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嘉文答不上来了,他只知道百济在高句丽故地之南,是在安东道带方郡的南边,与大秦的东莱半岛隔海相望。
“孙子兵法,开篇就是关于计算的,而不是计谋的。你要知道,百济距离中原太远了,从中原发十个兵过去,还不如当地征召一个兵。因此若是我们能够利用新罗一万兵马,实际上远超过我们从中原派过去十万军队的效果。”
“新罗兵这么能打吗?一万抵秦军十万?”
“论能打,十万新罗兵也未必能抵的上我们一万精锐秦军,但是战争还得考虑后勤等等因素,这里面的学问太大了。而且朕要用新罗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海东这个地区,主要就是我大秦和百济、新罗、倭三国,还有就是北方的靺鞨诸部。
靺鞨诸部可暂时忽略不计,在朝鲜半岛,尤其是南部地区,其实我们大秦的实力是最弱的,虽有中原为依靠,但鞭长莫及。
若是我们独自出兵平叛,让新罗人在旁边坐山观虎斗,那最后我们可能就要被他捡桃子,所以我们必须把他们也拉下水,这样四国大战,谁也别想坐视,谁也别想捡便宜。”
大秦虽强大,但自立国打到现在,一直没停过。
四面八方,皆有敌人,更兼还有江南三藩未靖,因此罗成不可能这个时候发全力去打百济和倭国,只能是局部战役。
弓箭引而不发之时,才是最具威胁之时,当箭射出去的时候,威胁也就不存在了。
对于罗成来说,他得始终保持有强大的战力在手,以应对各种情况,而不是轻易的就把刀剑砍出去,砍出去容易,要收回来就难了。
“只派徐世绩将军能行吗?为何不派三皇伯和四皇伯还有六皇叔、二皇叔祖他们呢?”
罗成呵呵一笑。
存孝嗣业士信还有罗艺,个顶个的能打,但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这几位宗室王,是最后的核威慑力量,是皇家的压箱底功夫,不到关键时候不会轻易使出。
“嘉文啊,你记住今天父皇跟你说的话,皇家宗室,是朝廷最可信的力量,但也是最需要防范小心的力量,非到不得已之时,不要轻易让皇族宗室担任要职,更不能让他们轻易统领大军。”
“为何?”
“容易危及江山社稷。”罗成拍了拍嘉文的脑袋道,虽然当初尽夺诸王官职兵权,是在罗成病重之时宰相们做的决定。
可是直到如今,皇帝的病早好了,但罗成也不曾提出过要恢复诸王的官职兵权等。
为何?
倒不是说罗成怕了存孝他们会危及他的皇位,他只是想开个好头。他是开国之君,存孝他们再怎么也危及不到他的皇位,但是以后呢?
西晋可是前车之鉴。
一开始,西晋的宗室分封虽封地大,可实际上也是既不治民也不统军的,可是到了后来,改来改去,结果成了宗室们出镇各地,势力坐大,于是皇帝只能让自己的皇子分封更大的封地,出镇更重要的州郡,担任更重要的职务,统领更多的兵马,到最后,便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一人统领数州甚至是十余州之地,最终酿成了八王之乱。
当初开国定下制度的晋武帝司马炎肯定也想不到西晋亡的这么快,还是亡在自己的子孙内斗手里。
正因有这样的教训,所以罗成现在并不再用皇族宗室担任地方官员或军中将领。
这些宗室分封地方,只有到了一种情况下,他们才能统兵,那就是当朝廷出现了叛乱危及皇权时,皇帝下勤王令,让诸王勤王卫国之时,他们才能起兵共讨之。
除这种情况外,诸王这把大秦利剑,都只能深藏鞘中。
“其实我朝名将辈出,猛将如云,就算不出动你皇叔伯他们,依然足够了。朝廷南衙十二位大将军,北衙十二位上将军,内衙还有十六位中郎将,哪一个不是能征善战,名震三军?更别说枢密院一正二副枢密使和五院总督,以及兵部尚书和侍郎们,更都是军中打出来的威名赫赫之将。”
大秦开国的这些名帅猛将们,并没有几个出事,这比起历朝来都是难得的,因此皇帝随时可以拎出一个又一个的大将来,随便一个挂帅,都能出镇一方。
“皇叔伯们那么能打,朝廷却不重用,太可惜了。”
“哈哈哈,嘉文,记住,以后你当了皇帝,全天下的人都将为你所用,用人也是有学问的,并不是有才有能力就用。”
“父皇,有什么讲究学问啊。”
“现在跟你说也太早,以后你慢慢悟吧。一个用人之道,可是学问极深,若是你哪天能悟明白用人之道,那你就能当一个圣君。”
百济和倭国敢叛乱,那就打吧,但不需要增派大军,不用搞的跟杨广一样发兵百万,十万都不需要。
他罗成只需给徐世绩一道诏令,不给他增派一兵一座,但他相信徐世绩定能为他平定海东这场叛乱。
“允许安东百姓抗敌平乱,若杀贼俘虏,皆有赏赐!”
