就连大别山里,也有许多土蛮部落,只不过相比之下,巴汉湖北的土蛮,相对要开化一点。
  而此时洞庭湖以南的那些土蛮,可就落后的多,尤其是越往南,土蛮越多越野蛮落后。
  桂阳、沅陵、零陵、衡山这几郡,其实跟岭南的情况差不了多少,都是汉少蛮多,汉人多数集中于平地,而蛮子们大多聚集于山区,数量众多。
  “湖北湖南如今皆归附于秦,以后就与我们都是一家人了,不管是汉还是蛮,按我们大秦制度,都要落籍,皆可分田授地,确产登记发给契证。大家也不用担心入籍后赋税高劳役重,我大秦的税赋是比历朝都轻的,役更少。入籍后,山里条件艰苦的部落,还能迁到平原地带,分给良田沃土,甚至子弟可免费入学读书,年过六十者,能每年免费领取食盐……”
  最重要的是眼下大灾粮荒,入籍登记,就能领取救灾粮。
  秦琼一手掌握着几万秦军,一手里是源源不断调来的粮食,可以说,他两手都硬。
  沿着汉水、长江,再通过湘江、清江、汩水、沅江、资江等河流,秦琼的军队和粮食,可以通往诸郡大城,以点成线,张起网来。
  那些军头们手中无粮,只能接受秦琼的条件,接受新的官职,然后或入朝或去他地上任新职。
  诸军头手下的军队,饭都吃不饱,自然也没有人愿意继续当兵,军官们还能保留军阶去兵部铨选侯官,而普通的士兵干脆就脱了军衣,在秦琼那里领了遣散散回家。
  绝大多数的士兵们解甲除去兵籍,领了遣散费后,又接受了秦琼的雇佣,暂时充当着运粮民夫,在江里拉纤或背粮。
  干一天活,就发一天粮,这活干的来劲。
  一船船的救灾粮通过江河运到诸郡各县,许多没来的及逃离家乡的饥民们,终于吃到了东西。
  而许多逃荒在外的百姓,也都被秦琼要求就地接受救济,不得再流动游荡。
  这种带着腥味的救灾粮,在湖北湖南却深受喜爱,饥民们发现,这东西虽然只能煮成糊糊和疙瘩团,但挺管饱耐饥的。
  甚至吃了半个月后,还能感觉到面色都变的红润些了。
  “土蛮下山入籍情况如何?”
  秦琼在各郡间巡视,如今湖北和湖南两道,各已经部署了一万二千府兵移驻,每道二十四个营。
  道郡县各级官府衙门,也都基本上恢复了运转。
  如今大河沿岸,也都设立了许多转运粮仓。
  情况正在好转,虽然还经常能看到遮天蔽日的蝗虫群飞过,可起码百姓们已经能吃上饭,已经安稳下来,不再四处游荡了。
  至于庄稼没了,现在没人关心了。
  秦琼如今比较关心的还是湖南道大量的土蛮们,过去这些土蛮实际上都是不入籍的。
  秦琼打算借着这次救灾,诱土蛮下山入籍。
  山里的蛮子们受灾的情况要好点,毕竟他们靠的不仅是种地,还能打猎。不过今年旱的太厉害,蝗灾又严重,到了此时,山里的蛮子们日子也不好过。
  住在山上,许多蛮子们连饮水都断了,十分困难。存的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山中干旱,打猎也更困难,至于说捕鱼,河溪都干涸了,哪里还有什么鱼捕。
  山下的县城、乡亭,堆着许多救灾粮,每天都有人入山去劝说蛮子们下山。
  “下山的蛮子已经越来越多,岭南那边,也开始响应朝廷的号召,调拔粮食入湖南救援,从桂林郡过灵渠入湘江,粮食源源运入零陵和衡山,黔中道那边对口支援沅陵、长沙,巴汉道则支援清江、夷陵郡。”
  “有实打实的粮食摆在那,不少土蛮都下山来归附了,尤其是有周边诸道那些同源的土蛮部落出面劝说,现身说法,他们都已经有些相信入籍的好处了,如今每天下山来入籍领救灾粮的越来越多了。”
  秦琼点头。
  抓住这次救灾的机会,把土蛮诱下山入籍,这很关键。
  “江西那边,有什么动静没?”
  江西与湖南交界,大山相隔,但也一样还是有不少道路相通的。
  “有,不少靠近湖南这边的江西百姓,以及一些土蛮,都跑到这边来,也想领救灾粮。”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