“允许商船入百济、倭国沿海劫掠,特颁义民劫掠许可证,劫掠合法,杀敌有赏!”
皇帝给徐世绩的诏令后面,加了两条特旨。
第1122章 席君买
开元五年,六月。
安东道,带方郡。
连绵五百里的车岭山脉自东面太白山脉五台山分出,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直入海滨。
这道五百里的山脉,也便成了大秦带方郡的南界,也是大秦安东道与百济的国界线。
席君买站在天安城军营的大厅中,手里握着半枚虎符。
他神态平和,柴绍、王伯当、王君廓站在他的下首,都静默不言。
厅中,许多将校都静坐不言。
席君买没出声,谁也不敢发出声音,此刻,厅中他的地位彰显无疑。
这时,厅外一名传令兵跑来,他先扫了眼众军校,又望向席君买手里的虎符。
喘了喘气,这才向席君买行军礼,大声道,“太守已经发下虎符调令,令我天安城驻守卫营府兵迎敌!”
“虎符呢?”
席君买嗓门不高,可声音却不容拒绝。
传令兵从背上解下一个锦盒,呈到席君买面前。
席君买打开,里面放着半枚虎符。他取出,与自己的那半枚合在一起,完美楔合。
席君买是大秦安东道带方郡天安城南衙左御卫驻扎卫营府兵指挥使,率领一营五百人。
但按制,调动府兵,需有虎符调令。
枢密院下发调令,兵部颁给虎符。不过这虎符却不是直接给将领,而是一半给将领,一半给地方太守。
太守与将领的虎符合二为一,这时方有调令之权。这样的做法,也是让地方太守有监督卫府将领之权。
天安城南倚车岭山脉,北临平原,虽只五百人,但却位居前线,十分重要。
百济人已经越过了车岭山脉的国界攻了过来,虽然说车岭山脉东南的新罗人没有异动,可不得不提防。
“都将,出兵吧。”
说话的是王伯当,这位隋末的风云反将,当年也是横行一时。不过后来随李密归降后,也授了官职。
不过调任朝鲜半岛任职后,因为纵容部下抢掠以及杀俘,被徐世绩一贬再贬,如今只是个营司马。
不过相比起旁边那两位来,他还算好的,毕竟另两位柴绍和王君廓过去可比他还曾风光过。
柴绍将门出身,关陇贵族,隋朝时就已经是太子千牛了,可惜后来跟李渊一条路走到黑,虽说后来兵败被俘投降了,可也最终落得个发配朝鲜的下场,如今仅为席君买的都将。
而王君廓就更了不得了,当年那可是大秦天子的心腹,统领特务情报部门,最后还当了开国八大节度使之一,成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是最早封国公的那批人。
可惜他因谋反,而差点被斩,皇帝念旧情,最后将他贬官扔到了安东来,如今是席君买的营长史,区区七品。
相比起他们三个,席君买只能算是一个后进小辈,年纪不到三十,而且相比起资历来,更是差的远,虽说也是皇帝的齐郡老乡,但因为投入军伍晚,所以到现在也仅是一个营指挥使。
不过席君买治军严厉,打仗也猛,因此倒也在这位置上很安稳,柴绍三个带罪之身的下属,更不敢炸刺。
毕竟,席君买不仅是皇帝老乡,还曾当过皇帝的亲卫,因此可以说是皇帝的亲信了。
“百济将军薛武,还有高句丽余孽高延儒的一万前锋,如今越过车岭山脉,正四处攻击我们的屯庄,现在有数个屯庄被破,死伤及被掳的百姓上千。”席君买拳头砸在地图上,“这些该死的百济叛军,该死的高句丽余孽,真是不知死活!”
倒是柴绍劝谏席君买。
“都将,贼锋甚锐,风头正劲,我营只五百人,虽得了虎符调令,可也还是不要轻易出击。不如先坚守天安城,收拢百姓,坚壁清野,等待其它各营集结,等探明形势之后,再出击不迟啊。”
席君买哼了一声,“柴司马,等到那个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我们必须立即出击,贼势虽众,可对方首先是百济叛军与高句丽余孽组成,内部定然也不默契,再者百济刚经历叛乱,我相信百济军中也有许多人并不愿意背叛甚至攻击大秦?再者,叛军越过山脉之后,十分嚣张狂妄,他们分兵四出袭击攻打我们的屯庄,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